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現代綜合運輸體系發展探討

時間:2022-10-29 12:35:02 來源:網友投稿

摘要:綜合運輸體系是當前交通運輸業發展的熱點問題,也是未來交通運輸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該文科學地闡述了綜合運輸體系的內涵,分析了現代綜合運輸體系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綜合運輸體系;現狀;發展



綜合運輸體系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在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的作用下產生的一種現代交通運輸的組織形式。實現這一運輸形式將減少客貨運輸的中間環節,提高運輸組織水平,協調各種運輸方式的銜接,提高運輸效率,降低成本,實現合理運輸。在現代社會中,它是國民經濟正常運行和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是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主要支撐之一。隨著各種運輸方式的發展,運輸行業之間既要相互競爭又要相互銜接,難免產生一些矛盾,本文從分析我國構建綜合運輸體系遇到的問題入手,提出完善綜合運輸體系的幾點建議。

一、綜合運輸體系的內涵及特征

現代綜合運輸體系涵蓋了五種運輸方式(公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鐵路運輸和管道運輸),體現了綜合運輸體系的“全”,但它又不僅僅是五種運輸方式的簡單總和。它立足于各種有機聯系,使五種運輸方式協作配合、有機結合、聯結貫通,體現了各種運輸方式的“協作、協調、協同”,即運輸過程的協作、運輸發展的協調和運輸管理的協同。

從本質上看,現代綜合運輸體系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征:其一,關聯性。也就是說構成它的各種運輸方式有機聯系在一起,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作為一個完整便捷的系統來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運輸的需求。其二,有效性。通過多種運輸方式的分工協作,能夠形成效率更高、效益更好的運輸能力。其三,時代性。不同的運輸方式有不同的發展歷程,僅從運輸方式構成來看,綜合運輸體系隨著社會發展而不斷發展變化。其四,社會性。不同的社會條件,其構成必然不同,這是由運輸需求特性及運輸方式特性共同決定的。它使得各國家、國內各地區綜合運輸體系發展模式的個性非常鮮明,因而,必須因地制宜來建立綜合運輸體系。

二、我國綜合運輸體系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建國以來,我國交通運輸系統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綜合運輸體系的基礎設施網絡系統框架已經基本形成,系統的通達度明顯提高。交通運輸系統不僅在數量方面逐年擴大,而且在質量上明顯提高,結構上不斷改進完善,技術裝備和運輸能力都有較大改善,并出現階段供需初步平衡的良好局面。但是仍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運輸結構和運輸網布局仍不完善

運輸業是一個整體,但由于各種運輸方式的技術特征不同,完成單位運量對交通可持續發展的作用貢獻也就不一。由于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的客觀原因,以及政府重視程度的不夠,內河航運與其他陸運方式相比基本處于自然發展狀態,優勢很難體現。鐵路運輸是我國交通運輸方式的大頭,但鐵路運輸能力遠遠未能達到滿足社會需要的能力。公路運輸由于超常規發展,搶占了鐵路運輸市場份額。

2、交通管理體制尚不健全

交通運輸行業是一個整體行業,其改革深度和力度明顯滯后于國內其他行業。目前我國的交通管理體制基本上是計劃經濟體制下行業分割、部門分割和智能交叉重疊式的管理模式的延續,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原有體制的弊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我國交通行政管理體制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日益突出,尤其是在尚未形成大交通管理格局的大中城市,交通運輸方式分屬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門已成為制約其發展的主要障礙,導致了各種運輸方式之間銜接與配合的脫節等一系列問題。由于運輸管理體制不順,在運輸樞紐規劃、建設中,管理主體的發展目標和所代表的利益不同,往往難以實現樞紐的統籌規劃,各種運輸方式運輸樞紐都是按照各自的運輸生產要求各自規劃、獨立建設、自成體系,造成了客貨流在兩種運輸方式間轉換過程中的成本增加和效率低下。

