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將伴隨著新學期的到來全面實施。為了更好地宣傳、學習、理解、把握這部法律,推動我省的義務教育在這部法律的指導下再上一個新的水平,我省于8月5日在省政府內召開于此次座談會。省領導與省人大、省政府職能部門有關人士及基層教育部門代表參加了這次會議。
一
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朱楚英副主任首先發言,她歸納了新《義務教育法》的幾大特點:1.這部法律第一次以法律形式闡述了義務教育的特征性質,即公益性、義務性、公平性。2.這部法律將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方向性要求。3.這部法律在經費籌措上確立了新機制,由原先的“分級管理、以縣為主”轉變為“國務院領導、省級統籌”。4.這部法律規定國家將義務教育投入納入財政保障范圍。5.這部法律正式提出了“素質教育”的教育方針,要求改革評價與考試制度。6.這部法律對教師工資和職務作出明確規定。同時,她也代表人大對宣傳貫徹好這部法律提出建議:領導干部要首先帶頭學習這部法律,領會其特點與立法精神;并在9月1日法律正式實施前,做好一系列相應的準備工作。新《義務教育法》的我省地方實施辦法的制訂工作也即將展開,預計在明年出臺。
省教育廳廳長王斌泰從義務教育發展的要求和新《義務教育法》的重點對這部法律進行了專業解讀。他說,原來的《義務教育法》對現在的義務教育發展狀況來說,顯得很不適應,缺乏指導能力:義務教育的經費投入一直以來未能得到充分保障。而且這個問題十分突出,使得部分地區義務教育的實施非常艱難;義務教育資源配置不盡合理,這個問題突出表現在農村地區、偏遠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習負擔過重,素質教育一直未能得到充分實施;義務教育階段的部分學校亂收費,群眾對此反映非常強烈。
新《義務教育法》就在這種矛盾叢生中誕生,因此,它生來就肩負著要緩解乃至解決這些問題的重任。事實上,各項法條的設置也在體現著這種努力:
一、這部法律將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用法律形式固定。比如第2條,“免雜費”雖然只是3個字,但是國家在這方面下的功夫最大。第7條,確定義務教育國家投入的法定職責。第44條,明確義務教育經費管理體制和投入落實機制。第42條確定義務教育投入的總體要求和目標,第42條第1款,確定義務教育投入在政府財政預算中的地位,第45條“經費單列”的說法也是第一次提出。
二、這部法律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方向要求確定。比如第6條、第22條,在教育資源的配置上要體現均衡發展,第32條要求師資力量也要“均衡配置”。
三、這部法律將實施素質教育正式寫入法律文本中。比如第3條、第36條、第37條、第34條、第39條都是圍繞這個要求的。第35條將素質教育列入對教育行政部門的考核要求。
四、這部法律對辦學行為和收費行為進行規范。前者如第22條、第24條、第27條、第39條,后者如第25條。
五、這部法律對各個部門實施義務教育的責任作了明確規定。如第7章“法律責任”共10條,4條針對各級政府及行政部門,3條針對學校,2條要求社會和學生家長,1條明確法律適用。
正因為新《義務教育法》有這樣的現實針對性,王廳長最后說,貫徹落實好新《義務教育法》,將成為建設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一環。
省司法廳周建副廳長、省人事廳陳允豐副廳長分別結合本廳工作談了學習貫徹新《義務教育法》的工作思路。司法廳將宣傳新《義務教育法》納入“五五”普法規劃,采用各種形式將新《義務教育法》的精神、理念宣傳到社會的各個層面;人事廳將從深化中小學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師職稱改革、充分發揮人才市場在教師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強中小學分配制度改革、發揮政府獎勵、表彰的導向作用等五個方面,會同教育行政部門,做好新《義務教育法》的保障和實施工作。
二
座談會上,以省財政廳江建平副廳長為代表的一部分發言引發了與會人員的討論以至深思,因為新《義務教育法》要最終落實,少不了這些問題的解決和完善。迎接新《義務教育法》,我們所需要的不僅是歡欣鼓舞的心情和熱忱學習的態度,還需要現實審慎的洞察能力和強大有效的執行力度。
江建平提出了六大亟需完善的方面。一、在教育經費以縣為主時期,由于我省各縣財力不一,因此教師工資與辦公經費、維修經費的撥付蘇南、蘇中、蘇北情況各異。新《義務教育法》要求經費“省級統籌”,那么省里在統籌時要充分考慮這個現實情況,把經費安排好、二、江蘇的義務教育建設遺留了大量債務,各縣平均在1億元左右,要建立義務教育債務解決的長效機制,為解決債務提供長期的資金來源。三、雖然新《義務教育法》規定免“學、雜費”,但學生在校的必要開支如校服費、校外活動費等還需要學生個人負擔,這個界限一定要區分清楚。該國家負擔的國家負擔,被學生個人消耗的也要由其交納。四、民辦學校的投資愿望非常強烈,希望省里在地方立法時為此留出一定的空間,同時對頗有爭議的公辦學校轉制問題作出明確規定。五、新《義務教育法》要求各級政府把義務教育經費單列,這個單列,縣里好辦,但省里難辦。因為除省標工資與轉移支付外,有許多撥付的經費具體界定、計量都很困難。應該與省統籌結合起來,出臺具體性規定,如明確教師工資、改善辦學條件、公用經費等項。六、省轄市的免費步驟由自己確定,應該做好幾個標準制定的工作:如教師工資、教師編制、教師人均公積金等。蘇南、蘇中、蘇北經濟發展狀況不同,物價尤其是房價水平不一,確定這些標準時還要區別對待。
