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

時間:2022-10-28 17:50:02 來源:網友投稿

陽高縣位于山西省東北部,處于晉、冀、蒙三省的交界地帶,具有山地、丘陵、平川三種地形地貌,屬于黃土高原丘陵區。陽高縣屬于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晝夜溫差較大,年平均氣溫為7.2℃,日照時間為每年2678.3h,每年的降雨量平均為411.3mm。陽高縣的水源比較豐富,地勢寬廣,生態環境較好,土地資源廉價易得,因此,陽高縣是一個以發展農業為主的貧困縣,其耕地面積為92萬畝,水澆地面積為38萬畝,農業的自然條件較好。陽高縣盛產蔬菜、京杏、稻谷等,其中京杏肉厚味甜、色香形佳,在國內外都享有盛名;同時,陽高縣的蔬菜也遠近聞名,被國家命名為全國蔬菜基地縣。因此,為了提升當地的經濟狀況,可以大力發展農業經濟。

1 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現狀

1.1 農業生產技術過于落后

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對于工業、農業、教育等行業,都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有助于工業生產和教育機構的完善,而且,先進的科學技術也有利于提升農業經濟水平。結合陽高縣的農業生產現狀可以看出,其農業生產模式較落后,農業設施也相對較薄弱,例如,各種水利設施老化較嚴重,機械設備過于陳舊,農業抵抗災害的能力比較脆弱,農業生產依然遵循靠天吃飯的傳統模式,采取分散型和粗放型的經營方式。而且,對土地和資源的利用效率較低,促使農業生產的效益較差。此外,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經常會用到大量的化學肥料和農藥等,對土壤和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從而不利于陽高縣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2 農業生產模式過于單一

當前,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陽高縣的農業生產技術在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和改善,科學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運用,不僅可以極大的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然而,結合當前科學技術的運用情況來看,其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應用還不太廣泛,農業生產模式也僅僅依照傳統的生產模式,過于單一和落后,依據自然條件來生產相應的農業項目。對于自然資源和土地資源的利用率較低,沒有充分結合套作和間作的生產模式,例如,在種植玉米和大豆時,沒有認識到兩者之間的生產條件和生長時間相似,從而導致對間作種植方式的利用不到位,沒有充分利用各種自然資源及土地資源。

1.3 生態環境破壞現象嚴重

當前,陽高縣的經濟水平取得了較大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當地農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然而,當地農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卻忽略了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從而導致陽高縣的生態環境逐漸惡化,不利于當地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為了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和諧共處,陽高縣政府需立足于促進當地經濟的長遠發展,在一味的發展農業經濟的同時,加大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由于從事農業生產勞動的農民,其思想認識不足,文化水平較低下,因此,其環境保護的意識比較薄弱,對土地資源、水資源等的污染較嚴重,從而引發了嚴重的耕地不足、水環境被破壞等生態環境問題,不利于對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 促進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2.1 促進農業科技水平的提高

先進的科學技術,有利于推動農業的發展,促進農業經濟的進步,因此,為了促進陽高縣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需積極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借鑒發達國家的生產經驗,加大對農業生產技術和種植技術的創新力度,并且加強對農作物品種的改造和更新,從而極大的改善農作物的經濟價值,不斷提升農產品的生產質量,加快其生產效率,最終,促進農業經濟的長效、有序發展,使我國的農業生產不再受農業科技的阻礙和制約。因此,在發展現代農業的過程中,為了不斷提高我國的農業生產水平,促使我國的農業生產逐漸實現現代化,需加大對科學技術的創新和利用。

2.2 合理規劃農業生產和發展方案

通過大量的調查和分析,需對陽高縣的農業產業結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并且準確把握當地的氣候條件、生產水平、資源情況以及農業生產設施等,在制定適宜陽高縣農業經濟發展的方案和規劃時,嚴格按照“因地制宜、科學設置、合理編排”的原則,按照長遠發展的戰略要求,為構建一個現代化的農業產業結構而努力,并且在發展農業經濟的同時,注重對畜牧業和漁業的發展,并對此制定相關的規劃,明確指出每個階段的發展重點和要求。陽高縣依據集約化的發展要求,加大對各個區域的布置,從而創建出了比較規模化的蔬菜大棚、羅文皂觀光農業、日光溫室及現代農業示范田等。

2.3 注重生態保護為主的發展戰略

為了促進陽高縣農業經濟的長久發展,當地政府在采取措施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需加大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并且在促進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時,需從整體出發,依據協調一致的發展理念,采用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加大對先進科學技術的使用力度,從而不斷生產出產量較高、質量較好的農產品。

2.4 大力發展集約型農業

陽高縣的的總人口大約為28.7萬人,人口密度較大,而其人均耕地面積較少,而且,各個地區的農業發展不平衡,資源嚴重匱乏。因此,為了促進陽高縣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需大力發展集約型農業。采用集約型的農業生產模式,有助于提高對土地資源的利用率及農業生產效率,從而極大的提升農民的經濟收益。此外,需不斷提高農民的知識水平,提高對農業的管理效率,并且加大對土壤和耕地的改良力度,不斷更新農田設施,拓寬農產品的銷售途徑。

綜上所述,農業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有助于提升我國的經濟水平,促進我國綜合實力的增長。因此,在現階段,為了大力發展農業經濟,我們需認清陽高縣的農業生產現狀,加大對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積極引進先進的技術,按照生態發展和循環規律,不斷完善農業發展管理系統,從而在發展農業的同時,促進人類和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

(作者單位:038100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

推薦訪問:農業經濟 可持續發展 研究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