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是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黨的十七大以科學的態度、務實的作風總結了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寶貴經驗,闡述了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根本要求,明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只有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堅持走科學發展道路,才能把改革開放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才能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才能實現社會和諧穩定,才能把廣大人民群眾組織起來,共同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而基本實現現代化而奮斗。
1.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深入推進改革開放、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迫切需要。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我國30多年來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而我國未來的發展也必須靠改革開放。發展是硬道理,也只有不斷發展進步,才能解決中國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同時發展必須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地科學地發展。中央在全黨特別是各級黨員領導干部中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就是要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改革創新,切實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著力轉變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要求的思想觀念,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以及黨員干部黨性黨風黨紀方面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著力構建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提高領導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能力,使黨的工作和黨的建設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把全社會的發展積極性進一步引導到科學發展上來,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
2.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制定正確的發展戰略。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務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30多年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寶貴經驗和偉大成果是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符合黨心民意,順應時代潮流。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所取得的一切成績和進步總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征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在當今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凝結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不懈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的成果,是黨最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因此,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科學制定國家中長期發展戰略目標,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努力奮斗。
3.堅定不移地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新時期以來我黨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歷史性創造,體現在實踐上,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體現在理論上,就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體現在政治上,就是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近代中國,由于實現閉關鎖國政策,幾次失去了開發和發展的機遇。如今黨和國家實行的改革開放,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方針政策是從我國國情出發,順應國際潮流的偉大舉措。我國一定要從這個新的歷史起點出發,抓住和利用好這個重要的戰略機遇期,求真務實,銳意進取,科學發展,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得到更多實惠,我國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明顯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得更加緊密,實踐證明,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做出的各項重大決策都是基本正確的。黨的十七大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的科學發展、社會和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也得到了全黨全國人民的擁護和贊揚。
4.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促進社會經濟全面發展。
十七大精神是今后黨的建設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等方面全面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性綱領。在黨的建設上,要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堅定不移地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為我黨的指導思想,把黨建設好、發展好。在經濟建設上,實現未來經濟發展目標,關鍵要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從制度上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學發展的宏觀調控體系。在政治建設上,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深化政治體制改革,擴大人民民主,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在文化建設上,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核心經濟體系,培養文明風尚,弘揚中華文化,推進文化創新。在社會建設上,要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發展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提高社會保障水平,使人民最大限度地享受到改革發展所帶來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