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USSR)),簡稱蘇聯。是1922年至1991年的聯邦制社會主義國家,并奉行社會主義制度,由蘇聯共產黨執政。十月革命勝利后,蘇共領導人民開始了,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接收蘇聯移交日本戰犯前后5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接收蘇聯移交日本戰犯前后5篇
第1篇: 接收蘇聯移交日本戰犯前后
檔案移交(接收)登記表
全 宗 號:
移出單位(部門)名稱:
接收單位(部門)名稱:
檔 案 所 屬 年度: 年 月 年 月
檔 案 移 交(接 收)登 記 表
案 卷
目錄號
案卷目錄題名
或組織機構名稱
所屬
年度
移交
(接收)
日期
移交
(接收)
原因
案 卷 數 量
備 注
小計
其 中
永久
長期
短期
移交單位(部門)(蓋章): 接收單位(部門)(蓋章):
移交人(簽字): 接收人(簽字):
借閱檔案登記簿
單位名稱:山西靈石紅杏旺盛煤業有限公司
年 月 日到 年 月 日
借 閱 檔 案 登 記 表
序號
日
期
借 閱
單 位
案卷或文件題名
利用目的
年度
期限
卷件
號號
借閱人
簽 字
歸還
日期
備注
檔案利用效果登記簿
單位名稱:山西靈石紅杏旺盛煤業有限公司
年 月 日到 年 月 日
檔案銷毀清冊
單位名稱:山西靈石紅杏旺盛煤業有限公司
年 月 日到 年 月 日
檔 案 銷 毀 清 冊
序號
案卷或文件題名
年代
目錄號
卷號
或
文號
卷內文件
頁(件)
數
原期限
銷毀原因
備注
現行文件移交登記表
移交單位(蓋章): 年 月 日
序號
文號
文件標題
文件
時間
原件或
復印件
移交人
接收人
備注
移交單位聯系電話:
庫藏檔案狀況檢查記錄(樣式)
庫藏檔案狀況檢查記錄
單位名稱: 檔案館(綜合檔案室)
檢查時間
年 月 日
檢查方式
全查□ 抽查□(抽查比例 %)
檢 查 人
檢查范圍
檔案狀況或
發現問題
采取措施
處理結果
備 注
說 明
1.各級檔案館(室)要對檔案進行定期檢查,全查或抽查庫藏檔案狀況,并做好庫藏檔案狀況檢查記錄。
2.在庫房中一經發現蟲害或受潮等問題應及時處理——必須立即對庫存檔案進行清查,確認發生蟲害的種類、程度及分布,采取有效措施殺蟲。對于那些已確認有蟲害的檔案,應立即加以隔離處理,防止蟲害大面積擴散。
檔案庫房防蟲藥物投放更換記錄(樣式)
檔案庫房防蟲藥物投放更換記錄
單位名稱: 檔案館(綜合檔案室)
投放更換
藥物時間
投放更換
藥物名稱
投放更換
藥物劑量
投放更換
藥物箱柜號
投放更換
藥物經辦人
備 注
檔案庫房溫濕度記錄本
單位名稱:山西靈石紅杏旺盛煤業有限公司
年 月 日到 年 月 日
檔案庫房溫、濕度記錄表
標準溫度:14~24℃
標準濕度:45~60 %
年 月
日期
溫度
濕度
日期
溫度
濕度
日期
溫度
濕度
1
上午
11
上午
21
上午
下午
下午
下午
2
上午
12
上午
22
上午
下午
下午
下午
3
上午
13
上午
23
上午
下午
下午
下午
4
上午
14
上午
24
上午
下午
下午
下午
5
上午
15
上午
25
上午
下午
下午
下午
6
上午
16
上午
26
上午
下午
下午
下午
7
上午
17
上午
27
上午
下午
下午
下午
8
上午
18
上午
28
上午
下午
下午
下午
9
上午
19
上午
29
上午
下午
下午
下午
10
上午
20
上午
30
上午
下午
下午
下午
備
注
31
上午
下午
記錄人:
檔案庫房防霉防蟲藥物
投放更換記錄本
單位名稱:山西靈石紅杏旺盛煤業有限公司
年 月 日到 年 月 日
第2篇: 接收蘇聯移交日本戰犯前后
日本二戰戰犯的各種下場
1945年9月2日,日本外務大臣重光葵代表天皇,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大將代表大本營陸海軍部,在美軍戰列艦“密蘇里號”的甲板上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
1946年1945年9月2日,日本外務大臣重光葵代表天皇,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大將代表大本營陸海軍部,在美軍戰列艦“密蘇里號”的甲板上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1946年1月19日,經盟國授權,駐日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頒布了《特別通告》及《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宣布在東京正式成立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準備對日本戰犯進行審判。1946年4月29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東條英機等28名甲級戰犯正式起訴。5月3日,法庭召開第一次公開會議,開始審理東條英機等戰犯的罪行。3日至4日,首席檢察官基南宣讀42頁的起訴書,歷數了自1928年1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間,被告所犯的反和平罪、戰爭罪和違反人道罪等。 東京審判從1946年5月3日開始,到1948年11月12日結束,前后持續兩年多,共開庭818次,有419名證人出庭作證,受理證據4336份,英文審判記錄48412頁。整個審判耗資750萬美元。從1948年11月4日起宣讀長達1231頁的判決書,到12日才讀完。判決書肯定日本的內外政策在受審查的時期(1928—1945年)內都是旨在準備和發動侵略戰爭。1月19日,經盟國授權,駐日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頒布了《特別通告》及《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宣布在東京正式成立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準備對日本戰犯進行審判。1946年4月29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東條英機等28名甲級戰犯正式起訴。5月3日,法庭召開第一次公開會議,開始審理東條英機等戰犯的罪行。3日至4日,首席檢察官基南宣讀42頁的起訴書,歷數了自1928年1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間,被告所犯的反和平罪、戰爭罪和違反人道罪等。東京審判從1946年5月3日開始,到1948年11月12日結束,前后持續兩年多,共開庭818次,有419名證人出庭作證,受理證據4336份,英文審判記錄48412頁。整個審判耗資750萬美元。從1948年11月4日起宣讀長達1231頁的判決書,到12日才讀完。判決書肯定日本的內外政策在受審查的時期(1928—1945年)內都是旨在準備和發動侵略戰爭。
