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關于呼吸道傳染病的特點及預防策略研究的文獻綜述

時間:2023-07-25 13:00:03 來源:網友投稿

呂丹

【摘要】近年來隨著全球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空氣污染、水污染、氣候變暖等問題的凸顯,使得呼吸道傳染病不斷上升,出現很多新的跨地域甚至跨物種的呼吸道傳染病。傳染病是能在人與人、動物與人、動物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播的并且是由病原體引起的多種疾病的總稱[1]。人體被病原體入侵,病原體進入呼吸系統后引起的傳染性疾病被稱作呼吸系統傳染性疾病。呼吸系統傳染病有傳播速度快、范圍廣泛并且傳染性強、傳播途徑較多的特點。本文對多篇關于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策略進行綜述性研究,以探討不同情況下的最優預防策略。

【關鍵詞】呼吸道傳染病;預防策略;傳播途徑

【中圖分類號】R725.6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為了能更好的防控呼吸道傳染病并對于不同情況下的呼吸道傳染病提供最優的防控策略,使用計算機于中國知網數據庫、萬方等中外文數據庫中檢索相關研究。最終分析獲得不同情況下的預防策略。

全球化的進程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比如購物、通訊、旅游等等,但同時也帶來了傳染性疾病爆發的風險,進入21世紀后到目前已經發生多起全球性的傳染性疾病,如2003年的非典型性肺炎(SARS)、2009年甲型H1N1流感、2012年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等等,均給人類的生存及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各國之間的往來越來越頻繁,這就為傳染病的傳播制造了條件。呼吸道傳染病的特點及預防措施是本文重點要分析闡述的內容。

1 呼吸道傳染病的概念

呼吸道傳染病是指病原體從人體的鼻腔、咽喉、氣管和支氣管等部位侵入后引起的有傳染性的疾病,其傳播速度迅速、傳播范圍廣泛、傳播途徑較多、傳染性強、較難控制,是一種危害很大的傳染病[1]。

2 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方式

(1)空氣傳播:第一種是轉播距離約在一米以內,通過直接接觸直徑大于五微米的飛沫進入呼吸道。第二種是飛沫核進入呼吸道或經空氣呼吸傳播,空氣中干燥后形成的飛沫核可長時間懸浮在空氣中并傳播一定距離[2]。

(2)氣溶膠傳播:氣溶膠的廣義概念是指懸浮在氣體(如空氣)中所有固體和液體顆粒(直徑零點零零一直一百微米)。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后導致感染稱作氣溶膠傳播。長時間暴露于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并且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則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

(3)接觸傳播[1]:指易感者接觸了被傳染源的排出物或分泌物污染的日常生活用品所造成的傳播。手部的接觸造成的污染在傳播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針對以上三種傳播方式,可以采用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的做法,比如佩戴口罩、及時隔離患者、勤洗手以及勤消毒。尤其在人員密集或通風性不良的空間,佩戴口罩是非常有效的避免呼吸道傳染病的方法。另外,對于公共場所要定時消毒,比如電梯內、門把手、會議室等,這些空間是人流密集接觸的地方。對于這些地方的公共設施一定要勤消毒,有條件的可以放置一些免洗手部消毒劑以便及時對手部消毒。最后,對于發現的傳染病患者要及時隔離,并做好隔離后的治療和觀察切斷傳染源。

3 呼吸道傳染病的特點

3.1 不同場所呼吸道傳染病的特點

3.1.1學校環境下的呼吸道傳染病的特點

學校是人員密集場所是呼吸道傳染病易爆發場所,而青少年又是呼吸道傳染病的易感人群。邵亞坤[3]分析2016年-2017年500名中小學生的呼吸道傳染病的特點表明農村地區乙類與丙類呼吸道傳染病發病率顯著高于城市(P<0.05)。由范新芬[4]研究的750例呼吸道傳染病的相關資料的回顧性研究表明呼吸道傳染病主要以麻疹、流感、水痘、腮腺炎為主,且市區學校的呼吸道傳染病發病率明顯低于偏遠地域的校區。高桂香[5]對某高校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病情況進行統計發現主要為水痘、腮腺炎、肺結核及風疹為主。

