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是倪安東于2010年11月19日發行的首張個人專輯,共收錄11首歌曲。專輯的制作人是王治平。2011年,倪安東憑借該專輯獲得全球流行音樂金榜“年度最佳新人獎”,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村干部新春第一課觀后感20213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村干部新春第一課觀后感20213篇
村干部新春第一課觀后感2021篇1
《新春第一課》觀后感:有意義的《新春第一課》
今天在學校里,我和同學們共同觀看了《新春第一課》,這次的主題是“環保”,它隨處可見,就在我們身邊。 在我們的身邊有一群普通人,他們不分男女老少,有父母帶著孩子的,也有同學朋友結伴成行的,他們組成了一個默默無聞的群體,有著一個有趣卻很樸實的名字—“三峽蟻工”,他們每個人都是這個公益組織的一員。蟻工的身影活躍在每一個節假日,堅守在長江邊,無論是刮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他們總是在江邊撿拾那些不注意而隨意丟棄的垃圾,勞動磨損的手套,汗流浹背的身影,就是他們努力的證明。每一次的活動結束了,江邊就會多出十幾袋滿滿的垃圾,他們在為那些隨隨便便的行為做出彌補,用行動告訴那些污染我們賴以生存的母親河的“兇手”,愛護環境,從我們做起。 在美岸長堤的小區里,有幾個碩大的垃圾箱擺放在小區的正門口,它們并不像普通的垃圾箱一樣骯臟,而是十分干凈,擺放的也十分整齊,為什么這些垃圾箱會這樣呢?因為這些垃圾箱并不是普通的垃圾箱,而是環保垃圾箱,每個垃圾箱的上面都標有投放的垃圾種類,例如:廚余垃圾、有害垃圾(電池、煙頭)、塑料垃圾、廢紙垃圾等等,這些看似平常的小舉動,卻影響著我們生活的一點一滴,小區里的業主們都熱情參與這項活動,為身邊做出榜樣。 雖然這兩個故事,講述的是我們身邊的看似不起眼,而又平凡的一些小事,反射到我自己身上,卻覺得自己做的并不夠,平時在我們的生活中,垃圾都是沒有進行分類,混合在一起的,不僅增加了環衛工人的工作負擔,而且也污染了環境,因此我深感慚愧。媽媽告訴我,原來在我的身邊已經有阿姨和小朋友參加了“三峽蟻工”,我也要像他們一樣用行動去愛護環境,去保護我們的大自然,積極參加這些公益環?;顒樱米约旱碾p手去守護我們的大自然,用行動去影響我們的身邊人!
村干部新春第一課觀后感2021篇2
《新春第一課》觀后感:傳承家風家訓
《新春第一課》觀后感:傳承家風家訓
開學第一天,我們在吳老師的帶領下觀看了《新春第一課》?!缎麓旱谝徽n》講述了:"傳承家風,實踐核心價值。"
影片中講述了許多值得大家學習的人。其中有:抗曰女英雄趙一曼,善良的師楠,羅畢炎先生和"美徳少年"李熠輝等。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抗日女英雄趙一曼。
影片介紹趙一曼被捕后,在被日軍用各種殘酷的手段下也沒有吐露任何實情,及在最后給她兒子,寧兒的信時,深深地感動了我。那封催人淚下的家書是這樣寫地:"母親對于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只用實際行動來教育你,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⒖吹竭@里,讓我由衷地敬佩她,讓我立自要成為一個不怕困難,堅貞不屈的愛國精神,是每個國人應具備的品質。同時,我也要把其他的人的優秀品質一一學習。把勤勞、孝順、友善、舍得、忍讓、守法愛國的家訓家風傳遞下去。
我們要好好學習,珍惜烈士們換來的幸福生活。發揚影片中優秀的品質,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村干部新春第一課觀后感2021篇3
宜昌《新春第一課》觀后感精選
宜昌《新春第一課》觀后感精選 下課鈴響,走出報告廳,看完《新春第一課》,眼眶早已打濕。仿佛有許多蝴蝶在我眼前,它們上下翻飛、盤旋,舞出了一首生命的贊歌。
我家也曾養過蠶。那是九年級時,功課日見沉重,若能偷得半刻閑去看那些蠶寶寶啃食桑葉,于我,便是莫大的快樂。
