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標識碼】 A
【中圖分類號】 R 395.6 R 179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7)08-0764-03
【關鍵詞】 羞恥;研究;規劃制定;青少年
近幾年來,隨著心理學工作者對青少年嘲笑(teasing)的深入研究,人們已經廣泛地 認識到在兒童時期被欺負或嘲笑存在普遍,受嘲笑程度與兒童及其成年后的社會活動和身心 適應有著密切的關系[1]。
1 嘲笑的概念
兒童時期的嘲笑是同伴相互交往和交流的普遍形式和方法,主要有2種形式:一是作為表現 人們的交流和友誼的善意的積極嘲笑;二是引起被嘲笑者傷心、痛苦體驗的傷害性嘲笑 [2]。在心理學中主要探討的是傷害性嘲笑,因此在早期涉及嘲笑的研究中,嘲笑就是 欺負或同伴傷害的一種具體形式[1]。
由于嘲笑的復雜性,研究者們試圖從不同的角度給予解釋[2]。就嘲笑的形式而言 ,Shapiro等強調嘲笑的三要素模式:嘲笑是一個人發出粗魯的或傷害他人的信息,包括侵 犯、幽默和意義不明確三要素。就嘲笑者的意圖和受嘲笑者對嘲笑信息的理解而言,Warm將 嘲笑定義為“由嘲笑者引起受嘲笑者的焦慮、抑郁、氣憤、窘迫、自卑等緊張的故意行為” ;Garrity和Barris進一步認為,傷害性的嘲笑是可能引起受害者嚴重的身心傷害的一種輕 微的或中等程度的欺辱形式。就嘲笑的內容而言,Roth等[1]認為,嘲笑就是指人 因外貌、人格或行為方面受到言語的辱罵、奚落的經歷;Strawser等[3]將嘲笑作 為同伴口頭譏笑的一種特有的欺辱或欺負形式,嘲笑的內容涉及個人因素和社會因素,包括 外貌、行為、學習成績、家庭背景和社會行為。由此可見,嘲笑就是指個體因外貌、行為、 能力、人格等方面受到他人言語的辱罵、奚落的消極經歷的評價。
2 嘲笑的測量工具
最初與嘲笑有關的同伴傷害量表還沒有涉及到嘲笑這一具體問題,它的測量不是集中在傷害 的一個具體種類(如嘲笑),而是非常廣泛[4]。
目前,有幾個專門測量嘲笑的量表:一是Thompson等[5]編制的“身體外表嘲笑量 表PARTS(Physical Appearance Related Teasing Scale)”和“嘲笑主觀性評定量表POTS(P erception of Teasing Scale)”[6];二是Roth等[1]編制的“嘲笑問卷T Q(Teasing Questionnaire)”。
PARTS量表包含18個題目,由2個因素組成:體重、體形嘲笑(weight/size teasing,WST) 和整體外貌嘲笑(general appearance teasing,GAT)。量表有良好的心理測量學指標( 內部一致性和再測的穩定性高)。WST對飲食混亂、身體意象不滿意、社會的比較、抑郁和 自尊等作了很好的預測;GAT則與這些變量幾乎沒有關系,但該量表嘲笑內容只涉及身體方 面,而忽略了能力、行為等方面的嘲笑。
POTS量表是1995年Thompson等[6]對PARTS量表進行了發展和實證,這是對有關身體 外表遭到嘲笑經歷的評價測量的修訂。POTS量表包含2個分量表:與身體相關的嘲笑(weigh t-related teasing,WT)和與能力有關的嘲笑(teasing about abilities/competencies ,CT)。
Lundgren等[7]根據POTS量表編制了瘦的嘲笑主觀性評定量表PTSU (The Perceptio n of Teasing Scale-Underweight),并檢驗了其量表的心理測量特性。對183名大學生有 關瘦、能力、飲食態度、身體意象、自尊和情緒等嘲笑經歷的調查表明,對瘦的嘲笑理解有 2個因素,即與瘦有關的和與能力有關的嘲笑的體驗;同時,瘦的嘲笑理解量表、Beck抑郁 量表、負面外表評價的恐懼量表、多維度身體自我的關系問卷等和自尊量表存在顯著的相關。
由于PARTS和POTS量表大多集中在與身體有關的嘲笑,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嘲笑測量,如外貌 、成績優秀、社會行為、家庭背景等,為此Roth等在2002年編制了TQ問卷。TQ問卷包括20個 題項,測量被嘲笑的內容涉及身體外貌、人格、行為。因素分析表明TQ有4個分量表:行為 嘲笑、情感嘲笑、身體嘲笑和能力嘲笑。TQ采用5點量表記分法,整個問卷的穩定性系數( r=0.75)和內部一致性系數(a=0.87)都比較高。TQ問卷有其獨特性:該問卷適用 于成人回顧兒童時受到嘲笑的測驗;TQ問卷的編制除了與PARTS和POTS有相似之處以外,還 考慮到許多與體重、身體外貌以外方面受到嘲笑的題目。另外,TQ問卷也要求被試說明他們 以前受到嘲笑的頻率,這樣就比其他有關嘲笑的測驗提供了更多詳細的信息。
