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交流發言稿6篇 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交流發言稿6篇縣域經濟的發展關乎整個縣域的未來城市發展,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交流發言稿6篇,感興趣的朋友可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交流發言稿6篇 ,供大家參考。
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交流發言稿6篇
縣域經濟的發展關乎整個縣域的未來城市發展,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交流發言稿6篇,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哦!
篇一
近年來,**區在全力打造都市經濟發展樣板過程中,存在總量不大與質量不高并存、城市快速發展與城市配套管理相對滯后并存、群眾美好生活需求與民生短板并存等短板。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圍繞各項目標,統籌做好各項工作。
一、緊扣一條主線。清理處置轄區國有、集體閑置土地,優先保障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建設用地,嚴禁向過剩產能項目供地和承接低層次產業轉移,提高“畝產”效益。
二、堅持雙輪驅動。持續深化數控機電產業集群發展,推進裝備制造產業提檔升級,促進“兩化”融合。圍繞生物食品、新材料新能源等重點產業,突破一批核心技術,做大做強一批隱形冠軍企業,打造一批精品名牌產品。全力推進全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依托三峽物流園、**東站物流中心,創新大數據智慧物流服務模式。謀劃推進三峽國際電商城建設,積極打造全市電子商務服務中心。
三、打好三大攻堅。一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開展非法金融活動專項整治。推進消防、食品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生產等領域重大風險隱患排查整改,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二是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扶持南灣、靈寶、前坪、共誼等移民重點村建設移民創業園。加大城市相對貧困人口和特殊群體幫扶力度。三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高質量完成中央環保督察整改。統籌推進道路工地揚塵、汽車尾氣、散狀物料運輸、餐飲油煙、露天焚燒等重點整治。扎實推進“河庫長制”,加快不達標水體整治。
四、把握四項重點。一是加快建設品質新城。統籌抓好棚戶區改造、城市主次干道建設、城市保留山體修復等重點工程。加快“數字城管”“智慧城管”建設。二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依托轄區山水資源,培育壯大農業觀光、休閑旅游、文化康養等產業。三是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倍增工程”“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成長工程”,加快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科技企業園建設。出臺引進培養人才政策措施,集聚一批頂尖科技人才。四是持續改善民生。擴大基本公共服務覆蓋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務保障水平,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在全市率先建成教育現代化達標區。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實現法定人口參保全覆蓋。
篇二
當前,我縣經濟運行主要存在三方面的薄弱環節:一是脫貧攻堅壓力大,二是轉型升級任重道遠,三是要素保障趨緊。
下一步,**縣將聚焦高質量發展不松勁、不散光,對標先進奮力趕超,以與高鐵建設賽跑的競進狀態,推動**高質量發展。
一、決戰決勝確保脫貧摘帽。扎實推進產業扶貧、易地搬遷、農村公路、安全飲水、危房改造等脫貧摘帽“十大攻堅戰”。舉全縣之力、集全縣之智,責任再壓實,力度再加大,開展“百日攻堅”,確保2018年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銷號、省定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
二、千方百計抓實項目建設。強化產業鏈招商力度,確保全年引進項目45個,到位資金35億元。重點推進石墨烯防腐涂料、年產2萬噸電子硅橡膠、年產1萬噸107硅橡膠、年產1萬噸MS膠、建筑密封膠二期、乙級硅油等產業項目落地投產,實現碳基硅基新材料產業集群化發展。全力服務鄭萬高鐵建設,積極爭取沿江高鐵聯絡線盡早開工,加快推進古夫繞城、昭君繞城、古夫至榛子旅游公路、峽口香溪河大橋、神五高速、備用機場等交通項目,加快構建大三峽大神農架生態旅游集散地。
三、堅定不移加快動能轉換。堅定不移發展生態文化旅
游產業,進一步深化昭君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設。加快昭君村景區提檔升級改造、高嵐溪谷飛索、高嵐體育小鎮等項目建設,推進昭君村、高嵐5A景區創建。加快全域旅游化建設,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深化和拓展昭君別院、“最美水上公路”、深渡河濕地公園等旅游品牌效益。加快昭君特色小鎮規劃編制以及招商引資工作。推進榛子黃糧鄉村振興試驗區建設,加快編制總體規劃和各項專業規劃,啟動實施核心區域水、電、網等設施建設。
