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中國哲學史上的基本范疇之“道”

時間:2022-10-27 13:35:02 來源:網友投稿

中國古代哲學思想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國古代哲學萌芽于殷周,西周初年的《尚書•洪范》就提出五行學說,以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作為構成世界最基本的事物。殷周時期的《周易》,就有了原始的“陰陽”觀念,《易經》從人們生活經常接觸的自然界中選取了天(乾)、地(坤)、雷(震)、山(艮)、火(離)、水(坎)、澤(兌)、風(巽)八種東西作為說明世界上其他更多東西的根源,體現了樸素的唯物主義,同時,它又以上述八卦來說明自然現象和社會關系,體現了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到春秋戰國時期,諸子蜂起,百家爭鳴,成為中國哲學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期,在此基礎上,中國哲學在其兩千多年的發展中出現了許多的哲學家和哲學流派,他們各自體現了時代的精神面貌,成為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不同基因,至今仍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我們認為,“道”是中國哲學歷史上以一貫之的基本范疇。在下面的文字中,我們將對它的起源、涵義以及作用等做一詳細地討論。

“一陰一陽謂之道”(《周易•系辭傳》)。戴震解釋為:“一陰一陽,流行不已,生生不息。主其流行者,則曰道;主其生生言,則曰德?!?《孟子私淑錄》卷上)又說:“道,猶行也;氣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謂之道?!幸嗟乐ǚQ。”(《孟子字義疏證》卷)“道”本指人行走的道路,后引申為道理、過程、規律。天有天之道,地有地之道,人有人之道。儒家之道是“天”這一神秘創造力生養萬物的發展過程。朱熹也把“道”視為形而上者,把“陰陽之氣”視為形而下者。道家之“道”更有特點:“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第二十五章)“道”是不可以任何名言概念來加以限定或范圍的。魏晉玄學家多把“道”解釋成“無”,也就是無終始,無局限,具有無限的創造性、可能性?!暗馈辈⒉皇且粋€靜止不變的實體,而是大化流衍、運動變化的歷程?!暗馈笔怯申庩杽側岬榷嘀亓α拷换プ饔枚傻挠蓾撛诘浆F實、由否定到肯定、由無到有、由一到多(或者相反)的運動。“道”又涵蓋了事物彼此之間、事物與事物之全體間的多重關系。

在包括老子在內的整個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中,“道”的概念總是道理、道德與道義的統一,因此它對于人類的道德、政治、法律、科學、生產中全部理論與實踐的活動都具有根本的方法論意義上的指導作用,所以“道”也具有“方法”的含意。可以說,“道”就是中國人的理念、中國人的邏輯和中國人的方法論。從老子的哲學思想中,我們不難理解,中國古人的“天命說”完全是科學的和積極的,它指的就是人類天賦的生命、天賦的幸福與天賦的自由,它是客觀確定的、永恒不移的和可以為人類所預測和掌握的。只有為人類自己的罪惡所制造的“命運”才是邪惡的、反復無常的、不可預測和不可把握的。在中國古人看來,“天命”即宇宙賦予的生命,它為天所生,為天所養,天是人的父母,而人是天的兒子。天為人類提供一切,一切都合乎于人的目的和愿望。只要人類不違背天意,不違背上天為人類所確立的道德與正義的法則(人人皆兄弟,是上天為它的子民所確立的最基本的道德與正義的原則),那么,人類就能確保自己與生俱來的自由與幸福。在中國古人看來,當人們遵循道德與正義,那么一切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人們之所以成為不共戴天的敵人,只是因為人們違背了上天為人類所確立的道德與正義,違背了上天為人類所確立的人人皆兄弟的倫理基礎。

“道體”在道家哲學中是深奧的形上本體,包孕有無,尤以玄秘為特點。故《莊子•大宗師》說:“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王弼釋“道”為“無”,解為“無不通也,無不由也”,“寂然無體,不可為象”??梢姟暗馈辈皇菍嵱袑拥膶嵤聦嵗?而是作用層的空靈智慧,不可能用理性思考、概念語言來把握,不固定在任何單一的位置上。這啟發人們透過無窮,接納現實世界相依相待、遷流不息、瞬息萬變、復雜多樣的生活,以開放的心靈破除執著,創造生命。從這些特點來看,我們很難把“道體”解釋為“實體”。毋寧說,“道體”是“無”體、“空”體、“虛”體。這當然是就它的空靈性、包容性、無限性、創造性、流衍性、相對性、整全性等特點而言的。這里的相對性是說,“道”正是在一切事物的相對相關中顯現出來的。

以上我們簡略考察了“道”的原型觀念,它不是讓人們孤立地來觀察、捕捉、衡量與確立其實在與性質的存有。這些觀念大體上表達了有機自然主義的哲學所強調的化生性、連續性、無形性、功能性、整體性、直觀性、辯證性的特點,表明了中國人的宇宙觀,中國人的思維、行動和審美方式。

我們的古代文化中并不是不存在那種作為近代科學產生之基礎的系統化、體系化的哲學思想,我們的古代文化中也并不是沒有那種作為近代社會形態產生之基礎的倫理、政治、法律、經濟的觀念,我們的古代文化中也并不是不存在一種能夠不斷地促進科學技術進步的正確的思維方法,相反,正是它們的存在使得許許多多的發現與發明源源不斷地從中國產生出來,盡管在秦漢及其以后的時代里,這些都從政治的層面上消失了,它們完全失去了以前的主流地位,但是它們作為中國的一種真正的文化傳統仍然在許許多多的中國人的心靈中發揮著作用,這使得中國人做出了一些在整個世界面前感到光榮的發明與發現,為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推薦訪問:史上 中國 范疇 哲學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