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漢語詞匯。拼音是yīng xióng,有多種釋義,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致敬2021河南抗洪英雄作文4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致敬2021河南抗洪英雄作文4篇
【篇一】致敬2021河南抗洪英雄作文
英雄,向您致敬! 致敬革命英雄的作文500字英雄,向您致敬!致敬革命英雄的作文500字 回望歷史的長河,有多少英雄烈士前赴后繼,為了民族復興,國家富強而奮勇抗爭。 祖國的繁榮昌盛,是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從"精忠報國”的岳飛,到“茍利國家生死以”的林則徐。從“抗日英雄”楊靖宇到狼牙山五壯士……如果沒有他們,我們怎能過上幸福又美好的生活? 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每個中國人都銘記的日子。73年前的9月2日,有這樣一群人,年輕時上投身抗日,英勇殺敵,保衛國家。而我的家鄉一常州,也是有不少英雄的存在。他們面對外敵凌辱,常州無數兒女奮起抗爭,以熱血和生命捍衛祖國河山。還有許多五湖四海的熱血志士,把生命留在了常州這方熱土。有多少文章中記錄著他們的感人事跡,如《16年前的回憶》中的李大釗就是一位偉大的共產黨員,他在人民的利益,在黨組織的秘密下,不惜以自己的性命去維護。在敵人的嚴刑逼供下,這位叔叔也能鎮定自若,寧死不屈,它把死看做一件光榮的事,這種視死如歸的精神讓我們感動。《為人民服務》中毛澤東和張思德出現在其中。毛**領導著上千萬人口,不為別的,只為解放人民。共產黨就是人民心中的一個偉大的隊伍。毛澤東帶領著自己的隊伍解放了多少人民,共產黨的同志要犧牲了多少人,他們的努力和付出才有了我們的今天。 他們都是英雄,都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我們為他們這種無私付出,致敬!
【篇二】致敬2021河南抗洪英雄作文
致敬英雄
作者:章俊[1];
作者機構:[1]廣州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
來源:中國出入境觀察
ISSN:2096-6547
年:2019
卷:000
期:004
頁碼:P.70-70
頁數:1
中圖分類:I206.7
正文語種:CHI
關鍵詞:英雄;家國情懷;清明
摘要:又是清明,黃花滿地。今年的清明,因為30名犧牲的火場英雄,比往日更多了一份悲愴。英雄們魂歸故里時萬人相送的場景,一次次牽動了我們的心弦,激蕩了千萬人的家國情懷,更讓人體會到“英雄”二字沉甸甸的分量。
【篇三】致敬2021河南抗洪英雄作文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1.2014年8月3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表決通過,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提醒人們銘記那些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自由幸福、國家繁榮富強獻出生命的英雄。
2.雷鋒被說成是造假,黃繼光堵槍眼、董存瑞炸碉堡被認為是假的,邱少云烈士、狼牙山五壯士的事跡也被質疑,劉胡蘭被惡意中傷成"紅軍連長的小三",江姐被人說成是出賣色相的風流女性……
3.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上,并沒有刻上某一個具體英雄的名字。不要窄化英雄的概念,只要足夠努力,平凡的人都可以成為英雄。——山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姬文剛
以上文字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請寫一篇文章加以闡述。要求:1.自選角度,自擬標題,文體不限(詩歌除外);2.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3.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寫作指導一】
????英雄精神就是民族精神,如何評價英雄,如何看待英烈,反映的是核心價值觀,體現的是時代的精氣神。對光輝歷史的銘記、對英烈的懷念和崇敬,是我們砥礪前行中強有力的鼓舞、鞭策和激勵,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
題目給了三則材料,三則材料層次感強,角度多元。第一則正面告訴我們要銘記英雄,致敬英雄;第二則指向現實問題,呈現一些肆意攻擊詆毀英雄,抹黑英雄的現象;第三則提醒我們,不要窄化英雄,只要足夠努力,人人皆可為英雄,意在提醒我們要保有英雄主義的豪情,向英雄學習。三則材料的核心是:如何看待(對待)英雄、英雄精神?
