情況[4]。對可疑為宮頸癌的患者進行定期篩查可以預防宮頸癌的發生,同時有利于宮頸癌的早期發現和治療,HPV-DNA檢測作為一種篩查手段,早已應用到臨床當中。為探究HPV-DNA對宮頸癌的診斷價值,特進行了本次實驗,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5月-2015年9月之間在我院門診進行宮頸癌篩查的可疑為宮頸癌的患者343例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年齡20-60歲,平均(42.7±6.9)歲,患者均有陰道不規則流血、陰道排液等癥狀,排除重要臟器功能異常、高血壓、牛皮癬和濕疹等有皮膚鱗狀上皮病變性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進行陰道脫落細胞學檢查、HPV-DNA的測定和陰道鏡活檢,以病理檢測為金標準。計算HPV-DNA檢測的陽性率、脫落細胞學檢查的靈敏度和特異度。
陰道脫落細胞學檢查:暴露宮頸后用蘸有生理鹽水的無菌棉簽擦拭宮頸口,用陰道刷宮頸管和宮頸口處脫落的細胞,采集完成后放入細胞保存液中,做成玻片進行觀察。
HPV-DNA檢測:標本的采集與上述陰道脫落細胞學相同,應用化學發光法和免疫學技術通過第二代雜交捕獲法進行檢測,H PV-DNA ≥ 1. 0ng/ L為陽性。
陰道鏡活檢:醫用陰道鏡對病變部位進行定點檢查,對異常部位進行宮頸管搔刮,有必要時取多點進行活檢。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用( ±s)表示計量,用t進行檢驗,用率(%)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用x2檢驗, 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陰道脫落細胞學檢查、HPV-DNA、陰道鏡活檢結果見表(1),陰道脫落細胞學檢查和HPV-DNA檢測的靈敏度和特異度結果見表(2):
由表(1)可知,343例患者中經病理診斷,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患者共有113例,其中CINⅠ級32例,CINⅡ級37例,CINⅢ級33例,浸潤癌11例。HPV-DNA檢測中有130例陽性,213例陰性,陰道脫落細胞學檢查中142例患者無病變,22例為鱗狀上皮細胞癌,179例為程度不等的鱗狀上皮內病變。
由表(2)可得,HPV-DNA檢測在宮頸癌的診斷中靈敏度和特異度均較高,顯著高于陰道脫落細胞學檢查(p<0.05)。
3、討論:
HPV病毒有很多種亞型,大部分亞型對人體危害很小,且進入機體后很容易便被體內的免疫系統清除,而有一小部分亞型很難被機體清除,且有致癌作用[5],我們稱之為高危HPV病毒。宮頸癌的發生與HPV病毒感染有著極其密切的聯系。細胞學檢查作為宮頸癌檢查的一項傳統檢測手段,雖然在宮頸癌的診斷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線索,但是特異性和靈敏度較低。HPV-DNA是一種新型的宮頸癌檢測技術,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度,但是HPV-DNA檢測仍有一定的漏診率,所以為了能夠更加準確的對宮頸癌進行篩查仍需要結合陰道脫落細胞學檢查合陰道鏡活檢等手段[6]。
本次實驗中的343例患者中有113例為宮頸癌或癌前病變患者,通過HPV-DNA檢測有130例陽性,且實驗中對所有患者均進行了陰道脫落細胞學檢查,陰道脫落細胞學檢查的靈敏度、特異度分別為79.7%、84.2%,而HPV-DNA檢測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91.2%和87.5%,可以看出HPV-DNA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均較高,因此可以在宮頸癌的篩查中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鐘繼興.高危型H PV -D N A 檢測在宮頸癌篩查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科學,2015,05(15):144-146.
[2]于秀艷,張曉偉,吳雪峰,等.高危HPV-DNA和SCCA在宮頸癌中的測定及臨床意義[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32)5225.
[3]甘釗杏,黎麗紅,曾小明,等.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和HPV-DNA聯合檢測對宮頸癌診斷的臨床意義[J]中國醫藥導報,2012,09(18):61-62.
[4]劉卓,曾珊.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和HPV-DNA聯合檢測對宮頸癌診斷的臨床意義[J]中國保健營養,2013,01(02)83-84.
[5]王文里.宮頸細胞學聯合HPV-DNA檢測對宮頸病變4225例篩查結果分析[J]中國臨床研究,2011,24(07):601-602.
[6]張媛媛,路玲,古扎麗努爾·阿不力孜.2種HPV檢測方法在宮頸病變診斷中的應用研究[J]**醫科大學學報,2015,38(04):41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