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讓學生做課堂教學的主人

時間:2022-10-26 17:55:02 來源:網友投稿

【摘 要】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地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得的主動參與者。只有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究知識的能力和運用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關鍵詞】課堂教學;主體地位;參與意識;能力培養

課堂教學是由師生共同完成的。只有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做課堂教學的主人,才能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最大程度上實現教學目標。因為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得的主動參與者。要真正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創新精神,就必須重視學生的個體發展,重視學生主體參與意識和能力的培養,確實確定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只有在不斷參與過程中,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究知識的能力和運用能力才能逐步提高。本文談一談如何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做課堂教學的主人的體會

1 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激發參與興趣

作為一名教師,應該真正樹立為學生服務的觀念,遵循學生的心理發展和認知規律,精心設計課堂的每一個教學環節,創造各種情境,充分調動學生主體參與積極性,使他們能夠在學習中盡情發揮自己的才能,充分的表達自己的思想,勇于闡述自己的觀點,真誠的表達自己的感情。這樣,才會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習應是一個生動活潑的、突出個性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創造性的利用教材,根據教材的特點、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具體學情,在課堂上營造富有情境的氛圍,讓學生的活動有機的投入到學科知識的學習之中。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強調興趣的培養,并形成主動發展的因素,讓學生通過觀察、不斷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通過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在發現中得到快樂,在研究中獲取知識,在探索中提高主題參與意識和能力,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做課堂教學的主人。

2 培養思考能力,注重參與思維

學生學習的過程實質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過程,也是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潛能得以開發、個性得到發展的過程。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以思維為主線,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遇到問題要能想、會想、多想、善想,甚至大膽的想。著名科學家牛頓說:“發現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還重要。”教師要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設問;圍繞教學內容抓住那些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節點、疑難點設問;對較難的知識,按認識層次分化知識點,由易到難步步深入提高;加強思維策略的訓練,引導學生掌握思維方法,使他們多動腦、會參與。古人云:“學教于思,思教于疑。”教師要采用靈活的設疑方式,恰當地引導,積極地創造機會,并給他們留下足夠的思考時間、讀書時間,讓他們通過自主學習,進一步的去解決問題、探索更深的東西。所以,當學生提出問題后,我并不急于給學生答案,也不急于讓部分學習好的、理解力強的同學馬上作出回答,而是進一步啟發、引導,為學生創造機會,鼓勵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另外,教師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生疑、質疑的能力,不但在有疑處大膽提問,而且要在看似無疑處生疑。使學生在積極思考、設問中得以學會學習。

3 明確教學目標,創造參與條件

我國傳統教育的觀念,一直把學生看作教育的被動承受者,由教師來精心雕塑。學生是可塑之物,教師是雕塑家。在教與學的關系上,片面的強調教師的作用,忽視學生主體的能動性,片面強調知識的傳授,忽視能力,特別是創造能力的培養,把教學過程僅僅看成知識的教授過程,忽視在這個過程中感情的培養、思維的啟迪、方法的掌握。強調共性教育,忽視個性教育;注重模仿、忽視創造等。所以,學生沒有機會也很少有機會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想要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減少教師講的時間,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在教學方法上要為學生提供主動積極思維的環境;應該采用教師引在前、講在后,學生想在前、聽在后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應該設計讓全體學生都動起來,學起來的教學環節。對每位學生來說,參與是全程的參與。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的全過程:明確目標,提出問題,分配任務,小組討論,共同評析,總結概括。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根據教材的特點,讓學生充當小老師,上臺講解。然后,由學生評價,教師點評、補充。這種教學方法,激發了學生參與熱情,促進了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收到良好的效果。

4 適時肯定鼓勵,保持參與熱情

在教學過程中,教是為學生服務的。教師必須真正尊重每一個學生,一定不可輕易地否定學生的觀點、看法、想法,傷害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因為,學生的參與熱情是很容易被激發出來的,但也很容易失去,一旦失去了參與熱情,產生了厭學情緒,課堂教學就會受到很大的阻力。從心里的角度來說,人們的一切行動總是從一定的動機出發,并指向一定的目的,學生在知識面前總有需求,不斷地需求反饋于動機之上。因此,不斷加強對學生學習動機教育是保持學生參與熱情的關鍵。教師應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指導學生達到對已學知識的參與熱情,對未知的東西有求知欲望這一目的。所以,面對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要特別講究藝術和策略,處理不當往往會挫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教學時要適時地肯定,適度的鼓勵,讓學生最大限度的進入教學中,保持學生的參與熱情,做課堂教學的主人,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使學生的創造意識、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得到了鍛煉和發展。

【參考文獻】

[1]人民教育編輯部.怎樣當一個好教師[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4.

[2]婁玉琴.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與人才規格[J].職業技術教育,1998(1).

[3]楊穎秀.教育管理學[M].東北師大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王偉平]

推薦訪問:課堂教學 主人 學生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