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研究電視藝術形態在新媒體環境下的多樣化呈現及其創新發展,筆者采用了調查法、文獻研究法以及功能分析法,通過相關案例對各形態的特征以及發展潛力作了深入探討,總結得出電視節目的多元發展主要表現在電視節目跨媒體形態的融合,表現形式的轉變以及互動元素的設計等幾個方面。各種電視節目形態的交融共生促進了當代電視節目元素的創新和多樣化發展,同時也促進人們文化生活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電視節目形態 跨媒體融合 互動元素 多元表現形式 新媒體
隨著媒體時代的不斷發展和改革,電視節目形式開始呈現多元化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方向:一是跨媒體形態的融合,二是表現形式的轉變,三是互動元素的設計。在這當中以電視節目“形式”元素的創新作為主導,然后是在內容上的革新,同時,相關媒介平臺的創新也不容忽視。多元化的發展方式使得電視節目形式在發展過程中不斷融合,同時刺激了新節目的推出。這推進了傳統電視節目摒棄自身缺點,跟上時代步伐的積極變革,使得電視節目能夠在新媒體時代不落于下風,總體上促進了電視媒體的不斷發展。
電視節目形態的跨媒體交融
電視節目的跨媒體融合是指電視節目發展中與同一介質媒體或不同介質媒體跨媒體融合的現象。其中在同一介質媒體中的融合可以稱為“以觀眾為主導的互動觀看模式”,因其主要以彈幕為核心;在跨介質媒體中的融合則是以網絡播放平臺崛起為主要標志的一次播放變革。
一、彈幕文化下的同介質媒體融合。“子彈視頻”最初是由日本彈幕視頻分享網站(niconico動畫)推出,由知名動漫播放平臺AcFun和bilibili(新生彈幕網)引進國內。簡而言之,它是一種交互式視頻播放方法,它讓觀眾可以直接在視頻屏幕上發表評論。這種播放模式增加了觀眾的參與度,增加了對電視節目的觀看興趣。即時觀眾反饋、有針對性的評論以及多樣化的表達與其說是對電視節目觀看方式的改變,不如說它就是電視節目本身內容的一種創新。彈幕視頻在第二代觀眾中創造了一場新的革命,為觀眾的感知體驗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同時實現了人們對視頻的實時互動。
二、以網絡播放平臺為主導的跨介質媒體融合。據 Gartner2018年關于電視節目播放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2018年用傳統媒介(電視)收看節目的人數只占節目全部播放量的百分之三十,隨著移動媒體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網絡視頻播放器 APP上觀看電視節目。
近年來,以新媒體和網絡互動技術為核心,中國的信息技術已經開始進入快速發展的趨勢。網絡播放平臺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如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等),用戶可以依靠互聯網和移動網絡的信息交換和信息傳輸優勢,通過移動網絡客戶端隨時隨地查看音視頻新聞信息,獲取有價值的信息資源。這一新型播放方式顛覆了以電視臺為核心的傳統播放鏈,為適應這一播放形式,絕大多數電視節目在視頻尺寸以及清晰度上都作出了相應的調整。同時,傳統的電視播放方式也作出了相應創新來迎接這一挑戰,如綁定手機用戶在電視播放特定時間段舉行“搖一搖”互動抽獎活動等。
節目表現形式和內容趨于多樣化
隨著計算機網絡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已經融入各行各業,電視節目產業逐漸形成了“互聯網+”的新格式。①同時,基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媒體形式也得到了豐富,實現了各種媒體的深度融合,不僅如此,依靠大數據的電視節目制作也越來越多。為了更好地滿足電視觀眾的基本需求,電視節目開始全面創新,編輯創新成為創作需求,受眾偏好成為創作導向,資源整合成為創作手段。
在編輯過程中,許多電視節目積極應用最先進的媒體技術,如人工智能技術和VR虛擬現實技術。例如,在VR紀錄片《山村幼兒園》中,觀眾在觀看時可以通過360度VR頭盔在導演的分鏡頭引導和相機設定的既定場景中感受留守兒童的真實生活。在VR技術的輔助下,積極參與、發現甚至還原真實。這意味著觀眾可以在整個過程中積極進入360度環繞全景,以第一人稱視角參與現場并做出各種反應,從而體驗不同人的體驗,發現細節和背后的故事。
此外,在電視節目內容上,以受眾偏好為主導的創作導向正趨于突出。以美劇《紙牌屋》為例,其不僅成就了千億Netflix播放量,甚至在世界范圍內收獲了大量粉絲。探索其成功的原因,大數據的收集以及對受眾偏好的定向研究不容忽視。《紙牌屋》以邊拍邊播的形式,留出時間收集觀眾的意愿,在制作過程中依靠大數據分析收視情況、受眾特征等信息,并據此及時調整劇情和人物關系。
另一方面,國內電視節目制作模式也開始以觀眾偏好為主導,2010年流行的相親類綜藝節目《非誠勿擾》,即瞄準了觀眾討論的熱點,對節目內容進行創新,并最終取得了巨大成功。鑒于這種生活服務項目的超級熱度,許多電視臺都積極推出類似的婚戀節目,并對其進行了一些改進,如推出親子活動、相親選秀、招聘職位等類型的節目。在這個階段,中國各級電視臺正朝著精品節目的方向發展,并結合自己的本土文化,進行適度的創新。②
設計豐富的互動元素
隨著新媒體的迅速發展,“互動”的概念正在向新媒體傳播的各個角落蔓延。隨著互動實踐的迅速發展,“互動傳播”逐漸成為電視媒體的關鍵詞,利用互動元素制作電視節目也成為新電視媒體發展的典范。另外,互聯網技術能夠支撐多個互動平臺,它極大地擴展了互動的廣度和深度,使單向線性傳播快速轉變為雙向和多向傳播。
愛奇藝生產的偶像選秀節目《偶像練習生》因其帶來的超高流量,使得2018年被稱為“選秀元年”。這款綜藝選秀節目創新設置的“全民制作人”投票方法,以及節目大力度推廣的“你一票我一票,喜歡的偶像就出道”的口號,其本質上都是一種高參與度的受眾互動模式。互動元素的設計使得電視節目從固定平臺播放的單一輸出模式,轉變成觀眾自發傳播的社交裂變輸出模式。觀眾號召更多人為自己喜歡的偶像、歌手投票的同時,本身就是對該電視節目的進一步指數型爆炸宣傳。
此外,在Bilibili視頻播放網站上興起的交互式視頻播放模式也充分展示了這類互動元素的巨大發展空間。與傳統的視頻觀看方式不同,觀眾從受眾真正變成了參與者甚至是創造者。在這種新型視頻播放過程中,會相應出現不同選項,觀眾可根據自身感興趣程度選擇對應選項,隨之便可進入視頻不同的劇情走向。這樣的高參與度、高定制化的視頻播放模式,不僅極大增強了受眾的觀看黏性,更是對節目播放形式的一種全面革新。
總體來說,在融媒時代的大環境下,電視節目的發展呈現多元化,在這其中我們可以看到電視節目創新發展的更多可能。與其抱怨媒體時代的更迭過快,不如主動創新節目形式,讓傳統的節目形式在當今融媒時代煥發新的活力。(作者單位:同濟大學)
注釋:①謝曉勇:《融媒體時代電視節目編輯創新的措施》,《西部廣播電視》,2018(19)。
②桂渝芳:《電視婚戀約會型真人秀節目芻議》,《今傳媒》,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