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豫劇進入河南省小學音樂教育研究

時間:2024-11-12 12:45:02 來源:網友投稿

任銘月

(商丘師范學院 音樂學院,河南 商丘 476000)

《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指出:“義務教育藝術課程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加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1]1“廣泛而有針對性地利用地方和社會文化資源,如有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觀、鄉土音樂、民間美術、民間舞蹈、地方戲劇(含戲曲)資源……發掘其蘊含的中華文化精神和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增進對中華文化的理解與認同,樹立文化自信.”[1]121可見,音樂教育應當關注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培養學生的民族文化認同感.豫劇作為一種具有鮮明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格的傳統藝術形式,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

1.1 豫劇進入河南省小學音樂教育的必要性

豫劇作為一種地域性的戲曲藝術,承載了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和文化精神.通過學習和欣賞豫劇,學生可以了解到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其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豫劇中的故事豐富多樣,涵蓋歷史傳奇、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等多種題材,有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其精神世界.

豫劇的音樂、唱腔、表演等,都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2].豫劇的唱腔旋律優美,節奏鮮明,富有感染力,能夠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熱愛.豫劇的表演形式多樣,如身段、手勢、眼神等,可以鍛煉學生的觀察力和表現力.學生通過參與豫劇表演,可以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如,學生排練豫劇時,需要與同學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角色塑造和故事表現,這對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溝通能力具有積極意義[3].此外,在表演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對角色進行創新性演繹,從而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和創造力.豫劇中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往往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人生價值和社會責任.如,豫劇中的正義與邪惡、忠誠與背叛、愛情與親情等主題,都可以激發學生思考,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將豫劇融入小學音樂教育,特別是河南省的小學音樂教育,對于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1.2 豫劇進入河南省小學音樂教育的現實意義

豫劇作為中國的一種地方戲曲,有著豐富的藝術表現手法和獨特的地域特色.“豫劇進課堂”,既促進了音樂教學的改革和發展,促進了對豫劇藝術的傳承; 又培養了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提高了學生戲曲藝術素養和審美素養,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4].

豫劇進入河南省小學音樂教育,有助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幫助學生認識和了解中國傳統戲曲文化,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其一,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豫劇是一種獨特的音樂形式,其獨特的音調、旋律和唱腔能夠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通過接觸和學習豫劇,學生可以加深對音樂藝術的熱愛,提高其音樂欣賞水平.其二,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豫劇有著精湛的表演藝術和獨特的美學風格,學生在欣賞和學習豫劇的過程中,可以培養自身的藝術審美情趣,提高審美能力.其三,培養學生的表演能力.豫劇作為一種綜合性藝術,包含唱、念、做、打等多種表現手法.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參與舞臺表演,培養其自信心和表演能力.通過舞臺表演,學生還可以提高語言表達和情感交流能力,促進其綜合素質的發展.事實上,豫劇不僅是音樂,還涉及戲劇、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學生在學習豫劇的過程中可以綜合運用多種技能,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其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學生在豫劇表演中,往往需要與其他同學密切合作,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集體意識.其五,拓寬學生的視野.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豫劇有著一定的國際影響力.通過豫劇學習,學生可以了解不同文化的差異與共同點,拓展視野.總之,豫劇進入河南省小學音樂教育,不僅可以讓學生接觸和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審美情趣、表演能力、綜合素質以及團隊合作精神,有著豐富多樣的教育價值.

2.1 教材內容與編排相關問題

其一,教材內容不夠完善.一是教材中的豫劇劇目選擇過于單一,往往只囊括了一些經典的、知名度較高的劇目,而忽略了其他具有代表性和教育價值的作品.這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接觸到的豫劇作品過于有限,無法全面了解和領略豫劇的魅力.二是教材中對豫劇的歷史、流派、表演技藝等方面的介紹較為簡單,缺乏系統性和深度.這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形成對豫劇的整體認識,無法真正理解和把握這一藝術形式的精髓.三是教材中的實踐教學內容設置不夠豐富,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這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影響學習效果.其二,教材編排不夠合理.一是教材的結構安排不夠科學,往往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這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形成對豫劇的直觀感受和體驗,影響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二是教材的編排順序不夠合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三是教材中的案例分析和實踐指導較為缺乏,無法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參考和指導.

筆者認為,以上教材問題的產生,主要源于三方面原因.一是我國對豫劇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教材編寫和研究工作的投入不足.二是教材編寫者對于豫劇藝術的理解和把握不夠深入,教材內容和編排上存在不足.三是教材編寫缺乏對實際教學需求的充分考慮,使教材內容與實際教學需求存在一定的脫節.

2.2 師資力量不足

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大多數音樂教師并非豫劇專業,在相關專業的學習和實踐中,很少涉及豫劇這一領域.由于缺乏豫劇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這些教師在教學中難以準確傳授豫劇的表演技藝和藝術魅力.部分音樂教師具備一定的豫劇專業知識,但長期不接觸豫劇教學,在教學方法和技巧上缺乏經驗,難以運用合適的教學策略,無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影響了豫劇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筆者認為,以上問題的產生,主要源于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比如商丘市,教育資源的分配就存在一定差異.部分小學音樂教育資源相對豐富,能夠聘請有豫劇專業背景的教師,而另一些小學則因資源有限,難以引進專業的豫劇教師.這使豫劇教育在不同學校的推廣和普及面臨較大困難.二是豫劇教育的受關注度不高.雖然豫劇作為一種傳統文化藝術,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但在現代社會,尤其是年輕一代中,對豫劇的關注度仍舊相對較低.這使豫劇教育相對于其他領域的教育,處于劣勢地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豫劇師資力量的培養和引進.