1946年,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受審的25名日軍甲級戰犯。
1947年4月26日,南京大屠殺案的主犯谷壽夫被押赴雨花臺刑場,執行死刑。
南京大屠殺劊子手——松井石根在憲兵押解下赴法庭受審。 一般來說,日本戰犯的命運分為以下幾種: 結局一:死病死:東京審判被告最初是28人,但前外交大臣松岡洋右和前海軍大將永野修身病死。絞死: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7人處以絞刑(東條英機、廣田弘毅、土肥原賢二、板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松井石根、武藤章),1948年12月23日凌晨,東條英機等7名戰犯被絞死在東京巢鴨監獄的死刑架上。槍決:從1945年12月中旬起,中國也在一些地方設立了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從1945年底至1947年底,各軍事法庭共受理戰犯案件2435件,已判決的318件,不起訴的661件,經國防部核定判處死刑的110件(其中包括對南京大屠殺的主犯之一日軍第6師師長谷壽夫判處死刑、綁赴中華門執行槍決)。自殺:一類是戰敗時自殺的,像陸軍大臣阿南惟幾、東部軍管區司令官田中靜一等。另一類自殺就是像杉山元等人,在被宣布為甲級戰犯嫌疑人以后自殺,這種就純粹是“畏罪”的逃避行為。
鈴木啟久等8名侵華日本戰犯,在正義的審判面前低頭認罪。1947年,在中國軍事法庭受審的日本戰犯向井敏明(左)、野田毅(中)和田中軍吉(右)。 結局二:無期徒刑、有期徒刑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16人處以無期徒刑(荒木貞夫、橋本欣五郎、(田加火旁)俊六、平沼騏一郎、星野直樹、賀屋興宣、木戶幸一、小磯國昭、南次郎、岡敬純、大島浩、佐藤賢了、(鳥加山旁)田繁太郎、白鳥敏夫、梅津美治郎、鈴木貞一);對2人處以有期徒刑(東鄉茂德20年,重光葵7年)。除東京審判外,盟國還在馬尼拉、新加坡、仰光、西貢、伯力等地,對乙、丙級戰犯進行了審判。據統計,被盟國起訴的日本各類戰犯總數為5423人,被判刑者4226人,其中被判處死刑者941人。
1964年3月9日,日本戰犯齋藤美夫、富永順太郎、城野宏三人在釋放通知書上簽字1956年6月21日,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在押第一批335名日本戰犯宣布免予起訴決定書,并于當日釋放這批戰犯。這是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工作人員把免予起訴決定書發給被免予起訴的日本戰犯。 結局三:“無罪”、被赦免由于蔣介石、何應欽等人出于利用日軍力量進行**內戰的考慮,對侵華日軍戰爭罪犯的審判竭力施加影響,中國軍事法庭對很多戰犯從輕從寬處理,甚至免于追究罪責。制造“濟南慘案”的主犯并在中國推行“三光政策”的日本方面軍司令官和日本在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于1949年1月被南京法庭宣判“無罪”而釋放回國。由于美國的對外政策轉向反蘇、**、反對中國革命,急欲把日本變成**的東方前哨陣地。因此,美國占領當局竟不顧中國和全世界人民的反對,對日本戰犯竭力庇護和大批釋放。到1958年4月7日,所有未服滿刑期的戰犯都得到了赦免。1956年4月25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34次會議通過了《關于處理在押日本侵略中國戰爭中戰爭犯罪分子的決定》,同日,毛澤東發布命令,予以公布。1956年6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宣布對在撫順和太原關押的335名(其中撫順在押者295名)職務低、罪行輕、認罪表現較好的次要戰犯免予起訴,立即釋放。1956年6月21日,第一批被免予起訴釋放回國的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內羈押的日本戰犯共計295名; 1956年7月15日,第二批被免予起訴釋放歸國的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內羈押的日本戰犯共計296名; 1956年8月21日,第三批被免予起訴釋放回國的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內羈押的日本戰犯共計306名。1959年,我國政府又根據**戰犯的悔罪表現,先后寬釋了所有在押戰犯。
岸信介
結局四:“東山再起”由于美國在戰略政策上出現轉變,盟軍的總司令麥克阿瑟發出的所謂“戰犯假釋”的指令,岸信介等甲級戰犯因此被釋放和減刑,之后又撤銷了各種“褫奪公職”的法令,這些戰犯和曾經被清洗的人再次擔任了公職。岸信介 (Nobusuke Kishi) 1896年11月13日生,日本山口縣人。前首相佐藤榮作胞兄。1936年后歷任偽滿政府實業部總務司司長、產業部次長和總務廳次長等職,被稱為操縱偽滿的五大頭目之一。1939年調回日本,歷任阿部信行內閣、米內光政內閣、近衛文磨內閣等的商工省政務次官。1942年4月在“大政翼贊會”支持下首次當選為眾議員,同年10月任東條內閣商工大臣。1943年任東條內閣國務大臣兼軍需省次官。日本投降后,被定為甲級戰犯關進監獄,1948年獲釋。1952年解除“整肅”,同年組織“ 日本再建同盟”。1953年當選為眾議員,同年加入自由黨。1954年又與鳩山一郎等組成日本民主黨,任干事長。1955年自由民主黨成立后,仍任干事長。1956年任石橋內閣外務大臣。1957年2月任首相。任首相期間,與美國簽訂新的日美安全條約。在岸信介擔任內閣首相的時候,他的內閣成員“由大臣到長官,曾經被清洗的人數達到了一半左右”。在回憶錄中,岸信介得意地說:“自民黨是我搞起來的,日本的命運只能由自民黨來掌握。” 由他的話中就可以看出,日本右翼勢力在日本是多么猖狂。
事實+