省教科院楊九俊副院長提出了為貫徹落實好新《義務教育法》而須做好的三件事:一件事是高中課程改革要深入推進,但教育行政部門不要層層下達指標,把升學率作為評價學校評價校長的唯一要素,否則就把包括縣區教育部門在內的基層教育單位都綁在高考應試這架戰車上,每一節課都變成了為應試服務。第二件是要加大教師隊伍建設,方法一是按素質教育要求進行教師配置,二是優化師源,原先所有培養教師的優惠政策現在都沒有了(如師范提前招生),以前是一流學生上師范,但現在是三流學生在讀師范,希望政府出臺非常詳盡的措施來確保把優秀學生吸引到教師隊伍中來。第三件是江蘇在中心小學以下的學校內的師資,大多是民辦轉公辦,年齡也大,不符合開展課程改革的要求,能否出臺政策讓這一批人提前退休,以達到加快師資“換血”速度的目的,這對促進教育均衡化,也許是一個能夠迅速見效的辦法。
張家港市教育局郭炳榮局長結合當地的義務教育發展情況也談了他的三點想法。一是對于經費投入,地方上希望能夠盡快出臺具體的政策條例和量化規定,尤其是切實可行的有效監督機制,否則法條的論述畢竟空泛,不便于執行操作。二是民工子弟的義務教育問
題,作為民工大量流人地的張家港,希望能有具體政策指導與民工流出地的教育部門協條好資源配置等方面的關系。三是教師工資與*****的比較,相差較大的其實是工資外收入這一塊,如何規范這一塊,使之起到促進教師積極性而非相反的作用,還有待上級部門仔細考量。
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孫雙金校長則反映了一些基層學校存在的現實問題。由于教師收入層面與公務員的差距,學校的男教師都去考公務員了,導致教師的性別比失衡,對學生性格的正常發展不利。而按現行標準撥付的經費連支付學校一年的水電費都不夠,逼得校長不得不出去“化緣”,給正常辦學留下了隱患。這些問題希望能夠在新《義務教育法》的實施細則中有所表示。
三
副省長何權出席了此次座談會并發表了重要講話,對學習貫徹新《義務教育法》提出了四點意見。他說,我們要充分認識貫徹《新義務教育法》的重大意義。義務教育是現代國民教育體系中的核心部分,是其他各級各類教育的基礎,新的歷史時期需要我們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實施義務教育。新《義務教育法》把維護教育的公平公正、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重要的指導思想,把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實施素質教育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立法基本目標,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制度創新,為全面推進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在新的起點上提高義務教育整體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證。各地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各方面要充分認識貫徹實施新《義務教育法》的重大意義,增強責任感和自覺性,切實把新《義務教育法》學習好、宣傳好、實施好。
何權副省長要求,我們要嚴格按照新《義務教育法》做好各項工作。首先要大力實施素質教育,進一步深化對素質教育的認識,研究推進素質教育的具體措施,將素質教育貫穿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全過程。加強德育工作、師資隊伍建設等薄弱環節。二是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保障適齡兒童青少年接受平等機會的義務教育,依法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對教育資源的地區差異、城鄉差異給予更多關注。三是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的經費保障。認真做好農村義務教育免收學雜費工作,確保義務教育全面納入財政保障范圍,確保學校正常運轉和校舍安全,確保教職工工資按規定發放。他說,我們要著力抓好義務教育法的宣傳教育工作,各級領導要帶頭學習宣傳新《義務教育法》,做學法、知法、守法的模范。要在媒體開辟專欄進行宣傳,使新《義務教育法》的重要意義和基本內容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何權副省長最后要求,我們要切實加強貫徹義務教育法的組織領導。一是要求各級政府,尤其是主要領導干部,做好貫徹實施新《義務教育法》的準備工作。二是各有關部門齊抓共管,有些法律要求研究具體行動步驟的工作,要進行梳理,出臺一個完整的時間表。三是積極配合省人大進行具體實施辦法的立法調研工作。四是完善教育督導制度,切實加強對新《義務教育法》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
責任編輯:葉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