窗外是陰沉的天空,灰色的云朵,窗內是成山的作業,無邊的題海。剎那間眼淚流了下來。想到師長滿懷期待的眼神、意味深長的話語,我卻只是害怕,怕我沒有那么優秀,一時竟哭出了聲。
媽媽推門進來,望著正在哭泣的我,只是輕輕地說:“還記得我們的蠶么?”我愣住了,點點頭。媽媽拿出一個盒子,我湊近去看,哪里還有蠶呢?“這么快,它們都成蛹了?!眿寢屝χf:“是啊,它們成蛹已經很多天了,看起來就像是被困在了繭里,可是,它們終究會成為蝴蝶。它們心里知道自己要成為蝴蝶,所以它們懂得堅持?!毖蹨I朦朧里,望著媽媽平靜安恬的笑容,又看了看那白色的小蛹,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不再抱怨,不再厭煩,只是認真上好每一堂課,用心復習每一個知識點不懈努力,全力以赴,我明白,我必須堅持。終于,在那個盛夏六月,當最后一道鈴聲響起,我沖出考場,幾欲流淚。我知道,那些蠶已經破繭成蝶。那斑斕的蝴蝶好像在我心里自在飛舞著,劃出一道又一道有沒得弧線……
又想起剛剛眼前飛過的蝴蝶?!案哒駥帯眻猿智趦€清貧捐助特殊學校,袁裕校堅持收集“破爛”終于創建家庭博物館,劉發英堅持網絡助學使千百學子收益,邰麗華堅持在無聲世界里用生命舞蹈……因為有了堅持,生命便煥發出了動人的光彩。
作為高中生的我們,是否也應該堅持?答案是肯定的,我們要堅持認真,堅持優秀,堅持夢想。也許過程是漫長而艱辛的,但只要堅持,我們定會破繭成蝶!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成長為美麗的蝴蝶,翩翩起舞。
宜昌《新春第一課》觀后感精選 生命綻放的花朵,不一定像牡丹般鮮亮奪目,卻可以如雛菊般撒滿山野,遍地留香。他們默默無聞,平凡地生活,但他們的生命之花卻因愛而格外沁人心脾,他們的生命之花綻放在孩子們的心田,他們的生命之花在人們心中留下縷縷芬芳。他們用奉獻將愛灑向人間,他們用愛點燃孩子們未來的希望。
凝一家之愛,送千里溫暖,他用14年改變著北京到遠安的距離,他用14年溫暖著一校師生之心,他用14年感動著全社會,他是平凡的高振寧也是偉大的高振寧。高振寧并非一人之名而是一家之名,袁振江老人用老伴的姓自己的名和女兒的名組成了這個新的名字,這個名字載著一家人滿滿的愛,這個名字送給了遠安特教班滿滿的溫暖。溫暖的愛背后是每天清晨踩著三輪車叫賣牛奶的寒冷,是每周在勁松橋下收廢鐵的辛勞,是每月省吃減用匯款兩百元的堅持。是什么替他在清晨里御寒保暖?是什么為他在辛勞時消除疲倦?是什么支持著他14年從未間斷的捐贈?是愛,是他心中熊熊燃燒的愛,是他血脈里不停沸騰的愛。這份愛跨越千里阻隔,這份愛翻越千山萬水,這份愛給予千百孩子溫暖。無論距離有多遠,有愛就有溫暖。
聚四海之愛,載千百希望。她是開在長陽資丘的雛菊,撒滿山野,遍地留香。她用五百多個假期翻越無數座山走遍十四個村只為將希望帶給每一個貧困學子,十年網絡助學,她籌款81萬元,幫助了458個貧困生,十五年的艱苦支教,她讓資丘的孩子們看到了未來的希望,她叫劉英發,她就是帶來希望的英子姐姐。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十年網絡助學,英子姐姐從未放棄,即使父親病重,大哥癱瘓,她依然帶著滿腔熱血,一顆愛心堅持不懈地匯聚著各地的愛,將希望帶向資丘的深山。她用愛凝聚著四海的力量,她用愛傳遞著未來的希望,她向世人證明有愛就有希望。
他們的生命不像牡丹般雍容華貴,卻似雛菊一樣馨香高潔。他們簡單的生活,默默地奉獻,將愛的種子灑向人間。他們用愛讓孩子們迎來春天,他們用愛讓孩子們的未來充滿希望。十幾年的時間,十幾年的善舉,十幾年的愛,將千里的溫暖傳遞,將千百的希望點燃。
宜昌《新春第一課》觀后感精選 新學期又來了,如同開學典禮般一直伴隨著新學期腳步的開學第一課,也隨之而來。節目每年的主題都不盡相同,但唯一不變的,是那些感動和真情。
本次主題也是一如往常的善人、善事之類的,但那個叫邰麗華的女子卻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喜歡她不是因為她表演《千手觀音》時的光鮮亮麗,而是因為她的樂觀,她的無私。
