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向課堂四十分鐘要效率

時間:2023-08-02 13:10:03 來源:網友投稿

摘 要:基于“雙減”政策的教育目標積極推動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要堅持減負提質的基本教育思想,為學生減輕學習負擔,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實現小學生與教學活動之間的有效聯動,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基于此,教師必須要在課堂教學的四十分鐘上下功夫,建立多學、多說、多用的教學機制,提升小學生的英語語言素養,從課堂互動、作業設計、語言交流等角度積極優化小學英語教學,是實現減負提質的教育目標的最佳方法。

關鍵詞:課堂教學;
小學英語;
減負提質;
實踐

作者簡介:南茜,南京市江寧區上峰中心小學。

教師應基于學生的語言素質與外界的宏觀環境開展語言教學活動,培養學生過硬的語言技能與人文素養,為其走向世界、不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基于這一教學目標,必須注重英語教學與學生成長之間的聯系,利用英語教學活動帶動學生“終身發展”。教師要對課堂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進行適當調整,打造學生樂于參與、深度學習的全新小學英語教學課堂,為學生的全面成長與發展奠定基礎。

一、小學英語課堂減負提質的實施意義分析

(一)改變教學模式,啟發學生學習

德國著名教育學家海姆佩爾在其所提出的“范例教學理論”中解釋了教育與學習之間的關系,其認為,教育的真正目標在于構建學習者能夠獨立學習的教養性學習機制,強調學生個體學習素質與基本學習能力的發展。這一理論開創了現代教育研究的新出路:在實施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比灌輸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學習、思考,從而保障教學工作的有效性。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教學活動大多以教師的管理和要求為主,教學目標在于幫助學生掌握語言知識,解決學生存在的語言素質偏低、學習能力不足等問題,但忽視了學生自我意識與學習能力的發展。減負提質理念與“雙減”目標有效對接,在改變教學模式的同時,通過減少無效化教學元素、提升教學實效性兩大基本要求開展教學工作,促使學生參與課堂。在減負提質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不再以要求學生學習為唯一目標,而是結合既有的資源、素材啟發學生進行自發性學習,從而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對于小學英語課堂來說,減負提質如同一針強心劑,從學生、課堂的角度提升了教學活動的有效性,為學生參與英語教學活動創設了新的學習環境。

(二)調動學生興趣,改變教學氛圍

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模式偏向于“啞巴英語”“聽力英語”,學生雖獲取了語言知識與語言技能,但其自身存在的不會說、不會聽等學習問題未得到有效解決,學生的語言素質難以得到有效提升。在英語課堂上,學生對于英語教學活動明顯缺乏耐心、興趣。復雜的教學任務與教學要求限制了學生的自由發揮,導致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難以進一步發展。減負提質理念改變了以題海戰術為核心的教學模式,在為學生減負的同時,結合生活中的語言情境、英語交際活動與學生展開深度互動,加強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認識、理解,優化教學流程。在減負提質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趣味性元素與互動話題出現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嘗試開口、主動表達,從而促使其形成主觀學習興趣。

二、小學英語課堂減負提質的實施策略

(一)創設生活化情境開展授課,在認知上減負

小學英語課堂在四十分鐘的有限時間內對學生展開教學,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英語詞匯、語法等基礎知識,更要培養學生樂于學習、深度學習的核心素養,教學壓力較大。對于小學生來說,英語本身的語言體系、表達結構與漢語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其很容易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語言隔閡,影響英語的學習、積累與表達。要針對小學英語課堂推動減負提質,必須關注小學生的認知特點,結合小學生身上存在的語言認知問題落實減負,優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1“Hello”的教學為例,教師通過生活情境與學生進行交流,結合生活化素材開展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教師為學生創設情境:你和一位朋友相遇了,你們現在要用英語相互問候,請你編寫英文對話。在提出互動任務之后,學生以自己在生活中所掌握的英語知識設計對話,如下所示:

A:
Hello, Bonnie, long time no see!

B:
Hi, Xiao Liu, long time no see!

A:
The new semester is starting. I am so happy.

B:
Yes, let"s keep working hard together!

在設計對話的過程中,要求每個學生都開口進行交流,結合其在動畫中、電影中所學習的英語知識開展互動活動,加強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認知。教師為學生提供開口的機會,結合“How do you do!”“Nice to meet you”等英語句子展開語言交流活動,除了了解句子的基本含義之外,更要幫助學生掌握句子的不同用法,如“How do you do!”與“Nice to meet you.”。“How do you do!”多用在相互認識的雙方的語言交流中,而“Nice to meet you.”則用在雙方的初次相識中,是一種表達問候的基本語句。在配合減負提質理念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進行優化的過程中,要為學生提供自由表達的機會,結合實際的生活情境調動學生開口交流的熱情,整合多元化英語知識,認知英語表達的特點,實現減負提質。

(二)抓住基礎性知識開展授課,在學習上減負

英語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離不開基礎訓練的引導。要幫助學生系統地掌握英語知識,必須對基礎教學活動進行調整、重新加工,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保障學生能夠全面適應小學英語教學活動。基于這一目標,教師充分挖掘英語基礎知識,從單詞、句式逐漸向語法過渡,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建立系統化的小學英語教學模式,實現為學生減負。

