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縣委書記經濟工作會上講話

時間:2022-06-28 18:30:02 來源:網友投稿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縣委書記經濟工作會上講話,供大家參考。

縣委書記經濟工作會上講話

 

 縣委書記在經濟工作會上的講話 縣委書記在經濟工作會上的講話

 搶抓機遇堅定信心求真務實敢為人先

 加快推進吉木薩爾縣經濟社會發展

 ——在 20** 年縣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同志們:

  縣委召開這次經濟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 貫徹落實縣委九屆七次全委擴大會議和縣人大、 政協“兩會” 精神, 動員全縣各族干部群眾, 認清形勢, 樹立信心, 求真務實,團結奮進, 全面完成 20** 年的各項經濟目標。

 稍后, 縣長朱發林同志對今年的工作還要作具體安排。

 下面, 我先講幾點意見。

  一、 把握形勢, 堅定信心, 增強加快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認為本世紀頭二十年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 并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前十年發展的好, 就能為后十年加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當前, 我們的全部工作, 都是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進行的。20** 年, 縣委九屆四次全委擴大會議提出到 2020 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要在 20** 年的基礎上翻三番, 實現全面小康目標。

 按照這個總要求, 我們制訂了“十五” 發展計劃。今年是“十五” 計劃的最后一年, 也是為“十一五” 發展打好基礎的一年。

 能否如期實現縣委九屆四次全委擴大會議確定的奮斗目標, 20** 年至 20** 年是十分緊要的發展階段, 也是考驗我們執政能力的關鍵階段。

 近年來, 雖然我縣經濟在不斷發展, 但和西五縣市相比, 無論是發展速度還是發展質量, 都有明顯差距, 而且差距還在拉大。僅從人均 GDP 水平看, 20** 年我們剛剛邁過 900 美元的門檻, 不到西五縣市平均水平的一半。

 如果我們再不加快發展, 不但自己確定的目標難以實現, 還可能要拉昌吉州的后腿。

 縣委經過研究, 確定今年 GDP 增速要達到 13. 5%以上, 與歷年相比, 這個速度是比較高的, 但與迫切發展的需要相比, 又是一個比較低的速度。

 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 不趕超別人就會落后于別人。

 雖然我們不奢望在短期內就消除與西五縣市的差距, 但絕不能因為暫時落后而悲觀氣餒、 束手無策, 一定要在思想解放的程度、 改革開放的程度、 工作落實的力度上尋求突破。

 全縣各級領導干部, 都要義無反顧地肩負起加快發展的歷史重任, 抱定敢為人先、 只爭朝夕的堅定信心, 強化加快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要牢固樹立解放思想、 實事求是、 與時俱進的觀念, 堅定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落后地區同樣能加快發展、 后來居上的信心, 積極尋求發展的新思路; 牢固樹立搶抓機遇的觀念, 緊緊把握西部開發、 昌吉率先發展及烏昌經濟一體化的政策機遇,

 積極尋求發展的新舉措; 牢固樹立堅定不移深化改革的觀念, 不斷推進改革創新, 尋求發展的新動力; 牢固樹立不甘落后、 敢為人先、 只爭朝夕的觀念, 積極尋求發展的新途徑。

 各級領導、 各鄉 鎮和部門必須增強大局意識, 全力以赴, 扎實工作, 爭做促進發展的鋪路石和先鋒隊, 奮力推動吉木薩爾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二、 緊緊抓住烏昌經濟一體化機遇, 尋求融合發展

 自治區黨委作出推進烏昌經濟一體化的戰略決策, 為我縣提供了加快發展的新的歷史機遇。

 烏魯木齊是我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人流、 物流、 信息流和商流密集, 人才和科技優勢突出, 具有巨大的內在擴張力和輻射帶動力。

 我們要緊緊抓住這一難得的歷史機遇, 搶先一步, 強化內因, 突破外聯, 適應首府城市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的升級擴張, 尋求加快發展的新思路和新途徑, 依托優勢資源, 發展壯大特色產業, 加速“1132” 工程建設步伐, 調優一產, 擴張二產, 提升三產, 在推進協調融合發展中力爭成為烏昌經濟圈和城市群的緊密層, 力爭把我縣建成首府城市無公害、 綠色食品生產基地、 旅游休閑渡假基地、 能源化工基地、 支柱產業配套基地、 中小企業創業基地。

 首先, 要統一思想, 提高認識。

 當今市場競爭和地區發展的一個明顯趨勢, 就是推動建立緊密的市場分工協作體系。

 推進烏昌經濟一體化, 其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兩地的優勢, 促進兩地經濟結構上的分工互補, 優化資源配置, 相互支撐, 使兩地經濟發展得更快、 更好。

 實施這個戰略決策, 對我們進一步調整思路, 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意義重大而深遠。

