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市體育局在全省體育工作會議上的匯報

時間:2022-03-24 22:35:06 來源:網友投稿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市體育局在全省體育工作會議上的匯報,供大家參考。

市體育局在全省體育工作會議上的匯報

市體育局在全省體育工作會議上的匯報

3億人參加冰雪運動,直接推動了群眾體育發展,健康中國建設。近年來,中國不斷擴大冰雪運動產品和服務供給,降低參與冰雪運動門檻。截至2021年年初,全國已有654塊標準冰場,803個室內外各類滑雪場。上至白發蒼蒼的老人,下至稚嫩天真的兒童,群眾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不斷高漲。體育強國的基礎在于群眾體育,*****指出:”從體育強國到健康中國,人民的健康、人民的體質、人民的幸福,都是一脈相承的。這是全面小康、全面現代化的題中之義。”借著冬奧會東風,群眾體育與全民健身,堅持以創新發展為抓手,不斷轉變思維和創新方式,建立健全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打造群眾體育和全民健身品牌,展示健康、活力新形象,為加快建設濱海現代化運動名城貢獻新的力量。

一、理清發展目標,跳起摸高加快發展步伐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群眾體育工作,提出了”干出體育精彩,始終走在全省前列”的工作要求,明確了”三個走在前列”的奮斗目標,引領我市體育事業加快發展。

一是努力實現足球發展走在前列。按照《中國足球發展改革方案》要求,制定出臺了《足球改革發展實施意見》,成功組建足球學校,編制出臺學校教材,規范學校管理。引進兩名西班牙足球教練來我市執教,重點培訓6支校園足球隊和省市100余名教練員 當前隱藏內容免費查看。積極改善足球硬件條件,省隊市辦高水平足球基地項目正式開工,旌湖兩岸五人制足球場建設加快,業務足球活動蓬勃開展。

二是努力實現”互聯網+體育云”走在前列。在全省率先啟動”互聯網+”體育云平臺建設,在全國首創上線,集賽事報名、體質監測預約、體育場館預訂等特色服務,極大便利本地群眾生活,為政務云走在前列貢獻了體育力量。

三是努力實現體育自信走在前列。率先出臺《市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貫徹意見》;率先出臺《市足球改革發展實施意見》;率先實現全市所有縣、區發布《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在全省創新開展”樹立正確人生觀,爭做自信體育人”活動,讓體育始終充滿正能量;率先開展”十大專項督查”,嚴守底線,廉潔自律。

二、加快城鄉統籌,促進城鄉體育均衡發展

堅持以健身需求為重點,加快體育城鄉統籌,促進城鄉群眾體育和全民健身均衡發展,保證群眾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一是加快足球設施建設。緊緊圍繞市委提出的”全力支持,全面發展,傾力打造足球強市”的要求,以足球學校和場地建設為抓手,著力加強足球基地建設,2021年足球基地奠基動工,預計2025年全面竣工。在兩岸打造以”五人制”足球為主的全民健身苑建設項目,目前已規劃選址5片,項目正在建設中。自購籠式足球2個,方便群眾健身。

二是積極實施”折墻透綠”工程。加快體育公共場地設施提檔升級,著力打造奧校地標城市體育主題公園和體育場館升級改造,為全民健身提供開放式健身場地設施,努力滿足全民健身場地設施供給。按照”把奧校打造成市標志性、國際化、具有現代氣息和視覺沖擊強的城市體育主題公園”的理念,做好奧校提檔升級項目,目前,項目立項、設計、代建已在進行中。按照”通透利民、綠色共享、全進入、全參與”的要求,集中對場館中心11個項目進行維修改造、提檔升級。

三是堅持抓好城市”十分鐘健身圈”建設。堅持每年平均投入資金180萬元,新建全民健身苑7片,全市已建全民健身苑77片,基本滿足了城市居民全民健身場地設施需求。抓好體育中心戶建設,讓城鄉居民共享發展成果,新建體育中心戶30家,新建全民健身路徑10條,目前全市已建農村體育中心戶107家。農村體育中心戶建設得到了國家體育總局和省政府領導的充分肯定,有效解決了農村全民健身最后一公里問題,得到了群眾的歡迎。依托財政轉移支付,加大本級政府投入,建設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和全民健身路徑。目前建成行政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847個,全民健身路徑470條,鄉鎮級農民體育健身工程5個,多功能健身場地1個。

三、豐富全民健身活動供給,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在繼承傳統基礎上,主動挖掘和拓展全民健身項目,發展群眾體育和全民健身品牌。形成了元旦健身跑、元宵重陽登山、體育日、城市坐標定向和乒乓球草根球王爭霸等健身品牌項目,引領了全民健身活動的廣泛開展。

一是不斷豐富全民健身供給。根據全民健身群眾的愛好,拓展了釣魚、登山、攀巖、定向、山地自行車、電競、輪滑、健身健美操、廣場操(舞)等一系列群眾喜聞樂見、簡便易行,融健身性、參與性、趣味性于一體的大眾化、經常化健身活動,不斷豐富全民健身供給。積極倡導在全市各部門開展”五個一工程”,每個單位有一片鍛煉場地;每個職工掌握一項健身技能;每天職工參加一次體育鍛煉;每年每個單位舉辦一次體育活動或運動會;每個單位每年安排一筆健身活動經費。

