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婕,鄧 俊,范新陽,和永芳,黃 雄,和東鵬,苗永旺
(1.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畜牧獸醫局,云南 麗江 674100;
2.云南省畜牧總站,云南 昆明 650224;
3.云南農業大學 動物科學技術學院,云南 昆明 650201)
玉龍雪山烏雞是分布于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境內玉龍雪山西麓納西族居住地的優良地方雞種。據考證,該雞是在當地特殊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下,由當地納西族原住民將捕獲的麗江本土野雞(箐雞)長期馴養和封閉繁育形成的。該雞體型中等,性情活潑,脛長,能飛善跑,肉質佳、風味獨特,營養豐富,耐粗飼,抗病力強,對當地山地寒溫帶、山地暖溫帶自然生態條件的適應性強。近年來,受外來 “快大型”肉雞和土雜雞的沖擊,該雞飼養量迅速減少,若不及時對其種質資源進行挖掘,進一步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玉龍雪山烏雞遺傳資源將面臨滅絕風險。
由于缺乏對玉龍雪山烏雞的系統調查和研究工作,有關該雞的基本信息(如品種類型、來源及形成歷史、中心產區、分布區域、存欄數量、自然生態條件和養殖方式等)比較零散,其體型外貌、生產性能、肥育性能和適應性等種質特性尚不清楚。基于此,本課題組自2018 年起對玉龍雪山烏雞進行遺傳資源調查,旨在對該雞的基本信息進行核實和梳理,全面揭示其種質特性,為其有效保護和合理選育利用方案的制訂提供依據。
1.1 材料
用于玉龍雪山烏雞各項指標(生長發育觀測和舍飼平養育肥增重試驗除外)觀測的個體均來自主產區(玉龍縣)農戶散養雞群的成年雞,均具備典型的品種特征。在龍蟠、太安、九河和拉市4 個鄉鎮的9 個村共觀測6 012 羽成年雞的羽色;
在太安鄉和龍蟠鄉隨機對120 羽雞 (公母各半) 的膚色、脛色、舌苔色、喙色和脛趾羽進行觀測;
在龍蟠、太安、九河和拉市鄉隨機對78 羽(公雞30 羽、母雞48 羽) 300 日齡雞的體重和體尺進行測定;
用于屠宰性能測定和肉樣分析的60 羽雞 (公母各半) 均采自龍蟠鄉的6 個村;
用于蛋品質分析的60 份新鮮蛋樣采自龍蟠鄉的新尚、星民和新聯3 個村。用于體重和體尺測定、屠宰性能測定、肉品質及營養成分分析的雞是在進行羽色觀測的6 012 羽雞中根據成年日齡的要求 (240~300 日齡) 隨機選取。詳細信息見表1。
表1 玉龍雪山烏雞遺傳資源調查地點、觀測項目及數量Tab.1 Genetic resources survey sites,observation items and sample size of Yulong Snow Mountain black-boned chicken
1.2 方法
1.2.1 產地、分布、數量、形成歷史及產區自然生態條件
通過查閱縣志、畜禽品種志、歷史、氣象、水文和生態等資料及現場調研,了解玉龍雪山烏雞的產地、分布、品種形成歷史及產區自然生態條件;
根據各鄉鎮每戶調查的玉龍雪山烏雞飼養數量得出全縣的飼養數量;
根據出欄日齡估算雞的存欄數量及近年變化情況。
1.2.2 體型外貌和生產性能觀測
外貌特征、成年雞的體重和體尺及生產性能(包括生長性能、屠宰性能、肉蛋品質、繁殖及產蛋性能)等參照《畜禽遺傳資源調查技術手冊》[1]進行觀測。肌肉常規營養成分分析方法:將雞屠宰后,取胸肌肉和腿肌肉樣等比例混合,送至云南省畜牧獸醫科學院動物營養研究所進行常規營養成分指標測定。粗脂肪、粗蛋白和粗灰分的測定分別采用索氏抽脂法、凱氏定氮法和灼燒殘留量法。
1.2.3 舍飼平養不限飼條件下的飼養試驗
選取龍蟠鄉新尚和星明村農戶飼養的玉龍雪山烏雞(70 日齡)公雞30 羽[ 平均體重(860±7.98) g]和母雞30 羽 [ 平均體重(710±11.8) g],在玉龍曦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養雞場進行舍飼平養。采用云南省大理傲農黑爾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2828 優質土雞濃縮飼料按公司配方配合飼料,不限量自由采食,飼養期為69 d,試驗結束時試驗用雞約為139 日齡。測定雞只的始重和末重。
