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血清EpCAM,sB7-H3表達水平及其與疾病活動性的相關性研究

時間:2023-07-17 17:55:03 來源:網友投稿

惠保衛,何 娜,王 喆,劉芯汝,黃國強,趙小瑩 (漢中市中心醫院血液風濕科,陜西漢中 723000)

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由于機體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自身多個部位健康組織的自身免疫病,嚴重者會對心、肺、大腦、腎臟等器官造成嚴重傷害甚至危及生命[1]。尋找相關的生物標志物有助于臨床醫師準確判斷患者病情。上皮細胞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CAM)參與細胞黏附、信號傳導等一系列生物學過程[2]。研究表明,EpCAM在自身免疫病中表達增加[3]。可溶性共刺激分子B7-H3(soluble costimulatory molecule B7-H3,sB7-H3)是B7共刺激分子家族的一員,已被證實在SLE患者外周血中表達下調[4]。但兩者在SLE中的共同作用尚不明確。本研究通過檢測SLE患者血清EpCAM和sB7-H3水平,旨在探討兩者與患者疾病活動性的相關性。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漢中市中心醫院血液風濕科收治的SLE患者135例作為SLE組,其中男性36例,女性99例,年齡34~55(41.80±5.69)歲,平均體質量指數(BMI)22.20±1.87kg/m2。納入標準:①符合《2020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診療指南》中SLE的診斷標準[5];
②初次發病;
③參與本研究前三個月內未接受治療;
④配合度高;
對照組無免疫系統疾病。排除標準:①并發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
②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
③并發糖尿病或代謝綜合征患者;
④伴有嚴重器官功能障礙患者;
⑤認知異常患者。依據SLE疾病活動指數(systemic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6]對SLE組患者進行評分:7項中樞神經系統癥狀及血管炎記8分,2項肌肉骨骼系統受累癥狀及4項腎臟受累癥狀記4分,3項脫發或皮膚黏膜受累癥狀、2項漿膜受累癥狀及2項免疫異常癥狀記2分,2項血液系統異常癥狀及發熱記1分,各項評分相加,分值越高說明疾病活動性越強。一般認為0~4分無任何活動,5~9分為輕度活動,10~14分為中度活動,≥15分為重度活動。本研究依據SLEDAI評分將SLE組患者分為活動期組(SLEDAI≥10分,75例)和緩解期組(SLEDAI≤9分,60例)。另選取同期在本院體檢中心接受體檢的健康志愿者12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44例,女性76例,年齡35~55(42.25±5.71)歲,BMI 21.95±1.84kg/m2。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受試者對本研究內容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儀器與試劑 庫貝爾MC-600血細胞分析儀,意大利Vital公司Monitor-100全自動血沉儀,國賽Omlipo特定蛋白分析儀。抗雙鏈DNA(抗dsDNA)抗體試劑盒(北京安必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EpCAM,sB7-H3試劑盒(上海羽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方法 SLE組于入院次日清晨采取10ml空腹靜脈血,對照組于體檢當日清晨采取10ml空腹靜脈血,其中5ml置于有抗凝劑的試管內,采用血細胞分析儀檢測白細胞計數(whiteblood cell count,WBC)、淋巴細胞計數(lymphocyte count,LYM)、血小板計數(platelet count,PLT);
全自動血沉儀檢測紅細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
另外5ml室溫下靜置60min,置離心機以3 000r/min離心10min,分離血清,轉移至-80℃冰箱中保存待測。速率散射免疫比濁法測定補體C3,C4水平;
酶聯免疫吸附(ELISA)法測定抗雙鏈DNA(抗dsDNA)抗體和EpCAM,sB7-H3的表達水平,具體操作規范嚴格遵循試劑說明書進行。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5.0 軟件對本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EpCAM,sB7-H3等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成組設計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
SLEDAI評分不符合正態分布,以中位數(四分位區間)[M(Q1,Q3)]表示,兩個樣本比較行Mann-Whitney檢驗;
計數資料以例數(%)[n(%)]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earson相關性分析SLE組血清EpCAM與sB7-H3水平的相關性及兩者與患者生化指標的相關性,Spearman相關性分析SLE組血清EpCAM,sB7-H3水平與SLEDAI評分的相關性;
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評價血清EpCAM和sB7-H3區分SLE患者緩解期及活動期的價值,EpCAM,sB7-H3聯合區分與兩者單獨區分ROC曲線下面積(AUC)的比較采用Z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SLE組與對照組生化指標及血清EpCAM,sB7-H3表達水平比較 見表1。SLE組的WBC,LYM,PLT,補體C3,C4和sB7-H3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而ESR,24h UTP,抗dsDNA抗體和EpCAM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表1 SLE組與對照組生化指標及血清EpCAM,sB7-H3表達水平比較(±s)

表1 SLE組與對照組生化指標及血清EpCAM,sB7-H3表達水平比較(±s)