寫作上,可以從以下角度展開:
第一,從是什么的角度思考:什么人算英雄?英雄精神的內涵是什么?
國難當頭挺身而出;見義勇為舍己救人;為弱者發聲;艱苦奮斗攻克科技難題;精益求精鑄造大國重器;堅守平凡崗位幾十年如一日;沖鋒在前殺敵報國馬革裹尸;堅守正道寧死不屈;憂國憂民心系天下;扶貧濟困聲援弱者,……這些都是英雄。
英雄精神是"精忠報國"的愛國精神;是"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精神信仰;是"死在戈壁灘、埋在青山頭"的奉獻精神;是"臥薪嘗膽"的奮斗精神;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是挺身而出見義勇為的無畏精神;是舍我其誰義不容辭的擔當精神;是赤誠專一不忘初心的實干精神……
?
????第二,從為什么的角度思考:我們為什么需要英雄?(英雄精神的價值與意義)
比如:榜樣的力量;模范的引領;個人成長的需要;家國發展的需要……特別要寫作現實的針對性。針對現實中的"喪文化""佛系青年""宅""娘""歷史虛無主義""娛樂化""精致的利己主義""功利浮躁"等。中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一些人的精神世界會出現迷茫,一些道德滑坡、價值失范現象可能凸顯,一些青少年對審美、對精神氣質的追求可能偏離正軌。越是這樣的時候,越需要我們營造好、弘揚好英雄精神。對個人來說,以英雄為偶像,是思想凈化、精神補鈣的過程。對一個社會來說,以英雄為偶像,是激濁揚清、凈化風尚的需要。對于一個國家來說,以英雄為偶像,是戰勝險阻、實現夢想的動力。
第三,從怎么辦的角度思考:如何看待英雄,如何評價英雄?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在新的時代,我們要崇尚英雄,傳承英雄精神;致敬英雄,為英雄正名;追隨英雄,讓英雄情懷成為時代的主旋律;尊重英雄,銘記英雄,不能讓英雄流血有流淚。?
【寫作指導二】
????第一,崇尚英雄,傳承英雄精神。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英雄們的事跡和精神是激勵我們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崇尚英雄精神是從中汲取優秀的品質和精神。英雄精神是"精忠報國"的愛國精神;英雄精神是"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精神信仰;英雄精神是“死在戈壁灘、埋在青山頭”的奉獻精神;英雄精神是“臥薪嘗膽”的奮斗精神。
第二,致敬英雄,為英雄正名。
致敬英雄,就要捍衛英雄。英雄的身上,充滿了血性和果敢;英雄的心里,寫滿了忠誠和擔當。英雄用英勇無畏的浩然正氣,凝聚起引領人民奮進、推動社會進步的強大精神力量。對于網絡上肆意詆毀抹黑英雄的現象,我們要堅決抵制,以法律武器守護和捍衛英烈尊嚴,讓英烈精神融入民族血脈。習 ?近 ??平強調,對中華民族的英雄,要心懷崇敬,絕不做褻瀆祖先、褻瀆經典、褻瀆英雄的事情。全社會更加重視保護英雄烈士,對英雄烈士予以褒揚、紀念,并加強對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的宣傳、教育,維護英雄烈士尊嚴和合法權益,不能讓英雄既流血又流淚。
????第三,追隨英雄,讓英雄情懷成為時代的主旋律。
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他們的事跡和精神都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最深的思念,在于追隨和傳承。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民族,近五年來,我們國家涌現出了航空報國英模羅陽、新時期共產黨人的楷模蘭輝、勇闖深海的水下核盾海軍某潛艇基地官兵、"法治燃燈者"鄒碧華、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國、心系群眾的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科技報國的榜樣黃大年。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今天,中國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實現我們的目標,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英雄精神是我們的民族精神,它是激勵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佳作導引】
