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陜北米脂:黃土高原上的窯洞古城

時間:2022-10-20 10:25:03 來源:網友投稿

提起陜北米脂,人們總會想到名揚華夏的闖王李自成,也會想到秀甲天下的“米脂婆姨”。因為這里是李自成的故鄉,而“米脂婆姨”早就是米脂的一張文化名片。沒有到過米脂的人,可能不知道米脂縣城,還是一座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窯洞古城。如今,雖然歷經數百年歲月剝蝕,米脂縣城規整的窯洞四合院,依然保存著完好的整體格局,向世人訴說著它的歷史滄桑。

中國城池建筑史上獨一無二的窯洞古城

陜西省榆林市米脂縣,地處黃土高原,歷史上是中原農耕文化與北方大漠游牧文化結合帶,從金末元初即設縣,至今已有近千年置縣史。米脂,古稱銀州,是全國唯一一個以谷物命名的縣份。據康熙年間的《米脂縣志》記載,米脂地名是因“地有流金河,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據說,米脂小米煮出來的粥,粥面上有一層細密的油脂。人常說:米脂以小米揚名,小米亦以米脂為佳。

米脂的窯洞古城,有別于以平房四合院為主的平遙古城,而以窯洞四合院為主建筑格局,皆依山就勢而筑,庭院布局奇巧,工藝精湛。古城的城垣,有城墻窯洞的結合,也有城防民用的交融,在中國城池建筑史上屬絕無僅有。

米脂古縣城不但有元代窯洞遺存,還有百十個“明五、暗四、六廂窯”式窯洞大院、套院,至今保存完好。“明五”,是指窯洞大院的正面主體建筑,是高大考究華麗的5孔磚石窯洞;“暗四”,是指5孔

窯洞的兩側,分別對置有稍稍藏進去的體量比較小的兩孔窯洞;“六廂窯”,是指正面主體窯洞兩側“丁”字對稱建筑的6孔窯洞。這些窯洞大院,都搭配有廂房、耳房、客廳、照壁、垂花門和月亮門,大門口還有一對石雕雄獅守護。窯洞大院、套院隨處可見精美的磚雕石雕木雕,令人嘆為觀止。可以說,步入米脂,就是走進窯洞世界;瀏覽窯洞古城,有如觀賞窯洞民居博物館。中央美院靳之林教授曾經贊米脂窯洞古城是“中華民族之瑰寶”。

形成現在窯洞遍布格局的米脂古城,據史籍記載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歷經400多年,至今歷代窯洞比鄰而居,街區巷道格局未變,名稱沒改,風貌依舊,形制基本保存完好。

在米脂古城的窯洞大院內,僅明清兩朝就走出了24位文武進士。在現代,米脂也出了不少名人。劉瀾濤、馬文瑞等老一輩革命家,小時候曾就讀于古縣城東大街小學。1919年,高佩蘭女士在陜北地區率先創辦的米脂女子高級小學校,涌現出了革命烈士杜煥卿和人民教育家杜嵐等一大批女中豪杰。東大街19號是一座老圖書館,由林伯渠于1948年親筆題寫的“斌丞圖書館”館名石刻躍然其上。

米脂古城的民間傳說和闖王行宮

遠照米脂一座城,

近看米脂無西門。

盤龍山上栽旗桿,

西門壓了九條龍。

那一年來發大水,

西城樓下沖開洞。

出了個闖王李自成,

三反上河南攻打北京城……

——米脂民謠《闖王李自成》

正如民謠所唱,米脂古城設有東、南、北3座城門,獨無西門。民間傳說,米脂西城處在龍脈極旺的地方,元世祖忽必烈為了皇位穩固,曾降旨永遠不準開拆西門,并下令在這西城之上,建起一座3層高樓,希望能鎮住王氣。明朝神宗時期,米脂冒出幾位不信風水的鄉紳,他們

拿主意,在西城根下拆了一個小小的水洞,將城中的積水放了出去。當天晚上,狂風急雨,雷電交加,無定河河水頓時陡漲,漫溢兩岸,洪濤洶涌,直沖米脂城。說來也怪,過了幾年,大順帝李自成就在米脂出生了。如今的米脂古城,仍有許多跟李自成有關的文化記憶,如“飲馬河”、“馬號圪臺”、“草場”等文物遺存,還有橫跨無定河、連通米脂東西兩岸最大的一座“九龍橋”。

米脂城北的盤龍山上,李自成行宮依山而建,巍然屹立。盤龍山原名馬鞍山,明嘉靖年間曾在山間修建真武祖師廟。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闖王李自成于西安建立大順政權后,其侄李過將此地擴建為行宮。這年11月,李自成親率大軍回米脂舉行祭奠,賜山名曰盤龍山。李自成兵敗后,米脂的父老鄉親在行宮的正殿起祥殿內重塑了真武祖師像,把闖王行宮偽裝成真武廟,才幸免一炬。

如今,闖王行宮廣場矗立著李自成揮劍立馬的青銅雕像,正面底座上鐫刻有當年毛澤東對李自成及他領導的農民起義的贊譽,背面刻有李自成的生平。

現在,闖王行宮已被辟為米脂博物館。博物館內,有一個展示“米脂婆姨”史跡的展館。展館內介紹的人物,有傳說中舍生取義、大義除奸的貂蟬;有由李自成的夫人高桂英掛帥的娘子軍;有在敵人酷刑面前大義凜然、慷慨就義的烈士杜煥卿;有在陜北第一個創辦女子學校的高佩蘭;有在唐山大地震中臨危不懼、以身殉職的高東麗;有在澳門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的杜嵐和走上世界小姐舞臺的楊冉……“米脂婆姨”用勤勞、勇敢和智慧,書寫了自己在中華婦女文明史上的光輝篇章。

推薦訪問:米脂 黃土高原 陜北 窯洞 古城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