 特別是自治區確定的“強強聯合、 優勢互補、 資源共享、 加快發展”的方針, 給我們指明了發展方向, 帶來了現實的發展機遇。

 現在, 全州各個縣市都在積極探索和運作如何加強同烏魯木齊市的分工與融合發展, 在這個過程中, 誰能搶先一步, 找準發展的結合點和突破口, 誰就能掌握發展的先機, 因此, 在這種時不待我的形勢面前, 全縣各級領導干部以及各企事業單位, 都必須眼光敏銳, 行動迅速, 切實把思想認識和行動統一到自治區黨委的重大戰略部署上來, 進一步審視我們發展的優勢和劣勢, 選準工作的著力點, 主動靠上去做好對接工作, 在推動雙方優勢互補和協調發展中爭取加快發展的機會。

 在這方面, 我們千萬不可稍有遲鈍和懈怠, 一定要突出我們自己的特色, 加快工作節奏。

  其次, 要加強對接, 編制好規劃。

 推進與烏魯木齊的融合發展是一個新課題, 需要認真考察研究, 編制好一個科學的、 操作性強的發展規劃, 這樣我們的工作就有章可循、有所側重。

 這次經濟工作會議結束后, 有關領導和部門要按照烏昌黨委提出的“國民經濟規劃統一、 城市規劃建設統一、 財政統一和市場統一” 的“四統一” 原則, 結合正在進行的“十一五” 規劃編制工作, 盡快同烏魯木齊搞好對接, 爭取在上半年內拿出初步的發展規劃。

  三、 強化農業基礎地位, 全面推進農業產業化

 第一, 要大力培育龍頭企業, 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要以培育和發展龍頭企業為核心, 以培育特色產業、 特色產品為關鍵, 以提高農產品加工增值、 延長農業產業鏈為重點, 不斷提高農業市場化、 組織化和標準化程度, 努力把特色優勢農業做大做強。要加大特色農業資源的整合力度, 加快推進高淀粉土豆、 大蒜、 草莓、 黑加侖、 番茄、藍森蟲草雞和以肉蓯蓉為主的中藥材等特色農產品基地建設, 為培育發展龍頭企業奠定基礎。

 要依托烏市及區內外有實力的物流、 加工企業,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發展現

 代農產品加工業和流通業, 鼓勵引導龍頭企業與基地和農戶建立穩定的產銷協作關系和多種形式的利益聯結機制, 支持龍頭企業通過股份制、 股份合作制等形式, 與農戶在產權上結成更緊密的利益共同體, 解決好小生產與大市場的對接, 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的新機制, 保護企業和農戶的利益, 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對農民增收的帶動作用。

  第二, 要大力發展外向型農業。

 要面向烏魯木齊這個巨大的農產品消費市場, 充分發揮我縣水土無污染和農產品的特色優勢, 以打響品牌、 提高品質、 擴大規模、 集約化經營為重點, 加快發展特色農業、 品牌農業、 綠色農業, 堅定不移地集中力量抓好規模化、 標準化、 優質化生產, 咬住無公害、 綠色產品和有機食品生產不放松, 依靠科技, 在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上狠下功夫, 增強農產品開拓市場的能力。

 要積極與烏市各大超市、 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加強對接, 建立購銷關系, 在適應烏市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方面作好文章。

 要高度重視、 充分發揮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開拓市場的作用, 組織農民對農產品進行分選、 加工、 貯藏、 保鮮、 包裝、 運銷, 提高農產品的商品率,改變目前直接輸出原產品的狀況。

 加強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工作, 拓寬農民非農產業增收領域。

 只要我們緊緊盯住農產品的生產、 加工、 流通和質量環節, 千方百計做好各項服務工作, 農業的潛力就能發揮出來, 就能打好翻身仗。

  第三, 要加大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

 抓住國家大力支持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政策機遇, 千方百計爭取資金, 抓好以節水灌溉、 水庫建設為主的農村水利工程、 鄉 村道路、 通訊、 電力、 衛生、 生態建設治理等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村鎮規劃工作, 推進“小康村示范工程” 建設, 增加科技投入, 夯實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

  四、 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 大力發展工業

 我縣是一個農業縣, 農業、 農民在經濟總量和就業人口中占有很大比重, 經濟結構內部最突出的矛盾就是二產、 主要是工業的占有比重偏低, 工業基礎薄弱、 總量小、 發展水平不高, 已成為制約全縣經濟發展的最主要因素。

  工業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要推動力、 支撐力。

 要推動我縣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經濟發展, 關鍵是第二、 第三產業的比重要上去, 第一產業比重要下降, 核心是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

 工業化進程加快, 將大大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 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 從而推動城鎮化進程。

 加快我縣發展, 實現小康目標, 難點在農村。

 從根本上解決“三農” 問題, 富裕農民, 減少農民, 僅靠農業自身或在農業內部挖潛是行不通的, 必須要大力發展工業, 推進工業化進程。

 我們發展農業產業化, 其實質也是推進工業化進程的一部分。

 因此, 我們的思維、 認識和工作的突破口都要轉移到大力發展工業, 加快工業化進程上來。

  盡管目前我縣工業發展面臨不少困難, 但也有許多相對有利的條件。

 我縣有豐富的生物資源, 有許多特色優勢農產品, 還有大片可供開發利用的土地資源, 特別是我們有儲量十分豐富的煤炭等能源礦產資源, 在相當長的階段能源緊缺的大環境下, 有著巨大的開發潛力。