1.?讓英雄情懷激蕩精神力量
陸游曾吟:"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文天祥也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見在中國幾千年綿延發展的歷史長河中誕生了無數的愛國英雄,他們用自己的理想信念踐行了愛國主義,鑄成了英雄情懷。
英雄情懷之所以成為情懷,正在于有千千萬萬中國人認同它,追隨它。英雄情懷本質是源于愛國主義,其體現的是中國人共同所秉承的一種"報國行赴難,古來皆共然。"的理想信念。回望歷史長河,中國從來就不是一個缺少英雄的國家,古有岳飛楊家將精忠報國,近有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邱少云為國拋頭顱、灑熱血,這些英雄就是中國人不畏強暴、以身殉國的杰出代表。對于英雄的認可和追隨本身就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追隨。
英雄情懷是個體奮斗的助推力和指明燈。"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對于青少年而言,英雄情懷、家國情懷、愛國主義的培養尤為重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總理在少年時就已意識到了大國與小我的關系。周恩來總理的一生都是"以天下為己任",英雄情懷在其少年時代成為他前進的助推力與指明燈,從而成就了他具有英雄色彩的一生,更可見青少年正處于人生成長的關鍵時刻,扣好其人生的第一顆紐扣的重要性。
每個時代都有英雄,他們以他們獨特的的方式書寫下最動人的青春故事。中山大學博士生韋慧曉投身軍旅,成為我國海軍首位女副艦長,在萬里海疆書寫無悔青春。其實不管是參軍的大學生還是扎根基層的青年村官,他們都是英雄。英雄來源于生活,不同時代有其不同英雄情懷。但其核心愛國主義卻是不變與一代代傳承下來的。
近年來,虛無的歷史態度、詆毀英雄的謠言、矮化精神的觀點,種種不良思想、奇談怪論沉渣泛起,這應引起我們的警示,當代英雄情懷要從少年兒童抓起,培養情懷絕不是形式上走走樣子口頭上說說而已。誠如一位教師所言"孩子這個年紀,不只需要童話,還需要英雄。"在參加學生少先隊主題隊日活動時談到其母親小時候給他講"精忠報國、岳母刺字"的故事,從此精忠報國成為他一生的目標,足以見英雄情懷對人影響之大與深遠。
于青少年自身而言,我們不僅要主動培養英雄情懷,更要心中有國家、腳下有遠方,向英雄學習。時勢造就英雄,但同處于時勢之下,為何只有少數人成了英雄?與其說是時代選擇了他們,不如說是他們讓時代認同了他們。倘若你胸無大志,時代怎能認出你?若你的意志不堪一擊,時代又怎敢將命運交托給你?卡斯特羅為了心中的正義,敢于反對一切勢力,包括他的父母。他有英雄的覺悟和自律,所以最終成為時代傳奇。
讓英雄情懷激蕩精神力量,傳承中華民族精神。
2. 和平年代,更需要有英雄精神
縱觀歷史的長河,許許多多的英雄形象早已讓人銘記于心。無論是古時征戰沙場的文天祥、精忠報國的岳飛、還是抗爭時期以身殉國的邱少云、無私奉獻的雷鋒,都讓我們深刻體會到了何為英雄,何時需要英雄精神。在我看來,無論我們身處戰爭時期還是和平年代,英雄精神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存在。
身處和平年代,英雄精神使我們深刻體會愛國的精髓,更加珍惜國家和平繁榮的來之不易。201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將9月30日設為烈士紀念日,其目的在于提醒人們即使是身處和平年代,也要銘記那些獻出了生命的英雄。是的,如今的祖國萬事太平,許多人早已沉溺在安逸與和平中,早已忘卻了那些流血流汗的英雄,甚至出現了故意惡化與丑化英雄形象的現象,"紅軍連長的小三,劉胡蘭、為博的大家眼球而堵槍眼的黃繼光······",明明是英勇無私的英雄但卻被別人說成了是低俗而趨名赴勢的小人。實在是讓人深感無奈。難道和平的背后不正是這些英雄舍身而換回來的嗎?作為后人,難道我們不應該尊重這些人民英雄嗎?所以即使我們身處和平年代,尊重英雄,樹立起英雄精神的意識是我們必須做到的。
