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品萌
摘要本文以《昆明的雨》為例,從作者客觀物象與主觀心理、當今與舊時、含情與寄情三對矛盾視角,解讀作者對昆明的深切懷念之情。作者視昆明為故鄉,遙寄思鄉之情,以平淡的敘事方式展現出較強的文本張力,增強作品情感的表達效果。
關鍵詞《昆明的雨》平淡敘述文本張力思鄉情感
作家汪曾祺側重于追求語言理論性,關注平淡敘述的語言美感,作品表現出敘述的平淡性、文字表達的風趣性。平淡與風趣兩種文風看似沖突,汪曾祺對兩種文風進行了有效轉化,形成了全新的平衡文風,增加了敘述張力。作品《昆明的雨》,作者融合了馬克思矛盾思想,從主觀與客觀、當今與舊時、含蓄與情深等多種矛盾視角,表達平淡敘述的語言魅力,以較強的文本張力提升作品價值。
一、客觀物象與主觀心理的對比
1.客觀物象,細節描述
(1)仙人掌
《昆明的雨》內容敘述表現出較強的真實性,以環境寫實方式表現出作者對文章細節處理的極致性,使人自覺相信作者所述內容即是昆明實景。為此,昆明的物象美感不再似空中樓閣,更平添了安穩的氣息。文中開篇添加一幅畫,畫中是一株仙人掌,處于懸空倒掛狀態,且保持一定的生命力。作者為增加此段描述的真實感,特意注明開篇的仙人掌是“寫實”部分。注明了仙人掌的放置方法:仙人掌表層做出一個孔,使用麻線穿孔,將線懸掛在釘子上。使用一株懸空倒掛的綠色植物,襯托雨季中的濃綠色彩。
(2)昆明菌子
作者喜食昆明菌子,對菌子進行了詳細的敘述,使用“滑”“嫩”“鮮”“香”四個字全方位描述菌子味道。昆明有多種類型的菌子,作者對各類菌子進行了詳細描述。干巴菌,味道鮮美、外表一般。用“牛糞”“馬蜂窩”描述干巴菌的外表。雞油菌,外表美觀、味道一般。用“銀圓”描述雞油菌的外表,表示其外觀明亮。用“雞油”的味覺表現雞油菌味道不夠鮮美。
(3)苗族女子
作者在描寫楊梅時,將其與苗族姑娘進行關聯。苗族女子的穿衣色彩較為鮮艷、叫賣聲更是香甜。使用苗族姑娘,表達作者對楊梅的印象,從顏色、味道等多個視角,增加楊梅的果實鮮美性。文中敘述,出售楊梅的人均是苗族女子,頭戴花帽、腳踩花鞋,坐在臺階角落,叫賣楊梅,叫賣聲音甜而嬌美。利用楊梅與苗族女子,增加了昆明雨季語境中的柔情美感。
作者從綠植、食品、人物三個物象視角,表達對昆明物象的細節認識。在仙人掌倒掛處理、菌子外觀與味道的對比、苗族女子的身著與音色特點三個方面進行細致描寫,顯著增強了昆明雨季語境的飽滿性。作者從自然景觀的視野、昆明菌子食品的味覺、人物活動的聽覺三個方面帶給讀者真實的語境感受,恍若身在昆明,看見了懸掛的仙人掌、拿到了菌子、聽見了苗族女子的吆喝聲。
2.主觀心境,含蓄隱匿
文中對于仙人掌的描述,特意強調是“寫實”內容,以此側重說明所述內容的真實性,相應隱藏了作者的主觀思想。直接抒情的語句只有“想念”。文中有一處細節,較為精妙。作者懷念昆明的雨景,對于落雨持續時間較為模糊,印象中昆明落雨時間較長,卻悠揚而細膩,并不會產生厭煩心理。正如原文所述,作者描述仙人掌、菌子等物象時,均采取了細節描述法。盡管作者創作時離開昆明已逾40年。對于昆明雨季的具體時間點,較為模糊。如果作者想要細致表達昆明雨季的時間,問詢當地朋友可獲得確切答案。作者采取模糊寫作方式使昆明的雨與作者生活物象形成了表述對比,由此表現出作者較為關注自身的內心感受。菌子是昆明較為常見的食物,成為作者難以忘卻的美食。出售楊梅的女子較為平常,卻是作者眼中獨特的美景。借助平淡敘述過程,增加物象描述的細致性,反映作者內心對昆明的懷念。
3.物象與心境的相互轉化
客觀物象與主觀心境的描述表現出矛盾,此種對立敘事方式使作者的情感表達獲得了統一。文章物象描述時,增加了昆明物象的真實性,表現作者對昆明植物、美食、人物的懷念。細讀作品發現,作者以客觀事物為依托,含蓄表達自身的懷念之情,使物象與心情建立成審美意象,增加了情感表達的深刻性,詮釋了作者情懷。如果作者所述的植物、美食均是真實物象,那么作者平淡敘述的方式增加了作品思念情懷的真實性。此種真實情懷感動作者,留下長達40年的深刻印象,以作品形式感動萬千讀者。
二、當今與舊時的時間沖突,他鄉是故鄉
1.作品歷史語境的表達
每篇創作均含有一定的歷史語境、時代特征,比如政治文化、經濟狀態等。同時期的不同作品,大環境形成的歷史語境具有相通性。單獨一個作品,歷史語境中應添加作者自身的思想情感。《昆明的雨》是作者離開昆明超過40年后創作的,文中內容反映出作者對昆明的印象,以回憶敘述方式進行物象選材、內容書寫,構建出作品獨有的歷史語境。
