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我國實現了人口再生產類型的轉變,黨中央、國務院及時把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務也轉向穩定低生育水平,進入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發展時期。在新形勢下如何提高計生協活動能力和服務水平,這就要求我們計生協組織在工作中要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計生協工作,充分發揮計生工作中不可替代的優勢,引導群眾執行和落實好計劃生育政策,堅持以人為本,樹立人文關懷,全面推進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工作。
關鍵詞 計生協 活動能力 服務水平
一、開展以全方位的宣傳教育,提高計生協的活動能力
計劃生育協會是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完善協會工作,促進協會發展,宣傳人口科學理論,計劃生育方針政策和法規,避孕節育,優生優育,婚育新風等科學知識是計劃生育協會的職責,只有通過宣傳,才能讓廣大群眾了解協會、理解協會、支持協會工作。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充分認識到,計生協要不斷深入研究和探索普及計劃生育科學知識的新思路、新方法,要強化宣傳網絡、宣傳陣地、宣傳窗口、宣傳媒介的作用,采取多種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在結合、融入、貼近、滲透和人腦人心上下功夫,全面普及計劃生育科學知識。我們結合自身特點,先后在電臺、電視臺、廠閉路臺,廠活動中心進行健康知識講座,同時開展了以“十、百、千、萬”為內容的健康宣傳教育活動。十:即以媒體、電臺為平臺,宣傳健康保健知識十次;百:即為百名老會戰體檢100人次;千:即對服務區患病人群進行一千次的隨訪,發放扶貧優惠卡1000張;萬:即對服務區廣大群眾義診和體檢一萬人次,發放健康教育宣傳單12000余份。這項活動深受廣大居民的歡迎。
二、開展以人性化的服務,提高計生協的服務水平
眾所周知,服務工作是計生協的重要職能,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市場主體面臨著經營的全球性難題——行業間技術或服務日趨同質化越來越強,差異性也越來越小。因此計生協在服務中,首先要從人性化著手,建立自己的技術和競爭優勢,為廣大育齡婦女提供更周到、細致的優質服務,協會堅持以圍繞礦區“真情服務進萬家,標準建設上水平”主題活動,踐行“寧愿自己麻煩千遍,不讓患者一事為難”的服務理念,開展“親情”服務,細化服務舉措。推行:聽診器捂熱、耦合劑加溫、免費送藥、限時服務、開設健康小屋、為廣大育齡婦女提供科學、規范、滿意的服務。我們生殖保健服務站在優質服務,人文關懷等方面切實滿足了社區居民、企業職工、計生家庭等層次人群的多種計劃生育和保健的需求,在對服務的重視上有增無減,服務觀念也在快速提高,在服務系統的構造上,也早已有了完整的服務機構,對于服務所花費的精力和資金投入也在逐步上升。
服務站用真情為廣大育齡婦女服務的同時,在硬件上配備了B超、乳腺診斷儀、陰道鏡、光普儀。對普查、普治、出生缺陷進行干預。在生殖健康檢查中開展了新項目,宮頸癌的早期診斷,優生篩查工作。2010年為廣大育齡婦女體檢2631人次,計劃生育手術245人次,婦科病治療1510人次,為孕產婦產前檢查400人次,并對育齡婦女進行面對面的服務,為她們發放避孕節育、優生優育、女性健康、預防艾滋病等科普宣傳小知識手冊,為他們送服務、送幫助,切實解決實際問題。同時我們還從觀念上,工作作風等方面著手,實實在在地從服務的每個細節做起,把廣大育齡婦女的利益當成大事,真正把群眾利益放在重要位置上,在服務理念上,真正兌現了“以人為本”。
三、開展構建社區服務平臺,打造品牌協會
積極構建社區服務公共平臺,推行醫療、救助、咨詢、保健等綜合服務,增強社區服務功能,并且從服務范圍系列化、服務程序規范化、服務隊伍專業化、服務質量優質化,服務思路人文化的五大服務人手,滿足不同層次人員需求。開展以標準化、規范化社區衛生中心(站)為樣板,進一步規范社區發展。一是普查入戶,建立檔案,完善基礎工作。因轄區人口變動,協會會員們對轄區開展入戶普查,查漏補建工作。社區新入戶3989戶,已建立健康檔案37224份,健康檔案錄入微機25956份。二是深入開展“健康四進”活動。各社區中心定期深入社區、學校、幼兒園、老年活動室,共開展健康教育講座105場次,受益居民達3千余人,三是提升協會服務質量,幫扶特殊人群。成立了“社區黨員聯系站”。對特殊人員進行訪視,對弱勢群體也給予特別關注。2010年強化兒童脊髓灰質炎免疫,協會全體會員利用下班時間對轄區固定兒童和散居兒童逐一入戶通知,摸清底數,及時為2172名兒童服上了糖丸。協會會員還經常深入居民社區、邊遠農村,現場咨詢、義診、免費測血壓、測血糖,努力把協會工作做的更好。
綜上所述,計劃生育協會只有本著面向百姓、貼近百姓、服務百姓的原則,增強計生宣傳工作的滲透力、感染力、吸引力,從思想、意識上重視起來,要把群眾的利益當成大事,讓社會認識計生協會,讓協會服務于社會,才能為構建新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