英雄精神不僅讓我們領會到愛國的精髓,更是引領我們如何做人,如何處事。于謙"粉身碎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忠義之情,文天祥"臣心一片磁石針,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堅定之心,荊軻"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凜然之義,不斷地教會我們對事堅定,處事凜然,忠義愛國。其中的忠義、堅定、凜然就是英雄精神的內涵無論我們身處什么時代,無論我們身處什么環境,英雄精神總是會啟迪我們,振奮我們的。
英雄精神不僅限于忠貞報國的犧牲英雄身上,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有英雄精神。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許多人會因為生活的繁忙,也更是害怕惹上是非,對關乎自己之外的是置之不理,這是因為他們沒有想要成為“英雄”的意識,其實英雄不僅限于在做大事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人的身上,在小事上無私奉獻,做好自己,樂于助人,這也是英雄的另一方面的體現。“托舉的小哥、最美的教師、最勇敢的司機……”這都是現如今社會上的英雄,他們的身上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英雄精神。
往日的英雄不會如今時代的和平而離我們遠去,我們更不可以忘記他們,他們的身上所蘊含的英雄精神永遠都值得我們去領會,去學習。而體會和傳承英雄精神也是我們需要做到的。
?
3.致敬英雄
2014年8月31日,人大表決通過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的決定。在當今這個和平年代,英雄事跡更應被傳頌,英雄精神更應被傳承,我們應該緬懷英雄,致敬英雄。
致敬英雄,需要我們崇尚英雄。中華民族是一個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民族。古有岳飛"精忠報國",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陸游"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近有林則徐虎門銷煙,八路軍五戰士勇躍狼牙山,魯迅棄醫從文拿筆喚醒中國人,錢學森放棄美國高薪聘請毅然回國,屠呦呦潛心鉆研終成碩果。飲水思泉,不忘來路,在我們享受著和平的安逸的同時,更應銘記英雄,致敬英雄,崇尚英雄。
致敬英雄,需要我們捍衛英雄。英雄是民族的脊梁,一個有希望的民族需要英雄,一個先進的國家需要先鋒。現如今,雷鋒被說成是造假,黃繼光堵搶眼、董存瑞炸碉堡被認為是假的,狼牙山五壯士的事跡也被人質疑......種種不尊重英雄的言論被發表出來。對此我認為,任何褻瀆祖先、褻瀆經典、褻瀆英雄的言論及行為都應被譴責、被嚴懲,我們絕不能讓英雄流淚又流血。一個時代對英雄的看法,折射出一個時代的核心價值觀。英雄是用來歌頌的,不是用來詆毀的。英雄,作為一個時代的杰出人物,有著崇高理想和價值追求。中華民族要實現奮斗目標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為此,我們都應致敬英雄,捍衛英雄。
致敬英雄,需要我們學習英雄。英雄,是一個民族最閃亮的坐標,是人們強大的精神目標。對英雄,最崇高的敬意,最深沉的思念,是追隨,是傳承。見賢思齊,我們要學習英雄"精忠報國"的愛國精神,利于國者愛之,害于國者惡之;學習英雄"臥薪嘗膽"的奮斗精神,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著《左傳》,孫子臏腳修《兵法》......歷代英雄寧折不屈的奮斗精神值得我們傳承;我們還應學習英雄"春蠶到死絲方盡"的奉獻精神,即使做不到"死在戈壁灘,埋在青山頭",也應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致敬英雄,學習英雄,是一個時代的主題。
正所謂"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時代的引領者。作為英雄的后輩,我們應該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致敬英雄!
