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討經胸超聲心動圖行心臟各切面掃查對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的診療價值。方法:選擇筆者所在醫院2015年1月-2018年
1月心內科、心外科確診的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共35例,檢查儀器為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器,先例行常規檢查,對患者進行心臟各切面掃查,分析35例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的經胸超聲心動圖表現特點、贅生物特點、血培養結果。結果:共35例患者參與檢查,首次檢查顯示為陽性者共32例,陰性者共3例,診斷符合率為91.43%。對3例陰性患者進行復診,其中1例顯示為陽性,2例因為早期使用抗生素藥物而顯示陰性,診斷符合率為94.29%。結論:采用經胸超聲心動圖對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進行診斷,診斷準確率高,可以早期、準確診斷感染性心內膜炎,從而為診斷和治療爭取最佳時機。
【關鍵詞】 經胸超聲心動圖; 心臟切面掃查; 感染性心內膜炎; 診療價值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9.02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9)09-00-02
感染性心內膜炎(IE)是一種由血液循環感染病原微生物所致的心內膜炎,當贅生物形成時,在超聲心動圖中屬于病變的明顯特征,而當贅生物脫落時,可加重炎癥的蔓延,并且對血流動力學造成嚴重影響,還會導致嚴重并發癥,例如瓣膜穿孔、瓣周膿腫,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嚴重的威脅[1]。該疾病的癥狀主要表現為:發熱、心臟雜音、貧血、栓塞、皮損等。其中發熱是常見的一種癥狀[2]。據統計,目前發熱的發生率已經明顯降低,其原因可能和抗生素濫用密切相關。其次,貧血為較高發病率的癥狀,其他類似于杵狀指、Roth斑的表現甚少,可見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準確診斷存在較大難度[3-4]。為了避免給患者造成不可逆的損傷,首先必須對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進行早期診斷,這也是治療感染性心內膜炎的關鍵。本研究通過對筆者所在醫院35例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的經胸超聲心動圖進行回顧分析,探討經胸超聲心動圖行心臟各切面掃查對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的診療價值,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筆者所在醫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心內科、心外科確診的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共35例,診斷標準參考Duke新標準。包括男20例,女15例,年齡最小為8歲,最大為65歲,平均(41.00±2.12)歲,伴隨不同程度的發熱、貧血癥狀。
1.2 方法
檢查儀器為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器飛利浦iu22,探頭頻率為2.5~3.5 MHz。患者入院48 h內對患者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如果首次檢查顯示陰性,則1周后復查。患者取左側臥位,也可以采取仰臥位,先例行常規檢查,對患者進行心臟各切面掃查。測量指標:各個腔室大小、心功能、心臟室壁和瓣膜的形態、活動、功能,對基礎心臟疾病進行診斷,然后重點了解心內膜是否存在贅生物,如果存在贅生物,需要詳細了解贅生物分布的位置、形態、大小、數目、回聲、活動等。并且結合血培養檢查結果進行綜合診斷[5]。
1.3 觀察指標
分析35例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的經胸超聲心動圖表現特點、贅生物特點、血培養結果。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胸超聲心動圖表現
共35例患者參與檢查,首次檢查顯示為陽性者共32例,陰性者共3例,診斷符合率為91.43%。對3例陰性患者進行復診,其中1例顯示為陽性,2例因為早期使用抗生素藥物而顯示陰性,診斷符合率為94.29%。
贅生物分布:10例分布在二尖瓣前葉、后葉,13例分布在主動脈瓣,5例分布在三尖瓣,1例分布在肺動脈瓣,3例分布在肺動脈管壁,3例分布在室間隔右心室面。
基礎疾病合并病狀況:共30例患者合并基礎疾病,其中后天性心臟病患者共22例(風濕性心臟病13例,二尖瓣脫垂6例,人工機械主動脈瓣3例)。先天性心臟病8例(室間隔缺損3例,二葉式主動脈瓣畸形1例,法洛四聯癥1例,動脈導管未閉3例)。其他5例患者未伴隨基礎疾病均屬于靜脈藥物成癮的患者。
2.2 贅生物特點
贅生物附著的位置(瓣膜、管壁)皮層增厚、粗糙,形態不一,一般為團狀、結節狀、海草狀等,活動度較大,當心臟搏動時贅生物隨之飄動。超聲回聲特點包括:低回聲、中等回聲、稍高回聲,分別出現在以下幾種病程時期:分布在二尖瓣的患者一般為左心房面,分布在三尖瓣的患者一般為右心室面,分布在室間隔缺損的患者一般為右心室面,動脈導管未閉合的患者一般為肺動脈外壁側。
2.3 血培養結果
血培養結果顯示為陽性的患者共33例,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包括葡萄球菌、鏈球菌、腸球菌、假單胞菌、念珠菌。
3 討論
感染性心內膜炎根據發病時間可以劃分為急性、亞急性,其中前者癥狀表現為明顯中毒,在數天或者數周內出現,感染蔓延迅速,可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后者中毒癥狀較為輕微,瓣膜破壞速度較慢,但是如果不進行早期有效的治療,患者死亡率依然非常高[6-7]。
