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活著,或多或少免不了犯錯,有些是小錯無傷大雅,而有些錯誤嚴重了,會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甚至會造成終身的遺憾。
楊建是一個中年的企業家,雖然是黨員,但對政治的興趣遠遠低于企業管理。身為集團公司副總,管理著幾千號人的上市公司,而且一直管理得道,深得集團領導和員工的稱贊。然而,一生光明磊落的楊建,在48歲那年,還是犯下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大錯,而且這個錯誤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
信息時代的珍貴信息
“先生們女士們,我們的班機已經降落在首都國際機場,請大家不要急于拿行李,也不要急于打開手機,飛機還將滑行一段時間,請大家繼續扣好安全帶,坐穩在自己的座椅上,等待飛機停穩……”
雖然空姐耐心地講解著這些規定,但乘客早已按捺不住,他們有的迫不及待地打開手機,開機聲和短信聲此起彼伏,有些急得要伸手打開行李架,空姐趕緊跑過來給予制止……
楊建看到乘客不守規矩的舉動皺了皺眉頭,而那些外國乘客依然扣著安全帶很規矩地坐著,絲毫不為身邊的躁亂所影響,楊建直為自己同胞的舉動感到一些遺憾。
看到人走得差不多了,楊建才與身旁的助理小宋一起,慢慢走出機艙。
楊建此次從昆明飛到北京是為一項重大決策而來。上個月,楊建通過外經貿委的關系獲悉到一個重要的信息:美國和歐洲每年要從中國進口5億美元的核桃原料和核桃油成品。為此,這個朋友關系又幫忙找到了國內專業研究核桃油生產的科研單位和負責出口的外貿公司,楊建就是為此事而來。
楊建所在的ABC公司,是國內一家著名的工業品公司,由于所涉及的行業利潤日漸萎縮,集團公司黨委一直在研究如何進入快速消費品行業,打造一個快速消費品品牌,而這件事的直接負責人就是時任集團公司副總的楊建。
楊建立刻組建了專項小組,經過幾個月的調查和論證,終于選擇了進軍核桃產業,因為云南的漾鼻是全國最大的核桃產地,不光產量大,而且盛產的核桃皮薄肉實,是真正的優質核桃。根據這一發現,楊建立刻覺得公司可以進入核桃食品的生產領域,因為中國目前對核桃資源的開發僅在于核桃粉,核桃飲料也很少,所以,有待開發的產品前景非常廣闊,而北京的這一消息,更使楊建感覺到這個機遇的誘惑:想想即便國內市場啟動緩慢,單就出口這么大的市場,本身也是一個有待挖掘的金礦啊!
楊建在北京待了兩天,花了兩萬元拿到該研究院的一份厚達500多頁的核桃產品研究報告,里面羅列了歐美發達國家進口貿易機構和代理機構的需求信息和聯系方式。同時,他與這些研究專家們論證并探討了相關問題,直到自認為找到了滿意的答案后,才飛回了昆明。
集團公司立刻召開管理層會議,商討要不要進入快速消費品市場的戰略決策,整個管理層沒有一人反對。當天下午3點,全體管理層達成“關于成立ABC綠色食品有限公司”的會議決議:擬出資5000萬元,全盤啟動這個項目,并委任楊建擔任新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
楊建的如意算盤
楊建憑著自己多年的企業管理經驗以及在社會上的影響力,很快通過當地政府的關系買地、建廠、進設備,僅用4個月就在開發區建起了一個50000平米的新公司,生產車間、管理大樓和員工生活區及綠色花園等一應俱全。
與此同時,楊建又馬不停蹄地與核桃產地的政府部門達成了長期的戰略性供應關系。根據計劃,楊建將率先啟動核桃粉和核桃油產品,計劃當年年底投產。
此時,楊建剛過了48歲生日,他覺得這是他人生中的最后最重要的一次機會,所以,他特別想利用這個機會為自己的人生寫上完美的一筆。雖然他只不過是一個國企管理干部,但楊建把這個項目完全當作個人事業,覺得成敗對自己有著特殊的意義。
2003年10月18日,ABC綠色食品公司新廠房竣工典禮暨新公司投產儀式正式舉行,楊建當著市政府領導、集團管理層和新聞媒體以及全體員工面前,立下豪言壯語:投產1年內銷售收入達到3000萬元,三年內突破一個億,要成為云南食品行業的第一品牌、公司產品成為云南旅游特產……當時參加竣工典禮的所有人員都被楊建的發言感染,大家也共同翹首期盼著這一天的早日到來。
ABC公司所采用的生產設備是國內同行業中比較先進的,其核桃原料直接萃取,這一先進的技術使得核桃原料的利用率和營養的保全率都達到了世界最高的水平,ABC公司生產的核桃粉,其營養價值可以達到普通核桃粉的10倍。而根據資料表明,核桃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是食用油里的極品,經常食用對人體大腦和心血管疾病有著巨大的保健作用。核桃油產品,更是當前市場上的一大空白,這樣優質的高端產品應該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楊建幾乎已經看到了市場上搶購如潮的人群和工廠門口排隊拉貨的經銷商車隊……
市場不是想象出來的
楊建計劃利用兩個月的時間拿下昆明市場,產品進入沃爾瑪和華聯等KA賣場,再滲透到中小超市和食品商店,第三個月開始向昆明周遍地區擴張,利用經銷商的力量快速占領云南其他地市區域。同時,他盤算著春節前進攻成都市場,2004年3月,召開全國渠道招商會議,正式建立全國銷售網絡。