美國多次擅自釋放日本重要戰犯 1948年12月24日,即對7名甲級日本戰犯執行絞刑的第二天,麥克阿瑟總部即宣布,釋放仍在巢鴨監獄中**的岸信介等19名甲級戰犯嫌疑犯。1949年10月19日,又宣布對乙、丙級戰犯也結束審判,不再逮捕、搜查戰犯嫌疑犯。1950年3月7日,更悍然頒布“第5號指令”,規定所有根據判決書仍在日本**的戰犯都可以在刑滿前按“宣誓釋放制度”予以釋放,這實際上又變相地否定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判決。 1950年11月21日,遠東盟軍總部又非法釋放判刑本來太輕而且刑期未滿的重光葵,他不久就當上了外務大臣和副首相,荒木貞夫、畑俊六等也被釋放,賀屋興宣甚至重新回到政界。從1950年10月到1952年8月,在美國政府的支持下,吉田茂內閣政府先后為18萬左右的軍國主義分子解除“整肅”,使他們重返政壇,竊據要職。到1958年4月7日,所有未服滿刑期的日本戰犯都最后得到了赦免。 二戰結束后,作為戰后處理的重要一環,同盟國在日本東京設立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根據國際法對發動侵略戰爭的日本戰犯進行了審判。東京審判既是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歷史總結,也是戰后日本和遠東國際關系新格局的起點。 東京審判從1946年5月3日開始,到1948年11月12日結束,前后持續2年半之久,共開庭818次,法官內部會議131次,有419位證人出庭作證,779位證人提供宣誓口供,受理證據4336份,英文審判記錄48412頁。整個審判耗資750萬美元。1948年4月16日,法庭宣布休庭,以作出判決。11月4日,審判長開始宣讀長達1231頁的判決書,到12日才讀完。 除東京審判外,同盟國還在馬尼拉、新加坡、仰光、西貢以及伯力等地,對乙、丙級戰犯進行審判。據統計,被同盟國起訴的日本各類戰犯總數為5423人,被判刑者4226人,其中被判處死刑者941人。
東京審判的歷史功績和意義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主要戰犯作出的合乎正義的嚴正判決,對世界歷史產生了重要影響。 第一,東京審判是和平對戰爭、文明對野蠻、正義對邪惡的一次大審判,它既是法律的審判,也是政治的審判,具有劃時代的政治意義和歷史意義。 東京審判以反和平罪、戰爭罪、反人道罪審判戰犯是國際政治和國際法發展的需要。由日、德、意法西斯發動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范圍最廣、生命財產遭受最巨大的戰爭,僅以戰爭罪審判直接參加的普通罪犯,無法懲治策劃、發動和指揮侵略戰爭的領導者。只有用反和平罪、反人道罪,才能將策劃、發動和指揮侵略戰爭的領導者押上神圣法庭懲罰其戰爭罪行。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根據許多第一手原始資料和1000多人的證詞,核實了大量史實,系統地揭發和列舉了日本政府和軍部策劃發動侵略戰爭及其在戰爭中犯下的駭人聽聞的種種罪行,尤其是南京大屠殺,在國際社會產生了巨大震動,血腥的鐵的事實表明了日本從九一八事變到太平洋戰爭期間所進行的都是侵略戰爭。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用法律的手段審判和嚴懲了反和平罪、戰爭罪、反人道罪的策劃、發動和指揮侵略戰爭的戰犯,伸張了和平、正義與人道主義的精神,從而在政治上確認了任何侵略戰爭行為都是違反國際法,都將受到嚴厲懲罰,這有利于防止戰爭,維護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它符合人類進步與世界和平的歷史發展規律。所以,遠東軍事法庭是代表所有戰爭受害國,代表世界人民對戰爭罪犯進行審判,絕不是戰勝國對戰敗國的單方面審判,它的本質是國際正義對法西斯邪惡勢力的審判。 第二,東京審判對國際法的發展特別是國際刑法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東京審判的軍事法庭的設立是由二戰期間同盟國達成的《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書》等一系列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文件所確定,遠東盟軍最高統帥部的《特別公告》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基于《非戰公約》以及《莫斯科宣言》、《倫敦協定》等國際法或國際文件而制定,它與歐洲軍事法庭判決書一樣,是世界各國公認的關于戰爭的重要的國際法文件,它肯定了反和平罪、戰爭罪、反人道罪等都是違反國際法的罪行。這在國際法上開了先河,促進了戰爭法規的建立與發展,在國際法的理論上和實踐上都具有重大的開拓意義。 東京審判嚴懲反和平罪、戰爭罪、反人道罪,發展了傳統國際法的正當性,將以往國際法中默示的概念首次明示和確定。從法律上講,它則體現了對公平與正義的追求和對國際法體系的完善與發展,絕非勝者對敗者的報復。因而,戰后國際社會將這些犯罪概念普遍化。一旦發生戰爭犯罪,包括組織戰爭的行為,就會遭到譴責,根據當時國際社會的需要而進行審判。所以,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東京審判是“為了防止戰爭的發生而在‘國際法上的革命’,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三,東京審判為研究日本近現代史、中日關系史、遠東國際關系史和國際法特別是戰爭法規,提供了一個豐富、權威而龐大的歷史資料庫。 通過東京審判,一是揭露和澄清了以往日本政府隱瞞的許多歷史事實,如日軍關東軍如何自炸鐵路,然后反誣中國軍隊所為,進而挑起“九一八事變”;日本如何密謀策劃建立德日意“三國同盟”和發動太平洋戰爭,等等。為參加和進行東京審判,檢察方和辯護方都準備了龐大的資料,僅法庭英文速記就達48412頁(日文為10卷)。超過1000萬字以上有關證據資料8000件,其中檢察方的證據資料為21200頁,辯護方為26800頁。出庭作證證人為12個國家的419人。
東京審判的缺憾 總體來說,東京審判是公正的,體現了反法西斯同盟國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意志,體現了國際法的正義原則。但同時也應該指出,東京審判存在明顯的缺失。可以說,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的判決,只能說是對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戰爭罪行的部分清算,很不徹底,很不完全。 第一,沒有追究日本天皇的戰爭責任,是東京審判的一大缺憾。 裕仁天皇對日本侵略戰爭以及日軍暴行負有最高領導者的責任,“裕仁獨立于政府和官僚政治,在一個彼此制約的復雜的體制中,行使了實權和權威。他參與了制定國家政策,并向陸海軍將領們發布大本營命令;他在策動日本對外侵略戰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并指揮了對中國的所有軍事行動。1941年裕仁和他的宮廷近臣們,與陸海軍中主張反英美的強硬派聯手,從而使亞洲—太平洋戰爭成為現實” 。