 更為重要的是西部大開發、 烏昌一體化給我們帶來的發展機遇。

 只要我們堅定加快工業發展的信心不動搖, 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 抓住有利條件, 按照新型工業化的要求, 確定正確的發展思路, 真抓實干, 就一定能把工業搞上去。

  首先, 要切實加強對工業經濟的領導。

 要把工業發展問題列入重要議事日程, 認真研

 究在烏昌一體化背景下加快發展工業、 推進工業化進程的思路和對策, 出臺一些引導性、 支持性的措施辦法。

 對加快我縣工業發展有哪些制約因素, 有哪些有利條件, 確立什么樣的指導思想, 重點發展什么、 如何發展, 對重點產業、 重點企業如何推進,如何建立有利于促進工業發展的良性機制等問題, 都要認真研究。

 既然要把推進工業化作為加快發展的最終出路, 那么四套班子、 主管領導、 主管部門和相關部門就要群策群力, 一級抓一級, 層層抓落實, 在求實效上下功夫。

  其次, 要明確發展思路。

 凡事預則立、 不預則廢。

 有了正確的工作思路, 抓工業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避免走彎路。

 作為主管領導和主管部門, 在客觀上如何結合實際, 把握國家調控政策, 確定工業發展的方向和目標思路, 在微觀上如何指導服務企業, 都要胸中有數。

 我們要提高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 就必須學會抓經濟工作, 善于發現問題, 善于抓主要矛盾, 善于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有了明確的思路和對策, 才能掌握工作的主動權, 有的放矢, 而不是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 陷入事務圈子。

  第三, 要堅持“兩手抓、 兩條腿走路” 。

 一手抓招商引資, 加大投資帶動工業發展,一手抓現有企業發展, 靠增強企業競爭力加快發展。

 要打好“特色牌” , 緊緊圍繞我縣的特色農業資源和礦產資源, 瞄準區內外有實力的大企業, 加大招商力度, 多上幾個帶動性強的大項目。

 同時, 要放寬視野, 著眼于大市場, 打好“市場牌” , 在烏昌經濟一體化的融合調整當中尋求商機。

 **市場上大部分工業品都來自于內地, 本地一些大型企業往往都缺乏協作配套企業的支撐, 還有一些小型工業項目也不適宜在大城市發展, 這些都是我們應當作為招商引資的重點, 加以注意并積極抓好的方面。

 要全力以赴支持現有企業加快發展, 做精做強一批企業, 不斷培植財源, 培育本地的競爭力, 要對現有企業逐個分析排隊, 確定重點企業并給予大力扶持, 既要及時解決企業發展中的個性問題, 又要重視解決那些帶有根本性的共性問題。

 例如資金緊張問題、經營管理粗放問題、 工藝技術裝備落后問題, 都是帶有普遍性的問題, 也是制約全縣工業快速發展的主要因素, 怎么解決? 就需要主管領導和部門認真研究、 扎扎實實地做工作。

  第四, 要下大力氣抓好北庭工業園區建設。

 多年來, 我們抓工業、 抓招商引資, 明顯感到工業園區建設滯后已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現在自治區和自治州已經明確把支持工業園區建設作為加快工業發展的重大舉措之一確定下來, 烏昌經濟一體化又帶來了良好機遇, 我們一定要抓住這些有利條件, 把抓好工業園區建設作為一項重點工作, 加快建設步伐。

 首先要認真編制好規劃, 立足本縣實際和推進烏昌一體化, 盡快拿出詳規。

 其次要按照“整體規劃、 分步實施、 重點推進、 逐步擴大” 的原則, 加大投入, 推進園區配套設施建設, 使之達到企業入駐條件。

 要大膽創新工業園區的建設模式, 采取“由商建園、 以商招商” 的辦法, 鼓勵和吸引有實力的企業參與工業區建設。

 三是要明確責任, 落實任務。

 由主管縣領導和主管部門牽頭, 相關部門配合, 明確目標責任, 狠抓落實。

 要及時研究解決工業區建設當中涉及規劃編制、 基礎設施建設、 招商引資等方面的問題, 舍得投入, 切實將工業園區建成為發展工業、 招商引資、承載烏昌轉移配套項目的有效載體。

  第五, 要在推進工業化進程中, 重視抓好第三產業的發展。

 要切實抓好城市經濟的發展, 加大城市建設力度, 積極發展各類流通業、 服務業, 不斷開發新的就業崗位。

 切

 實把發展旅游業擺在重要位置, 加大工作力度, 抓好北庭故城、 西大寺、 車師古道等重點項目的推進和實施, 創新旅游管理體制和發展機制, 推動旅游業加快發展。...

推薦訪問:縣委書記經濟工作會上講話 會上 經濟工作 縣委書記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