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探討太極拳運動對老年人心血管系統的影響及其機制,文章通過隨機選取常德市18位老年人進行為期一年的太極拳運動干預。結果發現:與鍛煉前相比,鍛煉后受試者右側baPWV值(肱踝脈搏波傳導速度)差異顯著(p<0.05),左側baPWV值差異不顯著(p>0.05),但比鍛煉前呈減慢趨勢;受試者右側ABI(踝臂指數)差異不顯著(p>0.05),左側差異顯著(p<0.05),左右兩側值基本保持在正常值得范圍內;心率、血壓差異不顯著(p>0.05)。結論:長期的太極拳運動鍛煉能通過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血管彈性和血管的狹窄程度來增強其心血管功能。
關鍵詞:太極拳運動 老年人 baPWV ABI
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839(2016)03—0074—03
在我國,心血管病患病率處于持續上升階段.估計每5個成人中有1人患心血管病。 每10秒鐘有一人死于心血管病,目前心血管病死亡占到了居民總死亡的41%,居各種原因之首[1]。心血管疾病還給家庭、社會都帶來了嚴重的經濟負擔,所以預防與改善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刻不容緩。研究表明:適量的體育運動有助于預防與改善心血管疾病。太極拳運動是我國城鎮老年人最喜愛的運動形式之一,有著很好的群眾基礎。練習者可以自己控制強度、時間、運動量,是老年人群中比較普及和流行的鍛煉方式[2] 。本文擬通過對老年人太極拳練習者心血管相關因素的測定,以進一步探討太極拳運動對老年人心血管功能的影響 。
1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隨機選取常德市白馬湖公園附近的18位老年人。其中男8人,女10人(絕經后女性),平均年齡在70歲左右,經篩查排除有嚴重疾病及身體有障礙的居民,確保受試者能夠承受太極拳的練習強度。受試者有經常參加鍛煉的習慣,鍛煉的內容多以散步、廣場舞為主,少數人有進行太極拳鍛煉的習慣。實驗期間的鍛煉內容主要以太極拳24式、太極拳42式、太極拳扇鍛煉為主,平均每周鍛煉5次、每次40-60分鐘、每次鍛煉結束后心率在90-100次/min,為期1年。(在實驗過程中,由于2位老人沒有按照實驗要求堅持參與運動,故實際實驗結果為16人。)受試者鍛煉前后基本情況詳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老年人在太極拳運動的干預下,鍛煉前后老年人的身高、體重以及身體質量指數均未見顯著差異性(p>0.05)。

1.2 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通過CNKI 、高校圖書館等數據庫系統收集有關于太極拳運動及baPWV(肱踝脈搏波傳導速度)、ABI(踝臂指數)、心血管系統等的文獻資料,為本文提供選題和測試依據。
1.2.2實驗法
(1)身高、體重的測定:使用儀器為中體同方國民體質測試系統身高體重計,空腹測定。
(2)心率和血壓:靜坐5min后 ,采用自動心率血壓計測量心率和血壓。
(3) baPWV(脈搏波傳導速度)、ABI(踝臂指數)測定:使用OMRON-203RPEIII(動脈硬化檢測儀),在儀器中輸入受試者的身高、體重、性別、出生年月等。受試者仰臥,為標準解剖學姿勢。在雙臂肱動脈處、雙踝踝動脈處安裝袖帶,松緊度可容納一指為宜。雙腕固定心電電極,在胸骨左側第四肋間安放心音擴音裝置。受試者保持安靜狀態10min后,測試受試者的ABI、baPWV。(以上測試指標均在清晨鍛煉完后空腹測量,1年鍛煉前后分別進行以上所有指標的測試。)
1.2.3數據統計法
采用EXCEL統計學軟件處理,測試結果以平均數標準差(XS)表示。實驗前后的數據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以P<0.05為顯著性差異。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太極拳運動對老年人心率和血壓的影響
心率是指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一般可用動脈脈搏反映心率。正常健康成人安靜心率為60~100次/分。從表2可見,鍛煉前后老人們的平均心率均在65次/分左右,變化不明顯(P>0.05)。血壓是指血管內的血液對于單位面積血管壁的側壓力,是反應心血管功能的一個重要指標。通常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表示有高血壓。從表3可見,鍛煉后收縮壓、舒張壓差異也不顯著(p>0.05)。由于在被試的16位老人中,有6人有高血壓,2位有心臟病,1位有糖尿病,1位有心絞痛,在他們鍛煉前和測試前都有服用過藥物,所以這對鍛煉后心率和血壓的測定都有一定的影響。

2.2 太極拳運動對老年人血管彈性的影響
baPWV(肱踝脈搏波傳導速度)指肱動脈與脛后動脈之間的PWV,側重于反映中央彈性動脈和部分周圍肌性動脈的僵硬度,baPWV涉及體內龐大的血管及其分支,通過測量baPWV值可及時明確冠狀動脈等體內中型動脈的病變情況。通常baPWV越快,值就會越大,動脈的順應性越差,僵硬度越高[3]。