“無論是1931年日本侵占中國東北,還是1937年日本對中國發動全面侵略戰爭,抑或對日軍在中國犯下的暴行——南京大屠殺、三光政策、虐待俘虜、屠殺平民、開發使用化學武器等,裕仁不僅未采取任何阻止行動,反而嘉獎了犯罪者。” 然而,作為侵略戰爭的最高統帥裕仁天皇卻沒有受到任何追究。天皇是日本憲法體制和戰爭責任體制中的最高權力者,不追究天皇的戰爭責任,就不可能徹底追究日本國家的戰爭責任。沒有追究天皇的戰爭責任,這給戰后的日本政治帶來了嚴重后果,造成日本政府和主流社會拒絕對侵略戰爭進行誠心的反省和悔改,政治上長期右傾化。 第二,沒有把“反人道罪”作為獨立的起訴原因,是東京審判的嚴重不足。 “反人道罪”包括日本對朝鮮、臺灣等殖民統治地特別是在中國的占領區進行的殘酷統治罪行,如在中國實施最野蠻的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制造數以千計的慘案和對無設防城市居民的大轟炸,以及強制勞工、強迫婦女做隨軍“慰安婦”,等等。但在檢察官的起訴書中幾乎沒有涉及這些問題,更沒有把日本殖民統治的暴行作為戰爭犯罪來進行追究。 第三,沒有起訴搞細菌戰和化學戰的日本戰犯,是東京審判的嚴重缺失。 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的日本戰犯中,有5000多名日本軍人公然違背國際公約在中國進行細菌戰和化學戰,參與了細菌武器、化學武器的研制、生產和使用,包括慘無人道的用活人進行實驗,理應受到嚴懲,卻被美軍保護起來,并掩蓋其重大的戰爭犯罪事實,成了為美國提供細菌戰研究情報的“有價值的合作者”,而被免于起訴。作為交換條件,石井四郎等20名“細菌戰專家”,向美國提交了長達60頁的人體實驗報告、20頁的19年的作物毀滅研究報告和8000張“細菌戰實驗人體及動物的解剖組織”幻燈片;另還有石井四郎本人從事“細菌戰各階段研究20年經驗的專題論文”。 二戰前后,在細菌戰研究方面,日本走在世界的最前列,美國相對比較落后。美國的細菌戰計劃開始于1942年末,由美國陸軍化學戰部負責,1943年4月初具規模,而日本早在12年前就已進行,太平洋戰爭爆發后已經可以用于實戰了。因此,當日本投降后,美軍調查日軍細菌戰情報時,不管是美軍的細菌戰研究人員,還是美國軍事情報部門,都一致認為:“日本的細菌戰情報對美國的安全至關重要……”因而,美軍得到了石井四郎等人交出的有關鼻疽、鼠疫和炭疽的3本長達1000多頁的解剖報告,使美國人“大為滿意”。這樣,美國一方面獲得了“具有巨大價值”的細菌戰資料,另一方面,又達到了“不想讓蘇聯人從日本方面得到任何東西”的目的。 由于美國的包庇,雖然侵華日軍實施細菌戰、化學戰早已真相大白,但日本政府至今仍不認錯。不愿反省或否認自己過錯的民族,極有可能重蹈覆轍。 第四,受美國“冷戰”政策使然,虎頭蛇尾是東京審判的明顯缺陷。 二戰結束后,美國的對外政策明顯地轉向反蘇、**、反對中國革命,企圖把日本變成亞洲的**前哨陣地。美國陸續釋放了大資本家鯨川和航空工業巨頭中島等人。這些人沒有受到審判,也就使日本侵略的根源沒有得到徹底揭露。1948年12月24日,即對7名甲級日本戰犯執行絞刑的第二天,麥克阿瑟總部宣布,釋放仍在巢鴨監獄中**的岸信介等19名甲級戰犯嫌疑犯。1949年10月19日,又宣布對乙、丙級戰犯也結束審判,不再逮捕、搜查戰犯嫌疑犯。1950年3月7日,更悍然頒布“第5號指令”,規定所有根據判決書仍在日本**的戰犯都可以在刑滿前按“宣誓釋放制度”予以釋放,這實際上變相地否定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判決。 從1950年10月到1952年8月,在美國政府的支持下,吉田茂內閣政府先后為18萬左右的軍國主義分子解除“整肅”,使他們重返政壇,竊據要職。到1958年4月7日,所有未服滿刑期的日本戰犯都得到了赦免。甲級戰犯岸信介被釋放當年即當選為國會議員,后又出任日本首相,組成“戰犯內閣”。其結果導致日本國內彌漫著“集體無罪意識”:既然身居高位、掌握國家大權者無罪,日本就無罪;既然天皇、政府、各級官員沒有戰爭責任,所有罪責都在25名戰犯身上,只要懲處了他們,日本的戰爭罪責就“洗凈”了。從而,使日本多數政要不愿意認真反省和悔改戰爭責任,尤其是使日本右翼勢力否認、歪曲、美化其侵略歷史的言行大行其道。 由于“冷戰”政策的需要,美國顛倒是非,黑白不分,毫無正義可言,竟在《對日和約》中不承認日本1941年12月7日以前發動的戰爭是侵略戰爭,結果使日本在戰后沒有認真進行戰爭賠償,而且使日本國民沒有像德國國民那樣有一種負罪感,對日本法西斯仇恨不起來。還使日本殘余的軍國主義思潮不斷泛濫,殘余的軍國主義右翼團體組織得以發展。到1952年,以原將軍級或上校級舊軍官為主的極右翼團體有60個。從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末,日本右翼團體組織由400多個增加到900多個,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崇拜天皇制,否定侵華戰爭,反對道歉。 總之,二戰結束前后,美國對日本采取保留天皇制,成為戰后日本重建右傾保守政治體制的政治基礎和精神支柱;美國對日本實行單獨占領并包庇、赦免一大批犯有侵略戰爭罪行的日本戰犯,且用“冷戰”政策予以呵護,使日本戰后一直沒有認真反省和清理對外侵略歷史,為日本軍國主義思潮的復活提供了溫床。這是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日本少數右翼勢力否認、歪曲和美化其侵略歷史的謬論肆意泛濫,為軍國主義戰犯招魂的鬧劇連年迭演,政治右傾化趨勢日益嚴重的主要歷史淵源。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我們要認清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犯下的罪行,深入了解中華民族抵御侵略、奮勇抗爭的歷史,警示后人勿忘國恥、警鐘長鳴。
第3篇: 接收蘇聯移交日本戰犯前后
移交接收書
工程名稱:寧波獅丹努集團有限公司總部大樓
由浙江新旺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3#、4#樓樓層1米標高線(完成面)已全部完成,現移交給寧波美奧電梯有限公司施工。
移交單位:浙江新旺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接收單位:寧波美奧電梯有限公司
移交人(簽字): 接收人(簽字):
日 期: 日 期:
第4篇: 接收蘇聯移交日本戰犯前后
日本甲級戰犯作文
【篇一:觀《東京談判》有感】
觀《東京談判》有感