1.3 數據分析
將觀測數據錄入到Excel,進一步使用SPSS 21.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均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體型指數參照包世增[2]和周杰瓏等[3]的方法計算。
2.1 中心產區、分布和數量
玉龍雪山烏雞原產地位于云南省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境內,中心產區為玉龍縣龍蟠鄉,集中分布于該鄉的新尚、龍蟠、魯南、星明、興文和新聯6 個自然村;
與龍蟠鄉連接一線的九河鄉、太安鄉、石鼓鎮和拉市鄉也有少量分布。玉龍雪山烏雞屬于肉蛋兼用型雞種,由于受外來商品雞的沖擊和影響,該雞群體飼養量逐年下降。據調查,玉龍雪山烏雞2019 年存欄數約8 026 羽,2020年存欄數約7 264 羽,2021 年存欄數約6 012 羽。該雞目前沒有進行過本品種選育,尚未建立專門化的品系。2022 年,玉龍曦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從該雞中心產區選購種雞建立保種核心群并建立家系,對該雞進行保種和提純復壯。
2.2 產地自然生態條件
玉龍雪山烏雞產區地處滇西北,屬云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結合部,位于E99°23′~100°32′,N26°34′~27°46′之間。縣域內山巒疊嶂,森林密布,具有橫斷山峽谷和滇西高原2 種特征,山地高原占95.5%,谷壩鑲嵌其中。地勢由北向南呈階梯狀遞降。山脈大多呈南北走向,有屬于云嶺山系的玉龍雪山和老君山山系;
境內最高海拔5 596 m,最低海拔1 400 m。縣境內水資源豐富,為“三江并流”區域的金沙江水系和瀾滄江水系。天然水量充沛,水源豐富,水質優良。轄區內的氣候屬低緯高原山地季風氣候,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的典型立體氣候特征。年平均氣溫12.6 ℃,極端最高氣溫32.3 ℃,極端最低氣溫-7.5 ℃。境內干、濕季分明,降雨集中在6—9月,年平均降雨量953.9 mm,年平均濕度64%;
年平均無霜期294 d,平均日照時間2 530 h,日照率57%。
全縣土地面積639 260 hm2,其中耕地面積23 857 hm2;
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2.3%,以松、杉、櫟和灌木為主的森林面積462 185 hm2。土壤類型分為高山草甸土、暗針葉林土、暗棕壤、棕壤、黃棕壤、紅壤、水稻土和草甸土等,其中紅壤占30.6%。土壤多微酸或中性偏堿。可利用天然草場面積118 060 hm2。草地類型多為山地灌木林草場、林間草場和高山草甸等。壩區農作物以玉米、小麥、水稻和蠶豆為主,山區農作物以油菜、馬鈴薯、蔓菁、燕麥、蕎麥和蕓豆為主。玉龍雪山烏雞養殖飼料資源豐富。
2.3 品種來源及形成歷史
早在距今5~10 萬年前,玉龍雪山烏雞產地就有人類祖先的活動[4],縣境內居住的納西族淵源于遠古時期居住在中國西北河、徨地帶的羌人,約公元11 世紀中葉牟西牟磋(蒙醋)時期在麗江定居至今[5]。納西族先祖遷徙到麗江時攜帶了牦牛和馬,但未攜帶雞[6-7]。據考證,玉龍雪山烏雞形成于麗江納西族生活地域的玉龍雪山西麓,是在當地山地暖溫帶和寒溫帶特殊地理生態環境條件下,由當地納西族原住民捕獲的本土野雞(箐雞)經過長期馴養和封閉繁育而形成的優良地方雞種。玉龍雪山烏雞飼養歷史悠久,根植于納西族的宗教信仰和飲食文化,飼養歷史至少1 000 余年[8-10]。據調查,2019 年之前從未建立過玉龍雪山烏雞保種場和育種場,未對該雞開展過系統的保種和選育工作;
