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詩溦
《三星堆之惑》
細數三星堆學術傳播鏈的源頭
本書作者許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作為專攻夏商周考古主持二里頭發掘的隊長,透過“夏都”看“蜀都”,從中原觀照蜀中,是“行家看門道”。這是一本為回應因近年發掘6個新的器物坑而再度高漲的三星堆熱,以局外人和從業者雙重身份,追根溯源、撥云驅霧、答疑解惑的歷史考古推理科普佳作。
《尋蜀記——從考古看四川》
探尋四川文化寶藏的鑰匙
此書向大眾打開了探尋四川文化寶藏的入口。作者從微觀的剖面入手,多書寫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故事來源于某些被史書遺忘的片段,通過出土文物,復原歷史的細節和細節中的歷史:宋代篇中的“西蜀夢華”章節,通過彭州金銀器窖藏,講述了董氏家族的悲歡離合,而這一故事在蘇州博物館“美人姓董:古代董氏女性文物特展”中亦有介紹。
《樓蘭考古調查與挖掘報告》
還原最真實的絲路古城
1987年3月,侯燦完成的這份《樓蘭考古調查與發掘報告》是新中國迄今唯一的樓蘭古國考古調查的詳細報告,對于調查發掘經過、考古發掘所得文物,都作了詳細的描述,并對照前人發掘的同類物品作了細致的分析研究,圖文并茂,還有大量線描圖和數據統計表。這是難得的研究性報告,資料全面、描述準確,器物概念清晰,是此前外國人在樓蘭盜掘所刊“報告”難以匹比的。
《藏傳佛教寺院考古》
西藏歷史考古的奠基之作
《藏傳佛教寺院考古》以兩次入藏調查資料為基礎,在繼承梁思成、劉敦楨、林徽因等前輩開創的營造學社漢式古建筑調研方式的基礎上,以新的視角,觀察西藏不同時期佛寺的建筑形態和發展進程,在藏式古建筑研究領域具有開創之功,通過寺院建筑深入研究了西藏地區政教合一的歷史背景,是中國藏式古建筑研究領域的權威著作。書后所附近70幅圖版是記錄西藏寺院歷史面貌的珍貴資料,已成為重建和修復這些古建筑的重要依據。全書以巨量的建筑實物證據,展現出西藏與內地密不可分的歷史文化聯系。
《白沙宋墓》
宋元考古學的重要著作
《白沙宋墓》運用了文獻考據與考古實物相結合的研究方法,是新中國成立后最早出版的考古報告之一。在此書中,宿白在墓葬插圖上,除一般報告必有的平剖面圖,還增加了墓葬透視圖、局部結構的平剖面圖,用以更好地進行解釋和說明。除此之外,《白沙宋墓》插圖另一特點是,除本墓葬的材料外還廣泛引用其他繪畫、書籍中和墓葬某一題材相關的內容,巧妙地將學術性和研究性融為一體,同時也增加了閱讀的趣味性。
《中國石窟寺研究》
翔實記錄創建歷程
《中國石窟寺研究》是歷史考古學上的集大成者宿白在石窟寺考古方面的典范性研究。本書一共收錄了23篇文章,內容包括對克孜爾、敦煌、云岡、龍門等著名石窟的造像形象、窟龕形制、藝術風格進行的比較分析,進而確定各窟的開鑿年代、發展變化、階段特征等。此書雖是以石窟寺為主要研究主體,但在敘述中把考古事實與文獻材料、歷史宗教結合在一起,在各個方面滲透出歷史、文獻、宗教、版本等方面的知識,對非業內人士的閱讀也非常友好,能滿足一般愛好者對于考古知識的需求。
猜你喜歡石窟寺樓蘭寺院Fantasy and reality瘋狂英語·新悅讀(2020年6期)2020-12-16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啟動 “數字重生——絲綢之路沿線石窟寺數字化保護項目”大社會(2020年10期)2020-02-21甘肅武威亥母洞石窟寺的幾件西夏漢文文獻考釋西夏學(2018年2期)2018-05-15樓蘭(外三章)散文詩(2017年19期)2018-01-31敦煌文本P.T.993吐蕃寺院稽考西藏研究(2017年1期)2017-06-05實景漫游在鞏義《石窟寺虛擬現實項目》的應用絲路藝術(2017年6期)2017-04-18樓蘭,我的樓蘭音樂天地(音樂創作版)(2017年3期)2017-02-12武威西夏亥母洞石窟寺與金剛亥母鎏金銅造像西夏學(2016年2期)2016-10-26悟道感悟(2009年11期)2009-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