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觀察磷酸肌酸鈉治療毛細支氣管炎合并心肌損害的療效。方法 對97例毛細支氣管炎合并心肌損害的患兒隨機分為兩組,兩組均給予抗感染、抗病毒、平喘、祛痰、能量合劑等綜合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磷酸肌酸鈉,心肌酶譜、肌鈣蛋白Ⅰ復查。對檢查結果進行統計學處理。結果 兩組患兒AST、CK、CK-MB、LDH、HBDH比較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肌鈣蛋白Ⅰ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磷酸肌酸鈉是治療毛細支氣管炎合并心肌損害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 磷酸肌酸鈉;毛細支氣管炎;心肌損害
毛細支氣管炎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其合并心肌損害發生率較高,是影響小兒預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從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本科用磷酸肌酸鈉治療毛細支氣管炎并發心肌損害,收到滿意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入院患兒確診為毛細支氣管炎,對心肌酶譜明顯異常的97例患兒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齡:~6個月27例,~1歲15例,~2歲8例。對照組47例,男26例,女21例,年齡:~6個月26例,~1歲13例,~2歲8例。兩組在年齡、性別、病程、病情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無先天性心臟病、肝、腎、肌肉疾病、中毒性腦病和病毒性心肌炎。
1.2 方法
1.2.1 兩組均按常規給予抗感染、平喘、祛痰、能量合劑等綜合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磷酸肌酸鈉(海口奇力制藥有限公司)0.5 g/d, 1次/d靜脈滴注,7 d為1個療程。
1.2.2 實驗室檢查 入院后第二日抽血做心肌酶譜:谷草轉氨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脫氫酶(AST)、羥丁酸脫氫酶(HBDH)及肌鈣蛋白Ⅰ檢查。兩組患兒治療前心肌酶譜檢查結果見表1,肌鈣蛋白Ⅰ測定結果見表2,各項指標對比均有可比性。
2 結果
兩組患兒治療后心肌酶譜檢查結果見表1,治療組明顯好轉,均較對照組明顯降低(均P<0.01=;肌鈣蛋白Ⅰ測定結果見表3,治療組肌鈣蛋白Ⅰ轉陰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毛細支氣管炎是冬春季節高發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可由不同病毒所致,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常見的病因。毛細支氣管炎多見于2歲以下的嬰幼兒,尤以 6個月以內的小嬰兒多見。臨床表現為發作性喘憋,常伴呼氣性喘鳴,有明顯的鼻翼扇動及三凹征,肺部聽診有明顯哮鳴音。患兒心肌酶譜明顯異常提示合并心肌損害。機理是:①氣道狹窄、阻塞,出現通氣換氣功能障礙,血氧濃度下降,低氧血癥及二氧化碳潴留可引起肺小動脈反射性收縮,使肺循環壓力增高,形成肺動脈高壓而使右心負荷加重,導致心肌受損。②病原體毒素直接損害心肌引起中毒性心肌炎[1]。臨床上通常采用測定心肌酶譜、肌鈣蛋白來反映心肌細胞有無損傷。AST 、CK 、LDH、HBDH雖在人體內分布廣泛,但以心肌細胞中含量較高,CK-MB存在于心肌細胞的胞漿內,是一種心肌特異性酶,對于反映心肌損害CK-MB測定的陽性率達97.5%,特異性為100%。心肌肌鈣蛋白Ⅰ則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高靈敏度、高特異性的反映心肌損傷的血清標志物[2]。
磷酸肌酸鈉作為一種能量的緩沖劑及組織內的能量載體,它具有以下特點:①對缺血心肌收縮功能有顯著保護作用,使收縮力得到充分恢復和舒張壓迅速下降;②維持細胞內三磷酸腺苷和磷酸肌酸的含量,維持心肌能源儲備;③減少肌酸激酶的損失,減輕細胞膜的損害;④有抗過氧化的特性。⑤改善心肌的微循環[3]。由于磷酸肌酸分子中存在高能磷酸鍵,其高能磷酸鍵在磷酸肌酸酶的作用下,使ADP直接轉化為ATP,直接給機體能量,可即刻發生作用。在國外,磷酸肌酸已廣泛用于成人的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治療,療效顯著。本文結果表明,治療組心肌酶譜、肌鈣蛋白轉陰率明顯優于對照組,提示應用磷酸肌酸鈉治療小兒肺炎合并心肌損害有明顯療效,安全性能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諸福棠.實用兒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201.
[2] 韓雪松,李強,叢進陽.心肌肌鈣蛋白Ⅰ檢測及臨床診斷標準化進展.中華檢驗雜志,2004,27(3)197-200.
[3] 侯立向.一種心肌保護劑:磷酸肌酸.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03,30(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