TQ修訂版(Teasing Questionnaire-Revised TQ-R)是Strawser等[3]根據TQ問卷修 訂的一個有關嘲笑的多維度的嘲笑問卷。該問卷包括29個題項,測量被嘲笑的內容涉及到行 為、學業優秀、社會行為、家庭、外貌及其相應的5個分量表。TQ-R問卷也采用5點量表記分 法,TQ-R問卷的Cronbach α系數為0.89,重測信度ICC相關系數為0.87。
3 青少年被嘲笑的有關研究
3.1 青少年被嘲笑的特點 世界各地的研究表明,欺負或嘲笑是兒童時期存 在的普遍現象,20%的孩子認為他們自己是欺負或嘲笑的受害者[1],而且“在一 定時期被欺負或嘲笑的學生在以后幾年也傾向于受人欺負或嘲笑”[1]。從嘲笑內 容看,外貌嘲笑對人的傷害最大[4],通常外貌的嘲笑主要集中在體重和面部特征 。Lightner[2]對8到12歲學生有關被人嘲笑開放式問卷調查表明,身體特征是被嘲 笑的第1因素(45%),行為是第2因素(18%),能力是第3因素(15%),說明青少年最關心 的是別人對其身體的看法和評價;Roth[1]通過TQ問卷對大學生的研究表明,男、 女生在TQ嘲笑問卷總分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他們都因為自己的體重、身體外貌的樣子受到 嘲笑,如頭發的顏色、衣服打扮等方面。但嘲笑問卷的項目分析顯示男女生間有差異,女生 比男生更關注自己的外貌、體形和體重的評價,而男生比女生更可能記住他們因學習表現不 好或做事的行為而受到的嘲笑。從嘲笑者看,主要來源于家庭成員、同伴和教師,Keery等 [8]進一步研究家庭成員對中學女生外表嘲笑情況,結果表明:被調查者報告對自 己外表、體重過重的嘲笑32%來自父母,其中體重過重的嘲笑12%來自父母,自己的外表嘲笑 19%來自父親,13%來自母親,29%來自兄弟姊妹。
3.2 青少年被嘲笑的相關研究 國外研究表明,身體越重或越輕,被嘲笑的 可能性越大。Cash在對大學生的研究中發現,嘲笑主要集中在體重和面部特征;Lieberman 等[4]對七~十年級的女孩研究表明,體重嘲笑是節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預測因素 。Hayden-Wade等[9]研究也表明,在肥胖兒童中,與外表相關的嘲笑更普遍、更 經常,就嘲笑的頻率、強度及造成的情感影響和其他方面而言,肥胖兒童比體重正常兒童遭 受得更多,別人常用帶有誹謗性的綽號取笑他們。Eisenberg等[10]的縱向研究表 明,體重過輕或體重過重的人比體重正常的人受到的嘲笑更普遍,這種嘲笑更多地來自于他 們的體重而不是與生俱來的外貌。
嘲笑是飲食混亂、身體意象、自我評價、身體自尊、抑郁、社會焦慮的重要預測因素,并與 身體意象、自我評價、身體自尊、社會能力等呈負相關,與飲食混亂、抑郁、社會焦慮等呈正相關。
Lieberman等[4]在對青春期少女的人際關系、飲食行為以及對身體的評價關系研究 中發現,人際關系的變量得到控制后,同伴的壓力、嘲笑成為飲食行為、身體評價的一個重 要預測因素,被同伴視為受歡迎的女孩更可能有飲食混亂行為,對自己身體的評價更低。Ke ery等[8]研究的家庭成員對中學女生外表嘲笑給人的壓力表明:對體形指數和母親 的嘲笑加以控制后,父親的嘲笑成為女孩對身體不滿、飲食行為混亂、自尊以及抑郁的重要 預測因素;對體形指數和父親的嘲笑加以控制后,母親的嘲笑成為女孩抑郁的重要預測因素 。與未被兄弟姊妹嘲笑的女孩相比,至少曾被1個兄弟姊妹嘲笑的女孩表現出更高程度的對 身體不滿、飲食行為混亂,以及更低程度的自我評價。嘲笑的頻率和女孩高度的自我否定有 關聯。Phares等[11]研究表明,同伴的影響、嘲笑和家庭飲食偏向與女孩追求苗條 、對身體不滿意有相關,而與男孩的身體意象沒有聯系。Carlos等[12]認為,在肥 胖婦女臨床實例中,成年人因身體外貌被嘲笑的經歷與她的身體意象和自尊有關;體重、體 形方面受嘲笑的頻率與一個人的外表評價呈負相關,與身體不滿意呈正相關。Eisenberg和N eumark-Sztainer等[10]的縱向研究表明,對男性而言,在中學時受到的嘲笑與他 們成年初期的身體評價、身體滿意度呈顯著的負相關,與抑郁呈顯著正相關;對女性而言, 中學時被嘲笑與她們成年初期身體評價呈顯著的負相關,與抑郁呈顯著正相關。
