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中的臨床應用效果

時間:2022-10-24 12:45:02 來源:網友投稿

對照組研究對象,記錄并統計分析兩組研究對象至接診到收入住院各急診階段所花費的時間,對比分析兩組研究對象的治療效果以及對護理的滿意度情況。 結果 實驗組的患者經過優化護理程序以后,在急救各階段所花費的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有48例患者顯效,22例患者好轉,有效率82.35%,對照組有19例患者顯效,有28例患者好轉,有效率60.26%,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有81例患者對急救護理滿意,滿意率95.29%,對照組有63例患者對急救護理滿意,滿意率80.77%,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搶救中,對急救流程進行必要的優化,可以有效縮短救治時間,提高搶救有效率以及對護理的滿意率。

[關鍵詞]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優化護理流程;搶救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7)16-159-04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 in the rescu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HEN Huiqiong

Panyu Hexian Memorial Hospital,Guangzhou 5114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 on the rescu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treatment rat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85 case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fter implement the optimization of 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 in emergency rescue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7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dmitted before optimization of emergency nursing process in emergency rescue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object of study to take to the hospital admissions income emergency tim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recorded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For the pati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optimizing the nursing procedure,spent in each stage of the emergency time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re were 48 patients cured and 22 cases improved in experimental group,the efficiency was 82.35%.There were 19 patients cured and 28 patients improved in control group,the efficiency was 60.26%,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P<0.05).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81 patient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first aid nursing,the satisfaction rate was 95.29%. In the control group,63 patient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first aid nursing,the satisfaction rate was 80.77%,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rescu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it is necessary to optimize the emergency procedure.It can shorten the time of treatment,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escue and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nursing.

[Key word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First aid;Optimized nursing process;Rescue effect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急診工作中的一種常見疾病,其臨床表現主要是胸骨后的持久性劇痛、心率失常、心衰等。該病具有發病急、病情重、進展快、死亡率高等特點[1-2]。有相關學者的研究表明,我國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約有2.3億人,而其中的急性心肌梗死約有200萬患者。因為急性心肌梗死進展十分迅速,因此搶救時間顯得尤為重要,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將梗死的心血管再行疏通,恢復對心肌的血液灌流,挽救損傷的心肌[3]??s短患者發病至得到有效治療的時間,對臨床的治療效果以及患者的預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急救的整體工作由醫生全面把控,但是護理人員的有效配合對縮短搶救時間同樣十分重要[4]。本研究主要對比分析急診護理流程優化前后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的影響,以期為進一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率提供科學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急診科收治搶救的8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實驗組研究對象,其中男50例,女35例,年齡40~70歲,平均(56.9±8.1)歲,發病時間到接診時間為0.4~11h,平均(3.54±2.47)h,此階段我院已經對急診護理流程進行了詳細的優化。同時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急診科收治搶救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對照組研究對象,其中男42例,女36例,年齡41~69歲,平均(55.4±7.7)歲,發病時間到接診時間為0.5~11h,平均(3.67±3.12)h,此階段我院尚未對急診護理流程進行詳細的優化。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發病時間到接診時間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所有研究對象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影像學、心電圖、實驗室等檢查結果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相關診斷標準;研究對象的發病時間到接診時間均在12h以內;接診時患者意識清醒,能夠與醫護人員進行有效交流;患者能夠配合完成相關檢查及治療。排除標準:以及住院的病人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患者有嚴重的精神疾病不能配合完成相關檢查及治療的患者;患者有嚴重的血液疾病、嚴重的肝腎功能疾病、其它嚴重的心臟疾病、惡性腫瘤等疾病的患者。

1.3 護理方法

對于對照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以前常規的護理流程,患者到達醫院以后,按照常規接診手續進行接診,醫生、護士即刻進行生命體征監控,輔助檢查科室人員完成相關檢查,在最短時間內對患者給予介入溶栓治療,之后嚴密監視患者生命體征,待患者生命體征穩定以后,轉入相關科室進行住院治療。實驗組患者在原有基礎護理的基礎上,對整個護理流程進行以下優化:在醫院接診的工作人員加強與救護車醫護人員之間溝通,在患者到達醫院之前對患者的基本病情有個初步了解,有利于患者在到達醫院后急救方案的制定,在患者到達醫院之前就安排相關急救的醫護人員到位,提前與相關輔助檢查科室做好溝通,準備好相關急救檢查需要的儀器設備,在救護車到達醫院后第一時間接診,開通綠色通道,用平車將患者轉移至急救中心,同時協助醫生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初步評估,詢問患者的基本病情,進行必要的分診及聯系需要的科室進行會診及輔助檢查;每一名患者配備一個急救護理小組,詳細劃分護理人員的責任,明確每一位參與搶救的護理人員的職責,每一名患者均有專門護士負責,第一責任護士負責對患者進行問診評估,小組的其余護士負責完成各項急救操作:生命體征監測、上呼吸機、開通靜脈通道、采集血液標本送檢,檢驗科對血液樣本進行加急檢測,第一時間報告結果;同時進行床旁心電圖等加急檢查,一旦有檢查結果回報,即刻報告醫生;一旦患者病情確診,馬上按照醫囑給予藥物治療,同時聯系導管室進行經皮冠狀動腦介入(PCI)治療的前期準備工作;第一時間將患者送往PCI治療室,與PCI治療室的醫護人員做好交接并告知各項檢查結果;治療完成后密切監測患者的病情,在病情穩定后即可轉入相關科室住院治療。