我用了三節課的時間把大型歷史記錄片《東京談判》看完,我的心情是沉重的,內心十分矛盾。心里產生對日本人的些許仇恨,但正如老師所說,戰爭不是人民的錯。當看到中國證人痛苦的訴說自己和幾個和尚被變態而又猙獰的日本兵強迫強暴自己的同胞時,我流淚了。當看到美麗的老板娘輕輕哼著日本民歌,帶著對戰后的憧憬,帶著對生活的熱愛,帶著她天性中的純良翩然起舞時,一顆不知從何而來的子彈射穿了她的身體,她于是那樣倒下去,燦爛的笑容還未來得及綻放便萎謝了,她的眼中還有不甘,還有迷惑,我流淚了。。這些,真實而客觀,戰爭不僅害了中國人,同樣也對他們的本國人民造成了莫大的傷害。所以這一場審判就更為重要。要向那些罪人們討回血債的不僅是中國人,他們更應該向自己的國人有一個交代。在這場審判中,我們不僅要懲罰戰犯,我們更應借此敲響警鐘,要遠離戰爭,珍視和平。。。。。。
下面詳細談談我的觀后感。
(1)個學習日語的學生,有時會聽到同學們說“學日語就是慘,到
9.18這樣的日子還要出去躲躲”我覺得學習什么語言不重要,重要的是“學地道外國語做真正中國人.我們的外交都非常友好,而且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是非講禮貌的國家.所以給中國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災難的是日本甲級戰犯東條英機, 土肥原賢二, 松井石根 坂原征四郎,田中隆吉,大川周明的錯。當看到影片中那些個甲級戰犯在審判臺前仍然不可一世,神態傲人,堅決不肯承認自己犯下的罪行,我真
的無比憤懣。聯想到今天的日本,大搖大擺地參拜靖國神社,公然修改歷史教科書,右翼勢力活動猖狂,不難想見,他們雖已被國際法庭繩之以法,然而他們的陰魂依然不散。日本政府對待歷史的態度仍然讓人心寒。但是我注意到演這些甲級戰犯的人都是正中的日本人,這就充分說明日本人民對戰爭的厭惡,他們中的一些人已經知道懺悔,不知道當日本領導人看到這一幕時是什么感受。。。。。。
(2)中國人民對祖國深深地熱愛讓我感動。不得不提梅汝璈,他的“只要打不死老子,老子就要站起來”值得每個中國人銘記。在東京國際大審判的很多關鍵時刻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對戰犯量刑階段堅持嚴懲戰犯,在多數法官主張輕判的情況下,頂住巨大壓力,運用智慧,最終促成了東京國際軍事法庭的最終公正判決。作為中國法官負責了判決書中日本對華侵略部分的起草工作。梅法官誓死捍衛祖國的尊嚴,在座次問題上,他據理力爭,最終贏得里勝利。倪征燠, 1946年深秋到1947年1月間在國內收集證據。在被告個人辯護階段登場盤問和反駁土肥原賢二與坂原征四郎。在此次審判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律業務純熟,在法庭上鎮定自若,盤詰被告有理有據,講究技巧,展現了中國檢察官的風采。
(3)從日本民眾的角度分析,和田纓子,曾經是熱血青年,曾經因為東條英機的鼓勵而成為一個獻身戰士的慰安婦,她視此為光榮使命,最后成為把華隨手一擲奔赴污泥最終成為了行尸走肉的美麗少女,這樣的女人能不讓人為其悲傷嗎? 北野弘曾經羸弱瘦小,文質彬彬,最后成為一個何人都要殘暴的殺人狂。后來的所作所為讓山
口正夫目瞪口呆。還有芳子 , 北野雄,和田正夫, 肖南的最后悲慘結果,都成分證明只要是戰爭就沒有勝利,全世界人民都要地址戰爭。
(4)我相信,很多人看《東京審判》時,一眼就認出了明星朱孝天,卻不知道那些坐在被告席上的是誰。今天的“棟梁”們對明星的了解遠遠多于歷史。我們真的需要這樣一部電影。我們很多出生在和平年代的人,距離戰爭的硝煙已經太過久遠,對戰爭的了解少得可憐。除了我們自身的原因,恐怕還因為我們的社會對戰爭的宣傳不夠———我不是說要宣揚戰爭鼓動戰爭,而是指應當通過媒體使人們更了解戰爭。所以中國少年一定要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看了電影《東京審判》,好像給我們喝了一杯烈酒,燃燒起我們的愛國之心,又像給我們打了一針清醒劑,促使我們對法西斯陰魂永遠保持清醒頭腦。我想,凡是看過這部影片的觀眾,對于日本軍國主義的罪惡行徑有了更直觀和更清楚的了解,也更能體會今天的來之不易。這直撼人心的教育作用是深厚的,特別是沒有經歷過這段歷史的青少年們。為了忘卻的紀念,為了那些死難者,為了那些為中國之崛起而奮斗的人,向那段歷史肅穆,向那些偉大的中國人致敬
【篇二:作文】
2004-200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參考答案
1.c 2.a 3.b 4.d 5.a 6.d 7.b 8.b 9.c 10.a 11.b 12.a 13.d
14.d 15.c 16.a 17.c 18.d 19.a 20.a 21.c 22.a 23.c 24.a 25.c
26.b 27.d 28.a 29.a 30.b
31.(1)其目的是保護蔣介石集團,排擠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
(2)當時中日并未建交,日本首相訪華,兩國開始建立外交關系。中國重返聯
合國和中美關系的緩和,有力地推動了中日建交。
(3)日本領導人不顧中國人了的反對,堅持參拜供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
是導致中日關系陷入低谷的主要原因。
(4)改善中日關系的關鍵,在于日本領導人,他們必須像當年主張與中國建交
的田中角榮首相一樣,具備政治勇氣,徹底地對日本在二戰中所犯的罪行進行反
省,以得到中國人民的諒解。
32.(1)時期:土地革命時期、“三大改造”期間和改革開放后。
(2)原因:農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3)弊端:貧苦農民缺乏生產工具、資金,一家一戶難以解決水利問題,難以
抵御自然災害,不能合理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進的機械農具。
出來,生活了得到了改善。
33.(1)稱大秦。
(2)中國的絲織品。
(3)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166年,羅馬皇帝的使節到洛陽進謁漢桓帝,
送給漢桓帝象牙等珍貴物品。
34.“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為振興科技和繁榮經濟,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需
要大量的高素質勞動者和專門人才,這必須靠發展教育才能實現,在發展教育的
同時我們還必須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學習世界各國的先進科技,來為我國現代
化建設服務。(
35.(1)錯誤:1949年9月10日。 改正:1949年10月1日。
(2)錯誤:土地改革。改正:三大改造。
(3)錯誤:十一屆五中全會。改正:十一屆三中全會。
(4)錯誤:溫飽。改正:小康。
(5)錯誤:28 。改正:29。
36(1)a毛澤東,b黃繼光,c周恩來,d王進喜,e鄧稼先,f焦裕祿,g.