大多數測驗受欺負(包括言語的嘲笑)影響的研究揭示了欺負對社會性焦慮和抑郁的直接影 響[1]。一個人受同伴傷害或欺負的程度越高,他的社會焦慮水平越高,而社會接 受、社會能力水平越低;與沒有被欺負的兒童相比,受欺負的兒童抑郁測驗的分數更高,而 整體自我價值測驗的分數更低。McCabe等[1]的研究表明,童年時被嘲笑、欺負與 成年人的社會性焦慮有關。對焦慮混亂癥診所的病人調查表明,社會焦慮混亂癥患者85%都 肯定曾經受到過欺負或嘲笑。大量研究顯示:童年時期被嘲笑與成年時對身體不滿意和飲食 混亂相關[13]。Neary和Joseph認為受人欺負或嘲笑是學校普遍存在的現象,對受 同伴欺負、嘲笑的學生會造成嚴重的心理后果[1]。正如Adler所說:無數兒童一直 在擔心被別人嘲笑的恐懼中長大,嘲笑所帶來的消極影響會一直存在于兒童心靈中[14 ]。
然而,現有的嘲笑量表都是用回憶童年時期嘲笑的測量,但不能測量到嘲笑回憶的精確性; 相關研究雖然揭示了童年期的受嘲笑與受嘲笑者后來的心理活動的相關特性,但沒有揭示其 因果關系及其內在機制。在趨勢研究的同時,如何配合個案研究,特別是針對特殊群體,如 肥胖者和瘦者、身高過矮者、先天或后天殘疾等的臨床研究,還有是對不同文化、不同民族 的比較研究等。這些對于揭示嘲笑的機制及其與消極自我的關系有很大的價值,對青少年心 理健康和健康人格培養有直接的實踐意義。
4 國外研究的啟示
國外對嘲笑的研究日益增多,已產生了一些成熟模型和測量工具,然而國內缺乏對此的研究 ,也沒有專門的嘲笑量表,探討中國文化背景下青少年被嘲笑的特點和青少年被嘲笑與其身 心的關系,以及如何對兒童時期普遍存在的嘲笑進行干預和預防等,都值得加以研究。
國外青少年被嘲笑及其相關的研究表明,學校的干預對減少侵犯、欺負和嘲笑是有效的。有 研究表明,如果能將減少受同伴攻擊的影響程度的認知和行為技能傳授給學生,就能減少嘲 笑對受嘲笑者的心理影響[15]。Flouri等也認為,干預策略對害羞和孤獨的學生是 特別有利的,如果教育者能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交際能力,學生就可能更成功地發展新的友 誼和回避被欺辱或嘲笑[3]。同樣,自信也有利于受嘲笑的兒童更順利地成長或面 對他們的嘲笑者,也有利于受嘲笑者學會調節消極情緒的手段、措施及其防止可能導致以后 痛苦的無助感[3]。這也能為我國學校對消極因素的預防和干預策略提供實證和借 鑒。
由于兒童時期嘲笑的普遍性和因身體受嘲笑影響的嚴重性,學校和家長應引導 青少年正確看待身體的變化,培養科學的審美觀。青少年期是身體不滿意、節食和飲食問題 出現的關鍵時期[4]。在這一時期,學生已注意到第二性征的出現,對自己的身體 變化產生興趣,關注自己的身體和外貌,注重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和表現。然而,由于體 格和外表更多受先天遺傳因素影響,發育速度又因人而異,很多青少年對自己的現實狀況不 甚滿意;加之目前“以瘦為美”的社會風氣導致了青少年女性對自己身體體態的偏頗認識, 片面追求外在的審美觀,產生了一系列不科學、不健康的減肥觀念和手段,這對青春發育期 的青少年的身心發展造成相當的損害。因此,學校和家長要關注學生此時的生理心理變化, 及時加以引導,加強生理衛生教育,以培養學生積極的身體自我概念、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 、合理的飲食行為、科學的鍛煉方法,形成科學的身體審美觀。
4 參考文獻
[1] ROTH DA,COLES ME,HEIMBERG RG.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mories for childh ood teasing and anxiety depression in adulthood.J Anxiety Disord,2002,16(2):149.
[2] LIGHTNER RM,BOLLMER JM,HARRIS MJ,et al.What do you say to teasers? Parentand child evaluations of responses to teasing.J Appl Dev Psychol,2000,21(4):403 -427.
[3] STRAWSER MS,STORCH EA,ROBERT JW.The Teasing Questionnaire-Revised:Measur ement of childhood teasing in adults.J Anxiety Disord,2005,19(7):780-792.
