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面向大規模定制生產的組織管理

時間:2022-10-21 11:05:05 來源:網友投稿

摘要:分析了大規模定制的內涵、研究現狀,討論了大規模定制生產模式的特點,實施大規模定制生產對企業能力、技術的要求,在此基礎上分別從企業內部和虛擬企業兩方面提出了面向大規模定制生產的組織管理。

關鍵詞:大規模定制;生產模式;組織結構;虛擬企業

隨著全球化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消費者需求日益多樣化,生產企業逐漸轉向定制生產和個性化生產。大規模定制生產是為了適應全球化市場競爭和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而出現的一種生產模式,這一生產模式將大規模生產和定制生產這兩種模式的優勢結合起來,適應了市場發展。

一、大規模定制的內涵和研究現狀

大規模定制的思想最早由Alvin Toffler在《FutureShock》提出。1987年,Stan Davis在《Future Perfect》一書中將“mass”和“CUstomization”兩詞合成,提出了“Mass Customization”(大規模定制)的概念。1993年Pine在《Mass Customization:The New Frontier in BusinessCompetition》中第一次對大規模定制進行了系統論述,這標志著大規模定制理論研究和應用的開始。

Pine將大規模定制闡述為:以大規模生產的成本和速度,提供定制的個性化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模式。周炳海等指出:大規模定制生產是一個綜合考慮市場環境影響和產品的客戶個性化需求的現代化大批量制造模式。祈國寧等認為:大規模定制(祈國寧等譯為大批量定制)是在相似性、重用性和整體性的基本原理指導下,集企業、客戶、供應商和環境等于一體,充分利用企業已有的各種資源,在標準化技術、現代設計方法學、信息技術和先進制造技術等的支持下,根據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以大批量生產的低成本、高質量和高效率提供定制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方式。

盡管學者們在大規模定制定義的表述形式上不盡相同,但表述的內涵卻具有一致性,我們可以將其概括為:大規模定制是借助先進的制造技術、信息技術和管理技術,追求大規模生產的低成本和高速度,并實現客戶個性化定制產品和服務的一種生產模式。

從大規模定制的理念產生至今,國內外學術界開展了廣泛的研究。美國Anderson等在《Agile Product Developmentfor Mass Customization》一書中,提出了一個產品多樣化成本模型以及解決大規模定制成本和時間問題的方法。香港科技大學的曾明哲教授在DFMC方面做了深入研究。DFMC的本質是識別和利用產品設計、制造過程中的相似性,面向產品族結構(PFA)進行產品族開發,從而實現大規模定制生產。

綜合國內外有關大規模定制研究,主要集中在制造技術和方法的層面上,結合敏捷制造和準時化生產進行的探討較多,從組織結構適應性角度進行分析和研究的卻較少。對于企業而言,大規模定制生給企業帶來巨大競爭優勢的同時,也給企業帶來了巨大挑戰。傳統適應大規模生產的企業組織結構的改革能否適應大規模定制生產的要求,成為企業成敗的關鍵。因此,企業在開展大規模定制生產之前,對面向大規模定制生產的組織管理進行分析和研究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二、大規模定制的特點及其對企業能力、技術要求

1.大規模定制的特點

通過對大規模定制內涵的描述,我們可以總結出大規模定制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生產面向客戶需求。大規模定制生產模式以客戶訂單為中心,根據客戶的個性化訂單,設計、制造、提供產品和服務。

(2)基于產品的可模塊化。模塊化是對一定范圍內不同性能、不同規格的產品進行功能分析、劃分并設計一系列功能模塊,通過模塊的選擇和組合構成不同的產品。

(3)產品開發周期短。大規模定制生產要求廠商從訂單轉化為產品的時間要短。

(4)以先進的制造技術、信息技術和管理技術為支撐。大規模定制生產要求企業擁有產品快速開發技術、柔性的生產設備、多技能的人員以及現代化的信息技術。

2.實施大規模定制生產對企業能力、技術的要求

(1)制造技術

大規模定制生產需要對客戶的需求做出快速的反應,企業必須提高設備的柔性,采用模塊化、標準化和通用化設計、成組技術、計算機集成制造技術、CAD/CAM技術等,實現大規模定制生產。

