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區行政審批服務局上半年工作進展情況報告【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是思維轉變,早介入、迎上前、解難題。全力推行大導服、小窗口、微審批服務模式,將指導和服務挺在前、干在先,建立導服幫辦區,配備幫辦代辦員提供咨詢引導和資料整理、系統填報等幫辦服務。優化窗口設置,全區1324項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全部納入9個綜合受理窗口實行“一站式”辦理。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快推進線下一窗、線上一網深度融合,實現“不見面+無感”審批服務。以“解放思想大討論”和“在知愛建”主題實踐活動為契機,深化落實“大干2023”工作要求,以實干爭先謀突破。堅持有解思維和問題導向,樹牢“依法有法辦、有法依法辦”理念,“不說不行,只說怎么行”,讓企業“難事線上有人幫,急事不跑也能辦”。
二是服務求變,上門辦、幫代辦、親清辦。全面推行直通園區、項目、企業、現場、老總、問題“六個直通”的“一線工作法”,主動為企送證、遍訪企業。組建132人的“項目管家”隊伍,為76個重點項目提供“一對一”上門服務,為28個項目量身打造專屬審批流程圖。4月10日,聯合區紀委監委開展了護航優化營商環境助企“廉”心服務活動,征集各單位在政策落實、廉潔履職等7個方面的問題線索,讓企業群眾和政府之間建立起了聯絡交流的“連心橋”。
三是變中向新,爭試點、創亮點、奔一流。2022年以來,先后爭取企業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務改革、并聯審批標準化、項目管家、群眾滿意度回訪中心4個省市級試點。推進“一園一站”幫辦代辦服務站全覆蓋,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政務服務典型做法被《*政務信息》刊發推廣。立足*特色產業,推出“冬棗一件事”等特色“一件事一次辦”套餐,“*冬棗點單辦”在《*新聞聯播》播出。創新推出水電氣暖信視協同包裝“e沾通”服務,2022年7月20日,全市聯合報裝現場會議在*召開。持續擴張跨域通辦聯盟,與全國31省市1600余縣(市區)簽訂合作協議。2023年,開辦企業指標滿意度測評、新開辦市場主體電子營業執照下載率和綜合評分在第一季度考核中均列全市第1位,政務服務指標在1—5月份考核中列全市第3位。
二、存在問題
一是全流程幫辦代辦服務需繼續深化。由于項目類型、建設內容等實際狀況不同,需進一步提供精準化、個性化定制服務。
二是重點工作需要協作配合、共同落實。政務服務指標事項認領、要素規范性等工作,涉及全區39個單位,覆蓋領域廣、涉及內容多,需要各單位協作配合、共同發力。
三、下步推進措施
一是探索實施多公告合一,進一步壓縮審批時限。聯合相關部門制定《多公告(公示)合一的實施辦法》,將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批前公示、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公告、土地成交公示、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批前公告、環境影響報告書受理公示5個公告合并為2個,審批時限由41天減至17天,壓縮工程建設項目落地時間24天。
二是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提升集成化服務水平。推行企業開辦一個平臺,公章、社保等6項業務與營業執照同步辦理,個體工商戶等3類市場主體實現“無人工干預”辦理營業執照。不斷增強企業開辦、企業準營、企業注銷等5個企業“一件事一次辦”體驗感,再推出一批點單辦產業清單。
三是推進政務服務“雙百工程”,便利基層辦事。上線政務服務“百事通”2.0版,推動縣鄉“1+12”位置導航、事項查詢、幫辦代辦等服務高度集成。10月底前,至少在全區建立建成100個村(社區)便民服務站,真正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推薦訪問:進展情況 行政審批 上半年 區行政審批服務局上半年工作進展情況報告 區行政審批服務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進展情況報告 區行政審批服務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進展情況報告怎么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