2.舊時情懷,思念家鄉
文末注明了創作時間,推算作者在昆明的時間大約是1944年。此時期具有鮮明的歷史特點,國內各地進行抗日活動。作者家鄉屬于“淪陷區”,作者被錄取到西南聯大,由此開始為期7年的求學生涯。作者異地求學時,與其他同學共同參觀了蓮花池。此處設有陳圓圓石像,加重了作者的思鄉情。觀賞蓮花池時降雨,阻礙了幾人回校的步伐。作者與同學因雨受困于酒店,午下飲酒\觀賞木香花。作者原本從淪陷區逃往昆明,應是鄉愁濃重。此處敘述,以昆明的雨為環境背景,以蓮花池為游玩地,增加了鄉愁表達的輕盈性。作者與同學在酒店中,坐等雨停,表達出作者對昆明落雨時節的喜愛。
3.當今情懷,思念他鄉
文中所述內容是經過素材揀選后精心敘寫的,表現出昆明雨景的閑適與安靜。昆明是作者完成學業的地方,更是作者第二故鄉。作者對昆明雨景有著深厚的懷念,以濃重的思鄉情懷進行創作。文中呈現一種恬適安逸的求學生活,與作者真實的避難需求相互沖突。或許對于作者而言,精神層次處于恬適安逸狀態,物質層面并不重要。從同時期的其他作家作品中可以看到對當時物價的描述:作者所在學校的餐食費漲至1000元/月,漲價后仍不見肉粒,食物不衛生。由此發現,作者在昆明求學時期,物質條件并不好。作者在描述學校餐食時,僅是簡單帶過,并未過多描述。
4.時間沖突,情懷統一
舊時求學的作者與當今懷念的作者共同出現在作品中。兩個時期人物的情感具有差異,舊時求學的作者身處昆明,思念著故鄉。當今的作者身處北京,懷念昆明。由此形成了時間上、思鄉地方的沖突。作者在處理沖突問題時,詳細描述了昆明的物象,以“想念”表達對昆明雨景的追憶,將舊時求學的思鄉情懷與當今對昆明雨景的追憶進行對比敘寫,增加了思鄉情感的統一性。
三、含情與寄情的對比,增加敘述張力
1.深情表達
作者對昆明表現出濃郁懷念之情。作者認為昆明也是他的故鄉。文本中的各處敘述均表達出作者對昆明的深情。作者表示:昆明雨季來臨時,場景是明亮的,環境是豐滿的綠色,整體雨景讓人感動。昆明各處的草木均飽含水分,展現出一種過于夸張的生長狀態。此段描述內容使用多個簡短句,帶給讀者輕盈的雨景認知。作者選擇“明亮”“豐滿”等詞匯,加重了雨景渲染的力度,表達了對昆明的追憶,展現出作者的深切懷念。
2.含情表述
作者并未直接抒情,而是用敘述方式隱藏了情感,情感表達得較為細膩。例如,文中描述干巴菌時,對于干巴菌的外表進行了大量描述,使用“牛糞”“馬蜂窩”等詞匯表達對干巴菌外表的評價。用驚訝語氣表達干巴菌味道的鮮美性。采取先抑后揚的敘述方法,詳細說明了干巴菌的外觀特征,在贊美干巴菌味道鮮美時使用了兩個標點符號“?!”的組合形式。“?”表達作者對干巴菌味美的不可置信。“!”表達作者對干巴菌味道鮮美的高度認可。兩個符號隱藏了對干巴菌食品的認識轉化過程,表達出作者對昆明生活的深切懷念。
文中舊時思鄉、老年思念昆明的情感對比方式共同表現了作者的鄉愁情懷,含蓄而深刻。
綜上所述,《昆明的雨》含有多個矛盾關系。主觀心境、客觀物象的對比,突出了作者內在情感。當今生活、舊時情境的對比轉化表現出兩個時期的思鄉情感,平添了鄉愁韻味。借助含情、寄情的表現方式含蓄表達思念家鄉、懷念昆明之情。從多種對立視角進行的平淡敘事方式形成了觀點相對、思想統一的文本張力,帶給讀者立體式閱讀體驗。
[作者通聯:江蘇徐州市王杰中學]
猜你喜歡干巴雨景菌子珍稀野生食用菌干巴菌的研究進展食用菌(2023年1期)2023-04-06嗷嗷叫的干巴小小說月刊(2022年5期)2022-05-20嗷嗷叫的干巴小小說月刊(2022年3期)2022-03-19葉敏作品賞析藝術品鑒(2021年21期)2021-08-15干巴菌中國三峽(2021年12期)2021-02-21靜靜的菌子世界旅游世界(2020年9期)2020-12-14小菌子撐開大產業創造(2020年11期)2020-03-19雨景學生閱讀世界(喜歡寫作文)(2019年10期)2019-01-10迪氏迷孔菌子實體化學成分的研究中成藥(2018年4期)2018-04-26二年殘孔菌子實體化學成分的研究中成藥(2017年10期)2017-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