雷鋒,h鄧小平,i袁隆平,
j容國團。
(2)略。
37.(1)由于科技突飛猛進,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能力不斷加強,極大地提高了
社會生產力和勞動生產率,新的科技革命浪潮給我國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2)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實施“八六三計劃”等。加快發展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
實現科技和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
(3)大力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發展高等教育,培養高層次人才。
(4)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們中學生要努力學習,立志成才。
末考試
初二歷史試題參考答案
一、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50分。在所給的四個選項中,只有
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請將正確答案填入表中。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a d c a d c b d d b a d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d a c c d d d b c a
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26題15分,27題19分,共計34分。)
26. (1)“大救星”是毛澤東。(1分)
(2)“老人”是鄧小平。(1分)
(3)一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民主主義
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并走上了社會主義道
路。是新中國的締造者。(3分) 歌曲表達了全國人民對毛澤東同志的無比崇敬和
熱愛。(1分)
二①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鄧小平提出了改革開放政策,和四項基本原則,并
設立深圳等經濟特區,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即鄧小平理論;②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取得了現代化建設的光輝成就;③提出了“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為香港、澳門回
歸與和平解決臺灣問題創造了條件。鄧小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提出
教育三個面向等。)
(3分))④歌曲表達了全國人民對鄧小平同志的無比崇敬和熱愛。(1分)
(4)毛澤東、鄧小平是我黨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領導人。他們忠于馬克思、列寧
主義,忠于黨的事業、熱愛祖國,把馬列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與時俱進,
積極進行理論創新和革命實踐。(3分)
學習他們堅強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質,報效祖國等。(2分)
27.①新中國成立前,蔣介石國民黨敗退臺灣,從此臺灣陷入與祖國分裂局面。
(2分)派第七艦隊到臺灣海峽,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干涉我國內政。
(2分)
②建國初,明確提出要解放臺灣;20世紀50年代,又確立了爭取用和平方式解
放臺灣的思想;改革開放以后,黨和政府確立的和平統一祖國的大政方針(3分)
“一國兩制”;(1分)
③堅持一個中國原則(1分)(1分)
④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是實現和平統一進程的基礎和前提;對于臺灣同外國發
展民間性經濟文化關系不持異議;海峽兩岸和平統一談判可以分步驟進行;努力
爭取和平統一,但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不以政治分歧去影響.干擾兩岸經濟合
作;兩岸同胞要共同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充分尊重臺灣同胞的生活
方式和當家作主的愿望,保護臺灣一切正當權益;雙方領導人以適當身份互訪等。
(任意四點即可,4分)
⑤臺灣“獨立”、外國勢力進入、無限期拒絕和談(任意兩點即可2分)
⑥陳水扁(1分)
⑦a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兩國論”b爭取和平統一,但決不放棄使用武力c
大力發展經濟,提高綜合國力 d提高自身素質,履行當代青年應有的責任,以
實際行動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每點1分,任意3點即可給3分。)
三. 問答題(本大題共有2小題,每小題7分,計14分)
28.①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
的戰略決策;
②黨和政府實行對內改革,在農村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在城市改
革計劃管理體制,發展多種形式的所有制經濟;
③實行對外開放,形成對外開放的新格局,以發展我國民族經濟;
④實行改革開放的過程中,中共強調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并作為立國之本;
⑤十二大上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
⑥十三大上他提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確立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
社會主義道路,并提出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綱領和奮斗目標。
⑦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⑧西部大開發;
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⑩科教興國;
⑾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若答出中共十四大、十五大及近期重大經濟政策也可)。(7分)
29.①1950年—1952年,土地革命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農民分得了土地,
農業生產獲得迅速發展。(1分)② 1953—1956年,廣大農民踴躍參加農業生
產合作社,走上社會主義道路。(2分) ③1958年開始的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
使浮夸風和“共產風” 等左傾錯誤嚴重泛濫,農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1分)
1961年春,黨和政府調整國民經濟,恢復發展生產,經過努力,不久就取得明
顯成效。(1分) ④1978年至今,農村廢除了人民公社,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
任制,糧棉產量大幅度增加,農業經濟走向繁榮。(2分)(學生回答與當時實
際相符,即可酌情加分。)
微笑容易
世界上有一種不會凋謝的花朵,那就是微笑。它不分季節,不論南北,只要有人群的地方都會開放。越是高潔的心靈,微笑之花越美。
我愛微笑,深深地迷戀上這種美麗的表情。因為,永遠微笑的人是快樂的,永遠微笑的面孔是年輕的。把微笑帶給生活,猶如陽光斜灑大地的祭然,浪花沖刷礁石的激情……
留一個微笑給傷痛,傷痛會悄然溜走。
因為心中已盛滿陽光,它便無處駐足;留一個微笑給邪惡,它們就會瑟瑟發抖,因為邪惡最恐懼的就是面對真理的笑容;留一個微笑給善良.它會發揚光大;留一個微笑給 弱
者,他會升起奮進的風中凡……
懷著一顆赤誠的心,將你最燦爛的微笑播撒在世間的每一個角落,充實生活的每一個空間,你的生命會因此而綻放出絢麗的花朵。
微笑吧,你會發現這是多么高尚的美德。
跌倒時,它給人們陽光般的援助;
迷惘時,它給人們波濤般的勇氣;
失落時,它給人們清風般的慰藉;
沖動時,它給人們天空般的胸襟……
它就像寒冷時的一輪太陽,酷熱時的一陣清風,饑餓時的一頓佳肴,干渴時的一場甘露……在人們需要時翩翩降臨。
人生的樂趣莫過于微笑著面對一切,它源自于佛祖拈花的智慧.因為微笑,佛教便有了無語的沖機,于是,微笑便成了一種態度,一種領悟,一種修行。只要你自信而不輕
狂,悲傷而不頹廢,衰老而不僵化,青春而不搖滾。
把微笑帶給生活,用微笑去點綴生命,就不用再苦苦尋覓快樂,乞求光陰的憐憫,再把它儲釀成一壇幸福的美酒,享用一生。
若有人問我,什么最容易?我會輕松自如地對他說當然是微笑最容易了,因為.它讓我無憂無慮沒有煩惱,它讓我笑著面對生活中的每一件大小事情,它讓我快樂地面對人
生,使我的人生因此而變得更加燦爛,更加管彩。
只要笑一笑,沒有什么事情過不去的。
我會永遠記住這句語。親愛的朋友,希望你也能記住它。
點評:
本文以語言取勝。文幸內容清新,文采 斐然,是一篇文質兼美的佳作考生開篇以 花喻微笑.又以太陽 清風 佳肴甘露形象地道出微笑在人生路上對人的支撐、撫
慰與滋養,比喻貼切,真實可惑。文中運用了大量排比.有段落之間的排比,有短語之間的排比,使得文氣酣暢富有節奏感。另外,在鍛字煤句上,也頗見考生的功夫。全篇
佳句比比皆是,辭藻優美,寓深刻的人生哲理于優美的文句之中,讀之令人如飲佳釀,回味無窮。
那一次,我讀懂了花落的聲音
驀地,一瓣殘花飄落到我的肩上,順著我的身子滾落車輪下,我被這一點點的蒼涼牽動了心弦,竟下了車子推著前行。不遠處有一棵不高的花樹,它正竭盡全力地開放著最后
的花朵,同時那些曾經美麗的粉色小花,也抵不住蕭風的呼喚“零落成泥碾作塵”。我扶著車子瑟瑟地走向那樹,冥冥中似乎覺得那無名的花樹正傳遞著一些關于生命的訊息,
這是我所迷惘的。
冷不丁,又是一片花瓣悄悄打落在我的左頰,繼而又臥倒在我的腳邊。我直覺地發現這殘瓣上清晰地刻著一個“秋”字。曾經熱烈奔放,曾經生趣盎然,在這花期已盡的時
刻只能化作生命的碎片。我不禁沉沉哀嘆:為何花有凋零時啊?我心中莫名地劃過一陣激動與難過,好像正在抬手與放手之間肆意地丟棄著什么,而丟棄的是令我又心痛又暢
快的東西。
正在這時,我猛然發現那無名的花樹上密密地結著一層青綠色的小果子。我不知那叫什么,有什么作用,可第一眼,我就喜愛上了那青巧油亮的小東西。哦,那繁花的盛
開與零落正是為了孕育這小小的果實啊!剎那間,我的心明亮開來。真正的精髓只有在你經歷了喧嘩和寂寞之后,才悠悠顯現出來。當然,這種喧嘩是需要你用勤奮、韌性和
執著來完善和度過的,而這種寂寞更需要你耐心和積極充實。花樹用片片花瓣的飄落,換得了滿樹累累果實,而我們的生活呢?那些美好的贊譽,執著的求索,以及無數次噙
淚的跌倒與爬起,都應如繁花般成為個人崇高理想,而不是傷痛地憐惜成功的代價。因為花兒飄落的聲音是美麗的、快樂的,它們為生命的延續留下了更重要的精髓,更多的
小生命!