四、全力以赴推進飛地轉型。舉全縣之力支持興發集團轉型升級,全力打造飛地經濟版。全力支持興發參與沿江化工產業轉型升級,拆除長江岸線一公里范圍內的化工生產裝置,確保實現“人清、設備清、垃圾清、土地清,徹底根除長江污染隱患”。
五、堅持不懈抓好安全環保。推進綠色小水電、綠色碼頭、綠色礦山、綠化美化等生態修復工作,以壓倒性力度持續抓好香溪河大保護。扎實抓好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回頭看”工作,硬賬硬結確保環保督察硬過關。落實“五鐵”要求抓實安全生產、防汛抗旱、地災防治、社會矛盾糾紛化解、金融風險防控等安全穩定工作,堅決打贏防范重大風險攻堅戰。
篇三
對標全省縣域經濟工作考核前五強,我們的差距主要在
于發展后勁不足,發展速度不快,科技創新驅動力不強。
下一步,我們將貫徹落實市委“雙核驅動、多點支撐、協同發展”的戰略部署,擎起主城擔當,力爭綠色發展走在全省前列,鄉村振興、基層黨建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一、落實“優于、高于、雅于”三于要求,深度融入主城區。漸次打通連接主城通道。加快推進三峽翻壩江北高速、“七縱一橫”通道建設,年內宜黃一級路竣工、伍龍一級路完成主體工程、“三路一匝”全面開工。精益求精提升城市品位。加快推進“四館合一”、婦兒醫院、中小學改擴建等民生工程,啟動**三巷棚改,以“三線”風情改造羅河路、809老廠區,規劃建設高鐵新城。
二、聚焦“財政可持續發展、貧困村出列、環保突出問題整改”三大重點,堅決打贏攻堅戰。以底線思維防風險。聚焦政府債務降杠桿,處置低效閑置資產。啟動營運產業基金億元,首批設立1億元“三農”風險補償資金。以繡花功夫助脫貧。聚焦8個今年脫貧銷號貧困村,切實提升危房改造、駐村幫扶、基礎工作和項目建設質量,確保年內整體脫貧。以鐵腕手段治污染。聚焦中央環保督察交辦的35個突出問題,確保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決戰決勝。啟動黃柏河濕地公園建設,將自然資源消耗狀況納入年度人代會工作報告內容,探索鄉鎮主要負責人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
三、突出“綠色發展、轉型發展、融合發展”三個發展,加快培育新動能。著力推進綠色發展。支持柳樹溝化工、中孚化工、聯投恒達石墨等企業加快“關改搬轉”,兩年內純化工企業全部退出、轉產;力保均瑤乳業三期、中基能源熱電聯產、比亞迪“云軌”及智能制造產業園等項目落地開工;力促中南鵬力、柏斯琴行、海聲科技等10個過億元項目簽約,全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40億元以上。著力推進轉型發展。實施三峽煙廠易地技改搬遷、宏裕包材二期等68個技改項目,完成技改投入140億元。推動江重機械、雅倩化妝品等“僵尸企業”全面盤活。支持稻花香、銀嶺冷凍等龍頭企業延伸鏈條、滾動發展、形成集群。著力推動融合發展。實施三峽茶谷及三峽茶旅小鎮、三峽桔都及恒大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園、軍田壩農博園項目,啟動百里荒、上洋、下堡坪康養綜合體建設,將許家沖村打造成為全國鄉村振興的樣板,**區爭創全國鄉村振興示范區。
篇四
與全省先進地區比,**經濟總量仍不夠大,高含金量的好項目、大項目偏少,農業大而不強、工業轉型升級任重道遠,服務業發展滯后,在交通、養老等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
下一步,我市將以敢打必勝的信念、百折不撓的韌勁,勇毅擔當,爭先進位,認真繪好高質量發展“**畫卷”。
一、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強化底線思維,積極消除各種存量風險,有效預防各種增量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緊盯“三個著力點”,堅決確保全市整體脫貧并通過驗收。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個三”重大生態工程,補強生態環境“薄板”,建設“美麗**”。嚴格“凈水”“凈空”“凈土”,持續筑牢污染防治屏障。
二、高質量開展鄉村振興。著眼“五個振興”,選取約160平方公里的“玉雙片區”先行先試,示范帶動全市鄉村振興。深化農業農村系列改革,培育新型主體。壯大蔬菜、水產、林果等特色產業,鞏固省級農產品加工“四個一批”工程先進縣市創建成果,帶動農民融入產業鏈條,增收致富。高效推動玉泉風景區創國家5A景區建設,做強**旅游品牌。打造雙蓮匯龍生態農業園、關雎河畔旅游區等一批高品質農旅融合基地。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積極爭創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
三、毫不動搖推動綠色發展。強化動能轉換,加快推進22個重大技改項目,推動傳統工業轉型升級。深入實施化工企業“關5搬1改10”。以三峽新材汽車玻璃項目、轉型升級后的陶瓷產業及中材節能系列項目為基礎,奮力打造“中國中部綠色建材產業基地”。支持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文化旅游等新興產業做大做強。加快推動工業園區空間整合、功能優化,為產業集群發展提供強勁支撐。強化招商引資“黃金十條”政策導向,推動更多重大綠色產業項目落戶**。優化協調服務,大力培育市場主體,支持企業快生快長、做大做強。
四、與時俱進實施改革創新。大力開展“互聯網+政務服務”,全面推行“四多合一”“六多合一”,完善“幫你辦”服務機制。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展現“**力度”,支持實體經濟健康發展。推動建投集團發展壯大。規范政府債務管理,鼓勵上市等直接融資。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建設一批高水平創新研發平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積極對接湖北自貿區**片區,優化對外貿易環境,提升外貿水平。
