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健康成人一天需排泄尿量約1.5 L。在正常情況下,尿液大多呈透明且帶點淡褐色,可因飲水、出汗及活動量不同而深淺變化不等。當人體代謝異常或患某種疾病時,尿液顏色會出現特殊改變。因此,通過尿液顏色的觀察,可對某些疾病提供一些重要線索,以利于疾病發現和診斷。
白色黏液狀尿液 多見成年男性,偶爾會從尿道中排出白色黏液狀尿液,這是正常現象。但若經常排出白色黏液狀尿液,則可能是罹患前列腺炎、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等癥,應及早就醫治療,否則易經由性交傳染給配偶,引起生殖器官發炎,嚴重者還可造成不孕。
紅色尿最常見是泌尿生殖系統病變,如泌尿系統結石、炎癥、腎小球腎炎、泌尿系統腫瘤等。
病變多在膀胱三角區、后尿道(如急性膀胱炎、膀胱腫瘤、結石),從排尿開始至尿排完均為血尿。
此外,慶大霉素以及某些磺胺藥可引起腎臟損害造成血尿。某些藥物,如大黃,服用者的尿液中可呈紫紅色。
黃色尿 常見于肝膽系統疾病,如急性肝炎、膽囊炎和膽石病,總膽管結石和胰頭癌引起的阻塞性黃疸,最易產生黃色尿。藥源性黃色尿可見于服用阿的平以后,服用維生素B2或復方維生素B后也會使尿液變成深黃色。用于治療尿路感染的呋喃類抗生素如痢特靈,滅滴靈等,其褐色代謝產物可使尿液呈深黃色;中藥番瀉葉也會使尿液變成黃色。除了肝臟疾病能使尿液變成深黃色外,發燒、腹瀉、嘔吐等情況也會引起黃色尿。
藍色尿 可見于霍亂、斑疹傷寒,以及原發性高血鈣癥、維生素D中毒者。但這種顏色的尿多與服藥有關,非疾病所致。如服用利尿劑氨苯喋啶,注射亞甲藍針劑或服用美藍、靛卡紅、木餾油、水楊酸之后均可出現黃色尿,停藥即可消失,無需多慮。膽紅素尿被擱置時間過長后,發生氧化作用,也可使尿液變為藍色。
白色尿 尿液呈乳白色,其中混有淋巴液,含有大量脂肪微粒,因此又稱為乳糜尿。這是由于從腸道吸收乳糜液不能按正常的淋巴道回流到血液中而發生乳糜返流時,返流到泌尿系統淋巴管,使其壓力增高破裂,乳糜則進入尿中形成乳糜尿。乳糜返流所致的乳糜尿有先天性因素(先天性淋巴管瓣膜功能異常),也有繼發性因素(多見于絲蟲病、腹壁結核、腹腔腫瘤、胸腹部創傷、炎癥等)。此外,膿性尿也是乳白色,其中混有大量膿細胞,見于泌尿系統化膿性感染、淋病等。
黑色尿尿液從體內排出后,由于接觸到空氣,從表面開始逐漸變成黑色,直至尿液全部變黑,這是一種遺傳病,醫學上稱為黑酸尿癥。由于體內缺乏尿黑酸氧化酶,使得體內尿黑酸積聚而致。
除了黑酸尿癥這種病外,在患惡性瘧疾的病人中,也會出現黑色尿。另外,其他如酸中毒、黑色素瘤等疾病也會引起黑尿。
綠色尿常見感染、創傷、燒傷、手術或靜脈置管輸液等病史,突然出現休克、體溫驟然增高或降低、弛張熱,可并有皮膚出血斑點、鞏膜黃染、口唇和瞼結膜處蒼白、肝 因大量服用消炎藥或尿內有綠膿桿菌滋生時,即會排出綠色尿液。
無色尿可能是糖尿病、慢性間質性腎炎、尿崩癥的信號,如果不是飲水太多的緣故,應注意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