7、我們各種習氣中再沒有一種象克服驕傲那麼難的了。雖極力藏匿它,克服它,消滅它,但無論如何,它在不知不覺之間,仍舊顯露。——富蘭克林
8、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親卻是堅強的。——法國
9、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10、母愛是多么強烈、自私、狂熱地占據我們整個心靈的感情。——鄧肯
11、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親才是真的,永恒的,不滅的。——印度
【篇四】致敬2021河南抗洪英雄作文
陸游曾吟:“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文天祥也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見在中國幾千年綿延發展的歷史長河中誕生了無數的愛國英雄,他們用自己的理想信念踐行了愛國主義,鑄成了英雄情懷。
英雄情懷之所以成為情懷,正在于有千千萬萬中國人認同它,追隨它。英雄情懷本質是源于愛國主義,其體現的是中國人共同所秉承的一種“報國行赴難,古來皆共然。”的理想信念。回望歷史長河,中國從來就不是一個缺少英雄的國家,古有岳飛楊家將精忠報國,近有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邱少云為國拋頭顱、灑熱血,這些英雄就是中國人不畏強暴、以身殉國的杰出代表。對于英雄的認可和追隨本身就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追隨。
英雄情懷是個體奮斗的助推力和指明燈。“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對于青少年而言,英雄情懷、家國情懷、愛國主義的培養尤為重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總理在少年時就已意識到了大國與小我的關系。周恩來總理的一生都是“以天下為己任”,英雄情懷在其少年時代成為他前進的助推力與指明燈,從而成就了他具有英雄色彩的一生,更可見青少年正處于人生成長的關鍵時刻,扣好其人生的第一顆紐扣的重要性。
每個時代都有英雄,他們以他們獨特的的方式書寫下最動人的青春故事。中山大學博士生韋慧曉投身軍旅,成為我國海軍首位女副艦長,在萬里海疆書寫無悔青春。其實不管是參軍的大學生還是扎根基層的青年村官,他們都是英雄。英雄來源于生活,不同時代有其不同英雄情懷。但其核心愛國主義卻是不變與一代代傳承下來的。
近年來,虛無的歷史態度、詆毀英雄的謠言、矮化精神的觀點,種種不良思想、奇談怪論沉渣泛起,這應引起我們的警示,當代英雄情懷要從少年兒童抓起,培養情懷絕不是形式上走走樣子口頭上說說而已。誠如一位教師所言“孩子這個年紀,不只需要童話,還需要英雄。”在參加學生少先隊主題隊日活動時談到其母親小時候給他講“精忠報國、岳母刺字”的故事,從此精忠報國成為他一生的目標,足以見英雄情懷對人影響之大與深遠。
于青少年自身而言,我們不僅要主動培養英雄情懷,更要心中有國家、腳下有遠方,向英雄學習。時勢造就英雄,但同處于時勢之下,為何只有少數人成了英雄?與其說是時代選擇了他們,不如說是他們讓時代認同了他們。倘若你胸無大志,時代怎能認出你?若你的意志不堪一擊,時代又怎敢將命運交托給你?卡斯特羅為了心中的正義,敢于反對一切勢力,包括他的父母。他有英雄的覺悟和自律,所以最終成為時代傳奇。
讓英雄情懷激蕩精神力量,傳承中華民族精神。
2014年8月31日,人大表決通過將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的決定。在當今這個和平年代,英雄事跡更應被傳頌,英雄精神更應被傳承,我們應該緬懷英雄,致敬英雄。
致敬英雄,需要我們崇尚英雄。中華民族是一個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民族。古有岳飛“精忠報國”,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陸游“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近有林則徐虎門銷煙,八路軍五戰士勇躍狼牙山,魯迅棄醫從文拿筆喚醒中國人,錢學森放棄美國高薪聘請毅然回國,屠呦呦潛心鉆研終成碩果。飲水思泉,不忘來路,在我們享受著和平的安逸的同時,更應銘記英雄,致敬英雄,崇尚英雄。
