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多元優化課程,喚醒創造活力

時間:2023-08-05 17:50:03 來源:網友投稿

馮嫣

“創造教育”是陶行知先生基于教育理論和實踐,針對中國傳統教育弊端,立足中國教育實際提出的符合中國國情,且適應于當下教育現代化發展變革的教育理論。因此,在幼兒美術教學中,教師應以陶行知先生“六大解放”思想為牽引,遵循“三個關鍵”的原則,立足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興趣需要,給予幼兒說話、觀察、思考、交流、創作的空間和時間,構建全新的美術教學體系,讓幼兒的創新思維在日常美術活動中自由伸展,締結富有創造力的藝術碩果。

一、優化課程內容,聚焦“三個關鍵”

陶行知“創造教育”在教學中的具體實施要遵循培養兒童創造力的三個關鍵——充足的養分、良好的習慣以及因材施教,即給予幼兒體力和心理上充分的營養,包括健康的體魄、多元化知識、豐富的性格以及創造的意愿等,幫助幼兒在日常學習中形成良好的創造習慣,注重幼兒個性化差異,通過因材施教,全面激發幼兒的創造力,使其能夠持續性地投入創新思考和實踐。在美術教育中,教師要將“三個關鍵”有機融入幼兒美術課程,通過優化課程內容,為幼兒創造之花的悄然綻放提供沃土。

1.減少預設,將學習的權利交給幼兒

教師在開展美術教育時,往往困于經驗化、模式化的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常按部就班地按照預設內容推進課程,表面上師幼之間熱鬧互動,幼兒參與度高,可實際上是幼兒在預設的教學內容中進行“標準化”學習,教學內容缺乏幼兒自主感知、真實反饋、大膽質疑以及討論探究的生成部分,這樣缺乏生成導向的課程內容無疑是“扼殺”幼兒創造力的根源。所以,若要真正優化課程內容,教師需把學習內容真正交給幼兒,尊重幼兒學習的主體性,減少過多的提前預設,讓課程內容在師幼思維碰撞的過程中以開放性、多元性、趣味性的形式呈現,從而激活幼兒的創造欲望和創新潛能。以創意美術課程“秋天”為例:

2.完善評價,理解童心童真

幼兒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帶有童真美好的創新色彩,陶行知“創造教育”思想指導下的幼兒作品評價要做到整體有序,兼顧差異,注重過程,尊重、理解、包容幼兒的個性化想法,要真正立足幼兒視角,將評價作為積極正向的引導方式,利用多種評價形式潛移默化地引導幼兒敢于想象、敢于創造。不能以成人化的定勢思維“折斷”幼兒想象的翅膀,打擊幼兒創造的自信心。

二、創新教學方式,立足“六大解放”

“六大解放”,即解放兒童的頭腦、雙手、眼睛、嘴、空間和時間,讓幼兒主動思考、樂于觀察、愿意交流、盡情感知、大膽創造,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力。除了從課程內容上把握“三個關鍵”深入優化以外,教師的教學方式也要隨之創新,以此充分喚醒幼兒的創造欲望,挖掘他們的創造潛能。

1.聯動激趣,活絡思維

幼兒對有難度且抽象的事物很難產生持續性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教師在激趣環節中要避免用過于直接、缺乏設計性的問題形式或情境去喚醒幼兒的好奇,可用具象性、層次性、趣味性的引導方式,鼓勵幼兒構建他們與事物間的深層次聯系,讓幼兒的創造力隨著濃烈的興趣,在思考、討論、摸索中逐漸迸發,使其樂意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感知和美術創作中來。

2.豐富材料,貴在多問

陶行知曾說:“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教師在美術活動中要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創作材料,比如自然材料、生活材料以及美術工具等。在幼兒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對幼兒的問題做到智慧引導和耐心解答。如在活動前,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在活動區域對各種材料、美術工具進行自由探索,通過聞一聞、摸一摸、想一想、論一論等自主感知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了解材料的質地和使用方法。在幼兒自主感知后,可以通過集體討論,幫助幼兒答疑解惑。這樣一來,幼兒在創作時會突破認知局限,在大膽使用材料的過程中帶來創新思考和實踐。

3.鼓勵探索,手腦并用

在幼兒創作的過程中,要追求過程性、實踐性和體驗性,要注重幼兒的創作過程,而不是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創作結果上。當幼兒有創造意識時,他們會迫不及待地實驗,過程會有一定的曲折和困難。這時,教師的鼓勵和引導會促使他們在反復實驗、探索、思考中突破瓶頸,得到更為完整的結果。

4.學會暫停,耐心等待

幼兒的思維并不總是連續和有章法的,他們思考、行動的過程相比成人較為緩慢,教師在幼兒創作過程中要學會按暫停鍵,給予幼兒進入狀態的時間,鼓勵他們盡情“玩耍”、自由嘗試,當教師把創作時間和空間真正交還給幼兒,讓幼兒的手、腦、嘴、眼、時間和空間完全解放時,才能有幸聽到創造之花綻放的聲音。

總之,陶行知的“創造教育”思想從內至外賦予了幼兒美術課程全新的啟示,使得美術教學的內容和方式能更加貼近幼兒的發展特點,對促進幼兒創造力的萌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當然,在落實其教育理論時,還需要讓理論與實踐“琴瑟和鳴”,方能演繹出喚醒幼兒創造力的精彩樂章。

(責任編輯:張 琳)

猜你喜歡陶行知課程內容創造力基于“課程內容六要素”的繪本文本解讀路徑探析小學教學研究(2022年21期)2022-07-28創造力從哪里來? “搗蛋專家”告訴你少先隊活動(2022年4期)2022-06-06以生成性培養創造力教師博覽·中旬刊(2022年5期)2022-05-29我們的100期紀念2011-2020時代人物(新教育家)(2020年1期)2020-08-01陶行知教育名錄新世紀智能(教師)(2020年2期)2020-05-22激發你的創造力紅領巾·萌芽(2019年4期)2019-05-17激發你的創造力紅領巾·萌芽(2019年3期)2019-04-18學前教育專業體育課程內容的構建體育世界(學術版)(2015年9期)2015-07-01依標明辨 巧用萃取——談如何將文本內容萃取成課程內容語文知識(2015年9期)2015-02-28《風電場規劃與設計》課程內容探討風能(2015年4期)2015-02-27

推薦訪問:喚醒 活力 優化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