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心理負荷的特點,運用問卷調查的方法確立心理負荷評價的指標及權重。建立評分指標體系,設計權重分配集、評價等級集、建立評價矩陣以及模糊運算,得出具體分數,實現定量評定,客觀地評價學生心理負荷。
【關鍵詞】航空體育課;心理負荷;模糊綜合評價
【中圖分類號】G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071(2011)08-0001-02
1 前言
長期以來,我們評價航空體育課的教學質量時,往往只把學員運動中的生理負荷作為重要的測評指標,忽視學員在運動中表現出來的心理負荷量的測定。其結果是,有些教員在課上為了達到學員的某一生理指標,不惜采用各種大強度的運動練習來對學員施加壓力,抑制了學員正常的心理活動,使之過早的出現了疲勞現象,直接影響了教學目標的實現。
隨著體育教學的深人發展,人們現在已逐步認識到掌握學員體育心理進行教學的重要性,但在具體實踐上發現,體育課上學員的心理活動是個模糊的概念,難以準確地判斷與定量。到目前為止,有關這個問題的研究仍處于徘徊不前的狀態。為了提高航空體育的教學質量,為實施航空體育教學科學化管理提供重要的方案。筆者查閱了大量的資料,走訪了有關方面的心理專家。學員練習興趣的高低,課練習密度的大小,都在學員心理和生理上造成運動負荷度,而生理負荷量的大小常常滲透著心理因素的影響。例如:教員安排的運動練習強度超出了學員的體質能力時,學員就會自然產生退縮的消極心理。相反,如果學員心情愉快,就能輕松自如地去參加體育訓練,他們對于教員安排的大強度練習就會不知疲倦地自覺苦練,或者會推遲疲勞感的出現。總之,這種在運動條件下,對學員心理上產生出來的內部負荷狀態,對航空體育課的運動負荷有著重要影響。
2 運動心理負荷
運動心理負荷作為一個正在研究的新問題,目前,我國專家和學者對其的概念和認識尚不夠統一,眾說紛紜,各持己見。主要表現在對問題認識的角度有所側重,有關專家認為,“運動心理負荷是指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對人體施加的外部刺激所引起的心理反應負擔量”。這一見解體現了心理負荷問題的實質,同時,也為研究人體運動心理負荷指明了方向。
心理負荷和生理負荷是一對從屬于運動負荷量的相關因素。在體育課上,心理負荷和生理負荷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共同影響著學生身體的發展,一般來說,運動技術的難易程度,學生練習興趣的高低,課練習密度的大小,都在學生心理和生理上造成運動負荷,而生理負荷量的大小常常滲透超出了學生的體質能力時,學生就會自然產生退縮的消極心理。相反,如果學生心情愉快,就能輕松自如地去參加體育活動,他們對于教師安排的大強度練習就會不知疲卷地自覺苦練,或者會推遲疲勞感的出現。總之,這種在運動條件下,對學生心理上產生出來的內部負荷狀態,對體育課的運動負荷有著重要影響。
3 運動心理負荷評價模型研究
3.1 建立學生心理負荷評價指標體系。
評價航空體育課學生的運動心理負荷,是科學實施航空體育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為了實現評價工作的預期目的,必須建立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根據航空體育課上引起學生心理刺激量和強度的變化特點,首先,我們對影響學生心理負荷的誘因進行了問卷和訪問式的調查,在此基礎上設計了12項評價指標。其次,為了提高評價精度,使諸評價因素的權重分配具有科學性、可行性,我們將確定的評價因素繪制成表,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征詢了軍內12位從事心理工作的專家、教授的意見。各專家、教授按照評價因素的重要程度,從高到低分別填寫1,2,3,4,5,6,7,8,9.10.11,12,即各因素的序,經回收整理后,代人權重分配公式:ai=2[m(1+n)-Ri]m•n(1+n)(式中的m為專家個數,n為因素個數,Ri是對應于各因素序的和)進行計算,得出各項權重系數,建立了航空體育課學生心理負荷評價量表。它從4個方面包括了12項指標(見表1)。
學員航空體育課心理負荷評價量表
主
因素
指標
傳授能力
學習品質
教學環境
心理狀態
123456789101112
內容的
接受性
負荷
承受量
好勝
心
敢為
性
自建
性
樂群
性
教學
條件
人際
關系
注意力
情緒
穩定性
意志
努力
脈博
率
=100
n=12
指標
含義
內容新穎與活潑教學安排得合理學員練的積極性學員心理承受力外部負荷的練習強度外部負荷的練習量的勤學苦練精神為達到優異成績無畏抗拒能力對艱險動作的克服困難的自制力運動練習的紀律性合作精神與戰友的團結外界環境的干擾性場地器材的適應性戰友關系相容度教員學員關系的相容度集中與分散對教學活動的注意與低沉度學員情感的活躍的意識行為表現學學員對體育訓練的心理負荷量脈博率差評定學生用運動前后的每分
權重ai0.110.140.100.090.090.070.060.040.080.070.060.09
=1