3、缺乏一套調控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的指標體系

我國提出了交通運輸等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方向,但僅提出總體要求,并無具體總量指標要求,缺乏一套可持續發展的指標體系,用以考核我國綜合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的水準和進程。如鐵路、公路等建設未從交通行業可持續發展角度加以論證和約束,在資源消耗、環境、交通安全等總量上沒有要求,無法利用量化的指標體系來衡量整個行業發展的水平,因此迫切需要有相應的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指標用于反映我國綜合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的水平。

三、完善綜合運輸體系的幾點建議

1、交通基礎設施均衡發展

綜合運輸體系的基礎是規模巨大、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交通設施,在持續建設道路系統、大力發展軌道交通的同時,要加強樞紐設施和管理設施的建設,發揮綜合運輸體系設施的綜合效應。繼續保持中央和地方政府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和投資強度,進一步加大項目融資等多種資金渠道化設施的綜合效應。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提高綜合效益和質量,全面提升鐵路、公路、民航、航道等各交通工具整體質量,促進交通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2、統一政策、規劃和體制管理,實現運輸“一體化”

交通運輸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龐大系統,綜合運輸體系的形成必須依靠政府的力量進行推動,要在政策、規劃、投資、技術標準、信息傳輸、經營規則以及管理體制上進行統一的協調和宏觀調控,避免各種運輸方式或部門各自規劃、分散建設、自成體系,最終導致系統效率低、成本高、資源浪費。

在戰略高度上對綜合運輸網絡規劃的同時,還必須對其進行統一布局規劃,加強包括各城市在內的各有關部門的協調,強調城間運輸與城市交通的銜接配合。采取指定部門負責、聯合建設、共同使用的方式,加快建設。

3、打破地區界限,按照經濟區劃制定交通運輸發展戰略

當前的交通運輸規劃體制是按照地域劃分的政府制定的,而行政區劃與經濟區劃的不盡相同,導致交通運輸發展與經濟發展在實際當中不能吻合,很多交通運輸基礎設施重復建設、低層次開發。再加上諸多形象工程,導致有限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和嚴重浪費,與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背道而馳。要改變這種現狀,必須打破地區界限,按照區域經濟理論和經濟區劃發展要求制定交通運輸發展戰略,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

4、進一步發展運輸市場,完善運輸業價格形成機制

我國現階段運輸市場很不完善,運輸能力作為一種資源還得不到有效利用配置,封閉的、分割的、分散的、單一的運輸市場不能促進綜合運輸體系的發育和成長,政府有責任正確引導各種運輸方式建立統一、有序的有形運輸市場。

而合理的價格形成機制是運輸業走向市場、由市場配置運力資源的必由之路。理順價格管理機制是運輸業價格改革的第一步,目前對運輸業價格改革似乎正走向“比價復歸”的老路,相對價格變動才能引起產業結構的變動。

綜上所述,交通運輸業作為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作為經濟社會運行的必要基礎條件,對國民經濟發展起著促進或制約的作用。實現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不僅是其自身發展的戰略選擇,同時也是可持續發展戰略對交通運輸發展提出的要求。目前我國迫切需要將綜合交通體系作為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從國家角度出發,對其關鍵科技問題進行系統的、一體化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綜合運輸體系,以促進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馬暕,吳群祺.建我國綜合運輸體系亟待研究的若干問題[J].綜合運輸,2004(10).

[2] 羅仁堅.通運輸發展的若干主要問題研究-現代綜合運輸體系概念和發展思路[J].中國經貿導刊,2004(2).

[3] 劉曉青.交通運輸體系應實行一體化戰略[J].宏觀經濟管理,2004(9).

[4] 董延丹,肖秋蘭. 我國綜合運輸體系發展戰略研究[J].經濟視角,2006(9).

[5] 王慶云.綜合運輸體系的建設與發展[J].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信息,2002(8).

推薦訪問:探討 運輸 體系 發展 綜合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