該雞僅限于當地農戶散養,選育目標不明確,對該雞的選擇壓力多來自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粗放的飼養方式。
2.4 成年體型外貌特征
2.4.1 羽色
由表2 可知:玉龍雪山烏雞羽色類型主要為凈色羽、黑褐羽和黑黃羽。凈色羽包含白羽和黑羽2 種羽色,其中黑羽數量較多(占89.41%),白羽在群體中占0.12%,黑褐羽在群體中占9.95%,黑黃羽在群體中占0.52%。
表2 玉龍雪山烏雞羽色類型Tab.2 Feather color types of Yulong Snow Mountain black-boned chicken
2.4.2 膚色、脛色、喙色、舌苔色及脛趾羽
根據感官判定,玉龍雪山烏雞可分為深烏和淺烏2 個等級。由表3 可知:膚色、脛色和喙色均表現為烏色,其中深烏膚色占96.67%,深烏脛色占91.67%,深烏喙色占92.50%,深烏色舌苔個體占94.17%。觀察發現:舌苔顏色深淺與膚色的烏黑程度有較大的關聯性。此外,該雞膚色、脛色和喙色穩定程度高,無脛羽及趾羽。
表3 玉龍雪山烏雞膚色、脛色、喙色和舌苔顏色Tab.3 Color of skin,shank,beak and tongue coating of Yulong Snow Mountain black-boned chicken
2.4.3 成年個體體重和體尺
由表4 可知:成年(300 日齡)玉龍雪山烏雞公、母雞平均體重分別為2 073 和1 902 g,平均體斜長分別為25.20 和21.45 cm,脛長分別為14.21 和11.21 cm。與云南其他地方雞[11]相比,玉龍雪山烏雞體型中等,具有腿細和脛長的特征。
表4 成年玉龍雪山烏雞的體重和體尺Tab.4 Body weight and body size of adult Yulong Snow Mountain black-boned chicken
2.4.4 體型特征
由表5 可知:與云南其他地方雞[11-12]相比,玉龍雪山烏雞的成年體重與同為麗江市的他留烏骨雞和華坪烏骨雞相近,但體型指數有較大差異;
其體型結構指數與位于同一個地理區域的尼西雞最相似,但兩者成年個體的其他體型指數有一定差異。根據結果可知:玉龍雪山烏雞體型中等,腿細脛長,體寬而深,肌肉發達,體型近似船型。公雞頭頸高昂,尾翹立,體格結實,體軀結構勻稱;
母雞后軀發育良好,常呈前細后粗的圓錐形。
表5 玉龍雪山烏雞與云南其他地方雞種的體型指數Tab.5 Body size indexes among Yulong Snow Mountain black-boned chicken (YSMB) and other local chicken breeds in Yunnan
2.5 生產性能
2.5.1 放養條件下的成活率及不同日齡體重
由表6 可知:玉龍雪山烏雞公、母雞出殼重分別為35.37 和32.40 g,公、母雞平均日增重分別為6.74 和6.21 g。從出生至5 周齡(育雛期)成活率為93.8%,6~43 周齡(育成期)成活率為87.6%。
表6 放養條件下玉龍雪山烏雞不同周齡的體重Tab.6 Body weight of Yulong Snow Mountain black-boned chicken at different weeks of age under stocking conditions g
2.5.2 舍飼平養條件下的日增重
由表7 可知:舍飼平養條件下,約70 日齡玉龍雪山烏雞公、母雞的單羽平均日增重分別為(11.06±0.09)和(9.68±0.31) g,生長速率明顯提高;
公、母雞料重比分別為2.78 和2.91。
表7 舍飼平養條件下玉龍雪山烏雞的日增重Tab.7 Weight gain of Yulong Snow Mountain black-boned chicken under flat rearing
2.5.3 屠宰性能測定
屠宰后的玉龍雪山烏雞皮、肉和骨均為烏色。由表8 可知:玉龍雪山烏雞公(270 日齡)、母(240日齡)雞屠宰率分別為89.09%和89.20%,瘦肉率分別為39.75%和36.51%。該雞的屠宰性能與云南的武定雞、他留烏骨雞、茶花雞和文山雞[11]相當,但低于鹽津烏骨雞、西疇烏骨雞和坡芽山雞[11]等地方雞種。