[4] LIEBERMAN M,GAUVIN L,WILLIAM MB,et al.Interpersonal influence and disorde red eating behaviors in adolescent girls:The role of peer modeling,social reinfo rcement,and body-related teasing.Eating Behav,2001,2(3):215-236.
[5] THOMPSON JK,LISA JF,DESIREE OM,et al.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Ph ysical Appearance Related Teasing Scale.J Pers Assess,1991,56(3):513-521.
[6] THOMPSON JK,JILL C,BARBARA F,et al.The Perception of Teasing Scale(POTS): A revis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Physical Appearance Related Teasing Scale (PARTS ).J Pers Assess,1995,65(1):146-157.
[7] LUNDGREN JD,ANDERSON DA,THOMPSON JK,et al.Perception of teasing in underw eight persons:A modification of the perception of teasing scale.Eating and Weigh t Disord,2004,9(2):139-140.
[8] KEERY H,BOUTELLE K,THOMPSON J,et al.The Impact of appearance-related tea sing by family members.J Adolesc Health,2005,37(2):120-127.
[9] HAYDEN-WADE HA,STEIN RI,GHADERI A,et al.Prevalence,characteristics,and c orrelates of teasing experiences among overweight children VS Non-overweight pe ers.Obes Res,2005,13(8):1 381-1 392.
[10]EISENBERG ME,NEUMARK-SZTAINER D.Weight-teasing and emotional wel l-being in young adults:Longitudinal findings from project EAT.J Adolesc Health ,2005,36(2):100-101.
[11]PHARES V,STEINBERG V,THOMPSON JK.Gender differences in peer and pa rental influences:Body image disturbance,self-worth,and psychological functioni ng in preadolescent children.J Youth Adoles,2004,33(5):421.
[12]CARLOS M,WILFLEY GDE,KELLY D,et al.Teasing,body image,and self-es teem in a clinical sample of obese women.Addic Behav,1994,19(4):443-450.
[13]STORCH EA,ROTH D A,COLES RG.The measurement and impact of childhoo d teasing in a sample of young adults.J Anxiety Disord,2004,18(5):682.
[14]JAMES W,JOHN HH.The link between body and behavioral problems.Recl aim Chil Youth,2000,19(3):130.
[15]WARDLE J,MARSLAND L.Adolescent concern about weight and eating:A s ocial-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J Psychos Res,1990,34(4):377-391.
(收稿日期:2006-10-17;修回日期:2007-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