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策略之我見

時間:2023-07-15 16:10:03 來源:網友投稿

黃佐莉

摘要:對于小學生來說,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解決問題的意義不應該只在于解決某一些問題,獲得一些答案和技巧,還應該在于掌握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形成技巧和經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鞏固學生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掌握解決問題的思想和策略,進而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

關鍵詞: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策略

1小學數學問題解決的現狀

數學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解決數學問題就是為了引導學生科學掌握數學知識,提高學生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并積累生活經驗。《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提出,要讓學生能夠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技能來解決問題,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為了解決數學問題,教師必須引導學生自主探索,主動、合理地選擇應用策略,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數學的魅力和價值,提高自身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2小學數學問題解決存在的問題

2.1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脫離

當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一些教師過于依賴教材,課堂上提出的問題總是與教材聯系在一起,而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脫離,教學方法單一,導致學生對學習數學知識不感興趣。要想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教師要注重從學生的生活中獲取教學內容,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自主思考問題以及對數學問題進行有效分析,并將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應用到生活中。

2.2教學過程趨于傳統化

當前,小學數學新課程要求教師不斷改進和創新數學教學模式,將數學問題和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但有些教師還沒有意識到解決數學問題的重要性,依然按照傳統模式開展教學,缺乏與學生深入的交流和合作。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學生對數學學習不感興趣,對解決數學問題缺乏積極性,數學教學活動也無法正常進行。

2.3教師不善于利用情境教學

當前,有些小學數學教師不善于利用情境教學方式,對問題情境認識不夠,對形式過于追求,而忽視了教學的有效性。有些教師總是為了情境而情境,忽視與教學內容的有機結合。而有些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喜歡隨波逐流,缺乏創新精神,認為不管教學效果如何,只要有了創設情境的內容,就是遵循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因而并不按照教學需求與學生實際情況創設情境,或者只是把教材中的問題情境通過多媒體呈現出來。這些做法脫離實際,陷入形式化的泥潭,不能為解決數學問題服務。

2.4不重視知識延伸

數學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數學課堂應回歸生活。很多小學生缺乏學習興趣,覺得數學知識離自己的生活太遠,學起來乏味、枯燥,主要原因是數學教師不重視數學知識的延伸,未能與生活聯系在一起,導致數學問題的解決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教師應認真研究教材,將數學問題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積極挖掘數學教學素材,創設現實的教學情境,讓數學貼近生活,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

3小學數學問題解決的對策

3.1精心預設問題情境

小學數學教師要為學生精心預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創設問題情境,有助于在教材內容和學生的求知心理上制造一種不協調,將學生引入與問題有關的數學情境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質疑,把需要解決的問題有意識地滲透在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情境中;要為學生制造心理懸念,把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和思維都凝聚在一起,這樣可以促使學生達到最佳學習狀態;要創設一些問題情境,尋求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注重數學問題的層次性和邏輯性,引導學生自己尋找知識、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

3.2小組合作探究問題

生活情境中有許許多多的數學問題,教師如果能抓住焦點,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就一定能夠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探究數學問題,交流算法,優化學習方法。在學生解決問題之后,可以先讓學生展示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思路,并與其他學生一起交流,探討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方法。這樣日積月累,學生就能夠了解各種題型的特點,并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為選擇合適的解題方式打下堅實的基礎。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解決問題的全過程,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進而更喜歡學習數學,不斷提高學習效率。

3.3引導學生學會提出問題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認真揣摩如何對數學信息進行篩選、如何提出問題,并將問題通過有效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教師應引導學生對發現的數學信息進行探究,從中篩選出有用的信息與學生一起交流探討,讓學生結合信息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有的學生可能會提出以前學過的數學問題,這時教師不要馬上否定學生,應該讓學生自己解決。教師可以用板書的形式突出重點,選擇例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獨立嘗試、動手操作、畫線段圖等。教師應尊重每一個學生,通過自己的言行、態度,給學生傳遞安全、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比如,一位學生針對“四萬萬同胞”中的“四萬萬”提出質疑,對此,教師不但不怪他,反而表揚他積極提問。隨后指出“四萬萬”就是“四億”,并在此基礎上講解為什么用四萬萬而不用四億。這樣,不但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且使學生增強了提問的信心。

3.4引導學生梳理解題思路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梳理解題思路、展開交流評價解決數學問題。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交流活動,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拓展學生的解題思路,讓學生獨立選擇算法,并通過小組交流梳理出最后的解決辦法。各個小組的成員都要互相評價,開展有競爭的合作。課前教師要放手讓學生自我梳理,課內再交流完善,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形成良好的知識網絡,這是整理最基本的要求和目的。其次,要引導學生合作交流,讓每個學生在小組里交流自己整理的思路,在相互補充的過程中完善知識體系,以文字、圖表等表現形式將所學過的知識梳理總結,形成網絡。

總之,解決問題的教學目的不僅僅在于解決一個問題本身,而是要讓學生通過課程中的問題來經歷、探索和體驗數學思想方法,這才是數學教學的目的。

猜你喜歡解決問題教學策略小學數學淺談列方程解決問題民族文匯(2022年19期)2022-05-25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數理化解題研究·高中版(2022年4期)2022-04-28“解決問題的策略:一一列舉”教學實錄與反思小學教學研究(2022年5期)2022-04-28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年4期)2019-05-28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年5期)2019-05-28兩只想打架的熊創新作文(1-2年級)(2018年6期)2018-01-22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新課程·中旬(2017年9期)2017-11-18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推薦訪問:解決問題 我見 小學數學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