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敏 吳際生
原發性痛經(Primary dysmenorrhea,PD)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指女性在月經期出現不明原因的子宮痙攣性疼痛,這種疼痛通常不伴盆腔、生殖器等器質性病變,從排卵期開始即可發病[1-3]。PD發病率高,且多見于年輕女性,嚴重影響其工作、學習和生活質量[4]。長期使用西藥治療PD不良反應大,當前最常用的是非甾體抗炎藥和口服避孕藥;而中醫治療方法多樣,如灸法、推拿、中藥、穴位貼敷、針刺、溫針灸以及針藥聯合治療等[5-10]。中醫治療是一種綠色健康、療效確切的方法,特別是灸法,既無針刺的疼痛也無中藥的苦澀,患者依從性好,值得推廣,目前臨床上單純灸法治療PD以溫和灸、熱敏灸、隔物灸為主,其他灸法報道較少[11]。筆者前期曾研究溫針灸治療PD臨床療效顯著[12],但部分患者無法接受溫針灸的針刺疼痛,筆者查閱文獻發現麥粒灸合腕踝針治療帶狀皰疹急性期疼痛療效顯著[13],這為筆者臨床治療打開新思路,相對于針刺,麥粒灸痛苦感更小,治療時間短,患者的依從性應該會更好。因此,本研究在前期溫針灸治療PD的研究基礎上采用臨床對照研究,觀察麥粒灸治療寒濕凝滯型PD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病例選取2019年10月—2022年3月寧德市中醫院針灸科診斷為寒濕凝滯型原發性痛經的患者。共收集120例病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60例進行臨床干預研究。治療組年齡(25.15±5.91)歲;病程(6.98±3.14)年。對照組年齡(24.60±6.23)歲;病程(6.48±3.28)年。2組患者年齡、病程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西醫診斷標準參照《婦產科學》[14]:原發性痛經是指一般在初潮后一段時間,月經周期轉規律后出現經期下腹墜痛,基礎體溫測定證實痛經發生在排卵周期,婦科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臨床即可診斷。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醫婦科學》[15]:婦女正值經期或經行前后,出現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則劇痛昏厥者,稱為痛經,亦稱經行腹痛。寒濕凝滯證主要證候:經行小腹冷痛,得熱則舒,經量少,色紫暗有塊,伴形寒肢冷,小便清長。苔白,脈細或沉緊。
1.3 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的原發性痛經患者;②年齡15~35歲女性;③月經周期規律;④在接受本研究治療前1個月經周期未接受其他治療;⑤患者知情同意并自愿參加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方法
1.4.1 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布洛芬緩釋膠囊(國藥準字 H20113204,輔仁藥業集團有限公司,規格:300 mg)治療,在每次痛經發作時服藥,每天2次,每次300 mg,連服3 d。治療組取子宮穴和關元穴,具體操作方法如下:采用精細純凈艾絨(南陽綠瑩艾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產),將艾絨用手搓捏成麥粒大小的圓錐形艾炷,施灸時先在患者子宮穴、關元穴涂以少量凡士林,以使艾炷便于粘附,然后將事先搓捏好的艾炷置于患者子宮穴、關元穴上點燃施灸,當艾炷燃剩2/5或1/4而患者感覺到微有灼痛時,用鑷子將燃剩的艾炷迅速夾走,并熄滅,易柱再灸[16]。每次灸5~7壯,以患者皮膚出現紅暈而不起泡為度。經前1周施灸,每天1次,直至月經來潮。療程:以3個月為1個療程,1個療程后評定療效。
1.4.2 觀察指標①疼痛程度評分標準:視覺模擬評分-數字評分法(NRS)[17]:以0~10個點來描述疼痛強度,0表示無疼痛,疼痛較強時增加點數,依次增強,10表示最劇烈的疼痛。②痛經癥狀的嚴重程度及持續時間:COX痛經癥狀量表(CMSS)[18]:CMSS量表包括18個條目,所有條目均采用5級計分法(嚴重程度:0分:無不適;1分:輕度不適;2分:中度不適;3分:重度不適;4分:非常嚴重。持續時間:0分:無;1分:持續<3 h;2分:持續3~7 h;3分:持續7~24 h;4分:持續>24 h),根據癥狀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分別計分。