二是以賽促進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創造性開展元宵重陽登山、體育日、全民健身日、城市定向、新年馬拉松品牌賽事活動。承辦了全國青年女子籃球邀請賽、全國ATV全地形車大賽、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圍棋大賽、全國青少年橋牌夏令營活動、全國青少年”未來之星”體育大會暨省青少年足球夏令營活動、省健身氣功交流暨全國站點聯賽預賽、老年門球比賽、全省健身秧歌大賽、老年門球比賽。舉辦了足球、籃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廣場操(舞)等比賽。全年組織全民健身活動和群眾體育比賽達300余場次,長年開展了球類聯賽、快樂周末體育活動,做到了周周有比賽,月月有活動。以體育日、健身日大型活動為牽引,積極引導全民健身活動開展向農村延伸,大力宣傳全民健身、科學健身,促進全民健身在農村廣泛開展。近兩年來,在鄉鎮、社區開展了全民健身鄉鎮社區趣味運動會,積極引導鄉鎮、社區和農民群眾廣泛參與全民健身活動,形成健身好習慣。

三是打造群眾體育特色品牌。加強體旅結合,積極打造龍門山脈沿山、半山和高山全民健身項目開發;以羅江白馬關為龍頭,積極打造龍泉山脈叢林穿越、山地自行車和戶外運動休閑健身產品開發。積極發掘區域文化底蘊健身項目,扶持打造了旌陽龍獅、廣漢三星太極、什邡健身球操、綿竹體育舞蹈、中江巴蜀太極、羅江柔力球等”一縣一特”體育健身項目。扶持打造了羅江戶外基地、綿竹滑翔基地、廣漢釣魚基地、什邡山地自行車基地、中江賽鴿基地、旌陽休閑騎游基地等”一縣一品”六大體育產業發展基地建設。

四是加強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建設。加強全民健身組織網絡建設,市本級單項體育協會增加到27個,全市65%以上的街道和鄉鎮建有體育組織,城市社區普遍建有體育健身站(點),45%以上的農村社區建有體育健身站(點),形成了遍布城鄉、規范有序的社會化全民健身組織網絡。狠抓全民健身志愿者隊伍建設。全年培訓二級以上社會體育指導員500余人,社會體育指導員綜合素質和服務水平顯著提高。廣泛組織優秀運動員、教練員、學校體育教師開展義務健身輔導,用節假日、大型活動、”三下鄉”等時機開展全民健身、科學健身指導服務。每年免費開展體質檢測近2000人次,為1500余人次出具健身指導報告。堅持每年對兩縣進行國民體質監測,監測樣本3600份,為全民健身、科學健身指導奠定了基礎。

四、發展與管理并步,促進群眾體育和全民健身健康發展

隨著社會的發展,全民健身深入人心。近年來,我們不斷探索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的方法,大力拓展群眾參與渠道。

一是拓展全民健身宣傳渠道。充分利用自媒體平臺,加大全民健身宣傳,先后建立了全民健身信息平臺,利用手機信息,堅持每周發布兩條科學健身知識。開通了體育局官方微博,及時發布群眾體育和全民健身活動信息,從黨政領導至普通群眾直接受眾萬余人,從中學習和掌握全民健身、科學健身知識。加強與大眾媒體協作,宣傳體育精神、體育文化、健身模范和典型,積極倡導全民健身、科學健身,倡導文明生活方式。積極開展全民健身、科學健身知識巡講,利用”體育三下鄉”和體育進社區及全市重大活動等時機,開展全民健身知識巡講,積極倡導”每天鍛煉1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增強全民健身意識,積極提升廣大人民群眾全民健身的參與度。

二是豐富群眾參與全民健身方式。不斷探索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的方法,大力拓展群眾參與渠道。逐步改變以往行政命令式參與,充分利用自建官方網站、手機信息平臺、官方微博公眾號設立報名、確認系統,廣發短信與行政結合促進群眾參與全民健身。完全脫離行政方式,提高群眾自覺參與的積極性。廣泛利用體育云、大眾媒體加大活動宣傳推廣,提高全民知曉,帶動了全民參與,增強了全民健身意識。加大政府購買體育公共服務,利用社團、企事業單位廣泛的宣傳力度和獎勵激勵機制,調動全民參與全民健身,大大提升了全民健身群眾參與度。

三是創新發揮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推動群眾體育管辦分離。出臺《政府購買體育公共服務試行辦法》,逐漸群眾體育與全民健身活動,緊緊依托社會組織、企業和機構,通過委托、承包和采購方式進行承辦,充分調動社會團體、企業和機構支持全民健身的積極性,營造了政府為主體,社會廣泛參與、企業(社團)大力支持和倡導全民健身的良好社會環境,基本實現管辦分離。實現黨政、政社脫鉤。2021年我們制定了《體育類社團組織管理考核試行辦法》,明確體育社團、體育協會比賽、培訓等具體任務,實現了體育社團、體育協會與行政脫鉤,保證了獨立運行。

推薦訪問:體育局 標簽 工作會議上 體育工作匯報材料 體育委員工作報告 全國體育工作會議精神 體育委員的工作總結及匯報 工作總結體育委員 全國體育局長會議精神 體育局工作總結 體育工作會議領導發言稿 全國體育工作會議 體育部會議總結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