花開固然美麗,花落更具意義,我要把生命的花瓣一片一片灑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我不會后悔,不會為努力之后與結局之間的必然喝嘆停滯。因為我明白了花兒飄落的偉
大,我也曾為生命的延續留下了最美好的東西!
一)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回答文后1-4題。(10分)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
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
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辟,
通“避”。下同)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
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
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也,
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過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1)故不為茍得也茍:(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
使:
(3)所惡有甚于死者 惡: (4)留取丹心照汗青汗
青:
2.翻譯下列句子。(4分)
(1)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2)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3.誦讀下列句子時,每句至少應有一處停頓,請用“/”把這一處停頓標示出來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山河破碎風飄絮
【篇三:1998-2003年全國各省市高考作文題】
1998年全國卷高考語文作文題
一、補寫《媽媽只洗了一只鞋》。
要求:①根據所提供的開頭和結尾,補寫中間的內容;②補寫部分要與所 提供的開頭、結尾銜接得上;③補寫200字左右。
媽媽只洗了一只鞋
小樂回到家,看見自己的一只鞋已洗得干干凈凈地晾在門口,但另一只鞋 媽媽沒有洗。
小樂穿著一雙干干凈凈的鞋上學去了。
二、根據下述材料,按要求作文。 ’
現今中學生的心理承受力差異較大,有的像雞蛋殼那樣脆弱,有的卻很堅 韌。那么你是怎樣的呢?從后面兩個題目中,選擇一個適合你的情況的題目, 舉出實例,寫一篇關于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
要求:①把不選的題目劃去,也可兩個都劃去,另擬一個適合表現你的心 理承受力的題目;②可任意運用敘述、描寫、抒情、說明和議論幾種表達方式 中的一種或幾種;③不可寫成詩歌、小說、戲劇等文學體裁;④不少于600字。 題目:堅韌——我追求的品格/戰勝脆弱
閱讀下列材料。寫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副標題為“讀報有感”,正標題自擬。
一部美化日本頭號甲級戰犯東條英機的影片《自尊——命運的瞬間》,今天在此間日本記者俱樂部試映。
這是一部公然為日本軍國主義招魂的影片。編導者出于反動的“自由主義史觀”,否定侵略史實,極力鼓吹“太平洋戰爭是民族解放之戰”的謬論。他們蓄意策劃該片,目的是想通過電影誤導日本國民對歷史的認識,從而喚起所謂的日本民族的“自尊”。
影片《自尊~—命運的瞬間》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1945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對28名日本戰犯開庭審判為主線,由始至終宣揚這一公正的、歷史性的審判是“勝者對敗者的審判”,并公然宣揚“日本無罪”。影片極力粉飾東條英機,否定“南京大屠殺”,通過一系列情節,全面歪曲史實,否認和美化日本發動的侵略戰爭。這部影片一出籠立即遭到日本各界有識之士的憤怒譴責。4月20日,由幾百名贊同者和許多贊同團體支持的“批判電影《自尊》會”正式成立,并一致主張嚴厲聲討這一歪曲歷史事實的影片。 (摘自“新華社東京1998年5月9日電”)
1998年材料命題
堅韌——我追求的品格戰勝脆弱(任意選擇或不選擇,中心圍繞“心理承受力”) 小作文 補寫《媽媽只洗了一只鞋》(給出開頭結尾,要求補寫中間部分)
1999年材料命題
隨著人體器官移植獲得越來越多的成功,科學家又對記憶移植進行了研究。據報載,國外有些科學家在小動物身上移植記憶已獲得成功。他們的研究表明:進入大腦的信息經過編碼貯存在一種化學物質里,轉移這種化學物質,記憶便也
隨之轉移。當然,人的記憶移植要比動物復雜得多,也許永遠不會成功,但也有科學家相信,將來是能夠做到的。假如人的記憶可以移植的話,它將會引發你想些什么呢?請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為作文內容范圍,寫一篇文章。
2000年材料命題
在一次鼓勵創新的報告會上,有位學者出了一道題:四個圖形符號中,哪一個與其他三個類型不同? 有人說圓形,因為圓形是唯一沒有角的圖形;也有人說三角形,它是唯一由直線構成的;也有人說三角形,它是唯一由直線構成的;又有人說半圓形也正確,它是唯一由直線和曲線組成的;最后有人說,第四個圖形也可以,因為它是唯一非對稱性的圖形。看來.由于標準和角度的不同,這四個圖形都可以作為正確答案。的確,世界是千變萬化的,疑問是層出不窮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在生活中,著問題的角度、對問題的理解、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問題的答案不止一個的事例很多。你有這樣的經歷、體驗、見聞和認識嗎?
