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基于新理念的生態德育實施策略研究

時間:2022-10-30 18:55:02 來源:網友投稿

摘 要:生態德育即是進行生態知識、生態意識、生態情感和踐行生態道德行為能力與習慣的一種教育活動。實施生態德育,對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很大的作用。文章從生態德育的概念、前提條件、催化劑三方面對生態德育實施的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生態德育;人生觀;策略;師生互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2-0089-02

隨著社會的迅猛發展及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開始具有青春期孩子的特征了,他們開始試著用自己的思維和態度來對待自己身邊的人和事、對待自己的學習。對于目前應試教育大環境下的學生來說,文化學習是重中之重。但是,不可否認在文化教育的同時,德育是無法避免的保障性教育,是做人的根本,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闡述生態德育實施策略。

一、生態德育的概念

隨著人們物質條件的提高,人們對社會、對環境、對自我精神層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生態”一詞應運而生,這個詞匯的出現,也體現了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的高要求。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德育也隨之涵蓋了新的含義和內容。德育的實施跟文化教學活動是有著異曲同工之處的,學生一樣是德育的主體,在德育的過程中一樣有學生差異的存在。因此,在“生態德育”的范疇里,教師和學生共生共榮地依存在“生態系統”中,教師引導學生愛護班集體,引導學生關愛同伴,引導學生維護學校,積極培養學生的道德文明和思想覺悟這一生態意識,并使學生的生態德育意識得到長足的進步。在道德文明和思想覺悟方面,每個學生本身所處的層面都是不一樣的。因此,德育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生有一個具體的了解,有機融合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從不同的層面出發,有針對性地實施德育,并且要輻射到每個學生,讓學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都能得到最大的提升,使學生在學習生活的整個過程中思想與道德均能和諧、生態地持續進步。

二、責任心是進行生態德育最為有效的前提條件

德育工作是一項需要愛心、耐心和恒心才能做好的工作,德育工作者只有具備這樣的責任心,才能使德育的管理和實施得到有效的開展。“每個孩子生下來就都是天才,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不能在他們生命剛剛開始的年頭便磨滅了他們的天資。”這是竇桂梅老師曾經說過的一句話。竇桂梅是一位著名的小學教師,從這句話中不難看出學生在她心目中的分量,這也是她對學生高度負責的體現。每個學校都有很多優秀的班主任,這些班主任帶出來的學生在文化學習和文明禮儀方面的表現一般都很好。這不禁引起教師的思考,這些學生的表現怎么會這么優秀?這些優秀班主任在德育實施管理的過程中難道有什么獨門絕技嗎?通過不斷觀察和思考,教師發現所有這些外在的優秀表現都離不開這些優秀班主任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的推動。而且為了學生的長足進步,這些優秀班主任不斷追求進步、不斷超越自我,對于學生的所有表現他們都了然于胸,隨時保持著自己對學生的關注和思索。他們陪伴、愛護、監督、引導、欣賞學生,寬厚平等地對待學生的過失,把學生的思想動態和成長經歷一一刻畫在自己的心里,并且敦促自己把學生牽引向更為廣闊美好的天地。這些都是因為這些班主任具有無比的責任和愛心,所以才能取得這樣成果。

例如,這個學期,教師接了五年級的一個班,這個班級的衛生情況一開始就讓人直皺眉頭,再加上對于新接的班級知之甚少,因此,教師采取苦口婆心、以身示范的策略,想打動學生,帶動學生勞動,但是學生對于教師的行為卻視而不見。班會課的時候,教師走進教室,教室一如既往的臟、亂。教師把地上的紙團、粉筆頭、粉筆擦、書一一撿起,不動聲色,不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情緒波動,并且對學生說:“孩子們,今天老師會給你們提出一些問題,回答正確的老師將會在你們七色花上加上一朵作為獎勵。”學生們的興致一下子就上來了。“第一個問題,老師剛剛走進教室的時候干了什么事情?”學生都愣住了,但有一位同學舉手了:“老師剛剛把地上的粉筆擦撿起來了。”“正確,加一朵花。”這時候又有其他的學生舉手回答,教師適時對這幾個回答問題的孩子作出了肯定,表揚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并且再次提出問題:“在你們的日常生活中,你自己或者同學做過這樣的事情嗎?”學生們馬上就進入搜尋記憶的狀態,他們的眼睛忽閃忽閃的,很快就把班上兩位愛護公共環境的同學推舉了出來。教師馬上把護旗手這樣光榮的任務交給了這兩位同學,并且鼓勵其他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注重培養自己良好的行為習慣。小小的問答環節不僅再現了適合德育的生活場景,也觸動了學生的心靈。從此以后,教室的衛生情況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學生們也漸漸學會了欣賞別人的優點。