盡管ABC核桃粉的實際價值和外在包裝都大大超越同類產品的競爭對手,但是,花了大價錢擺到貨架上的產品就是不暢銷,一個月、兩個月……銷售產品收入跟進入這些賣場所支付的費用,相差實在太遠。根據KA的末位淘汰制,在第三個月尚未開始,撤柜通知就毫不客氣地飛到了負責營銷的劉總監辦公桌上,然后又飛到了楊建的眼前……
為了改變這一不利局面,楊建與劉總監商議,決定與當地一家廣告公司合作,加大產品廣告的投入,爭取快速提升產品在各個終端的銷量。于是在公司投入計劃上,又多出了一筆計劃外的投資……
核桃粉開局失利,核桃油市場也未起色,由于產品定位不明確,很多經銷商僅憑對這個產品的好奇和廠商的眾多讓利就將產品拿下,但三個月下來,問津的顧客倒不少,但一看每小瓶價格要60多元就很快走開了。
ABC核桃油當時的定位是高端實用油,核桃油很香又有豐富的營養保健價值,價格上也是按照成本累加合成,市場零售價為68元/500ML,比橄欖油便宜,這個價格應該沒問題。
但是,一個最核心的問題是,目前多少人會食用核桃油?同時,他們如何接受這個價位?市場上5L裝普通食用油價格為40元,而一小瓶500ML核桃油竟然賣68元。購買食用油的消費者幾乎90%以上是家庭婦女和老人,他們對價格非常敏感,在菜市場為幾毛錢還要討價還價,怎么會如此慷慨地買一瓶幾個菜一炒就沒了的核桃油呢?它炒菜的味道如何、食用習不習慣等問題,消費者也并不清楚。
國內市場銷售不暢,外貿市場也沒有任何起色,外貿公司提供的不少國外代理公司都無法聯系上,當初證實的每年5億美元的出口額,卻一直都找不到愿意代理的出口貿易公司。尋求出口未遂,想采用OEM的方式與金龍魚合作,也未能成功,公司陷入了空前的困境。而公司生產車間里,每天依然在源源不斷地生產中,幾個倉庫里都堆滿了發不出去的貨,公司財務告急:幾個月都沒有回款,答應支付供應商原材料的費用,對方一再地催促付款……
面對如此嚴峻的市場難題,楊建再也坐不住了,他把最近幾個月遭遇到的問題一一向集團做了匯報,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集團聘請專業咨詢公司幫忙,寄希望于他們能否讓ABC公司起死回生……
被忽略的問題往往也是最簡單的問題
專業咨詢公司經過一個月的內診外調,交出了一份嚴謹的診斷報告:
第一,核桃油市場不成熟。前些年已有廠家涉足過該領域,但無法實現贏利很快就撤退了。咨詢公司的調研員為此還專門走訪了食用油行業的老大金龍魚,通過內部關系得到金龍魚負責新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人員的答案:這個油品他們早就研究過,根據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以及經濟承受力,別說當下,即使在未來五年也很難成為生活用油的主流,所以并沒有加以開發。
第二,核桃粉雖然有幾個廠家在做,但智強核桃粉已經牢牢占據了消費者的心智,“智強”幾乎成為核桃粉的代名詞。另外,核桃粉也已經成了價格低廉的代名詞,5元錢就能買到一袋500克的核桃粉,消費者對核桃粉能有效提高智力發育的信任度正在減弱。而ABC核桃粉仗著自己高于對手產品10倍的營養價值,定價為18元,消費者也對這個陌生的高價品,還在彷徨中,沒有找到說服自己購買的理由。
第三,核桃油產品定位不準。這么高價的產品,定位為每天炒菜用油,顯然是失誤的,定位為調味油,也不合適……
最后,咨詢公司給出了兩條思路:
(1)將核桃油由生活食用改為保健食用,如果能申請到保健品批文更好,并建議采用膠囊生產線,以小包裝膠囊的產品形式進入保健品和營養食品市場。
(2)將核桃粉產品改為塊狀,與當前的核桃粉差異化,主攻城市白領一族,在價格不降的前提下,提升產品的附加值……
接下來,一個更棘手的問題困擾了楊建:如果采用這兩個建議,即便市場真能好轉,兩個產品的生產改變將直接影響到價值1500多萬元的生產線廢棄,同時必須引進新生產線,這一進一出,就是3000萬元的資金缺口。
咨詢公司同時也提出了關于建立公司內部營銷系統的一些建議,譬如構建一個以市場為導向的營銷組織結構,營銷中心引進一位在快速消費品領域有實戰經驗的職業經理人,中心下設市場部、銷售部和物流部等,讓公司的營銷活動始終在科學的策劃之下進行,這樣才能有效地執行廣告或其他營銷策劃公司創意方案。好的策劃方案,如果沒有有效的執行,也是枉然一場。
面對咨詢公司的報告和建議,楊建徹底垂下了腦袋:“為什么當時就沒想到咨詢一下金龍魚呢?為什么一開始就沒有請咨詢公司協助呢?為什么我這么輕易地相信了那份文字報告呢?為什么我一生平平穩穩,幾乎從沒犯過錯,而到了人生的48個年頭,卻犯了如此嚴重的決策錯誤,導致5000多萬元的投資眼看就打了水漂?……”楊建帶著太多的問號和太多的遺憾,頹唐地離開了他一手籌劃起來的ABC公司,回到集團等候新工作的分配。
楊建走后,ABC綠色食品公司也成了集團公司的一個問號,雖然集團把責任怪罪到直接責任人楊建的身上,但是當初上馬這個項目,可是整個集團管理層的決策啊。現在這個爛攤子,究竟派誰來來接替呢?誰又比楊建有更大的能耐,能把投入5000多萬元卻又走入死胡同的公司盤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