1.4.3 療效判斷標準采用尼莫地平法[19]計算疼痛緩解指數(n)。治愈:疼痛基本消失,n≥95%;顯效:有輕微疼痛,70%≤n<95%;有效:疼痛有所減輕,30%≤n<70%;無效:疼痛無明顯改善,n<30%。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2.1 NRS評分 CMSS評分及CMSS癥狀持續時間2組治療前NRS評分、CMSS癥狀嚴重程度評分、CMSS癥狀持續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2組治療后NRS評分、CMSS癥狀嚴重程度評分、CMSS癥狀持續時間均有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NRS評分CMSS評分及CMSS癥狀持續時間比較 (例,
2.2 臨床療效對照組總有效率86.67%,治療組總有效率98.33%,2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PD屬中醫“經行腹痛”范疇,痛經的記載最早見于漢代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帶下,經水不利,少腹滿痛……”,而寒濕凝滯是主要病因病機之一,如《傅青主女科·調經》說:“而寒濕滿二經而內亂,兩相爭而作疼痛”。《景岳全書》言:“經行腹痛,證有虛實。實者或因寒滯,或因血滯,或因氣滯,或因熱滯……然實者,多痛于未行之前,經通而痛自減……”。痛經的病位主要胞宮、沖任,與肝脾腎密切相關[20]。
灸法分為直接灸和間接灸,而麥粒灸是直接灸法的一種,但非化膿灸,不留瘢痕。《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六》:“噦,灸承漿七壯,炷如脈大”。因其所制艾炷如麥粒而得名。麥粒灸施治時燒灼感輕,痛苦小,費時短,作用位置精確,起到溫經和通經的雙重作用,療效直接;相較于艾條溫和灸,刺激性更強,滲透效果好,灸感強烈持久;相對于針刺,痛苦感更小,更容易為廣大女性所接受。《羅元愷婦科經驗集》指出痛經的主要治則:“痛經一證有純實者,也有虛實夾雜者,臨證時須詳辨。寒者應溫經散寒以行瘀,熱者宜涼血清熱以化瘀”。臨床上寒濕凝滯型痛經的主要治法是溫經散寒除濕、化瘀止痛,因麥粒灸艾火性熱而作用迅速,善入臟腑,溫經散寒力強。灸法治病關鍵在于辨證陰陽和審定用穴,本研究采用子宮穴、關元穴為施灸穴位,取穴精簡。子宮穴別名俠玉泉、肖必,出自《針灸大全》:“子宮二穴,在中極兩旁各三寸”,屬于經外奇穴。子宮穴臨近胞宮,可以說是子宮的門戶,是胞宮氣血匯聚之處,性善溫散,有暖宮散寒、調經和血的功效,主治月經不調、痛經等各類婦科疾病,因其離胞宮最近,麥粒灸的溫熱效應可以直達病所,起到溫經散寒、化瘀止痛的作用。關元穴出自《素問·氣穴論》,在下腹部,臍下3寸,前正中線上,屬任脈。關元穴為足三陰經與任脈的交會穴,任脈、沖脈皆起于胞中,根據腧穴近治作用關元穴可治療痛經等婦科病癥,灸關元穴可起到溫通經脈、散寒止痛的作用。本研究采中麥粒灸的治療時機為經前1周,用意其一為引入中醫“治未病”理論指導PD的臨床防治;其二經前是重陰必陽、陰極陽生之時,此時用麥粒灸治療痛經可以借助身體相對旺盛的氣機起到更好的溫通經脈、散寒止痛之功。
從本次研究結果看來,麥粒灸較布洛芬緩釋膠囊治療寒濕凝滯型PD更能有效緩解疼痛,減輕痛經時的伴隨癥狀和疼痛持續時間,改善了患者的工作、學習和生活質量,麥粒灸既無針刺的疼痛也無中藥的苦澀,患者依從性好,療效顯著且無不良反應。說明麥粒灸治療寒濕凝滯型PD效果穩定、可靠,值得臨床推廣。但本研究尚有些許不足之處:由于研究的時間限制,納入樣本量不足,僅對寒濕凝滯型PD進行研究,尚未研究麥粒灸對其他中醫證型PD的治療作用。本研究采用NRS評分及COX痛經癥狀量表評分,缺乏客觀指標,未對麥粒灸治療PD的機制進行研究。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需擴大樣本量,研究麥粒灸對不同中醫證型PD的治療效果及其治療機制。
猜你喜歡關元穴灸法麥粒一個睡前養心小妙招保健與生活(2022年7期)2022-04-08董氏奇穴聯合透灸法治療感冒后咳嗽驗案中國民間療法(2021年16期)2021-11-04灸法治療“未病”基層中醫藥(2021年7期)2021-11-02家庭灸法輕松緩解眼疲勞基層中醫藥(2021年2期)2021-07-23掉在石縫里的麥粒快樂語文(2021年11期)2021-07-20遠離斑禿 不再尷尬——用家庭灸法輔助治療斑禿基層中醫藥(2020年6期)2020-09-11艾灸神闕、關元穴聯合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療效健康之友·下半月(2020年1期)2020-02-07養身祛病的特效保健穴位——關元穴戀愛婚姻家庭·養生版(2018年10期)2018-10-26螞蟻和麥粒閱讀(低年級)(2018年11期)2018-05-14從麥粒到面包小學閱讀指南·低年級版(2016年7期)2016-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