2001年材料命題
有一個年輕人跋涉在漫長的人生路上,到了一個渡口的時候,他已經擁有了“健康”、 “美貌”、“誠信”、 “機敏”、“才學”、 “金錢”、“榮譽”七個背囊。渡船開出時風平浪靜,說不清過了多久,風起浪涌,小船上下顛簸,險象環生。艄公說:“船小負載重,客觀須丟棄一個背囊方可安渡難關。”看年輕人哪一個都舍不得丟,艄公又說:“有棄有取,有得有失。”年輕人思索了一會兒,把“誠信拋進了水里。
寓言中“誠信”被拋棄了,它引發你想些什么呢?請以“誠信”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可以寫你的經歷、體驗、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編寫故事、寓言,等等。所寫內容必須在“誠信”的范圍之內。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③題目自擬④不少于800字
2002年:
心靈的選擇
2003年
感情的親疏遠近對認知的正誤深淺的影響
第5篇: 接收蘇聯移交日本戰犯前后
日本甲級戰犯是如何圈定的日本118名甲級戰犯嫌疑人,除28人被起訴外,其余全部無罪釋放
二戰結束后,為懲治德、日戰爭罪犯,盟國先后公布《關于控訴和懲處歐洲軸心國主要戰犯的協定》、《歐洲國際軍事法庭憲章》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組織紐倫堡審判與東京審判,開創了通過國際司法機構,追究戰犯責任的先例。這兩次審判確立的一些規則,被沿用至今。
盟國對歐洲、遠東戰犯的定義是一致的,其中“遠東戰爭罪犯”分甲、乙、丙三級。犯“破壞和平罪”者為甲級戰犯,“策劃、準備、發動或執行一種經宣戰或不經宣戰之侵略戰,或違反國際法、條約、協定或保證之戰爭,或參與上述任何罪行之共同計劃或陰謀”,主要為原日本軍政領袖;犯“戰爭犯罪”者為乙級戰犯,系有“違反戰爭法規及戰爭慣例之犯罪行為”,多為未能約束軍紀的帶兵將領;犯“違反人道罪”者為丙級戰犯,系在“戰爭發生前或戰爭進行中之殺害、滅種、奴役、借暴力強迫遷居,其他不人道行為”,被指控者多為暴行實際實施者。甲級戰犯交國際法庭審判,乙、丙級戰犯由受害國審理。
日本投降后,盟軍先后逮捕東條英機、小磯國昭、廣田弘毅、梅津美治郎等118名甲級戰犯嫌疑人。東京審判開始前,各國檢察官也帶來了本國圈定的甲級戰犯名單。美國的名單上有30人,側重于參與襲擊珍珠港的戰犯;澳大利亞的名單上有100人,包括了自裕仁天皇為首的皇族成員,以及很多財閥;英國提交了11人的名單,主要是陸海軍將領;中國的名單上是32人,其中16人被起訴。負責審理戰犯的遠東委員會通過調查取證、執委會討論、各國檢察官表決等環節后,最終由麥克阿瑟批準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等28人,作為第一批被起訴的元兇首惡。他們中除2人病死獄中、1人精神失常外,7人處絞刑、16人處無期徒刑、2人處有期徒刑。
在這些戰犯的判決書中,詳列了他們的戰爭罪行,如板垣征四郎被控在關東軍任職期間,參與制造“九一八”事變、策劃偽滿洲國;任陸軍大臣后,籌建汪偽政權、對蘇聯發動諾門坎戰斗;任中國派遣軍參謀長、朝鮮軍司令官等職,直接參與戰爭。因他“明知道這些戰爭是侵略戰爭,還在其實行中擔任了積極而重要的任務”,被判有罪。
第一案的審判曠日持久,從起訴至宣判,前后達兩年多。因長期羈押犯人而不予審理,有違司法程序,國際檢察局不得不將關押的甲級戰犯嫌疑人分批釋放。1948年12月,原商相岸信介、原中國派遣軍總司令西尾壽造、原華北派遣軍總司令多田駿等19人,也因“在戰爭期間的職位都是短時間的,而且其官方地位使其應負的責任又無法作為乙級、丙級來進行起訴”,被無罪釋放。計劃中的第二案、第三案因之流產,東京審判至此結束。
警備車中的甲級戰犯。
國民政府審判乙、丙級戰犯2000多名,其中110名被判處死刑
東京審判進行的同時,中國在南京、上海、北平、沈陽、臺北等10地,設立了審判乙、丙級戰犯的軍事法庭。國民政府公布《戰爭罪犯審判條例》,規定“外國軍人或非軍人”,有下列罪行之一者為戰犯:“計劃、陰謀、預備發動或支持對中華民國之侵略,或其他非法戰爭者”;戰爭期間,“違反戰爭法規及慣例直接或間接實施暴行者”;“意圖奴化摧殘或消滅中華民族”而對中國人殺害、洗腦、散布毒品等;其他刑事犯罪。條例還詳列38項可判為戰爭罪犯的“暴行”,包括“將人質處死”“故意轟炸不設防地區”“使用毒氣或散布毒菌”“奪取歷史藝術或其他文化珍品”等。
國民政府審理戰犯,雖以“寬大”為宗旨,指示“若無重大之罪證者,予以不起訴處分,釋放遣送返日”“戰罪嫌疑犯中無罪證者,應盡速遣送回國”,但對犯罪事實確鑿的戰犯,還是嚴懲不貸。如廣州審理日軍憲兵殺害國軍12名情報人員一案,判處松永平司大尉等三人死刑。曾任關東軍參謀長、香港總督的磯谷廉介,因策劃侵略中國東北等罪行,被判處無期徒刑。大屠殺主要參與者谷壽夫、井敏明、野田毅等,都被判處死刑。
至1947年12月,中國各地共拘押戰犯2435名,其中110名判處死刑,包括將官6名、校官4名、尉官21名、士兵44名、其他35名;208名判處徒刑(41名無期徒刑、167名有期徒刑),包括將官2名、校官6名、尉官9名、士兵92名,其他97名。⑦這些被判刑的戰犯,大多數為憲兵,以至當日俘基本全部回國時,中國還以“尚未查明戰犯嫌疑為理由,在上海留下了岡部直三郎大將以下將官為主的高級將領和憲兵等一千一百十七人,在漢口、廣州、河南等地留下了憲兵一千人,不準乘船”。
在國民政府審判的戰犯中,以對岡村寧次的判決爭議最大。岡村被判無罪,固然與其配合國民政府接收失地、遣返日俘有關,但同時他也有自己的理由。法庭上,岡村聲稱:“不知道下級部隊對中國人、英美及其他被扣留的同盟國公民有殘暴行徑。”而法庭宣布其無罪的理由,“岡村寧次在終戰之前
的八個月就已不擔任支那派遣總司令官職務。另外,他在終戰后還命令部下軍隊停止敵對行為。”⑨也是成立的。
事實上,國民政府對岡村寧次的判決是階段性的。面對中共方面一再要求逮捕岡村寧次的聲明,國民政府在1949年2月,允許岡村與被判刑的260名戰犯、軍屬一同回國。反對判處岡村無罪的審判長石美瑜代表國民政府表示,此舉僅是為確保岡村的人身安全,“暫時移送到日本”,未來“如若被判定為裁決不當的話,還將被送回中國”。只是后來政權鼎革,再無重審機會。
中共建政后,又審理了蘇聯移交和滯留山西的1000多名日本戰犯,將其中45人判處8—20年有期徒刑。至此中國對日本乙、丙級戰犯的審理工作,才告結束。
谷壽夫在法庭上受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