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數據跟蹤分析工作中圖件繪制常見問題的探討

時間:2024-10-23 15:45:02 來源:網友投稿

全建軍 鄭永通 陳美梅 賴見深 王紹然

[摘要] ?地球物理臺網數據跟蹤分析工作在臺站和中心站已全面展開,近5年的時間里,工作成效逐漸顯現。地震前兆數據跟蹤分析產出的事件記錄,展現了前兆臺網觀測數據的動態變化情況,有利于臺站人員對各類事件分析總結,以便下次遇到類似問題得以快速解決。但實際數據跟蹤分析過程中,一部分臺站人員在圖件制作時會存在一些缺陷,本文通過對數據跟蹤分析產出的圖件在選取制圖時段、文字標注、缺記事件記錄圖、多分量測項記錄圖、地震事件記錄圖等常見問題,進行分析探討,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并賦予實踐,為臺站人員完成數據跟蹤分析研究成果提供有益幫助,也可為在工作中遇到其他難題提供一定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 數據跟蹤; 圖件繪制; 常見問題; 分析探討

[DOI] 10.19987/j.dzkxjz.2023-114

0 ?引言

地球物理臺網各測項數據跟蹤分析,是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組織的一項重要業務,是地球物理臺網開展數據預處理的工作重點,從過去常規觀測為主向觀測與應用并重轉變的探索實踐。該項工作從2014 年8月實施以來至今,已有近5年時間,成效逐漸顯現。此項工作積累了大量的事件記錄,為地震分析預報人員提供了必要的資料[1],有利于臺站人員對各類事件分析總結,便于再遇到相類似問題得以快速解決,同時對其他臺站也能起到借鑒作用[2]。經過多年數據跟蹤分析的不斷實踐,逐步拓展了臺站人員的工作思路,使臺站人員由單純觀測向數據綜合分析應用轉變,更加注重各測項地球物理資料的特征分析以及異常信息的識別;
使臺站的日常觀測上升一個層次,激勵臺站人員從第一手地球物理觀測數據著手,開展數據綜合分析判斷,產出應用圖件,為地震監測、預測預報和科學研究予以基礎圖件支持,有利于地震“監測、預報、科研”的有機結合[3]。

1 ?圖件繪制現狀

地球物理場數據跟蹤分析的事件分析產出圖件,可以描述每個數據呈現異常改變測項的畸變特征,圖件中的標注應有:時間坐標單位,觀測數據物理量或化學量和單位,異常改變區間標記(使用方框,圓圈,箭頭,粗細線等),干擾原因標注等。但是,在實際數據跟蹤分析中,部分臺站人員制作圖件過程會存在一些缺陷,如:事件分析圖件上無任何標記;
或事件分析圖件上僅圈定圖框并無文字描述或標記不明;
或事件分析圖上只有當日畸變時段曲線,而無前后時段曲線;
或事件圖件標記掩蓋記錄曲線以及標記文字框越過圖件無法正常顯示;
還有出現一條分析記錄曲線僅保存一幅圖,各圖件顯示尺寸大小不一,以上幾類數據分析事件圖件都不規范,以致無法真實反映觀測數據跟蹤分析結果,極大的影響了數據分析效果和主題內容,地球物理觀測數據分析產出圖件的制作亟待規范和改進。

2 ?圖件繪制常見問題分析

2.1 ?曲線繪圖時段選取

在形變數據跟蹤分析中,往往有出現數據曲線圖件選取時間段太短,致使未能完整反映事件過程以及正常背景。因此,需在事件發生時段前后多截取一定時間長度的數據,用于映襯事件的背景,一般情況下,截取不低于事件時間長度的一倍,正常情況截取事件起止時間段應小于繪制圖件的起止時段。例如:2016年4月16日,福建大多數臺站形變儀器均記錄到日本九州島7.3級地震,其中:泉州臺VP擺傾斜儀繪制事件記錄圖件時,僅選取當日數據記錄曲線,結果圖件上很難判斷出異常曲線是完整的同震變化過程(圖1a);
正確選取事件記錄圖件應包括正常區間和非正常區間兩個時段,即事件前后各需留一時段背景曲線,如同震結束后保留不少于3~4個小時,或增加一天正常背景,使事件畸變曲線突顯。泉州臺之后對此次事件圖件進行了重新修改,圖件時段選擇了4月16日前后若干天正常背景曲線,顯示結果一目了然(圖1b)。研究人員就能夠從事件曲線圖件上分辨正常與非正常曲線之間的差異。

2.2 ?圖件文字標注

在地球物理觀測數據跟蹤分析時,經常會遇到正常事件以外的其余事件類型,這類事件在圖件上應有一些文本框注釋。文本框注釋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圖件中文字大小應適中,盡可能置于事件圖件框圖內,若事件持續時間較短,不能標注在事件框圖內,可把文本框標注在事件圖件框圖旁側;

(2)框圖內文字要清晰,與數據曲線、事件方框等不能重疊遮蓋。如:2015年9月17日福州臺水管傾斜儀北南分量記錄的智利中部近海域8.2級大地震的同震響應曲線(圖2),繪制事件圖件時,標注文字遮蓋了同震曲線;
正確做法:通過手動操作,移動文字框到合適位置,避免文字遮蓋同震曲線;