項目 SLE組(n=135)對照組(n=120) t P WBC(×109/L) 3.49±0.53 7.12±1.05 35.418 0.000 LYM(×109/L) 0.84±0.19 1.92±0.41 27.472 0.000 PLT(×109/L) 113.82±20.21 216.36±40.58 25.964 0.000 ESR(mm/h) 55.39±8.70 5.65±1.26 62.040 0.000 24h UTP(g) 0.54±0.10 0.10±0.02 47.355 0.000抗dsDNA抗體(U/L) 1.63±0.51 0.40±0.09 26.056 0.000補體 C3(g/L) 0.69±0.17 1.18±0.22 20.016 0.000補體 C4(g/L) 0.26±0.05 0.51±0.13 20.693 0.000 EpCAM(ng/ml) 11.38±3.32 3.54±1.15 24.586 0.000 sB7-H3(ng/ml) 12.18±3.54 20.15±5.26 14.330 0.000

2.2 活動期組與緩解期組一般資料、生化指標、血清EpCAM,sB7-H3表達水平及SLEDAI評分比較 見表2。活動期組的WBC,LYM,PLT,補體C3,C4和sB7-H3表達水平均明顯低于緩解期組,而ESR,24h UTP,抗dsDNA抗體、EpCAM水平和SLEDAI評分均明顯高于緩解期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兩組年齡、性別、BMI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表2 活動期組與緩解期組一般資料、生化指標、血清EpCAM,sB7-H3表達水平及SLEDAI評分比較[±s,n,M(Q1,Q3)]

表2 活動期組與緩解期組一般資料、生化指標、血清EpCAM,sB7-H3表達水平及SLEDAI評分比較[±s,n,M(Q1,Q3)]

項目 活動期組(n=75)緩解期組(n=60) t/χ2/Z P年齡(歲) 42.20±5.85 41.30±5.49 0.913 0.363性別(男/女) 21/54 15/45 0.153 0.695 BMI(kg/m2) 22.08±1.82 22.35±1.94 0.832 0.407 WBC(×109/L) 3.03±0.46 4.06±0.61 11.182 0.000 LYM(×109/L) 0.72±0.16 0.98±0.22 7.943 0.000 PLT(×109/L) 109.89±19.07 118.73±21.64 2.520 0.013 ESR(mm/h) 58.39±9.24 51.65±8.03 4.461 0.000 24h UTP(g) 0.65±0.11 0.41±0.08 14.163 0.000抗dsDNA抗體(U/L) 1.85±0.61 1.36±0.39 5.400 0.000補體 C3(g/L) 0.53±0.12 0.88±0.24 11.030 0.000補體 C4(g/L) 0.19±0.04 0.35±0.07 16.689 0.000 EpCAM(ng/ml) 13.50±3.89 8.72±2.61 8.159 0.000 sB7-H3(ng/ml) 9.79±2.84 15.17±4.42 8.564 0.000 SLEDAI評分(分) 12(11,12) 7(6,8) 10.062 0.000

2.3 SLE組血清EpCAM與sB7-H3表達水平的相關性及兩者表達水平與SLEDAI評分的相關性 Pearson相關性分析顯示,SLE組血清EpCAM與sB7-H3表達水平呈負相關(r=-0.607,P=0.000);
Spearman相關性分析顯示,SLE組血清EpCAM水平與SLEDAI評分呈正相關(r=0.475,P=0.000),sB7-H3水平與SLEDAI評分呈負相關(r=-0.664,P=0.000)。

2.4 SLE組血清EpCAM,sB7-H3與患者生化指標的相關性 見表3。SLE組血清EpCAM與WBC,LYM,PLT,補體C3,C4水平均呈負相關,與ESR,24h UTP,抗dsDNA抗體水平均呈正相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SLE組血清sB7-H3與WBC,LYM,PLT,補體C3,C4水平均呈正相關,與ESR,24h UTP,抗dsDNA抗體水平均呈負相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表3 SLE組血清EpCAM,sB7-H3與患者生化指標的相關性

2.5 血清EpCAM,sB7-H3區分SLE患者緩解期及活動期的價值 見圖1。血清EpCAM區分SLE患者緩解期及活動期的AUC為0.816(95%CI:0.745~0.887),敏感度、特異度分別為70.7%,83.3%,截斷值為11.23ng/ml;
sB7-H3區分SLE患者緩解期及活動期的AUC為0.797(95%CI:0.720~0.875),敏感度、特異度分別為74.7%,75.0%,截斷值為11.70ng/ml;
兩者聯合區分的AUC為0.905(95%CI:0.853~0.958),敏感度、特異度分別為89.3%,71.7%,兩者聯合區分的AUC顯著大于EpCAM單獨區分的AUC(Z=1.978,P=0.048)和sB7-H3單獨區分的AUC(Z=2.277,P=0.023)。