2.3 評價機制不健全

其一,評價內容單一.當前,小學音樂課程的評價主要側重學生的唱、演、創等技能表現,忽略對學生豫劇文化素養、審美情趣和藝術體驗等方面的評價.這種評價內容的單一化使得學生在學習豫劇時,容易過分追求技能的提高,而忽視對豫劇文化內涵的理解與體驗.其二,評價方式單調.當前,小學音樂課程的評價主要采用傳統的考試、比賽等方式,這些評價方式往往強調學生在特定場合的表現,忽視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積累和進步.單一的評價方式無法全面、客觀地反映學生的豫劇學習效果.

3.1 河南省小學音樂教材內容與結構的完善

其一,要對現有小學音樂教材進行全面梳理和補充.如可以邀請豫劇專家、教育學者、一線教師等多方參與,共同探討豫劇的基礎知識、表演技藝、經典劇目等方面的內容,以確保教材內容的豐富性和權威性.同時,還可以通過搜集、整理和編寫豫劇歷史、文化、藝術等方面的資料,使教材內容更加全面和系統.其二,要對教材的結構和順序進行調整.如可以將豫劇的基礎知識、表演技藝、經典劇目等內容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進行編排,使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地學習和掌握豫劇的相關知識.同時,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簡化和調整,使其更加符合小學生的學習需求.

此外,為了提高教材的實用性和趣味性,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和手段來呈現教材內容.如,可以通過插圖、聲頻、視頻等多種形式來展示豫劇的表演技藝和經典劇目,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豫劇的魅力.同時,可以設計一些有趣的實踐活動,如角色扮演、表演練習、觀摩學習等,讓學生在參與和體驗中學習豫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為了確保教材的質量和實效,還要建立一個完善的教材評審和反饋機制.具體來說,可以定期組織專家、教師、學生等多方對教材進行評審和反饋,以便及時發現教材中的問題和不足,并進行相應的修改和完善.

3.2 加強河南省小學音樂豫劇師資隊伍建設

其一,要加強對河南省小學音樂教師的豫劇培訓.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可以組織專門的豫劇培訓班,邀請豫劇專家和藝術家進行授課,使河南省小學音樂教師有機會系統地學習豫劇的基礎知識、表演技藝和教學方法.同時,可以通過網絡教育、遠程教育等方式,讓更多的教師有機會接受豫劇教育培訓,以提高河南省小學音樂教師的豫劇教育水平,為豫劇進入河南省小學音樂教育奠定基礎.其二,可以加大豫劇專業畢業生的招聘力度.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可以與高校合作,為豫劇專業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鼓勵他們到小學任教.其三,搭建豫劇教育資源共享平臺.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搭建一個豫劇教育資源共享平臺,匯集豫劇課程、教材、教學視頻等資源,供河南省小學音樂教師免費使用.一方面,可以為教師提供更多的高質量參考資料; 另一方面,可以設立交流區,方便教師們交流經驗、共同發展.其四,加強河南省小學與豫劇團體的合作.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鼓勵河南省各小學與豫劇團體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邀請豫劇演員進校、進課堂,使學生們能夠親身感受豫劇的魅力.同時,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觀豫劇團,開展豫劇研學,使學生能夠深刻了解并掌握豫劇的演出、化裝、服裝等方面的知識.

3.3 健全河南省小學音樂教育的評價機制

其一,要構建一個多元化的評價內容體系.例如,可以從學生的豫劇表演技能、理論知識、創新能力、團隊協作等多個方面進行評價.在表演技能方面,可以評價學生的唱、念、做、打等基本功的掌握程度; 在理論知識方面,可以評價學生對豫劇的歷史、劇目、行當等方面的了解程度; 在創新能力方面,可以評價學生在表演中的創新表現,如對傳統劇目的改編、對角色的刻畫等; 在團隊協作方面,可以評價學生在排練和表演過程中與其他同學的配合程度.其二,要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例如,自評、同伴評價、教師評價、專家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自評可以讓學生自我反思在豫劇學習中的收獲和不足,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同伴評價可以讓學生相互學習、相互監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教師評價可以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為教學提供依據; 專家評價可以對學生的表現給予客觀、專業的評價,有助于提高河南省小學音樂豫劇教育質量.

猜你喜歡 豫劇河南省教材 河南省樹人教育交流中心中學生數理化·中考版(2022年5期)2022-06-05河南省樹人教育交流中心中學生數理化·七年級數學人教版(2022年5期)2022-06-05河南省樹人教育交流中心中學生數理化·七年級數學人教版(2022年6期)2022-06-05豫劇在臺灣地區的生存與現代化追求戲曲研究(2022年3期)2022-05-10河南省樹人教育交流中心中學生數理化·八年級物理人教版(2022年4期)2022-04-26教材精讀新世紀智能(英語備考)(2021年10期)2022-01-18教材精讀新世紀智能(英語備考)(2021年9期)2021-12-06教材精讀新世紀智能(英語備考)(2021年11期)2021-03-08教材精讀新世紀智能(英語備考)(2020年11期)2021-01-04品豫劇,聽秦腔:誰有滋味誰響亮當代陜西(2019年10期)2019-06-03

推薦訪問:豫劇 河南省 音樂教育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