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市體育局在全省體育表彰會議上的發言(范文推薦),供大家參考。
省局《**省加快建設體育強省實施意見》,為**體育創強工作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自去年3月份以來,我們成立了3個小組,由分管領導帶隊,深入到縣市區,深入到學校、運動隊,就如何貫徹好《決定》、《意見》進行了廣泛深入地調查研究,并于去年5月形成了《**市加快體育強市建設的實施意見》及《**市全民健身條例實施意見》初稿,正在反復征求社會各方面意見。下一步,我們將加緊推進該項工作,盡早出臺符合**實際的《體育強市建設的實施意見》和《全民健身條例實施意見》。我們的基本思路是:
一、體育強市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要清晰明確
**建設體育強市的指導思想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增強人民體質、提高全民身體素質和生活質量為目標,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辦好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加快體育強省建設的決定》和《**省加快建設體育強省實施意見》,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 當前隱藏內容免費查看加壓奮進,建設富有**特色的現代化體育,實現競技體育、群眾體育和體育產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為構建文明富庶新**做出新貢獻。
加快建設體育強市的總體目標是:群眾體育建成覆蓋城鄉的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網絡,全民健身普及率居全省前列;競技體育保持可持續發展能力,總體競爭力處于全省前列;建立起以體育旅游和場館運營為重點、富有**地域特點的體育產業體系;各項體育工作均達到全省先進水平。
二、競技體育的戰略地位永遠不能動搖
我們要圍繞“奧運爭光計劃”和全運戰略,全面整合競技體育資源,科學合理構建運動項目布局,建立高效能的競技訓練組織、管理和運行體制,競技體育的綜合競爭力位于全省前列,為**競技體育貢獻更大份額。
1、調整優化項目布局。項目布局實現與奧運會、全運會和省運會重點項目的對接。進一步強化田徑、籃球、射擊、游泳、舉重、帆板、跆拳道、射箭等傳統優勢項目,大力發展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具有廣泛基礎的球類項目,突破拳擊、帆船、網球等弱勢項目,逐一制定、實施打造體育強項計劃。
2、加強教練員和運動員隊伍建設。通過加強教育、規范管理、完善制度,建立有利于教練員、運動員成長的長效機制,打造教練員“鐵隊伍”和運動員“硬團隊”。
3、加強市縣兩級體校建設。以創建“國家級、省級高水平運動項目訓練基地”為抓手,突出縣級體校這一重點,進一步完善體校建設、管理、選材、培養、輸送等各環節的規章制度,不斷提高辦學效益。市縣兩級體校(訓練單位)保持住現有的4個市級訓練單位和10所縣級體校規模,在訓運動員保持4000人規模,其中市級運動隊保持在1600人,縣級運動隊保持2500人,運動項目保持在25個左右,“國家級、省級高水平運動項目訓練基地”占全省的20%以上。
4、加強體育后備人才輸送。全面實施《**市運動員選招輸送管理辦法》和《**市輸送優秀體育后備人才獎勵辦法》,力爭每年向省以上優秀運動隊輸送運動員50名以上,列全省前茅。力爭每屆奧運會都有獲金牌的**籍運動員,每屆全運會**的金牌和獎牌貢獻率名列全省前茅。
三、群眾體育作為民生工程要堅持優先發展
要以貫徹落實《全民健身條例》為主線,加大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力度,完善全民健身體系,體育人口明顯增加,群眾的體育意識和健身習慣進一步增強,健康素質顯著提高,讓更多的人享受體育發展的成果。
1、完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建立起以體育行政部門為主導、社會廣泛參與的市、縣、鄉(鎮)三級健身組織網絡。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2022年總量達到1.3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千分之二。加大指導員培訓力度,優化隊伍結構,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
2、加強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編制市縣鄉三級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計劃,不斷擴大和增加公共體育用地面積和公共體育設施數量,確保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規模和質量全面提升。2022年,90%的縣市區、80%的城市街道和鄉鎮、90%以上的城市社區和農村完成相應的體育設施建設,基本滿足全民體育健身活動需要。
3、開展好全民健身活動。編制全民健身活動計劃,策劃組織好8月8日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月、“五個億萬人群”等大型精品全民健身活動。不斷創新活動形式,廣泛發動和吸引群眾參與,體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逐年增長。大力發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沙灘休閑運動、水上運動、汽車運動等項目,積極支持海陽沙灘體育和大秧歌、芝罘長跑、福山龍舟等傳統體育健身項目的發展,形成本地特色,打造品牌活動。2022年,力爭實現一個縣一個品牌健身項目,并發展一批全民健身活動特色鄉(鎮)。
四、體育產業要積極發展,實現新突破
要抓住轉方式、調結構的契機,加快發展壯大體育產業,走出一條富有**特色的體育產業發展之路,在全市服務業發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1、加快發展體育旅游業。加強體育和旅游的強強聯合,將具有**山海特色的體育項目如沙灘運動、水上運動、高爾夫及山地戶外運動發展為旅游資源,積極發展壯大體育旅游產業。
2、抓好場館運營業。積極推進現有場館的市場化運作,探索形成一套較為完善的體育場館管理運營模式。用3-5年時間采取旅游拉動、競賽拉動、健身拉動、休閑娛樂拉動等措施,將**體育公園打造成集競賽、健身、休閑、娛樂、旅游為一體的**乃至膠東半島大型體育與休閑中心。
3、積極培育體育經營實體。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各界投資興辦健身俱樂部、體育用品專賣店、健身器材企業等經營實體,2022年,全市力爭達到1200家以上,形成1-2家具有一定市場競爭力的體育產業集團,體育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以上。
各位領導、同志們,在全面落實《加快體育強省建設決定》的過程中,我們雖然做了些工作,但與兄弟地市相比還有不少差距。我們要以這次會議為契機,加快體育強市步伐,實現**體育更好更快發展,為奧運、全運作出更大貢獻,為建設體育強省再立新功。
推薦訪問:體育局 標簽 表彰 體育表彰大會發言詞 體育委員發言 體育工作會議領導發言稿 體育局領導發言稿 體育節領導發言稿 體育交流會發言 體育比賽領導發言稿 體育動員會講話 體育部例會上發言 體育活動頒獎儀式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