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體稍有不適,于是臥床之際思緒便肆無忌憚的飄忽,全然不管我是否應該享受病人的待遇,得到充足的睡眠,無奈之中,感慨不已。時間在散亂中流逝,季節在轉換中徘徊。早晚溫差的不適似乎還在譏笑自己的年齡漸長,不服輸的倔勁貌似還有些殘留,最后斃掉躁動的心,歸于愁苦的面龐以及孱弱的體格。
人多數在心情糟糕透頂時,會唏噓時間的流逝。于是乎啟動了調侃時間的按鈕,在失落中尋覓些時間的慰藉,在虛弱的蒼白上填充些色彩,玩味生活的不易,旨在皮實些。
話說時間,人的一生擁有多少是不確定的,唯一可以操控的是可以笑納多少。像我這樣的普通人,多數是將時間作為生活的原材料,以其換取一些報酬以應對往后的生活,兩者之間矛盾重重卻很融洽,先用它去交換,后再去度過。往返之間似乎自己是多余的,若不細究可能深陷糾結的沼澤,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我們還活著,至于活的方式與心態又是另外一個哲學問題。
若細分時間,有必備的生理需要,有生活的補償方式,有理想的保障途徑,還有純粹的無聊打發。也不知時間是否認可自己一廂情愿地分法,無言姑且就算默認了。
在這幾段時間里,大多人在學生時代就被灌輸無聊度過的生命是最沒有意義的,滿口“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其次是生理需要可以壓減,那些996不是典型的解釋嗎。當然也有很多人會認為生理需要是最值得關注的,畢竟這牽扯到一個人的生活質量與幸福指數,忽略了人活著還應有些追求。
對于貪念生理需要的人,沒有半點批判的意思,僅想勸解而已。畢竟屬于別人時間的領地,多說無益,并且黑格爾都說‘存在即合理’,我等小輩哪有那份大智慧去拜倒他呢。
想必努力工作應該算是積極上進的吧,但不可確信全是,畢竟這里面還會摻雜著一些謀求高品位生活者,還會有一些回避生活煩心事的人。不過也好,動機不純才能引導更多的人變純,這就好比國外一些黨派,不管你有沒有那份政治敏感性,先入黨再說。這個例子看似滑稽,但能說明一些問題。
當然例外的也挺多,高中住校時見識到一位地痞君的發言,甚是愧疚。此君所言‘隨著時間的推移,人的生命越來越少,一日睡上四個小時足夠’,只是不明白他壓縮睡眠所節省的時間都花費在何類寶貴的事業上?不過其所言還是有些指向意義的,時間可貴啊。
認識時間以及捕捉時間隨著年齡的漸長不斷地調整。小時沉浸在嬉鬧中,對于時間無絲毫意識,時間小偷也樂此不疲;學習期懵懵懂懂地被長輩及老師教化,要珍惜光陰;工作期無須引導,畢竟關系到生存名利,每天看表做事,至于結余的也就另當別論了;退休后數著時間過日子,畢竟生命所耗之后殘留不多。當然也有非主流,也有逆向生長。
時間與職業也存在一些雜亂的曲線關系,譬如說自由職業者,時間相對較為寬松,行為比較散漫,無需守時準點;而另一群熱鍋上的螞蟻,‘時間就是生命’這句話一點也不假,畢竟容不下半點閃失,努力壓縮生理需要時間提升效益。
時間還和追求者的心態有些關系,無欲無求者,無意窺視,這就好比農村的那些老太太,總是在暖人的午后,坐在凳子上打瞌睡;假若你還有些生活的想法,你會舍得總是將時間在無聊中送走嗎?最多算上一些排擠內心的壓力而已。
就在我調侃的瞬間,時間沒有任何回音,有的只是個偏執狂按部就班地讀秒。坐著,抑或是站著,時間不容我考慮,似乎那個被調侃的是我自己,無奈的胡思亂想。
對于時間,我很在乎,但不能左右,只愿憑己之力,將其稍作延長,抑或是放大,對于某個特定時間段,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