表8 玉龍雪山烏雞的屠宰性能Tab.8 Slaughtering performance of Yulong Snow Mountain black-boned chicken
2.5.4 肉質、肌肉營養成分和蛋品質
由表9 可知:玉龍雪山烏雞公、母雞肉pH 值分別為6.11 和6.19,滴水損失分別為3.78 和3.26,熟肉率分別為61.75%和62.80%。該雞肉品質與多數云南其他地方雞[11-12]相當,但其肌肉中粗脂肪含量相對偏低。
表9 玉龍雪山烏雞的肉質和肌肉營養成分Tab.9 Meat quality and muscle nutritional composition of Yulong Snow Mountain black-boned chicken
經測定:300 日齡玉龍雪山烏雞的蛋重為40~60 g,平均(52.37±3.74) g;
蛋形指數為1.34±0.06;
蛋殼多為粉白色(94.65%),部分為淡褐色(5.35%);
蛋殼強度為(0.65±0.99) kg/cm2,厚度為(0.04±0.06) cm;
蛋比重為6.76±0.87,蛋黃色澤為12.00±0.82,蛋黃比為30.27%±2.55%;
哈氏單位為30.27±2.55;
血斑和肉斑率為0。與商品蛋雞和云南其他地方雞[11,13]相比,300 日齡玉龍雪山烏雞的平均蛋重比商品蛋雞的輕,但比大部分云南其他地方雞的蛋重稍重;
其他各項指標均在正常范圍,且優于外來商品蛋雞和大部分云南其他地方雞種。
2.5.5 繁殖與產蛋性能
對當地9 戶農戶飼養的100 羽玉龍雪山烏雞的繁殖性能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雞群公、母比例為1∶7~1∶10,公雞通常約180 日齡開叫,母雞通常180~210 日齡開產,初產蛋重平均(27.51±1.59) g,年產蛋數150~180 枚。除6—8 月雨季外,每年自然孵化3 次,每窩孵化種蛋14~18 枚,以16 枚為主,種蛋受精率為90.41%,受精蛋孵化率約為89.73%。母雞就巢性較強,自然放養條件下,健康母雞約產蛋10 枚開始就巢,年就巢7~8 次,每次就巢15~17 d,人為醒巢每次就巢7~10 d。
2.6 適應性及飼養管理
玉龍雪山烏雞主產區位于云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結合部,該雞是在當地山地寒溫帶和山地暖溫帶自然生態風土馴化下,經過當地納西族群眾長期選育形成的地方原始雞種,對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粗放的養殖方式有良好的適應性,耐粗飼,易飼養管理,抗逆性極強。該雞飼養方式極其簡單粗放,無特殊的飼養要求。產地為山區,當地納西族居民居住分散,房前屋后林地較多,習慣白天將雞放養在山坡林間,使其自主覓食,傍晚使其回到房前屋后搭建的棚舍中棲息,并稍加補飼。
調查發現:玉龍雪山烏雞為滇西北高原較為獨特的地方雞資源,該雞是在當地高原山地自然生態條件下,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形成的,與當地納西族古老的祭神祈福、替人償債、除穢和喪葬等習俗活動和飲食文化密切相關[4-11]。中心產區為玉龍縣龍蟠鄉,集中分布在新尚、龍蟠、魯南、星明、興文和新聯村6 個自然村,與龍蟠鄉連接一線的九河鄉、太安鄉、石鼓鎮和拉市鄉也有少量分布。玉龍雪山烏雞飼養方式原始,多為農戶林間山地放養,使該雞形成了適應高寒山地氣候環境、抗逆性強、耐粗飼和覓食力強等優良種質特性。該雞為肉蛋兼用型雞種,目前存欄有限,處于瀕危狀態。
玉龍雪山烏雞體型中等,體質結實,外貌優美,為常羽類型,群體中羽色以黑色為主,多為單冠、平頭;
其雞冠、肉垂、舌和膚色深烏,皮、肉、骨“三烏”特征明顯且能穩定遺傳;