致敬英雄,需要我們捍衛英雄。英雄是民族的脊梁,一個有希望的民族需要英雄,一個先進的國家需要先鋒。現如今,雷鋒被說成是造假,黃繼光堵搶眼、董存瑞炸碉堡被認為是假的,狼牙山五壯士的事跡也被人質疑......種種不尊重英雄的言論被發表出來。對此我認為,任何褻瀆祖先、褻瀆經典、褻瀆英雄的言論及行為都應被譴責、被嚴懲,我們絕不能讓英雄流淚又流血。一個時代對英雄的看法,折射出一個時代的核心價值觀。英雄是用來歌頌的,不是用來詆毀的。英雄,作為一個時代的杰出人物,有著崇高理想和價值追求。中華民族要實現奮斗目標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為此,我們都應致敬英雄,捍衛英雄。
致敬英雄,需要我們學習英雄。英雄,是一個民族最閃亮的坐標,是人們強大的精神目標。對英雄,最崇高的敬意,最深沉的思念,是追隨,是傳承。見賢思齊,我們要學習英雄“精忠報國”的愛國精神,利于國者愛之,害于國者惡之;學習英雄“臥薪嘗膽”的奮斗精神,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著《左傳》,孫子臏腳修《兵法》......歷代英雄寧折不屈的奮斗精神值得我們傳承;我們還應學習英雄“春蠶到死絲方盡”的奉獻精神,即使做不到“死在戈壁灘,埋在青山頭”,也應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致敬英雄,學習英雄,是一個時代的主題。
正所謂“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時代的引領者。作為英雄的后輩,我們應該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致敬英雄!
陽春四月,我們又迎來一個清明節,又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當我站在烈士墓前,耳邊久久回蕩著那莊嚴的國歌聲,就不禁回想起解放前那段戰火彌漫、血流成河的日子。無數革命先烈在國家危難之際,在人民受難之時,挺身而出,他們為了國家的興旺,人民的幸福,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同敵人進行搏斗,他們為新中國筑起了一道新的長城,讓新中國迎來勝利。革命先烈為此作出了多大的犧牲啊!可是,今天的我們,又有多少人記得這些革命先烈呢?我們沉浸在自身的快樂中,可又有誰知道是革命先烈造就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不應該,更沒有理由去忘記這些革命先烈的偉績。
毛**曾經說過,“成千上萬的先烈為了人民的利益,在我們的前頭英勇地犧牲了。讓我們高舉起他們的旗幟,踏著他們的血跡向前進吧!
革命先烈出生在一個恢宏的時代,是他們骨子里的愛國精神讓他們去浴血奮戰。一位位先烈的臉龐仿佛又浮現在我的眼前,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甚至把竹簽條釘進指甲里,也不肯說出黨的機密的劉胡蘭;為了不打草驚蛇,火燒到身上,直至犧牲也不呻吟一聲,不挪動一寸地方的邱少云;為了完成任務,抱著炸藥包,用自己的胸膛擋住敵人的子彈,和敵人同歸于盡的董存瑞……如今,革命先烈已長眠于地下,他們愛國的精神卻永垂不朽,永遠閃耀在時間的星河中,但他們都把青春歲月奉獻給了革命,奉獻給了人民,這是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緬懷,值得我們銘記的。
同學們,我們幸運地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不愁吃,不愁穿。我們有這樣幸福的生活靠的是誰?難道不是那千千萬萬,可親可敬的先烈嗎?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學會感恩,感謝父母,感謝他們把我們帶到了這個世界上,感謝老師,無私地傳授給我們知識,讓我們自由地遨游在知識的海洋里,感謝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人,感謝他們,在我困難的時候,伸出援手……而我們身為炎黃子孫,身為革命事業的下一代繼承人,應該更加感謝革命先烈。是他們,造就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我們有責任為國家的建設盡微薄之力,為萬里長城添磚加瓦,讓它在風雨中永遠屹立不倒!我希望,每個同齡人都不能忘了自己身上所肩負的責任,不能再浪費青春時光,要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全身心地投入到為振興中華而學習當中去,讓祖國的明天變得更加美好,讓中國巨龍永遠騰飛在遼闊的天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