(3)標記曲線上出現干擾原因,表達內容要精煉、準確,不是一般的曲線變化特征;

(4)選擇干擾因素為“其他” 時,應采用簡短文字描述影響因素(不宜超過10個字)。

因此,數據跟蹤分析時制作事件圖件標注文字無需太多,內容應準確簡煉,只需標注有影響因素關鍵文字,5個字左右即可,不宜超過10個字。如:2016年1月27日廈門臺水管傾斜儀北南分量記錄數據因停電造成缺數及錯誤數據(圖3),制作事件分析圖件時,文字框注釋:因停電造成缺數或錯誤數據;
正確做法為只標注影響因素“停電”。

其次,數據跟蹤分析事件圖件上的影響因素,應與事件記錄形狀表現相符合。如:2017年4月8日18:10—18:31南平臺水管傾斜儀北南分量記錄數據因受雷電影響,出現有約20分鐘曲線階躍突跳,幅值約6.8×10?3″,不作預處理,只需作文字說明標注;
且東西向正常(圖4)。南北分量曲線出現階躍突跳事件影響因素為雷電,故文本框注釋“雷雨天氣”,兩個分量數據曲線預處理圖件結果不一致,以方便后續分析研究。

2.3 ?缺數事件記錄圖件標注

為更好突出辨識異常曲線特征,對一些“缺數類型”圖件,在進行事件數據預處理分析時,應選擇原始數據曲線和預處理數據曲線相比較。比如:泉州臺體積式鉆孔應變儀2016年6月28日10:01—11:32期間儀器標定校準,標校結果符合規范,繼續采用原格值,原格值為2.63×10–9。若僅選擇預處理曲線事件分析,圖件不會顯示標校數據畸變原樣狀況,且事件分析時段數據曲線為空,若選擇原始數據做事件分析,標校數據發生畸變區間會掩蓋正常曲線形態。因此,一般應選擇在同一時間段繪制原始數據與預處理數據曲線進行比較(圖5)。標校數據畸變曲線特征就一目了然,同時也能看到正常曲線形態。

2.4 ?多分量測項圖件標注

數據分析測項多分量時,若事件僅造成某些分量數據異常時,而事件分析圖件需包括全部分量同一時間段的數據變化趨勢曲線。如:2017年8月5日01:00—13:00漳州臺銦瓦棒伸縮儀洞體應變觀測東西分量事件記錄,因外部高頻擾動或外界電源瞬間波動影響,數據經常會出現畸變毛刺和連續突跳,而北南分量正常(圖6)。繪制事件數據分析圖件時,東西分量出現異常變化,而北南分量的數據變化正常圖件也應在同一時間軸繪制出標注,有利于測項多分量數據分析比較與判斷。

2.5 ?地震事件圖件標注

記錄地震數據分析,圖件中應使用箭頭標注而非是圖框方式,箭頭指向發震時刻,圖中文字描述發震時刻、地震名稱、震中距(km)。如:廈門臺VP擺傾斜儀2019年2月2日17:21—19:40時段北南、東西分量依次記錄到印尼2次地震:第1次地震震級6.1級,震中位置(2.88°S,100.09°E),發震時刻17:27:34,深度10 km,震中距3612 km,形態為震蕩型,北南分量最大幅值為38.756×10?3″,東西分量最大幅值為40.640×10?3″;
隨后發生第2次5.9級地震,震中位置(2.91°S,100.12°E),發震時刻18:59:27,深度10 km,震中距3613 km,形態亦為震蕩型,北南分量最大幅值為29.057×10?3″,東西分量最大幅值為34.943×10?3″。從記錄2次主震事件曲線上,初步識別前后還有幾次小震,但鑒于數據采樣率低,震中距離遠,難以清晰辨識,為有益于地震事件分析研究需要,應采用相應箭頭作標注,如圖7所示。

3 ?應用情況

福建永安臺位于我國大陸東南沿海中生代紅色斷陷山間盆地,外緣繞以中—古生代為巖層的丘陵山地,地處北東向政和—海豐斷裂帶與北西向清流—晉江斷裂帶交匯處,是福建省地震局的一個綜合臺。臺站人員通過對臺站地球物理觀測數據跟蹤分析圖件繪制常見問題深入探討與多次實踐,不斷修改、完善、積累,逐漸摸索出一套科學有效的數據跟蹤分析制作圖件方法,為臺站人員完成高質量數據跟蹤分析產出圖件和開展資料應用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幫助。永安臺2022年數據跟蹤分析與事件分析產出圖件質量較2021年有了明顯提高,2022年永安臺對轄屬2個臺站8套地球物理儀器觀測數據跟蹤分析和記錄各類事件(含非正常)共計產出圖件43幅,產出圖件繪制與文字、方框標注均未出現不規范問題,分析研究人員通過這些圖件可直觀了解觀測數據異常變化形態及原因,有利于研究人員開展觀測數據應用研究與地震預測預報工作。

