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村級集體經濟工作經驗交流發言(完整),供大家參考。
村級集體經濟工作經驗交流發言
近年來,**縣堅持聚焦“強基、消薄、壯優”三個關鍵,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地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呈現出多點開花、全面增強的良好發展態勢。截至2021年底,全縣417個涉農村(社區)實現集體經濟總收入達3965.4萬元,比2019年的2281.01萬元增加1684.39萬元,增長73.84%;
“空殼村”全面清零,“薄弱村”消薄率達77.27%,集體經濟收入超過10萬元的村占比達32.32%,并涌現出**、*、*社區等6個超50萬元的集體經濟強村。
一、D建引領作用明顯,**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積極探索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有效實現形式,不斷增強村級組織自身‘造血活血’功能和服務能力。以創新管理體制、經營機制、發展模式為動力,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實力。推廣村企、村社、村村聯建模式,推廣村集體經濟產業發展三種型式(特色產業主導型、項目輸出帶動型、資產租賃增值型),推進村集體經濟組織走聯合發展、抱團發展路子。積極探索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新辦法、新對策,推動農村集體經濟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二、經營管理規范,定期梳理村收入情況根據得到的數據,認真分析,合理規劃,確保指標任務順利達成。一是加強溝通協調。項目較穩定的,例如集體經濟樓租金、汽車出租、加入投資等項目,積極協調對接,根據合同約定要求合作方盡快把集體經濟收入存入賬戶。二是加強對村集體經濟工作人員的培訓,規范使用和管理村集體經濟資金。開展村級集體經濟自查工作,確保集體經濟收支辦理程序準確無誤。
三、監督措施完善,建立健全村級集體經濟民主決策機制,全面推行村級重大事務實行“四議兩公開”制度,完善民主決策的內容、形式和程序,保障黨員群眾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確保村級集體經濟健康發展。
四、經濟效益明顯,一是通過盤活閑置資產,探索“借雞生蛋”創收模式。以解決存量資產閑置和低效使用為突破口,開展集體“三資”清查,通過整修、租賃等方式,盤活閑置的辦公樓資產資源,讓“死資源”變成“活資產”,村民委一樓門面出租增加集體經濟收入*萬元。二是通過將村閑置廠房打包租賃,村集體不僅每年可增收20萬,還通過與租賃方簽訂合同,約定優先使用本村勞動力,解決了200多名村民的就業問題。三是業高質量發展特色產業主導型,進一步擦亮“**之鄉”名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實現集體經濟穩定增收。四是積極謀劃,我村集合**、**、**、**4個村扶持資金,在**高新區、**投資建設集體經濟樓,建成后,通過門面出租、住房出租,每年可以增加10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
五、示范效應明顯,**村實現集體經濟全面提質增效,發揮“以強帶弱”作用,引導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抱團取暖,壯大優勢產業、優勢村社,迸發出強大的發展活力,以“先富”帶“后富”,2022年帶動**村、**村、**村、**村集體經濟收益合計13萬元,
推薦訪問:村級集體經濟工作經驗交流發言 經濟工作 村級 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