治療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療、手術治療。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需要強有力的抗生素進行充足療程的治療,是導致患者繼發嚴重感染的主要原因,常見為口腔真菌感染[8]。許多研究認為治療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最佳方式應當選擇心臟瓣膜置換術,但是手術需要應用體外循環,對患者的血流動力學造成影響,容易繼發炎癥因子增加,從而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或者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9-10]。近幾年來雖然感染性心內膜炎的診斷、治療技術已經獲得了較大的進步,但是目前為止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死亡率依然較高。
據研究,感染性心內膜炎高風險人群非常多,包括:先天性心臟病、瓣膜修補患者、感染性心內膜炎病史患者、心臟移植術合并瓣膜病變患者等[11]。本研究顯示,共35例患者參與檢查,首次檢查顯示為陽性者共32例,陰性者共3例,診斷符合率為91.43%。對3例陰性患者進行復診,其中1例顯示為陽性,2例因為早期使用抗菌藥物而顯示陰性,診斷符合率為94.29%。
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中的年齡較小者,一般伴隨心臟結構異常的問題,其中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在感染性心內膜炎患兒中占比高達80%,尤其是主動脈瓣先天畸形、室間隔缺損或其他先天性心臟病等。本研究感染性心內膜炎患兒均合并先天性心臟病,病灶位置在右心系統。其原因在于先天性心臟病的分流以右側高速分流為主,血流速度快,沖擊力強,對右心面造成嚴重破壞,促使膠原暴露而增加了微生物感染的概率,因此導致感染性心內膜炎的風險更高。
在成人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中,合并基礎心臟疾病者也較多,本研究顯示共30例患者合并基礎疾病,其中后天性心臟病患者共22例(風濕性心臟病13例,二尖瓣脫垂6例,人工機械主動脈瓣3例)。先天性心臟病8例(室間隔缺損3例,二葉式主動脈瓣畸形1例,法洛四聯癥1例,動脈導管未閉3例)。在感染性心內膜炎合并后天性心臟病患者中,發現左心系統贅生物比右心系統的比率更高,并且病變更加嚴重,其原因和二尖瓣、主動脈瓣血流動力學明顯超越于三尖瓣、肺動脈瓣相關聯,由于二尖瓣、主動脈瓣血流速度快,沖擊力強,對瓣膜造成強力沖擊,致使其受損,為病原微生物感染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從而導致感染性心內膜炎。病原微生物不僅對瓣膜造成感染、侵犯,而且還會對瓣膜造成破壞,導致瓣膜并發癥的進展,例如瓣周膿腫、瓣膜穿孔、瓣膜瘤等。本研究顯示,贅生物分布:10例分布在二尖瓣前葉、后葉,13例分布在主動脈瓣,5例分布在三尖瓣,1例分布在肺動脈瓣,3例分布在肺動脈管壁,3例分布在室間隔右心室面。
感染性心內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包括葡萄球菌、鏈球菌、腸球菌、假單胞菌、念珠菌等,診斷感染性心內膜炎的主要標準為血培養陰性。在血培養結果前提下,結合經胸超聲心動圖進行綜合診斷,可以提高診斷準確率,可見經胸超聲心動圖可以對感染性心內膜炎進行早期、準確的診斷。經胸超聲心動圖經過對贅生物特點的探查和分析,從而診斷感染性心內膜炎。包括:贅生物的分布的位置、形態、大小、數目、回聲、活動等等。經胸超聲心動圖診斷感染性心內膜炎的影響因素包括贅生物的大小、超聲設備的清晰度、診斷技術。相關研究顯示經食道超聲心動圖探查贅生物的敏感度要高于經胸超聲心動圖,但是由于經食道超聲心動圖方式對患者機體會造成一定的創傷,因此依然以經胸超聲心動圖方式作為首選方法[11-12]。
綜上所述,采用經胸超聲心動圖對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進行診斷,診斷準確率高,可以早期、準確診斷感染性心內膜炎,從而為診斷和治療爭取最佳時機。
參考文獻
[1]陳雪琴,陳秋香.超聲心動圖在妊娠合并感染性心內膜炎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28):66-67.
[2]凌思卓,曾海文,劉濱月.多平面經食管與經胸超聲心動圖在感染性心內膜炎診斷中的對比價值[J].生物醫學工程學進展,2018,39(3):161-165.
[3]劉玉森,李拓,張俊鵬,等.經胸超聲心動圖行心臟各切面掃查對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的臨床診療價值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8,28(7):1020-1023.
[4]張艷霞.超聲心動圖鑒別診斷先天性心臟病合并感染性心內膜炎的臨床價值[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31):138-140.
[5]洪燦,劉素君,周佳,等.經食管三維超聲心動圖對感染性心內膜炎贅生物的診斷價值[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17):3867-3870.
[6]張鳳.經胸超聲檢查不典型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效果觀察[J/OL].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22):77-78.
[7]黎秀娜,鄭智超.超聲心動圖對臨床表現不典型的感染性心內膜炎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藥科學,2016,6(13):160-163.
[8]王麗,孔令云,呂秀章,等.系統性紅斑狼瘡誘發的非感染性心內膜炎心臟瓣膜病變的超聲及臨床特點分析[J/OL].中華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5,12(12):934-938.
[9]張永祥.經食道超聲心動圖對感染性心內膜炎合并瓣周膿腫診斷價值的臨床報道[J].中醫臨床研究,2015,7(28):123-124.
[10]張永祥.經食道超聲心動圖對感染性心內膜炎合并瓣周膿腫診斷價值的臨床報道[J/OL].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4,2(12):79-80.
[11]陳爍,費洪文,李賀智,等.經食管三維超聲心動圖在主動脈瓣位感染性心內膜炎中的應用[J].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14,20(5):608-611.
[12]王赟,楊軍,孫丹丹,等.經食管超聲心動圖診斷感染性心內膜炎引起主動脈竇瘤破裂1例[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4,30(9):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