4 ?相關問題與措施

我們知道,臺站數據跟蹤分析工作并非是專人負責的。由于每一個人的業務水平與制圖技巧及實踐經驗各有不同,數據跟蹤分析制作圖件的繪制仍會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圖件繪制不夠精細、事件圖件繪制時間尺度把握不到位、尤其是那些長趨勢變化圖件繪制還難以滿足分析預報要求,有必要加大舉措,加以改進推進,具體如下:

(1)加強臺站數據跟蹤分析人員經常性分析軟件應用指導和線上培訓,盡快提高臺站人員業務水平和操作能力。目前,臺站分析人員業務水平和能力存在不同差異,省局臺網中心應定期對臺站人員進行線上培訓,強化圖件繪制步驟規范化操作,出現錯誤及時處置。

(2)省局臺網中心專家可以通過出差到臺站儀器巡檢機會,線下與臺站數據跟蹤分析人員進行交流,現場指導臺站人員圖件繪制規范操作;
同時,收集匯總臺站人員對分析軟件應用體會和改進建議,上報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球物理部。

(3)加強溝通與交流。一線數據跟蹤分析臺站與省局臺網中心、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球物理部各學科中心通過互聯網、電話、微信多種途徑,增加對數據跟蹤分析工作中圖件繪制的溝通交流,分享彼此的心得體會。及時必要的技術交流與溝通,有助于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提高分析軟件圖件制作工作效率。

5 ?結束語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組織開展的地球物理觀測數據跟蹤分析工作已有若干年,在此項工作中經常會碰到諸多難題和問題,經過多年的不斷探索實踐與難題的解決,積累了不少有關數據跟蹤分析過程制作圖件的經驗,推動地球物理數據跟蹤分析應用技術的不斷進步,更好地為地震預測預報服務。

在數據分析制作圖件中遇到的上述幾種情況及解決方法除提供給臺站同行人員工作幫助外,也可為在工作中碰到其他難題提供借鑒和參考。臺站人員應努力掌握數據跟蹤分析新技術,不斷總結經驗,為圖件制作分析軟件升級獻計獻策,努力提高臺站人員數據跟蹤分析圖件制作業務水平,不斷擴大臺站數據跟蹤分析研究成果的應用范圍和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

[1]王西寶,程樹岐. 山東區域流體數據跟蹤分析及思考[J]. 地震科學進展,2021,51(9):400-408 ???Wang X B,Cheng S Q. Tracking analysis and thinking of underground fluid data in Shandong geophysical networks[J]. Progress in Earthquake Sciences, 2021,51(9):400-408

[2]全建軍,方傳極,賴見深,等. 前兆臺站觀測數據跟蹤分析工作中常見問題的探討[J]. 華南地震,2015,35(3):59-65 ???Quan J J,Fang C J,Lai J S,et al. Discussion on common problems of precursor station observation data tracking analysis[J]. South China Journal of Seismology, 2015,35(3):59-65

[3]池國民,趙銀剛,杜桂林,等. 安丘地震臺地震前兆數據跟蹤分析[J]. 地震形變觀測與研究,2017,38(3):203-208 ???Chi G M,Zhao Y G,Du G L,et al. Seismic precursor data tracking analysis of Anqiu Seismic Station[J]. 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2017,38(3):203-208

Discussion on drawing common problems in data tracking and analysis

Quan Jianjun1, *, Zheng Yongtong1, Chen Meimei1, Lai Jianshen2, Wang Shaoran1

1. Longyan Earthquake Monitoring Center Station, Fujian Longyan 364000, China

2. Zhangzhou Earthquake Monitoring Center Station, Fujian Zhangzhou 363000, China

[Abstract] ?The tracking and analysis of geophysical network data has been fully carried out at stations and central stations. In the past five year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work has gradually become apparent. The event records generated by the tracking and analysis of earthquake precursor data demonstrate the dynamic changes in the observation data of the precursor network, which is beneficial for the persons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various events, so that similar problems can be quickly solved in the next encounter. However, in the actual process of data tracking and analysis, some station personnel may have some defects in the production of maps. 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explores common problems in selecting mapping time periods, text annotations, missing event recording maps, multi-component measurement item recording maps, earthquake event recording maps, and other common problems in the maps produced by data tracking and analysis, proposes specific methods to solve the problems, and assigns them to practice. It provides useful assistance for station personnel to complete data tracking and analysis research results, and also provides certain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encountering other difficulties in work.

[Keywords] data tracking; drawing; common problems; analysis and exploration

猜你喜歡 分析探討常見問題 試論物理教學中的環境保護教育成才之路(2016年36期)2016-12-12對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分析考試周刊(2016年92期)2016-12-08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常見問題探討知音勵志·社科版(2016年9期)2016-11-09高中英語課文閱讀教學的策略探討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中)(2016年9期)2016-10-20機械自動化設計與制造的常見問題分析科學與財富(2016年28期)2016-10-14公路工程監理存在的問題和一些改進措施科學與財富(2016年28期)2016-10-14核電廠交流不間斷供電系統分析及改進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推薦訪問:常見問題 繪制 中圖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