重視單詞、語法、句式等基礎英語知識的傳輸,才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創新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5“How old are you?”的教學為例,可通過語言互動游戲培養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創新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教師為學生制作寫有數字1-10的英語卡片,圍繞“How old are you?”板塊的相關知識點,組織英語教學游戲:將學生分為兩人一組,一名學生手持卡片,提出問題,另一名學生負責回答。如學生給出的卡片上寫有數字8,則在提問“How old are you?”之后,需要回答“I am eight years old”;
當學生給出的卡片中數字較小時,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問題、答案進行同步調整,如學生給出數字2,則可以設計如下問句:“How old is your brother?”,學生回答“He is 2 years old”,依靠對英語知識的靈活應用,掌握語言知識點。在隨后的教學中,學生的求知欲將被進一步調動起來,其會嘗試著了解10以上的數字的英文表達,并將其應用到問答句當中。在結合對話開展教學活動的同時,要重視基礎詞匯與句式知識的整理應用,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配合減負提質的教學要求,要強調學生基礎語言技能與語言應用能力的訓練,打造更為高效的小學英語課堂。應用基礎英語知識,打造“學以致用”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提供新的育人平臺。

(三)針對高難度要點開展授課,在方法上減負

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存在著一些較為復雜的語言知識點,其表達方式多變,部分語法知識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相似性,導致學生難以確定英語學習方向和學習目標,無法切實掌握英語學習要求。在實施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抓住英語課堂上的難點和復雜知識點不斷發力,深度挖掘英語知識與教學資源,為學生減輕學習負擔。對于部分結構較為復雜、學習要求多樣的英語知識,要合理調整英語教學方法,推動減負提質。

打破學科單元之間的教學壁壘,可以為學生創造學習、積累、應用的全新英語課堂,加深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理解,夯實學生的語言基礎。以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7 “How much?”的教學為例,學生需要掌握“不可數名詞”的有關概念,了解不可數名詞數量的表達方法。教師可利用微課視頻講解英語難點:在微課視頻中,為學生展示不同的英語對話,帶動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如下列對話所示:

對話一:

A:
I want to buy some apples.

B:
How many apples do you want to buy?

A:
Eight apples.

對話二:

A:
I"m dying of thirst. Give me some water soon!

B:
OK, here for you.

A:
I"m still very thirsty. Give me two more glasses of water.

兩組對話幫助學生系統地掌握了英語知識,為學生開展后續的學習活動提供了新的參考對象。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要配合微課理解對話中的重點句子,對句子中的語法、結構進行剖析:可數名詞的復數變化較為直接,可以在可數名詞后直接加s或者es來完成詞形的變化;
不可數名詞的數量一般用some、a lot等詞匯進行修飾,代表不可數名詞的數量變化。除此之外,不可數名詞還可以借由“數詞+單位+of+不可數名詞”的方式進行表示,如“two cups of water”“a pair of pants”等,通過對句式的逐一講解來幫助小學生掌握英語難點。減負提質的全新教育要求下,教師要改變以調整任務要求、降低教學難度為手段的單一教學模式,借由語言知識的對比放大不同版塊之間的語法差異、語言知識差異,推動教學活動的有效實施。

(四)圍繞多元化文化開展授課,在要求上減負

基于減負提質的宏觀背景開展小學英語教學活動,優化課堂教學流程,要重視文化育人、技能育人等多元教育目標的達成,積極完善英語教學指導體系,幫助學生整合并應用語言知識。教師可將語言文化素材融入英語課程當中,在引導學生學習的同時了解西方的語言文化,從句子理解、翻譯等基礎活動入手,為學生減輕學習負擔,使其在單元化學習中掌握多元化英語知識。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8“At Christmas”的教學為例,可以借由語言文化資源開展授課活動,為學生創設情境。教師為學生導入語篇材料,引導學生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思考,如下列語篇所示:

Christmas is coming, and I would like to send you my blessing here:
In the season of joy I present my sincere wishes and kind thoughts. May the kind of Christmas outshine all the rest.

通過上述句子,學生不僅可以掌握“現在進行時”這一時態的用法,也可以從新的角度了解英語詞匯知識,提升學生的翻譯能力。如“Christmas is coming”可翻譯為“圣誕節即將到來”,其中的現在進行時表示將來所要發生的事情;
May除了引導疑問句之外,還可以引申出“祝愿”的含義,從而讓學生理解英語知識。在翻譯長句子“May the kind of Christmas outshine all the rest.”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重新理解句子的含義,對其中的詞匯、語法主動進行整合,獲取語言學習經驗。課外導入的語篇難度更高,但其因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卻能夠激發學生的語言學習熱情。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重視課外語篇的合理應用,幫助學生掌握語言文化知識。在減負提質的同時引入課外的英語資源,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帶動學生全面進步。

三、結語

減負提質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必須全面優化,在實施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語言知識、學生素質、語言文化等多元化要素開展教學工作,為學生創造學習語言知識、掌握基本語言技能的機會。在落實教學工作的同時推動學生自由表達,積極交流,合理為學生減負,適當導入新的語言教育元素,推動小學英語課堂減負提質的落實。

參考文獻:

[1]王志文.趣味橫生,減負提質:小學英語對話語篇教學的探索[J].智力,2020(34):153-154.

[2]魏雅莉.減負提質背景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探索[J].甘肅教育,2020(11):87.

[3]毛仲超.基于減負增效背景下小學英語混合式作業模式的探究與實踐[J].校園英語,2020(11):166.

[4]陽韶暉.減負提質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實踐探索[J].校園英語,2019(51):227.

[5]高小燕.芻議小學英語課堂學習的“減負”[J].時代教育,2014(22):192.

猜你喜歡減負提質實踐小學英語趣學理念點亮英語教學課堂探微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英語語篇教學的策略探討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尋求英語課堂對話真實性有效性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生物專業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心靈之窗課程教育研究·中(2016年4期)2016-06-16轉變教學行為 落實“減負提質”云南教育·小學教師(2014年8期)2014-10-11

推薦訪問:十分鐘 課堂 效率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