1.4 觀察指標

記錄并統計分析兩組研究對象至接診到收入住院各急診階段所花費的時間,對比分析兩組研究對象的治療效果以及對護理的滿意度情況。(1)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得到明顯改善;(2)好轉: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基本改善,但實驗室檢查存在異常;(3)無效:沒有任何治療效果。滿意度使用調查問卷,每題采用5級評分制,非常不滿意為0分,非常滿意為5分,總分為100分,85~100分為非常滿意,70~84分為一般滿意,低于70分為不滿意[5]。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統計學方法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研究對象急診各階段救護時間比較

實驗組的患者經過優化護理程序以后,在急救各階段所花費的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研究對象急救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有48例患者顯效,22例患者好轉,有效率82.35%,對照組有19例患者顯效,有28例患者好轉,有效率60.26%,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急救護理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有81例患者對急救護理滿意,滿意率95.29%,對照組有63例患者對急救護理滿意,滿意率80.77%,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方式逐步改變,工作及生活壓力的逐漸增大,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也逐漸隨之升高,目前已經嚴重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以及生活質量,給患者及其家屬造成巨大的心理及經濟負擔[6-7]。有學者的統計分析報告顯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約有50%在發病后1h內死于醫院外,其主要致命原因為心律失常,患者冠狀動脈在非常短時間內突發閉塞造成血液供給中斷,從而導致心肌細胞因為沒有充足的血液供應而出現缺血性壞死[8]。有研究認為,冠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如果能快速打通堵塞的冠狀動脈,對于重塑心肌細胞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義[9]。有研究資料證實,及時溶栓或PCI可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由5%~6%降至1.2%左右,冠狀動脈閉塞時間達到18min以后,其心內膜下的心肌細胞就會開始出現壞死,閉塞達到3h以后,心內膜的壞死面積將會達到70%左右,閉塞達到6h以后,患者就會出現透壁性心肌壞死,進一步發展則直接導致患者死亡[10-12]。在以往的常規護理實踐中,對于急救的目標不夠明確,流程也欠規范,因此常常耽誤患者的有效急救時間[13]。在優化護理急救流程前,護士的工作主要在于執行醫生的醫囑,急救工作處于被動狀態,沒有發揮主管能動性[14-15]。本院對護理流程進行了優化以后,充分調動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加強了醫護之間的密切配合,一切急救搶救工作都按照程序有條不紊且合理的進行,能夠有效縮短手術前的準備時間,同時還能為手術的順利進行創造有利條件。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的患者經過優化護理程序以后,在急救階段的至心電圖時間、至導管室、至給藥時間、至介入開始以及至收住院所花費的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實驗組有效率82.35%,對照組有效率60.26%,實驗組滿意率95.29%,對照組滿意率80.77%。本研究結果提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搶救中,對急救流程進行必要的優化,可以有效縮短救治時間,提高搶救有效率以及對護理的滿意率。

[參考文獻]

[1] 李然,郭學蘋.優化的急診流程在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8):950.

[2] 李昕芯.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效果的影響[J].醫學信息,2015(2):184.

[3] 籍鳳秋.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響觀察[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5(9):90.

[4] 張璇,許海燕,楊躍進.國內外急性心肌梗死注冊登記研究進展[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4,35(3):286-290.

[5]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非ST 段抬高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診斷和治療指南[C].2012.長安國際心血管病論壇論文集,2012:278-292.

[6] 吳英,林中園,干青暉,等.心電圖、心肌標志物與超聲心動圖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診斷中的臨床應用研究[C].《中華急診醫學雜志》第十三屆組稿會暨第六屆急診醫學青年論壇論文集,2014:90-93.

[7] 董琴娟.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效果的影響[J].中國醫藥科學,2014,22( 18):108-110.

[8] 任玉嬌.綜合護理干預對院外心肌梗死空巢老人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16):1813-1815.

[9] 杜惠梅,牛燕.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效果的影響分析[J].現代養生,2014,18(9):217.

[10] 王曼,李蓉,辜麗梅,等.優化護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8):9-11.

[12] 劉紅美.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25):155-157.

[13] 蘇小妹,賀珊,吳志紅,等.急診全程優化護理在搶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10):130-131.

[14] 李憲凱,徐亞偉.2013ACCF 及AHA 急性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治療指南更新解讀[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3,33(4):289-292,295.

[15] 韓雅玲.中國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指南2012(簡本)[J].中華危重癥醫學雜志,2012,5(3):169-180.

[16] 梁峰,胡大一,沈珠軍.2013美國心臟病學院基金會/美國心臟協會對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治療指南[J].中國醫藥科學,2013,3(11):38-40.

(收稿日期:2017-03-27)

推薦訪問:心肌梗死 急診 搶救 臨床應用 護理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