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微析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

時間:2022-10-20 09:35:02 來源:網友投稿

摘 要:校園文化建設是環境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第二課堂”的重要內容,也是樹立高職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培養興趣和人文素質、提升綜合實踐能力的主要載體。下文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P校高職學生在校園文化活動的態度、文化活動開展、參與度、評價等方面進行調研。結果顯示:高職院校絕大多數學生對校園文化建設情況是非常認可的,但也存在少部分學生沒能清晰認識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和重要性,學校提供文化活動不夠豐富等情況。文章結合調研結果,提出了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五點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文化活動;建設;分析

加強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是營造良好育人環境的必然要求。《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團中央教育部關于印發<高校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中青聯發〔2016〕18號)》和《團中央 教育部關于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共青團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的通知(中青聯發〔2017〕10號)》等文件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都提出了相關要求,可以看出校園文化在促進高職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8年上半年,項目組以P高職院校為例對在校學生開展了調研,對收回的調查問卷進行統計、分析。希望從學生角度提出加強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方法和路徑。

一、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問卷調查的基本情況

本次調研采用問卷調查方式,分別從學生個人情況,學生對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基本看法、學生參加社團的情況、學生參加學?;顒忧闆r、校園基礎文化設施建設情況及其他方面六個方面設計了33個選擇題,題量適中,難度中檔,具有較好的代表性和參考價值,能有效反映出學生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基本看法和具體情況。

為避免在相同專業、相同年級出現同質情況,課題組選擇了文科、理科、管理、工科、師范等不同專業類別,向在校學生發放調查問卷900份,其中男生454人,女生438人;2017級541人,2016級278人,2015級81人。調查采取不記名方式,收回有效調查問卷892份,回收率和有效率為均為99.11%。

二、高職校園文化建設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學生對校園文化建設內容和意義的看法

在被調查的學生中,共有89.7%的人表示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和意義有所了解,10.3%的人不了解校園文化。與此同時,有165人認為校園文化建設可有可無或認為沒有意義,完全沒必要,占總人數的18.5%。數據表明,絕大部分學生能認識到校園文化對學習知識、培養興趣、提升能力有重要作用,也有少數同學沒能正確認識到這一點。

(二)學生對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情況的認知

學生對P校校園文化建設整體認知方面,269人表示文化氛圍濃厚,389人表示一般,234人認為人文氣息淡薄??梢钥闯?,26.2%的同學認為還需要加強人文氣息的建設。

具體而言,學生活動方面,602人持肯定態度,占比67.5%,另有214人認為一般,76人對學生活動表示不滿意;學術氛圍方面,有826人持比較滿意的態度,占比92.6%,而66人認為學術氛圍較差;教學方面,801人填寫了很好、較好或一般,占比89.8%;關于師生道德素質建設方面,781人認為師德素質高,能體現高校水平、還可以或一般以上,占比87.6%。校園文化建設項目方面,學生認可排名靠前四位分別是:傳統文化,占比46.4%;禮儀文化,占比29.9%;紅色文化,占比29.8%;民族文化,占比24.1%,革命文化、西方文化、地方文化、非遺文化排位在后四位。

(三)學生參加社團情況及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87.1%的學生對所參加的學生組織有所了解,12.9%的被調查者表示根本不了解;對于校內學生組織開展活動,絕大多數被調查者表示有時間就參加、經常參加或每次都參加,9.1%的很少參加活動,沒有不參加活動的學生;68.8%的被調查者認為校內學生活動對于繁榮和活躍校園文化有一定作用、有些作用或作用很大,認為作用不大或沒有作用的人數占31.2%;對于校內學生活動與校園文化之間的關系,71.7%的學生對此表示肯定,認為應加大力度做大做強,應鼓勵積極參加,也28.3%的被調查者對此呈現消極態度。

(四)學生參與活動情況及分析

P校常年開展院系班多層次的運動會、演講辯論賽、征文比賽、書畫比賽、大型文藝匯演、社會實踐活動、青年志愿者活動。根據調查的結果,折算成比例如表1。

(五)學生對校園基礎文化設施建設滿意度

從校園的基礎文化設施的類別上講,其包含了圖書館及藏書情況,校史館、校園電臺和電視臺、校園網和校園宣傳欄、各類運動場所(含球類、健身、娛樂等)。學生對以上各類設施建設表示滿意或者非常滿意的人數占比分別為75%,59%,56.8%,65.1%,53.4%;認為這些設施建設一般的人數占比分別為17.5%,30.2%,29.3%,25.4%,33.9%;其余表示不太滿意。