一場高燒,導致聾啞,可她從未有過半句怨言。不埋怨父母未能治好她,也不抱怨上天不公。而是選擇默默地接受,默默地努力,然后默默地蛻變。在成功的路上,她跌跌撞撞,摸爬滾打,但即使這樣,她也從未放棄。她一直在尋找,摸索那一條屬于她自己的路。從來不允許自己頹廢,她把煩惱,憂傷擱在離他最遙遠的地方;把夢想,未來放在離心最近的地方。然后,就這樣一步一步,終于她抵達了夢想花開的彼岸。于是,我喜歡上了這個女子,喜歡她的樂觀與寬容。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然而對于這一群同她一樣的聾啞人,要付出的更多的努力才能做出像千手觀音這般完美的表演吧。有身體缺陷的她們尚可不拋棄不放棄,執著于自己的夢想,那么,身體健全的我們呢?難道不應該多一些努力,多一些勤勞嗎?她們在布滿荊棘的路上,靠著滿滿的信念,披荊斬棘,只為抓住路途盡頭的那一抹霞光。而我們走在平坦大道上,卻常常被路邊的亂花迷了眼,久而久之,便也失去了對霞光的憧憬和渴望。她們深深的相信,折翼天使也可以飛翔。所以,我愈加的喜歡上了這個姑娘,喜歡她的堅強與努力。
在千手觀音之后,她便漸漸退下了舞臺,而是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幕后工作上。當別人問起時,她卻只是靜靜的說:“我希望可以把更多的機會留給新人,希望他們可以有更多展現自己的機會。”自己的經歷都令人不禁生出憐憫之心,她卻還可以拿出那么多的心思去體諒別人,撫慰別人。試問:在這紛繁的社會中,在那些溫室生長出來的花朵身上又豈能看到這般令人動容的感情呢?其實,很多時候并不是社會冷漠了,而是人心,是人心冷漠了。所以,暖暖溫情便愈來愈少了。于是,這樣的情感才越發顯得珍貴了。
一個高雅、端莊的女子,自然會贏得很多人的贊美。一個艷美、精致的女子同樣也會贏得很多人的贊揚。但你若不夠高雅,不夠艷美,不夠精致,那也不用就此灰心喪氣。因為,你大可以改變自己,讓平庸的外表下藏一顆善良而質樸的心。而這樣一顆心,同樣能為你帶來贊美,贏得掌聲。
華而不實的外表能帶給你的只是一段風光,而一顆善良而質樸的心能帶給你的是一生的美好。當全世界都背離你的時候,不要悲傷,也不用煩惱。因為,太陽不會永遠只停留在一邊,總有一天你的汗水會等來黎明之光。我堅信,你也應該同我一樣堅信。
路在腳下,而不在遠方。當信念與勇氣都足夠時,折翼天使也可以飛翔。
宜昌《新春第一課》觀后感精選 愛心承載著希望和夢想。擁有愛心,堅持不懈,夢想和希望就能變成現實。超越時空的愛心,“高振寧”厚德載物。14年的日日夜夜,“高振寧”踩著三輪小車,起早貪黑收破爛,賣牛奶,賺著零碎的毛票,六旬老人只為給遠安縣的一所小學奉獻出自己的愛心。他以每月200元的資金定時寄給遠安特校,14年如一日的堅持他用自行車踏出了超越時空的愛心,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案哒駥帯奔彝ゲ粌H給遠安學校資金,還給全國各地貧困人民寄物,給災區寄食品等。成千上萬的寄單是為原本十分簡陋的家庭裝飾了色彩。奉獻愛心,以善為人,自己再貧困也不忘幫助他人,這是他們的希望,也是貧困人民的希望。的確,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網絡傳遞愛心,“英子姐姐”募款助學。長陽姑娘劉發英自華師畢業后到長陽最偏僻的黃柏山小學支教兩年,本準備兩年后離開這里,但孩子們的純真,強烈的求知欲打動了她。留下,只為教那些孩子。五年時間,幾百個節假日,她幾乎爬遍了長陽所有的山村,了解貧困家庭的經濟狀況,并通過網絡助學為孩子們申請助學金。與此同時,為了照顧癱瘓的哥哥和中風的父親,她每周都要在長陽、宜昌、山村資丘三地奔波,但她仍堅持著。因為她有夢想,夢想孩子們能愉快學習、健康成長。她奉獻自己的愛心,通過自己幾十年如一日守護,愛就這樣溫暖,千山萬水的跋涉也抵擋不了愛心的傳遞。
青春奉獻愛心,“白富美”創學育人。周曉麗是浙江義烏的一個千萬富翁的女兒。她拋開父輩賺錢的生意不做。賣掉機器,騰出工廠,創辦自己的腦癱康復部和育智教育中心。招收當地不能上學的可憐兒童。她總是耐心的,以慈母的愛心關注每一個孩子,教他們學習、生活。她把自己最美青春奉獻給了腦癱、智力殘疾的兒童,幾十年來,她的教育中心已接受上千的兒童。她的希望是讓孩子們過上最普通的,能自理的生活,她仍然堅持著奉獻著愛心。
愛心承載希望,堅持成就夢想。高振寧、劉發英、周曉麗用自己的堅持,給人間傳遞著愛與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