我們認為航空體育課學生心理負荷評價量表反映了飛行學員航空體育課心理活動的共同屬性,揭示了學員運動心理的基本特征。符合當前對航空體育課學生心理負荷評價工作的實際需要。
3.2 模糊綜合評價。
對航空體育課學生心理負荷評價,它本身就有一定的模糊性,而模糊數學能用精確的數學語言對這種模糊做定量描述,下面我們結合上述評價量表,運用模糊數學進行綜合評價。設評價的因素為:U二{Ui},式中i=1,2,3……11,12表示被評價的因素。Ui是U的子集,即U=Uij ,其中j二1,2,3,4;Ui1 ,Ui2 ,Ui,Ui3 ,Ui4 分別代表優、良、中、差的評判人數比。Ui在整個因素中的重要程度由權重表示,設Ui的權重為Ai,則權重集為:A={ai,0≤a≤1}。由表2即得A={0.11,0.14,0.10,0.09,0.09,0.07,0.06,0.04,0.08,0.07,0.06,0.09},則B=U•A二{Ui}{Ai},計算結果就反映了一個學生的心理負荷能力在優、良、中、差4等上的程度,歸一化后,便得4個等級的分值B`。建立矩陣:C={c1,c2,c3,c4},則得該學生心理負荷的成績矩陣:X=B`C。
例如,由4名教師組成評審小組,測評飛行學員李強在航空體育課上的心理負荷,4個教師以優、良、中、差的4級進行評分,每個教師有48個等級評價,計算評價分值(見表2)。
李強心理負荷評價表
評價指標
編號
權重
(A)
優
良
中
差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1
0.11
2
0.5
1
0.25
1
0.25
0
0
2
0.14
1
0.25
2
0.5
1
0.25
0
0
3
0.10
1
0.25
1
0.25
2
0.5
0
0
4
0.09
2
0.5
1
0.25
1
0.25
0
0
5
0.09
1
0.25
2
0.5
1
0.25
0
0
6
0.07
1
0.25
1
0.25
2
0.5
0
0
7
0.06
2
0.5
1
0.25
1
0.25
0
0
8
0.04
1
0.25
2
0.5
1
0.25
0
0
9
0.08
2
0.5
1
0.25
1
0.25
0
0
10
0.07
1
0.25
2
0.5
1
0.25
0
0
11
0.06
2
0.5
1
0.25
1
0.25
0
0
12
0.09
1
0.25
2
0.5
1
0.25
0
0
由表2中各因素的等級評價寫出單因素評判矩陣。
根據模糊矩陣先取小后取大的運算法則。
B=A*U={0.11,0.14,0.10,0.09,0.09,0.07,0.06,0.04,0.08,0.07,0.06,0.09}
=(0.11∧0.5)∨(0.14∧0.25)∨(0.10∧0.25)∨(0.09∧0.5)∨(0.09∧0.25)∨(0.07∧0.25)∨(0.06∧0.5)∨(0.04∧0.25)∨(0.08∧0.5)∨(0.07∧0.25)∨(0.06∧0.5)∨(0.09∧0.25);
(0.11∧0.25)∨(0.14∧0.5)∨(0.10∧0.25)∨(0.09∧0.25)∨(0.09∧0.5)∨(0.07∧0.25)∨(0.06∧0.25)∨(0.04∧0.5)∨(0.08∧0.25)∨(0.07∧0.5)∨(0.06∧0.25)∨(0.09∧0.5);
(0.11∧0.25)∨(0.14∧0.25)∨(0.10∧0.5)∨(0.09∧0.25)∨(0.07∧0.5)∨(0.06∧0.25)∨(0.04∧0.25)∨(0.08∧0.25)∨(0.07∧0.25)∨(0.06∧0.25)∨(0.09∧0.25);
(0.11∧0)∨(0.14∧0)∨(0.10∧0)∨(0.09∧0)∨(0.09∧0)∨(0.07∧0)∨(0.06∧0)∨(0.04∧0)∨(0.08∧0)∨(0.07∧0)∨(0.06∧0)∨(0.09∧0)
=(0.34 0.360.350)
采用模糊矩陣分布法,將上述評判指標歸一化后的模糊評價集為B`=(0.34,0.36,035,0),這一評判結果表明該學生的心理因素有34%的人認為優,36%的人認為良,35%的人認為中。采用加權平均法先對每個等級賦值,如“優”為95分,“良”為80分,“中”為60分,“差”為40分,設等級賦值后的矩陣為C,則
C=95
80
60
40;X`=B`•C=((0.34,0.36,035,0)×
95
80
60
40=(0.34×95+0.36×80+0.35×60+0×0)
=(32.3+28.8+21+0)
=82.1
則該學生的心理負荷評價分數為82.1。
4 小結與建議
本文運用模糊數學的原理,對學生的心理負荷進行定量化分析,給學生的心理負荷一個客觀評價。學生的心理負荷的評價要與生理負荷評價結合起來,只有正確地測量出兩者的標準數據,才能有效地控制課的運動負荷。通過對學生心理負荷的評價實踐驗證:“本評價方案使用簡便,評價結果客觀,信度與效度較高。”它不僅可以用很有說服力的量化評價分值準確地把握課上學生心理負荷的全面情況,而且還可以有效地利用學生的心理負荷值去更好地指導體育教學的改革與實踐。因此說,它是一種較為科學、可行的心理負荷評價模式。
參考文獻
[1] 李文博,體育運動心理學[M].吉林教育出版社
[2] 吳望名,應用模栩集方法[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