篇五
今年來,**市著力防風險、換動能、促融合、活要素,市域經濟穩中提質。
一是堅持全地域布局,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全域一體規劃,“1+6+N”新型城鄉形態加速形成。產業一體布局,規劃了“4+2”現代化產業體系,形成了“一區五園”專業布局。城鄉一體發展,以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為抓手,以“互聯網+”為載體,推進“五個一體化”。二是堅持全產業鏈與全供應鏈提升,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無中生有”,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坝兄猩鷥灐保脑焯嵘齻鹘y支柱產業?!叭诤仙隆保涌焱苿右欢a業融合發展。三
是堅持全要素配置,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金融創新強支撐,人力創新激活力,科技創新促轉型。
下半年,我們將以“四個全力以赴”,勇立“雙核驅動”新潮頭,爭當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一、全力以赴加快化工產業轉型升級。同中化建集團以產城融合方式擴規升級姚家港化工園;科學實施土地征收,確保10月1日前6家企業全面開工、年內建成2家;推動9家企業實施16億元技改項目,乙二醇項目年內完成投資30億元。
二、全力以赴發展壯大新動能。10月底前建成電子信息產業園二期,推動總投資21億元7個項目開工,年內實現產值20億元。建立鋰電新能源研究院、檢測中心,辦好鋰電新能源產業峰會。加快建設高端紡織產業園,推動欣邦達等項目入園。用好支持服務業發展“30條”,加快補齊服務業短板。月底啟用電商產業園,推動40家企業入園發展。以牛郎山特色小鎮等為帶動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11月底前建成中化MAP示范農場技術服務中心、中柑所北緣地區現代柑桔技術試驗站。
三、全力以赴抓項目擴投資。深化“資智回枝”效應,7月底成立武漢**商會和校友分會,9月、10月分別舉辦福建、中山招商推介會;圍繞“4+2”產業體系開展產業鏈招商,實現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50億。加快建設總投資667億
元的193個項目。
四、全力以赴抓改革優服務。綜合施策盤活企業10家以上;確保奧美公司主板上市,3家企業新三板、30家企業四板掛牌;新增企業貸款20億元以上;降低企業成本2億元以上。做好30億元綠色債券發行申報工作,全年融資20億元。深化“互聯網+放管服”改革和“聯系企業全覆蓋、服務企業全過程”活動,確保全年目標任務全面完成。
篇六
與江浙等發達地區相比,我市縣域經濟綜合實力不夠強,經濟總量仍然偏小,發展質效需要進一步提升,動能轉換需要進一步提速,生態環境治理需要進一步加強。
我們將按照市委對**提出的“三個走在前列、當好三個表率”要求,統籌“五大”指數,推進“五型”發展,打造縣域經濟升級版,爭當全省高質量發展標桿。
一、奮力推進產業發展高質量。設立工業技改專項資金,支持星興藍天煤氣化改造等64個重點技改項目建設,打造工業轉型升級示范市。實施新興產業倍增工程,重點抓好氫陽控股液體儲氫材料、江蘇容匯基礎鋰材料、山東國瓷陶瓷功能材料、華陽化工紫外線吸收劑等優質項目建設,推動東陽光仿制藥及創新藥、山城水都冬蟲夏草等重大項目建成投產,力爭到2020年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工業比重超過50%。高標準建設**化工園江南片區,確保2019年完成化工企業
搬遷入園工程。加快青林康養小鎮、三江健康新城建設,打造中部地區康養中心。
二、奮力推進鄉村振興高質量。精心編制鄉村振興規劃,聚焦“五個振興”,全力推進國家柑橘農業公園、宜紅茶博覽園、現代漁業產業園建設,打造高質量田園綜合體,創建柑甜小鎮、鄰蘇小鎮等一批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鎮,爭創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強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三年整治行動計劃,打造美麗鄉村,到2020年,確保實現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全覆蓋、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全達標、農村無害化廁所普及率100%。
三、奮力推進改革創新高質量。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率先推行“一網覆蓋、一次辦好”,確保審批效率提速30%以上,實現“2350”目標(2個工作日內完成商事登記、3個工作日內完成不動產登記、50個工作日內取得工業建設項目施工許可證)。深度集聚技術、人才、政策等創新資源,爭創國家首批創新驅動示范城市、省科技資源聯動試點城市。
四、奮力推進生態文明高質量。打好長江大保護十大標志性戰役,不斷深化“兩項試點、一項試驗”,扎實開展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推動整改事項逐個銷號、全部清零,堅持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到2020年,力爭全年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85%以上,地表水水質達到或優于III類比
例85%以上。加快生態大數據平臺建設,著力提升生態環境監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