三、教師對學生傾注的愛是生態德育的催化劑

教育離不開愛,要想搞好教育就必須要有責任心。對于一個學生的教育,過程是漫長的甚至是曲折的,在這樣一個漫長而又曲折的過程中,教師只有用充滿愛心的理解、關懷、耐心和等待,才能使學生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并樂意改正身上的缺點。因此,教師應該用春風般的愛溫暖和融化學生,使學生的情感向教師傾斜,并使德育管理和實施生機盎然。

例如,新學期的第一節課,教師就發現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女孩子,她的衣著古怪,耳朵上有耳釘,劉海差不多把眼睛全部擋住,一臉的倔強。看著這個不一般的女生,教師側面對其進行了了解。一次周末放學的時間,教師居然看到她和一個男孩子手拉手,且在遇到教師時熟若無睹。面對這個年齡的孩子這樣的表現,教師需要用巧妙的手段、十足的耐心和關懷來感化她。出于“生態德育”的考慮,教師請教了這名學生原先的班主任,對這個女生的情況進行了大致的了解,沒有急于作出對這個女生的處理決定,而是仔細琢磨這樣一個年齡階段孩子出現此等情況的原因。首先,教師進行了家訪。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多次去她家找她聊天,她由一開始的排斥到后來的沉默不語再到最后對教師的傾訴,她終于向教師打開了心扉。教師這才知道,這個女生的母親帶著她再婚了,且母親跟她繼父又有了孩子,繼父和母親都不喜歡她。比較內向的她學習成績很一般,同學們都比較疏遠她。她在感覺生活比較無趣的同時又渴望別人的關愛,于是便出現了教師曾遇見的一幕。面對這個苦難的孩子,教師表達了對她的接納,告訴她老師愿意做她的避風港,只要她愿意重新做起,老師一定幫助她一起克服困難。也許她確實感受到了教師對她的真誠,她點頭表示同意。其次,在做好她的思想工作以后,教師找她父母進行了溝通,讓他們知道孩子的動態,勸說他們盡量多多關愛孩子,把孩子轉變成一個美好的人。再次,明白她的內心以后,教師組織班級的學生干部專門為了她進行了專題班會,建立了一個團結互助的助學小分隊,讓同學們跟她建立起良好的交往,幫助她一起學習,使她重新建立學習的自信。終于,在一次日記中,教師再次發現了她的心跡:“您是我永遠的老師,感謝您和同學們對我的幫助,把不幸的我變成了幸運的我,我會把自己變成美好的人來回報大家。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班主任的工作職責不僅是教會學生學習,更重要的是在學生學習生活的過程中用自己的智慧教給學生學習、生活、交往的智慧,把對生命的熱情、工作的熱情傳遞給學生,讓學生無時無刻都能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點滴關愛,用愛讓學生對教師、對同學敞開心扉,理解、接納教師的言行和愛護,用愛觸動學生的靈魂,真正建立交心的師生互動。

參考文獻:

[1]季海菊.生態德育:國外的發展走向與中國的未來趨勢[J].南京社會科學,2012(03).

[2]邱柏生.試論思想政治教育生態研究的方法論意義——兼論生態德育研究的方法論指向[J].思想教育研究,2011(08).

[3]張忠華,曹斯旻.我國生態德育研究與反思[J].徐州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3).

推薦訪問:德育 新理念 生態 策略 實施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