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隱秘視界》(Mysteries of the Unseen World)
類型:科學紀錄電影
導演:路易·斯沃茨伯格(Louie Schwartzberg)
解說:弗里斯·特惠特克(Forest Whitaker)
發行方: 美國國家地理電影公司(National Geographic Entertainment)
發布時間:2013年11月1日
事物陷身黑暗,或者被遮擋,又或者因為太小、太快、太慢,令我們的凡胎肉眼對它們的存在視而不見。新興的技術發明,不斷超越我們肉眼的極限,開拓我們的認知疆界,從而擦亮我們智慧的雙眼。這就是科學紀錄片《隱秘視界》帶給觀眾最大的觀影體驗!
夏天的夜晚,伸手不見五指,蚊子又是怎么叮上你的呢?那是因為它可以通過我們體溫發射的紅外線探測到我們。根據這個道理,人類發明了紅外線成像儀,不僅能看到黑暗中的物體,還能根據顏色的深淺來判斷溫度的分布差異。類似地,X射線成像儀可以讓我們看見鵪鶉體內藏著的一顆蛋,而伽馬射線顯影技術則為我們裝上了一雙“透視眼”,讓我們得以看穿墻面,發現墻面背后秘密!隨著紅外線、X射線、伽馬射線這類不可見光在新技術條件下變得“可見”,我們從周圍世界發現的秘密也就更多。
院子里的盆花,總是在你不注意的時候悄悄地盛開。墻壁上的常春藤,你感覺不到它的動靜,它卻在真真切切地長高。可是,它們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延時攝影技術可以把大量遺漏的細節替我們找回來,還原出植物的生長過程。鏡頭從同一個位置同一個角度對著同一個物體,每隔15分鐘拍攝1次,然后以每秒24幀的正常速度播放這些“連續”畫面,這個時候,植物的正常生長被人為地“加快”了,看上去就像動物,產生了“拔苗助長”般的戲劇性效果!當把高空的飛機航線信息轉換成延時影像,我們將在自己的頭頂上空看到一張運動著的彌天大網!整個地球看起來就像一個生命體,而密密麻麻的航線成了大大小小的血管!美國導演路易·斯沃茨伯格本人就是延時攝影大師。他對自然之美是如此地癡迷,以至于他采用延時攝影技術對花朵的活動進行了全天候的拍攝:每周堅持7天,每天24小時。30年來,斯氏一直樂此不疲。更令人驚嘆的是,他不僅本人樂在其中,而且愿意通過滿懷激情的影視創作將這些自然之美與世人分享,《隱秘視界》便是經典一例。
速度的另一頭,當物體落入水中,濺起的水滴快過你的眨眼,稍縱即逝,但當使用快人數千數萬倍的高速相機拍攝,再用每秒24幀的正常速度播放時,水滴現出了“原形”——它像乒乓球一樣在水面往復彈跳,只不過每彈跳一次,水滴就變小一些,彈跳高度也不斷降低,最終與水面融為一體。高速攝影讓快速運動的物體被人為地放慢了。這種攝影技術甚至讓蜻蜓飛行的秘密展露無遺:四只翅膀可以同時向不同方向轉動,導致它既能盤旋,也能后飛,甚至能夠上下倒置飛行!
我們身上有些東西,離我們是那么地近,卻因為太過渺小而又離我們那么地遠!在放大百萬倍的情況下,我們卻可以看到躲藏在頭發叢中虱子的毛發,肚臍眼里成千上萬的菌絲,毛毛蟲的嘴巴,蝸牛的舌頭……超顯微攝影可以告訴你:你身上微生物的數量遠大于地球上人類的數量! 不過,由于在電子顯微鏡下只能獲得靜態畫面,所以觀眾看到的其實是一種特效。
我們被許多看不見的事物包圍著,而對這些事物永無止境的探索,將永久地改變我們對世界的認知!
(2014年7月1日起,上海科技館IMAX 3D巨幕影院上映此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