綜合以上文獻可以看出,在學校環境下人員高度集中且為易感人群。學校的呼吸道傳染病在偏遠、農村地區的學校發病率要高于市區學校。呼吸道疾病流行種類以水痘、腮腺炎為主。

3.1.2醫療衛生場所呼吸道傳染病的特點

醫療衛生場所是各類患者聚集的地方,更易引起交叉感染。故對于醫療衛生場所的防控更是重中之重。由李純,宋麗紅[6]使用描述性流行病學方法分析,選取某綜合醫院2014—2018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中傳染病報告信息。報告科室選取腸道、急診、兒科為主,結果顯示呼吸道傳染病呈上升趨勢,需要重點關注兒童人群。另外李春生等[7]關于章丘市2005-2009年流感哨點監測的結果顯示6370例流感患者中0-4歲年齡段的流感發病率占42.42%。由以上可知兒科是醫院需要重點關注的科室。

另外,由以上也可以看出兒科也是綜合性醫院容易引發院內感染的主要場所。

3.1.3社區場所呼吸道傳染病的特點

社區承載著居民的日常生活,是組成城市的單元。除了常住居民外,還有商鋪和市場里的流動人員,故社區密集的人流決定了更易受呼吸道傳染病的侵害。由于社區居民的衛生防疫認識不足,社區管理部門對于居民生活環境及健康知識普及不夠等,社區防控能力是有效應對呼吸道傳染病的關鍵。社區場所呼吸道傳染病有家庭聚集性,傳播速度快等特點。

3.2 秋冬季呼吸道傳染病的特點

呼吸道傳染病的最高發季節是秋冬季,發病人數多容易造成大面積流行或暴發。并且有癥狀重、病程長等特點,因此應做好防控工作非常重要。張巧云,歐紅玲等[8]選取呼吸道感染患者三百多例,在三百多例患者中有一百二十一例呼吸道病毒抗體陽性,總陽性率為36.7%。冬季陽性檢出率最高(42.1%),其次為春季(39.4%)、秋季(37.5%)。武利濤,姚興偉等[9]選取某醫院2016—2018年來就診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三千多例,對患者的九項呼吸道病原體免疫球蛋白M抗體檢測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2016—2018年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體陽性檢出率總體高于以往報道水平,且陽性檢出率逐年上升,感染無性別差異,秋冬季更為流行。池細俤,高世華等[10]回顧性分析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南平第一醫院2015年3月—2018年2月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檢測七種常見呼吸道病毒抗原,不同年齡段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患者病毒陽性檢出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以一歲以下兒童為主要感染人群;不同季節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患者病毒陽性檢出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呼吸道病毒感染多發生在秋冬季。

以上充分說明秋冬季節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并且青少年(幼兒)更是易感人群。需要在秋冬到來之際做好重點防控工作準備。

4 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策略

4.1 不同場所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策略

4.1.1學校環境下的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策略

首先向學生普及衛生健康知識對于預防呼吸道傳染病效果顯著。定期組織愛國衛生教育,增強安全衛生意識。做好防控培訓,疾病預防等衛生宣傳工作。教師要配合學校衛生室要做好學生日常健康狀況記錄,發現呼吸道傳播疾病要及時記錄并上報。及時安排學生隔離并休假治療,經治療獲得醫生的復課證明后可以復課。

其次,增加學校教室單向氣流通風設施(或稱新風系統)。在向室內送風的同時可以對室內空氣進行過濾、消毒、殺菌等,進而可減少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病。達不到加裝通風設施的學校要延長開窗通風時間。

再次,加強體育鍛煉增強個人抵抗力。除體育課外,學校要開展豐富多彩的大課間活動,多方面增加學生戶外活動時間。

最后,接種疫苗仍是學生群體預防的最有效措施。尤其是針對高發的麻疹、流感、水痘、腮腺炎等呼吸道傳染病。

4.1.2醫療衛生場所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策略

醫院內部要做好關鍵人群的監測和管理,重視醫護人員防護以及對醫療垃圾的規范處理;完善科室的院感防控規章制度。李萌,鄒崇杰等[11]研究表明對于醫療機構門診中,應該早發現、早隔離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患者,同時在治療急性呼吸道感染中,可以加強改善患者心理水平,提高患者對健康知識的知曉率。另外,醫護人員的個人保護措施也應加強并按照要求落實,比如口罩、面罩、手套、防護服等,以及更嚴格的清潔程序。

兒童抵抗力低,住院需要陪護,故應避免交叉感染。日常要做好門診及病房管理,消毒隔離制度要落實到位。醫療衛生場所除了患者要做好防止交叉感染傳播外,醫護人員也應落實個人保護措施以及執行嚴格的清潔程序,以減少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

4.1.3社區場所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策略

首先要在社區完善健康信息收集系統,做好疾病監測;及時發現傳染性疾病,并與社區衛生服務單位聯動。

其次做好網格化管理,分配責任人到戶。以便及時發現及時隔離,并進行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對被隔離的社區居民做好安撫和照顧。在社區出入口處或電梯里放置免費手部消毒液。對于社區的公共場所及健身器材進行每日消毒。外來人員的進入社區要有登記和詢問記錄。建立社區聯絡群,及時發布相關防疫要求和防疫信息。組織社區志愿者參與社區衛生防疫管理。

