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張曉利
德陽市人民醫院的實踐證明,對科室畫像不僅使科室更明了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也為管理者提供了決策參考。
“無論是高質量發展要求,還是DRG/DIP支付方式改革,都是在倒逼醫院找準功能定位,精細化管理,干好該干的事。醫療機構需要結合改革與醫院實際情況調整,以正確的方式做正確的事情。”德陽市人民醫院院長麥剛這樣理解醫改政策與醫院之間的關系。
沿著這樣的管理邏輯,德陽市人民醫院尋覓到十分趁手的方法——科室畫像。自2022年初,醫院通過雷達圖、象限法則、組合柱狀圖對科室、醫療組進行畫像。“畫像,增加了對科室、病種更客觀、更理性的掌握,不僅使科室更加明了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也為醫院管理者提供了很好的決策參考。”麥剛稱。
麥剛經常在醫院內部會議中強調,不能只顧埋頭開車,要抬頭看路。他所謂的抬頭看路,就是要研讀國家政策,明白該做什么。
在他看來,對醫院而言,近年來,醫院既要防控,又要高質量發展,還要DRG/DIP改革;
而且,藥品加成、耗材加成、加床“三加”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式,這意味著醫院要進行管理策略變革,進一步明確定位,還要學會過日子。
他認為,醫院高質量發展強調的是價值醫療,醫療機構可借助DRG/DIP優化管理模式、診療模式、運營模式和服務模式。同時,他注意到,2020年評審標準、績效“國考”、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是國家層面考核醫院的“三駕馬車”,也是國家的指揮棒。“把這三項工作做好,醫院就實現了高質量發展。”
對科室而言,則應明白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
知道優勢病種、基礎病種、競爭病種分別是哪些;
明白不同病種該怎么管理,做到該上轉的上轉,該下轉的下轉;
清楚哪些病種服務能力強能掙“面子”,哪些病種帶來結余能掙“里子”。
科室畫像,就是結合政策要求“抬頭看路”后,推行精細化管理的路徑、良方。為此,醫院專門搭建了多學科的分析團隊,并制作分析模型圖。主要由醫務部牽頭,運營管理部、病案室、醫保科、財務部等科室人員共同參與。
談起科室畫像,醫院醫務部主任蔣帥首先提到了醫務質控必讀的《國家醫療服務與質量安全報告》。“報告從能力、效率、費用和安全4個維度評價醫療機構。同時,我們融合醫保付費工具DRG要求,用于科室評價。”蔣帥稱。
研究后,醫院明白,作為一家綜合醫院,首先醫療服務能力要強,而體現服務能力的一是DRG組要多,涵蓋的疾病要廣;
二是疾病組難度要大,即CMI要高。同時,還要評價資源消耗,“同樣的疾病,效率越快、時間消耗指數越低,便意味著越節約醫療資源,醫療費用消耗也越低。”而在能看好病、節約資源的前提下,還要強調安全。
讀懂了深層邏輯后,德陽市人民醫院首先將時間和費用維度整合進效率維度,從能力、效率、安全3個維度,以CMI、DRGs組數總權重、時間消耗指數得分、費用消耗指數得分、標化死亡、中低風險死亡、每床位產出權重8個指標對科室進行評價,形成科室的雷達圖畫像(如圖1)。
圖1 科室雷達圖
“雷達圖是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方法與有力工具,不僅能反映被評價對象符合評價規則要求的程度,還能找到科室的短板和弱項。”蔣帥稱,“科室越符合評價要求,雷達圖越圓。”