(六)學生對校園文化建設其他的滿意程度

被調查學生對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滿意的占93.2%;對校園文化整體氛圍滿意的占92.9%;對校風、學風建設滿意的占95%;對學校開展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活動滿意的占83.4%;對學校在校園環境建設中統籌文化建設的情況,同學們受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影響方面表示認可的占48.9%。

三、加強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建議

***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和話語權,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文化強國,文化自信。”高職院校作為培養黨和國家的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陣地,更需要加強文化建設。高職院校需要從文化建設的整體系統設計、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宣傳,科學合理建設校園文化環境,強化特色文化活動建設、打造,提供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多種活動共存的多維活動形式,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升學生的德智體美等素養,促進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

(一)整體規劃、系統設計,分板塊建設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高職院校應該從校園建設規劃頂層設計上進行設計,整體規劃,讓校園文化與高職院校的建設發展定位、專業設置、人才培養、基礎建設、后勤服務等方面充分融合,相互支持、相互促進。

與此同時,各職能部門,各教學系部應根據職責分工,突出在校園文建設中的不同的工作重點,有所側重,形成分板塊實施的局面。教學系部開展與專業相適應的學術講座、科技活動,藝體系開展美育、體育的相關活動等等。

(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內容、意義教育與宣傳

學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我們必須讓這一主體充分認識到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讓學生了解校園文化的具體內容,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中來,讓學生積極參加各類校園文化活動,使其在活動中得到鍛煉。學??梢岳眯律雽W教育、主題班團活動等時間組織同學們對校園文化建設意義、內容的學習。學校利用傳統海報、宣傳櫥窗和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相結合的方式,向廣大學生推出校園文化產品,宣傳本校校園文化情況。

(三)強化學術氛圍

與本科院校相比較,高職院校學生中的學術氛圍有一定的差距。新時代,社會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從一定層面上講要求高。學??筛鶕唧w行業背景、專業背景等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實踐操作研究、創新意識培養方面的學術活動,從而結合學生專業實際培養其創新意識和發明創造能力,提升畢業學生的從業競爭能力。

(四)開發打造校園特色文化

文化自信來源于對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要樹立高職學生文化自信就必須在黨和國家文化建設的整體規劃下,結合學校實際、結合地域實際開發打造校園特色文化。以P校為例,還需要在革命文化、地方文化、非遺文化開發打造方面下功夫。結合黨團要求,開展與新時代相結合的重走長征路、與信仰對話、維護民族團結等特色活動;開展傳承手工刺繡、弘揚涪江流域文化等活動;開展少數民族語言交流、傳統手工藝品制作、傳統體育運動等活動。

(五)提供學生喜歡的多維文化活動

從調研數據分析來看,高職學生參與校園文化活動的積極性很高,為滿足新時代學生對校園文化活動的需要,高職院校應根據自身的實際,以“眾創眾籌眾評”方式,讓青年學生更多的參與到校園活動的設計、決策、實施、評議全過程,學校更多從主題、思想、資金來源等方面給予指導和支持。

網絡時代的到來需對學生進行強健體魄、健康心身方面提出更高要求。高職院校要加大運動場所建設力度,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鍛煉項目和鍛煉空間,為學生參與“三走活動”“全面健身”提供必要的設施保障。

以P校為例,經過多年努力已經形成了新生軍訓聯歡晚會、大學生健美操大賽、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節、校園歌手大賽、一二﹒九紀念活動、涪水紅帆文化藝術節、藏苗新年晚會、紀念“五四運動”系列活動、社團文化藝術節等大型活動,活動影響力大,學生參與度高、教育覆蓋面廣。

另外,校園文化建設還需要圖書館提供豐富的藏書;與時俱進地開展創新創業方面的教育;適時對校園環境進行改造和文化氛圍的營造;做好各個層面的宣傳工作。齊抓共管,共同有效推進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努力實現“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標。

注:P高職院校為四川中部一所省屬高職院校,常年在校生人數14000余人。

參考文獻

[1] 四川省教育廳:《關于聯合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專題調研工作的函》附件1:校園文化建設專題調研主要內容,2018-03-20.

[2]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2017-10-18.

[3] 團中央教育部:關于印發《高校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中青聯發〔2016〕18號),2016-11.

[4]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2017-10-18.

作者簡介:曹玉蘭(1978- ),女,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助理研究員,西華師范大學管理學院公共管理專業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經濟管理,思想政治。

推薦訪問:高職院校 校園文化建設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