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下基層,辦實事,轉作風,供大家參考。
下基層 辦實事 轉作風 下基層 辦實事 轉作風
近年來, 遼中縣深入開展黨政機關、 黨員領導干部下基層為民服務活動, 察民情, 聽民意, 解民困, 不斷鞏固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成果, 建立健全下基層、 辦實事、 轉作風常態化機制。
“三項活動” 確保黨員干部下得去、 對得準
遼中縣教育引導黨員干部下基層, 接地氣, 轉作風, 直接聯系服務基層組織和黨員群眾, 進一步拓展幫扶主體的職責和任務。
一是副縣級以上領導干部開展“兩包兩扶三聯” 活動, 即包一個鎮(街道)
和一個村(社區), 幫助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爭取項目, 解決經濟發展問題; 扶持一個非公有制企業和一個農民專業合作社, 幫助健全基層組織, 優化環境, 解決生產經營問題; 聯系一名貧困黨員、 一名貧困群眾和一個重點信訪案件,幫助樹立信心, 提升技能, 解決生活困難問題和群眾信訪問題。
二是縣直部門加強與薄弱村、 城鎮社區的溝通聯系, 廣泛開展“帶經濟薄弱村, 多措并舉促轉化; 帶所駐城鎮社區, 資源共享促和諧” 的“雙帶雙促” 活動。
三是每名領導干部、 后備干部、 機關干部通過“一對多、 一對一、 多對一” 形式聯系幫扶困難黨員、 困難群眾, 重點在就業指導、 產業扶持、 資金支持、 物資幫助等方面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切實改善生活水平。
全縣 43 名副縣級領導共聯系幫扶了 17 個鎮(街道)、 43 個村(社區)、 27 家非公企業, 67 家縣直部門與 67 個村(社區)、 1556 名黨員干部與 1248 名困難黨員和群眾結成了幫扶對子。
“四有兩評” 確保黨員干部蹲得住、 呆得牢
為保證全縣各級黨政機關和黨員干部深刻認識下基層為民服務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強幫扶活動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每名幫扶黨員干部全面落實“四有”要求, 即有雙向聯系卡、 有民情日記、 有幫扶臺賬、 有對接幫扶表。為方便黨員干部為基層群眾服務, 便于群眾聯系黨員干部, 將對接幫扶的黨員干部的聯系方式及幫扶承諾事項在村(社區)
公開欄上進行公示。
黨員干部及幫扶對象互留聯系卡, 黨員干部撰寫民情日記, 黨政機關建立幫扶臺賬, 登記對接幫扶表。
建立“兩評” 機制, 黨政機
關會同幫扶村(社區)
不定期召開測評會議, 會上黨員干部介紹幫扶工作情況, 幫扶對象點評幫扶效果, 參會人員進行民主測評, 民主測評結果作為黨政機關、 黨員干部下一步努力方向。
縣委組織部綜合考量鎮(街道)、 村(社區)、 縣直機關測評情況, 進行綜合評議, 并將綜合評議結果作為黨員干部評先選優、 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確保黨員干部蹲得住、 呆得牢。
“三項考核” 確保黨員干部干得好、受歡迎
遼中縣委將下基層為民服務工作納入基層黨建工作目標考核中, 建立以幫扶為主導、 以群眾滿意為根本的考核評價體系。
一是隨機考核。
黨政機關不定期考核黨員干部下基層為民服務工作, 采取抽查民情日記、 檢查幫扶臺賬、 訪談幫扶對象等方式, 考核黨員干部下基層是否對接, 是否開展實質性幫扶工作, 是否熟悉村情民意,要求黨員干部做到“了解幫扶人, 熟悉信訪人, 戶戶認識人, 是個明白人” 。
二是年中考核。
每年 7 月, 縣委組織部專門到縣直單位考核“下基層辦實事轉作風” 活動開展情況, 對照年初縣直單位下基層活動方案、 幫扶承諾, 采取問卷調查、 召開座談會、 明察暗訪等形式,檢查幫扶結果, 督促幫扶進度。
三是年度考核。
把下基層為民服務工作作為年度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內容, 由縣委綜合考核組召集村(社區)
群眾代表、 村(社區)
干部、 鎮(街道)
相關人員進行測評考核, 并將考核結果向全縣公開通報。
對于考核優秀的給予獎勵, 排名靠后的要求針對存在的問題, 制定整改措施。
截至目前, 全縣共為幫扶村、 社區、 企業解決資金 300 多萬元, 為幫扶個人送現金及物資合計 40 余萬元。
遼中縣通過建立健全黨政機關、 黨員干部下基層為民服務常態機制, 實現了情況在基層掌握、 問題在基層解決、 矛盾在基層化解、 穩定在基層鞏固、 作風在基層轉變、 科學發展在基層體現, 為促進遼中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創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作者單位:
遼中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