脛色和趾色較為均一,大多表現為烏色,無脛羽和趾羽。體型指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雞品種的外貌、體型結構和生產性能特征,在雞的品種鑒定和育種工作中具有重要意義。在云南地方雞種中,黑羽烏雞的典型代表為鹽津烏骨雞[11],玉龍雪山烏雞與之相比體型相對較小,且兩者體型指數差異較大,揭示這2 個地方雞種的體型外貌不一致。玉龍雪山烏雞與同分布于麗江市的他留烏骨雞和華坪烏骨雞相比,成年體重相近,但體型指數也有較大差異[11-12]。與位于同一個地理區域的尼西雞相比,雖然兩者都以黑羽為主,但尼西雞為非烏骨雞,且兩者成年個體的體型指數也有一定差異。玉龍雪山烏雞比無量山烏骨雞體型小,但大于云南的小型雞種獨龍雞,體型指數也有較大差異。玉龍雪山烏雞的體型結構指數大于尼西雞,而小于鹽津烏骨雞、他留烏骨雞和無量山烏骨雞等雞種,揭示其產肉性能高于尼西雞,但低于鹽津烏骨雞和他留烏骨雞等雞種;
玉龍雪山烏雞的強壯指數大于尼西雞和獨龍雞,與他留烏骨雞相當,但小于鹽津烏骨雞,說明該雞體型緊湊性和肥度優于尼西雞和獨龍雞,但比鹽津烏骨雞差;
從第一胸指數、第二胸指數和高腳指數來看,玉龍雪山烏雞高于云南其他地方雞種,揭示該雞胸部發育較好,脛較長,高腳;
從髖胸指數來看,玉龍雪山烏雞在云南地方雞中適中,結合第一胸指數和第二胸指數來看,雖然該雞呈前細后粗的圓錐體形,但后驅的發育程度相對較差,不如鹽津烏骨雞。
從放養條件下不同日齡階段的體重來看,玉龍雪山烏雞公、母雞的絕對生長速率約在12 周齡達到峰值,至16 周齡時下降,因此,要特別重視該雞4~16 周齡的飼養管理,以達到該雞早期最大的生長速率及成年體重。該雞在30 周齡以后絕對生長下降,累積生長變緩,可以確定該雞出欄上市的較佳年齡約為30 周齡。放養條件下,該雞的表現與多數云南地方雞相似,表現為早期生長速率慢[11-12];
但在平養舍飼不限食條件下,表現出較好的增重效果,公、母雞料重比分別為2.78 和2.91,飼料報酬高,肥育效果好。從其屠宰性能來看,玉龍雪山烏雞公、母雞屠宰率均在89%以上,與武定雞、他留烏骨雞、茶花雞和文山雞相當,但低于鹽津烏骨雞、西疇烏骨雞、坡芽山雞、蘭坪絨毛雞和瓢雞等云南地方雞種[11],揭示其產肉性能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就肉品質和營養成分而言,玉龍雪山烏雞與多數的云南其他地方雞的肉品質相當,但其肌肉中脂肪含量與茶花雞、大圍山微型雞和瓢雞等相近,與云南其他地方雞[11-12]相比偏低。研究表明:當雞肉中的最佳脂肪含量在2.5%~3.0%時,具有良好的適口性和風味[12,14]。可見,提高玉龍雪山烏雞雞肉中脂肪含量是今后該雞育種的主要目標。與已有研究[14-18]相比,玉龍雪山烏雞蛋品質優于外來商品蛋雞和多數中國地方雞種。與中國一些其他地方雞種相比[15],玉龍雪山烏雞的繁殖性能高,具有較高的產蛋性能和孵化率,但其抱窩性強。從生產性能指標來看,玉龍雪山烏雞個體間變異較大,表明該雞整齊度不高,揭示其選育程度較低。
玉龍雪山烏雞養殖的生態環境為滇西北高原山地生境,與當地粗放的養殖水平相適應,該雞種的形成還與當地納西族文化及飲食習慣密切相關。該雞為肉蛋兼用型地方雞種,具有抗逆性強、耐粗飼和覓食力強等優良種質特性,但尚未對其進行過系統科學的選育工作。目前該雞群體數量有限,處于瀕危狀態。建議加大對該雞的保種力度,在其中心產區建立保種區和保種場,進行擴繁和提純復壯,避免外來雞種的引入。
猜你喜歡烏骨雞玉龍雪山烏雞——烏雞">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新潮萌寵——烏雞瘋狂英語·新悅讀(2021年10期)2021-11-23新加坡流行遛烏雞環球時報(2021-06-15)2021-06-15黑羽烏蒙烏骨雞疾病發生規律及防制措施中國畜禽種業(2020年7期)2020-12-16淺談烏骨雞的養殖技術中國畜牧業(2020年19期)2020-01-13玉龍雪山東坡赤壁詩詞(2019年5期)2019-11-14輕輕松松聊漢語:云南玉龍雪山金橋(2019年12期)2019-08-13烏雞白鳳丸的“神奇真相”:不僅是婦科圣藥,更是痛風良藥人大建設(2018年11期)2019-01-31烏雞高效益飼養技巧今日農業(2019年10期)2019-01-044個貴州烏骨雞群體遺傳關系的微衛星標記分析江蘇農業科學(2018年21期)2018-12-06游玉龍雪山小學生作文(中高年級適用)(2018年5期)2018-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