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康
一提起唐朝詩人,大家腦海里首先閃出來的是誰?李白!沒錯。那么,你對這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又了解多少呢?
關于李白
關于李白的出生地,有很多不同的說法。郭沫若先生認為他出生于今天的吉爾吉斯斯坦范圍內。唐時,這里屬安西都護府。關于身高,李白曾在《與韓荊州書》中有云:“長不滿七尺。”七尺,也就是現在的1.7米左右,這和大家想象中的高大英俊的形象確實有些差距。我們對古人的印象多是基于詩歌情感的認知之上,所以對于李白形象的唏噓,也就不足為奇了。
無緣科舉
李白一輩子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其中最可信的說法就是唐代重農輕商,《唐六典》中明確規定商人之子嚴禁參加科考。李白的父親李客作為當地首屈一指的富商,注定李白只能靠寫自薦信和別人引薦的形式走入仕途。
說起“詩仙”的稱號,就要提起李白的伯樂——賀知章。唐天寶元年(742年),李白來到長安,帶著《蜀道難》等新作拜謁賀知章。賀知章看了“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詩句后,大為驚嘆,盛贊說:“真謫仙人也!”二人相見恨晚,干脆去把酒言歡,喝了個酩酊大醉。結賬的時候,賀知章發現身上帶的銀兩不夠,便把腰間皇帝御賜的金龜解下來押給店家,這便是著名的“金龜換酒”。經過賀知章的大力舉薦,李白才得以受到唐玄宗的賞識,入宮為官,奉為翰林待詔。
神秘的“冤家”
李白和王維二人均是出生于701年,李白逝于762年,王維逝于761年,兩個人生活在同一時期;
李白和王維共同的好友都是孟浩然。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倆在一生中幾乎沒有任何交集,有人說是因為他們性格不同,李白狂放不羈,王維性格內斂,加上自古文人相輕,自然道不同不相為謀。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二人老死不相往來的,不如大家自己去尋找答案吧!
李白與杜甫 李白與孟浩然
唐天寶三年(744年),李白和杜甫在洛陽相遇,李白比杜甫年長十一歲,兩人一見如故,結伴同游。對李白的傾慕使杜甫每日鞍前馬后,追隨左右,并為之寫了不少的詩作,如《夢李白二首》《春日憶李白》《天末懷李白》等。對于杜甫的追捧,李白卻只回應了杜甫四首詩,其中一首詩除了題目外,內容上基本和杜甫就沒有什么太大的關系了。跟杜甫的熱情相比,這點不溫不火的“回報”的確是略顯寒酸了。
但對于孟浩然,李白卻是截然不同的態度。李白比孟浩然小十二歲,一直認為孟浩然是自己的前輩詩人,他曾作詩《贈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這可算得上是最情真意切的表白了。
730年,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廣陵(今江蘇揚州),傷感之余吟詩一首,這就是家喻戶曉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羽化成仙
關于李白的死,有三種說法:第一種是醉酒捉月溺水而死,因為最符合他浪漫主義詩人的身份,所以被廣為流傳;
第二種是李白遇赦后投奔族叔李陽冰,時間不久便因病去世;
第三種是《舊唐書》記載,李白“以飲酒過度,醉死于宣城”,這種說法還是比較可信的。李白一生才華橫溢,卻無法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只能郁郁寡歡終日以酒為伴;
同時“斗酒詩百篇”,飲酒為他的詩歌創作提供了大量的靈感,但過量飲酒最終導致李白疾病纏身。總之,無論李白死因如何,都跟他嗜酒如命有著莫大的關系。
回顧李白傳奇的一生,給人們留下了太多太多的神秘。他狂放不羈,又懷才不遇。他是大唐炫麗的煙花,更是中國文學上的千古絕唱。對于李白這本深邃的書卷,還有更多的東西等待著我們源源不斷地去品讀和探究。
猜你喜歡賀知章孟浩然王維詠柳幼兒100(2023年10期)2023-03-28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來早期教育(家庭教育)(2022年5期)2022-07-02舟中曉望作文小學高年級(2022年5期)2022-06-16走哪條路好第二課堂(課外活動版)(2022年2期)2022-04-23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三不先生”賀知章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春曉東坡赤壁詩詞(2017年6期)2018-01-09春曉娃娃畫報(2016年4期)2016-05-17Semantic Change in Grammaticalization中國校外教育(下旬)(2009年12期)2009-03-25春曉娃娃畫報(2009年4期)2009-02-03推薦訪問: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