圖1 血清EpCAM,sB7-H3區分SLE患者緩解期及活動期ROC曲線

SLE屬于一類復雜的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病,患者體內產生大量的致病性免疫復合物,累積機體多個器官,主要表現為皮膚、關節、腎臟受累[7]。SLE病理機制與遺傳、環境因素、內分泌等多種因素相關[8]。SLE早期診斷和分類非常困難,在確診時往往已經發生了不可逆的器官損傷[9]。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針對免疫系統的藥物如激素、免疫抑制劑等進行治療,雖然取得一定效果,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10]。當患者處于病情活動期時,其發熱、乏力等癥狀容易與細菌感染混淆[11],增加了臨床治療的難度。醫學界目前尚無能夠區分SLE病情活動期與緩解期的金標準,因此尋求能夠判斷患者病情及疾病活動性的新的生物標志物,能夠為臨床準確判斷患者病情、延緩疾病進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依據。

SLE患者存在著免疫功能異常情況,本研究發現,SLE組補體C3,C4水平降低,這與王結珍等[12]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SLE患者病情活動時產生的免疫復合物沉積在組織器官中,補體系統被激活,補體C3,C4參與清除免疫復合物被大量消耗[13],造成體內免疫功能異常。

EpCAM是一種分子量為40kD的同源性Ca2+非依賴性細胞-細胞黏附分子,定位于上皮細胞的基底外側膜和漿細胞,在上皮腫瘤組織中高度表達[2,14-15],是上皮性卵巢癌的生物標志物之一[16]。本研究結果表明SLE患者血清EpCAM表達上調,在另一自身免疫病-原發性舍格倫綜合征患者中,EpCAM具有類似的表現[3],可能是受到干擾素信號傳導所致[17]。SLE患者免疫功能異常,體內多種與免疫相關的信號通路如核因子-κB 通路、炎性體和干擾素信號傳導通路處于失調狀態,EpCAM可能受這些通路調控,在SLE患者中呈現異常表達。B7-H3參與多項疾病進展,B7-H3的缺乏會導致肥胖及脂肪組織炎癥[18]。本研究結果發現,SLE患者血清sB7-H3表達下調,與SUN等[4]結果一致。與SLE相關的動物實驗證實,B7-H3激動劑能夠改善SLE小鼠模型中的炎癥癥狀,表明B7-H3對SLE發生和發展具有抑制作用,可能用于早期治療SLE[19]。SLE患者sB7-H3水平降低可能是由于機體外周血中游離的sB7-H3與T細胞表面的相關B7-H3受體結合所導致[4]。當患者處于病情活動期時,機體對自身的免疫反應加劇,皮膚受累加劇,EpCAM表達增加,同時免疫細胞被大量激活,機體外周血中sB7-H3被大量消耗,因而SLE病情活動期患者血清EpCAM,sB7-H3變化更明顯。SLE組血清EpCAM與sB7-H3水平呈負相關,且兩者與SLE患者疾病活動性關系密切,表明EpCAM,sB7-H3在SLE病情進展過程發揮著相反作用,但兩者具體的作用機制尚不清楚,需要進一步研究。采用EpCAM,sB7-H3聯合區分SLE患者緩解期及活動期的敏感度更高,彌補了SLEDAI評分的局限性,在患者體內分子水平已隨病情變化發生相應改變而外觀表象尚未發生變化時對患者病情做出及時準確的判斷。

綜上所述,SLE患者血清EpCAM表達上調,sB7-H3表達下調,與疾病活動性密切相關,兩者聯合對于區分患者病情處于活動期還是緩解期具有一定的預測價值,為臨床對SLE的診斷及病情判斷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小,所得試驗數據可能存在一定的偏頗,這與患者個體差異有關,同時由于條件限制,未探討EpCAM,sB7-H3在SLE中的具體作用機制,后續的研究可從與免疫細胞、炎性反應相關的信號傳導通路進行探討。

猜你喜歡期組活動期補體重癥流行性出血熱患者PBMC 中Fas/FasL 表達及免疫機制研究*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22年5期)2022-07-01低水平HBsAg患者纖維化分期特征及其與血小板的相關性分析肝臟(2021年9期)2021-10-19補體因子H與心血管疾病的研究進展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21年8期)2021-08-13抗dsDNA抗體、補體C3及其他實驗室指標對于診斷系統性紅斑狼瘡腎損傷的臨床意義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21年2期)2021-03-29癌胚抗原、糖蛋白抗原聯合檢測對不同分期胃癌的診斷價值中國民間療法(2020年10期)2020-06-17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3與慢性腎臟病患者礦物質代謝紊亂的相關性研究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9年21期)2019-11-14養陰化瘀方聯合強化西藥方案治療活動期系統性紅斑狼瘡療效研究中國中醫急癥(2019年10期)2019-05-21流感患兒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補體的檢測意義中國醫藥指南(2017年3期)2017-11-13抗生素聯合奧美拉唑治療活動期胃潰瘍的療效觀察轉化醫學電子雜志(2015年4期)2015-12-27愈瘍消潰方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活動期30例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4年23期)2014-03-01

推薦訪問:活動性 血清 相關性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