從表4可以看出,與鍛煉前相比,鍛煉后右側脈搏波傳導速度baPWV顯著性降低(p<0.05),左側脈搏波傳導速度baPWV也有大幅降低,但沒有統計學意義上顯著性(p>0.05)。16位老人經過1年的太極拳鍛煉后,其血管彈性都有不同程度的變化,其中血管彈性得到明顯改善的有8人、血管彈性維持不變的有7人,結果表明太極拳鍛煉對老年人血管的彈性有明顯的改善作用,雖然對血壓的變化沒有顯著性,但對血管彈性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2.3 太極拳運動對老年人血管狹窄程度的影響
ABI(踝臂指數)是指該側踝部動脈與雙側肱動脈收縮壓的最高值之比。ABI降低是診斷下肢外周動脈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PAD)的客觀指標,ABI異常是心、腦血管事件和死亡率的獨立預測因子。ABI的診斷標準為:0.90
從表5可見,與鍛煉前相比,鍛煉后右側ABI差異不顯著(p>0.05),左側ABI差異顯著(p<0.05)。雖然實驗前后差異并不明顯,但ABI基本控制在正常值的范圍內。16位老年人經過1年太極拳運動的干預,其中下肢堵塞情況得到改善的有6位,下肢堵塞情況維持不變的有10位,結果表明太極拳運動能有效的控制并改善下肢血管堵塞情況。

3 分析與討論
3.1 老年人心血管系統的特點
盡管心血管疾病產生與諸多因素(如環境、營養、生活方式、遺傳等)有關,但衰老是其產生的最主要的因素。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統不同于年輕人,有其自身特點:肌肉逐漸變性,肌力下降,纖維化和萎縮,代謝能力減弱,心瓣膜變硬,啟閉不靈活。冠狀動脈管壁出現鈣化,彈性降低,脂質浸潤,內膜變粗糙,管腔狹窄,血壓升高,供血不足。這些成了老年人心臟、血管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5]。血管病變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各種心腦血管病發生和發展的基礎為動脈血管壁彈性的改變,動脈彈性功能不僅是收縮壓、舒張壓、脈壓的重要決定因素,而且在相當程度上反映了動脈內皮功能狀況。動脈彈性功能的減退己經成為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重要標志[6]。
3.2 太極拳運動對老年人心血管功能的的影響
本研究發現,實驗前老年人baPWV(脈搏波傳導速度)右側值1865.06289.06,實驗后1705.44217.97;實驗前左側值1833.93325.04, 實驗后1727.69192.2;baPWV值呈減慢趨勢;ABI值基本保持在正常范圍內,個別ABI<0.9的受試者實驗后也得到了改善。從研究數據上來看太極拳運動能有效改善動脈彈性。結合各類研究表明長期練習太極拳可改善和延緩血管的老化,收縮壓、平均收縮壓在心輸出量保持在正常范圍的上限時仍有下降,其機理有可能是太極拳鍛煉增強了迷走胰島素系統的活動,形成迷走優勢,使心肌對縮血管物質的敏感性下降,而對代謝產物和其他舒血管物質敏感性增強,血管舒張能力強,在每搏輸出量上升的同時有更大的緩沖儲備力,因而收縮壓和平均收縮壓不致驟升。總外周阻力明顯下降,可能與練拳后血管內皮舒張因子的能力增強有關[7]。血管內皮舒張因子能使血管舒張,特別是骨骼肌的血管舒張導致外周阻力降低。血管內皮舒張因子增多,對運動防止心血管病有積極意義。太極拳運動在練習過程中,要求鍛煉者情緒安靜,保持心情輕松舒暢,聚精會神,全身各部分肌肉、關節輕柔而有規則地進行,從而增加全身血液循環和冠狀動脈血流量,增加迷走神經的興奮性,使心率減慢,同時加強調節血壓的血管舒縮中樞功能,增加冠狀動脈側支循環,使血管管腔加寬,管壁彈性增強,心肌血流量改善。
4 結論
長期太極拳運動鍛煉能通過有效改善老年人的血管彈性和血管的狹窄程度來增強其心血管功能。
參考文獻:
[1]王 文,朱曼璐,等. 中國心血管疾病報告2012[J].中國循環志,2013(6):409-411.
[2]漆 浩.太極拳養生[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35-38.
[3]盧喜烈,楊庭樹.心電圖診斷學分類[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18-25.
[4] Nichols WW,Denardo SJ,Wilkinson IB,etal .Effects of arterial stiffness,pulse wave velocity,and wave reflections on the central aortic pressure wave form[J].J ClinHyperTens.2008(4):295-303.
[5]王玉霞.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及相關危險因素綜述[J].當代醫學,2012(15).
[6]劉福明.高血壓病中醫證型與大動脈功能參數的相關研究[J].中國臨床醫學,2009(6):972-974.
[7]榮湘江,李春治,梁丹丹.太極拳運動對中老年人心肺功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9(4):345-347.
Effects of Taijiquan Exercise on Cardiovascular System of the Elderly People
Xiao Mingdong Guo Rufeng Yao Canguo(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Changde Hunan 415000,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aijiquan exercise on cardiovascular system of the elderly people and its mechanism, we selected by randomly 18 elderly people to intervent Taijiquan exercise for one year.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before, the right baPWV value of brachial 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 baPWV value of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p>0.05), but is slower than before; the subjects of right ABI (ankle brachial index) h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left side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value remains in the normal range; cardiac rhythm, blood pressure h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the long-term Taijiquan exercise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improve blood vessel elasticity improve heart and vessel function.
Keywords:Taijiquan Exercise the elderly baPWV A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