在德陽市人民醫院,每個科室都有雷達圖的畫像。以此為依據,醫院將科室分為5大類:第一類,均衡發展類,一般為醫院的傳統大科室,如醫院傳統優勢學科骨科的雷達圖最圓;
第二類是效率類科室,他們往往時間消耗指數、費用消耗指數得分高,但其他維度有所殘缺,如眼科;
第三類是高組數低能力的科室,其特點是DRG組數多,但疾病難度不大,如全科醫學科;
第四類為組數少難度低的科室,如皮膚科、精神醫學科;
第五類為能力高床位產出低,像急診、重癥。
有雷達圖后,每個科室的特點一目了然。如,通過雷達圖也能分析出本身不盈利的兒科應發展為多大的規模。通過雷達圖簡單歸類后,醫院進一步做了另一個組合分析,即以難度CMI為縱坐標,以醫保結付比為橫坐標,將科室分為4個象限(如圖2)。
圖2 以CMI 為縱坐標,以醫保結付比為橫坐標的科室4 種形態
“當然,最好的狀態是第一象限的科室,服務能力強、運營能力強,最差的狀態是第三象限的科室,服務能力不高、運用能力不強。”麥剛稱,但是,第二象限的科室,醫療服務能力強,可以給醫院掙“面子”;
第四象限的科室,運營能力強,給醫院掙“里子”。
對科室畫像后,醫院對醫療組做了組合柱狀圖分析,通過能力得分、時間消耗得分、費用消耗得分、標化死亡得分、中低風險得分,形成柱狀圖。“之所以采用柱狀圖,是因為同一個科室,醫療組疾病種類差異較大。若用雷達圖表示,對比度不明顯。”蔣帥解釋道。
如此一來,每個醫生的特點都很清晰。“以往評價醫生憑感性認知,現在可通過數據定量分析每個醫生醫療服務能力強弱,費用、時間消耗高低以及是否安全等,更客觀、更理性。”蔣帥說,現在基本上每個醫療組都有具體畫像。
事實上,醫院就是希望通過歸類、畫像發現每個科室發展的規律,在規律的基礎上,匹配相應的資源。麥剛強調,對不同科室和病種應正確地認識與處理。他概括稱,在現行支付模式下,并不是所有科室、病種都有支付結余,“不怕沒結余,就怕沒想法”;
服務能力和運營能力要做好,其中服務能力強的科室要做好技術支撐,運營能力強的科室要正確地認識現實與未來;
不要盲目發展規模,盤子大不代表底子厚,可能是虛胖,需要提高CMI值;
另外,門診和日間大有可為。
2022年,醫院對每個科室進行了清楚畫像,同時做了組合模型分析。
據蔣帥介紹,畫像之后,首先,醫務部牽頭的分析團隊組織分析,梳理科室的特點、優勢病種,草擬發展和資源配置的建議;
然后,與科室約定時間,到科室講解,如,哪些指標好,哪些指標有待提升,以及科室縱向對比,與兄弟醫院的橫向對比等,找存在的問題,給予建議。
實踐中,由于每個科室需求不同,再結合科主任的管理水平和特點,分析團隊會進行不一樣的分析。如對管理水平比較高的科室,進行戰略層面分析,幫助科室做好定位,輔以管理工具進行管理。
同時,醫務部還會給科室制作運行情況監測表,“畢竟科主任不像管理部門每天每個星期都會接觸數據,他們更多以臨床業務為主。”科主任可以從辦公系統直接獲取運行情況,在每月組織的科室管理小組會議上,根據數據變化理出學科發展的方向和重點。
“其實,數據分析有技巧。”蔣帥舉例道,將出院人數與平均住院日結合來看,就能看出科室住院天數的合理性,“投機取巧地人為做出好看的數據,這種情況要堅決制止。”
分析團隊在心身醫學科與醫務人員溝通學科中的定位與評價。
再如,合理用藥管起來很復雜,可以通過抗菌藥物使用強度和CMI來看,一般疾病難度越高,遇到復雜感染的可能性才會越高,也就是說,如果CMI增長了,隨之抗菌藥使用強度增長可以理解,但是如果CMI不變或者降低了,抗菌藥物使用強度增加了,那么大概率科室的抗菌藥物使用是不合理的。
“將兩個相互影響的指標結合到一塊,進行組合式分析,便會明白其中的緣由。”蔣帥坦言。
畫像、分析之后,便是對不同象限的科室進行個性化管理。“畫像、分析只是過程,量身定制管理策略是另一個要點。”麥剛稱。
