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路徑探索

時間:2022-10-30 16:55:02 來源:網友投稿

[摘 要] 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天然的育人內涵,具有強化大學生理想信念、傳承革命精神、保持優(yōu)良作風的作用。作為文化傳播主渠道的學校,尤其是思政課教師應努力探討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路徑,從而拓展其育人功能,圍繞紅色文化這條主線,確定了紅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現(xiàn)實路徑,即精選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拓展教學途徑。

[關 鍵 詞] 紅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8-0134-01

2017年2月27日國務院印發(fā)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指出:“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xiàn)到教書育人全過程,要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實施中華文化傳承工程,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融入教育教學,加強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盵1]紅色文化資源作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中國共產黨在97年的奮斗歷程中創(chuàng)造的巨大的精神財富,其內容生動豐富、感染力強,具有很強的說服力。面對當前大學生理想信念不夠堅定、信仰缺失、人格缺陷等思想狀況,作為文化傳播主要陣地的高校,應當啟動紅色文化這一天然的育人資源,發(fā)揮其“思想引領、道德示范、人文養(yǎng)成、審美情趣”等育人功能。

歷史是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以史為鑒可資政育人,紅色文化融入思政課的途徑主要有:精選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拓展教學途徑。

一、把握課程特點,精選教學內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老師在將紅色文化資源融入課程時,應把握好側重點的問題,根據(jù)課程的特點有針對性地突出某一問題的講授,如“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這門課程,講清楚:南湖的紅船、瑞金的紅井、延安的紅星、井岡山的紅旗……,革命勝利后,文藝工作者創(chuàng)作的《紅燈記》《紅色娘子軍》《紅旗飄飄》等紅色文藝作品,這些紅色文化資源是我們黨領導根據(jù)地軍民創(chuàng)造的特定的文化形態(tài)。講清楚改革開放40年的實踐為紅色文化資源續(xù)寫的新篇章:抗震救災精神、奧運精神、深圳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浦東精神等,“最美司機”“最美女教師”等,這些都展現(xiàn)了新時代社會主義的新風貌。“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更側重于從大學生成長成才的角度,引導學生從紅色文化資源中汲取理想、道德、追求、責任的力量。***指出:“無數(shù)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江山,為我們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堅實基礎,他們留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永遠激勵我們前進的寶貴財富,任何時候都不能丟。”[2]

二、把握學生特點,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正如馬克思所言:“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3]紅色文化資源要在大學生中發(fā)揮其強化理想信念、保持優(yōu)良作風、傳承革命精神的育人功能,必須適應大學生的特點。大學生目前以感性思維為主,但又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價值判斷能力,更喜歡“為什么”的探究式學習,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選擇難點、重點、熱點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教師進行引導,從而加深對紅色文化精神內涵的理解。此外,要強化社會實踐,提高實踐教學比重,任課教師充分利用當?shù)刭Y源,組織學生參觀革命舊址、博物館、烈士陵園、陳列館,開展形式多樣的以革命精神為內涵的社會實踐。具體方式:既可以統(tǒng)一組織所有正在上思政課的學生,分批前往進行參觀學習,還可以由學生利用周末閑暇時間自行組隊前往,即結合課程相關內容布置一定的主題,比如,龍城常州——我體驗,然后撰寫觀后感并進行交流。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任課教師可以申請專項資金,開展專題實踐活動,帶領學生前往外地進行緬懷活動,比如,在國家公祭日當天,帶領學生去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因其切身體現(xiàn)更受學生喜歡,達到了寓教于行的目的。

三、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拓展教學途徑

教師在課堂上就紅色文化的相關內容進行理論闡述固然重要,但卻不是唯一的形式,任課教師可以圍繞某一個主題與校黨委宣傳部、團委聯(lián)合舉辦全校范圍的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紅色動漫大賽、征文比賽等,拓展紅色文化資源的隱性教育。新媒體對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式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運用信息化手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已成為高校思政課教學方法改革的必然要求。近年來,許多高校借助手機、網絡等新媒體,把紅色文化資源鏈接到校園網,紅色文化網站的訪問量和點擊率節(jié)節(jié)攀升,實現(xiàn)了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結合,對大學生進行了交互式的教育。“做好網上輿論工作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創(chuàng)新改進做網上宣傳,運用網絡傳播規(guī)律,弘揚主旋律,激發(fā)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握好網上輿論引導的時、度、效?!盵4]相信通過拓展紅色文化資源進課堂、進教材、進網絡、進頭腦的途徑,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可以使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更加深入人心,進一步凝聚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正能量。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7-02-27.

[2]江西時政.***春節(jié)前夕到江西考察[N].江西日報,2016-2-2.

[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推薦訪問:政治理論 路徑 融入 課教學 探索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