再次要加強對社區居民呼吸道傳染病防治知識的普及,比如在高發季節要佩戴口罩、在爆發期要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室內多通風等。在社區公共場所粘貼防疫宣傳知識。

最后,預防接種相關疫苗是最有效的保護措施。積極宣傳并動員社區青少年和老年人及時接種疫苗。

4.2 不同季節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策略

秋冬季節人體免疫力相對低下,病毒、細菌容易侵入人體。首先在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到來前要及時接種疫苗,重點人群(比如青少年、老年人等)優先接種疫苗。并且衛生管理部門要做好當年流行病的預測,提前安排疫苗生產計劃以保證有足夠的疫苗供應。

其次,保持飲食充足和睡眠充足,適當加強體育鍛煉及戶外活動增強機體免疫力。

再次,由于冬春季節天氣較寒冷,人們戶外運動減少,容易在室內聚集。空氣流動較差并且人員密集,很容易爆發呼吸道傳染病。因此,冬季也要時常開窗通風并且在天氣晴朗時多到戶外活動,盡量減少在人流密集處暴露。

5 結束語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目睹了許多新的呼吸道傳染病的出現。尤其二十一世紀以來全球一體化的加劇,使得傳染病的威脅更加突出。雖然不斷發展的全球衛生系統為保護和促進人類健康做出了很大貢獻。但世界將繼續面臨長期存在的、新出現的和重新出現的呼吸道傳染病的威脅。做好免疫規劃堅持預防為主仍是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除此之外堅持鍛煉,提高機體免疫力并且做好個人防護也是應對所有傳染性疾病的有效措施。

本文針對呼吸道傳染病的研究文獻進行歸納總結,從不同場所和不同季節分析了呼吸道傳染病的特點以及預防策略。在查找相關文獻資料時發現針對傳統預防醫學方面的研究多是隨機隊列研究,關于人工智能技術對于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方面的研究較少,例如人工智能的應用普及以減少直接接觸、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等,后續可以多加對于人工智能對呼吸道傳染病預防的關注及研究。

參考文獻:

[1]詹思延.流行病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202.211.

[2]沈偉.呼吸道傳染病的隔離與防護[J].中國消毒學雜志,2006,23(5):

449-451.

[3]邵亞坤.在校中小學生呼吸道傳染病特點分析及預防策略[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8,(09):1139-1140.

[4]范新芬.學校呼吸道傳染病預防控制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30):179-180.

[5]高桂香.某高校的呼吸道傳染病流行特點分析及防控措施[J].中國傷殘醫學,2014,(03):268-269.

[6]李純,宋麗紅.基于哨點醫院2014—2018年傳染病報告分析傳染病防控[J].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2020,(01):47.

[7]李春生,鄭應良,趙全兵.2005~2009年章丘市流感樣病例哨點監測資料分析[J].預防醫學論壇,2011,17(01).

[8]張巧云,歐紅玲.呼吸道感染患者330例病毒檢測結果臨床分析[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04):104.106.

[9]武利濤,姚興偉.2016—2018年北京地區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體流行特征分析[J].中國醫藥,2019,(11):1647-1651.

[10]池細俤,高世華.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見病毒的流行病學分析[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9,(04):320-325.

[11]李萌,鄒崇杰.醫療機構門診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防控措施探討[J].2015,(09):32-33.

猜你喜歡傳播途徑預防策略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源自何處人民論壇(2017年2期)2017-02-18漢樂府古辭在唐代的傳播理論導刊(2017年1期)2017-02-10流行甚“High”的網絡流行語戲劇之家(2017年1期)2017-02-05警惕環境惡化的新因素東方教育(2016年15期)2017-01-16帶式輸送機膠帶跑偏原因分析與預防措施山東工業技術(2016年24期)2017-01-12超臨界直流鍋爐氧化皮脫落原因及預防策略探討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年32期)2016-12-27普通高校大學生籃球愛好者運動損傷狀況及預防策略分析武術研究(2016年11期)2016-12-16題壁詩歌創作在自媒體時代下的存繼與思考北方文學·中旬(2016年8期)2016-11-10論電力工程建設內部控制關鍵風險點的預防時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大學生運動性猝死與體育運動的醫務監督企業導報(2016年6期)2016-04-21

推薦訪問:呼吸道 傳染病 綜述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