其中,第一象限的科室自然希望越多越好。醫院要求鎖定優勢,保持加速度,同時,給予全方位支持,鼓勵開展更有難度的病種,為醫院發展提供動力,打造和其他醫院拉開差距的特色病種。
第二象限的科室,他們的特點是醫療服務能力強、CMI值高,但運營能力不強。對這類科室,首先找準定位,分析該不該在第二象限。有些科室認為應該在第一象限,要分析原因,幫助其找到提升的辦法。若確實屬于第二象限,“可以虧損,但要思考怎么少虧損。”麥剛表示,重癥醫學科代表著醫院服務能力、先進技術吸納能力。而且科室越強,醫院的整體醫療實力才會越強,他們代表著醫院的“里子”。
“醫院是按照科室對醫院發展作出的貢獻度給予考核的,而不是根據給醫院帶來多少盈利來做激勵。否則,很多科室開展不起來。”麥剛強調。
對此類科室,醫院通過兩方面減少虧損:一是強調成本控制,減少不必要的虧損;
二是測算適宜的規模。“規模太小,看起來虧損少了,但也無法給醫院發展提供原動力了;
規模過大,又容易過度醫療,收入更多不必要住院的患者。因此,規模要適宜。”蔣帥補充道。
當然,不同學科不同策略。對同處于第二象限的急診科,醫院組織了考核的調整,一改以往考核工作量的方式,改為考核120出診率、出診應答率和轉診的滿意度。“考核導向變了,工作模式也就變了。如此一來,一是有效避免了患者在急診科不必要的滯留,二是避免轉診患者出現門難進、臉難看的情況。”蔣帥分享道。
第三象限科室有兩個特點:一是住院需求小,門診需求大。如,精神醫學科、服務血透患者的腎內科、風濕免疫科、肛腸科等都以門診服務為主。二是對地市級三甲醫院而言,常常是醫院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后細分出來的,像風濕免疫科、血液科等。
對此類科室,一是沒有必要把住院病區發展得特別大,而是把科室的潛能發揮出來;
二是不能用傳統的思維思考,要去根據每個科室的價值、存在的背景,一科一策。
在德陽市人民醫院,精神醫學科青睞發展特需;
全科醫學科挖掘教學潛能;
兒科強調基礎醫療業務,以及發展兒童腎病、兒童血液病等亞專業;
產科則選擇提供月子中心、做營養餐等多元化服務。
對第四象限的科室,注重的是效率提高,從而降低醫保總支出,減輕患者費用負擔。像位于第四象限的眼科,通過加強門診手術和日間手術,不斷提高效率。內分泌科也在第四象限,醫院則選擇逐步壓縮內分泌科住院病區,讓內分泌科管理全院患者的血糖,實施全院血糖管理。蔣帥分析,內分泌科患者兩極分化嚴重,一部分病情較輕,可以在門診完成;
一部分病情較重,如酮癥酸中毒、需要截肢的糖尿病足,放在內分泌科反而不合適。全院血糖管理更需要內分泌科,畢竟若血糖不達標,不僅會影響治療效果,還會拉低效率。
另外,有些起支撐作用的科室,沒有在分析象限內,如醫技科室。醫院需要用盈余的科室,支撐像重癥醫學科這類虧損科室的發展。
實踐證明,每個科室都有規律可循,需要醫院去發現、分析,精細化管理。
猜你喜歡病種畫像象限勘 誤現代食品科技(2022年8期)2022-09-02威猛的畫像小哥白尼(神奇星球)(2022年3期)2022-06-06復數知識核心考點綜合演練中學生數理化·高一版(2022年3期)2022-04-05“00后”畫像新世紀智能(高一語文)(2020年9期)2021-01-04畫像非公有制企業黨建(2020年10期)2020-10-27常數牽手象限暢游中考初中生學習指導·提升版(2020年10期)2020-09-10“新病種”等十五則雜文月刊(2019年3期)2019-02-11按病種付費漸成主流?中國衛生(2018年5期)2018-01-16平面直角坐標系典例分析中學生數理化·七年級數學人教版(2017年4期)2017-07-08我國全面推進按病種收費改革中國經濟周刊(2017年4期)2017-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