(2)信息技術

大規模定制生產要求企業能有效地對客戶需求信息進行信息的收集、存儲、交換、處理等,既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又實現企業內部信息共享。

(3)科學管理技術

實現大規模定制生產,現代化的管理技術是關鍵,包括準時制造、物流供應鏈管理、企業協同管理、業務流程再造等技術。

三、大規模定制生產的組織構建和管理

在大規模定制生產中,工藝過程與產品生產相分離,這要求生產組織結構是動態的、柔性的,企業可以及時調整生產,依據客戶個性化需求,生產定制化產品。

大規模定制生產的成功需要集成化的組織,并且組織中的每個組成部分都要以客戶為中心。這種集成化的生產組織具有組織結構形態扁平化、組織結構管理分權化、組織結構性質柔性化,組織結構形式網絡化等特點。

1.大規模定制生產的企業內部組織管理

大規模定制生產模式下,企業既要實現規模生產,又要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同時實現企業內部各組織間相互交流、學習。面向大規模定制生產的組織結構可以如下圖設計:

在大規模定制生產模式中,客戶的需求是核心。要準確、完整地把握客戶的需求,就必須讓客戶參與產品的設計和生產過程。企業為客戶提供一個信息交流平臺,通過這一平臺,一方面客戶參與產品設計、訂購、付費甚至試用;另一方面企業可以通過信息平臺向客戶進行產品展示,公司宣傳等,從而獲取重要信息。

傳統的企業組織結構改革成兩部分:一部分是企業固有組織團隊。這部分相對比較穩定,是企業組織結構的基本部分,主要完成企業固有戰略任務,根據信息平臺所獲得的信息,生產客戶需求產品的標準化組件。另一部分是柔性組織團隊。柔性組織團隊包括許多小型的由多個專業背景的人組成的工作小組。柔性組織團隊的目的是完成企業面臨的新任務,根據獲得的信息,生產客戶需求產品的個性化組件。企業固有組織團隊和柔性組織團隊都面向過程,以任務為中心,具有自主管理能力和協調能力,通過相互間的交流、學習,把工藝設計、生產計劃調度和制造過程有機地統一起來,共同生產定制產品。

2.大規模定制生產企業之間的組織管理

單一企業無法實現大規模定制生產,必須建立由多個擁有不同核心能力的企業組成的企業動態聯盟,或者說虛擬企業。虛擬企業是多個企業為面對市場需求做出快速反應,而通過計算機網絡臨時組成的,由有序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以及價值流甚至服務流組成的跨越空間的有機統一體。

虛擬企業的實質就是將各個企業的人員、資金、技術、信息等優勢進行整合,各個企業充分發揮各自的核心優勢,以低成本、低風險進行快速開發并實現某種產品和服務。具有各自優勢的核心企業通過計算機網絡系統構建虛擬企業,可以實現定制產品開發設計、制造、銷售和服務的全過程。

虛擬企業彌補了單個企業生產要素不足的缺陷,縮短了產品開發周期,實現了資源優化配置,能更好的實現大規模定制生產。

四、結論

大規模定制生產逐漸成為企業滿足客戶需求的有效途徑,為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采用。大規模定制生產具有規模化,定制化的特點,對企業提出了制造技術、信息技術、科學管理技術的要求,因此大規模定制模式下,在企業內部,企業既要實現規模生產,又要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同時實現企業內部各組織間相互交流、學習。在企業之間,通過建立虛擬企業有利于實現大規模定制生產。

參考文獻:

[1]Pine B J.《Mass Customization:the New Frontier in Business Competition》,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3

[2]周炳海,施海鋒,蔡建國:大批量定制生產的概念框架模型研究[J],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0,14(4):278-284

[4]祁國寧

楊青海:大批量定制生產模式綜述[J],中國機械工程,2004,15(14):1240-1245

[5]劉一騮,余瑜:基于大規模定制的成本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2005,(5):110-112

推薦訪問:定制 面向 組織 生產 管理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