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规则-虎牙直播-比利亚vs西班牙人-德国杯|www.cnyhmy.com

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運用分析

時間:2023-08-05 18:25:02 來源:網友投稿

顧俊

在“雙減”背景下,快樂教學法的合理運用對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有著極為關鍵的促進作用,可以有效帶動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重視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尊重小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營造輕松歡快的課堂氛圍,使小學生充分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進而培養其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為全面貫徹減負增效的教學理念,各級語文教師在設計和布置語文作業時,需要講究方式方法,做到少而精,在降低學生作業壓力的同時發揮作業的價值,幫助學生有效鞏固和消化課堂知識,使學生逐漸養成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探究能力。本文針對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有效運用予以分析并詳細闡述,針對“雙減”背景下的作業設計提出幾點優化策略。

語文學科對小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作用,語文知識與小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有著緊密聯系,可以有效培養和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綜合能力,進而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鞓方虒W法的教學理念是快樂學習,真正實現寓教于樂,引導小學生主動投入語文課堂學習中,感受語文的魅力,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從而提升語文教學質量。

一、運用快樂教學法的注意事項

(一)快樂教學不代表降低學習要求

部分教師在認識和理解快樂教學法時會存在幾點誤區,認為快樂教學就是降低教學要求,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盡量為學生營造自主空間,不對學生的學習行為予以糾正和干預。該種教學理念存在嚴重的局限性,若以這種思想運用快樂教學法,會發生如下幾種不良情況。

第一,學生的學習效率明顯下降。教師的教學理念存在偏差,開展教學工作時只為學生傳授教材內的基礎知識,并未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拓展教學內容,導致小學生知識儲備單薄,學習基礎較弱,一旦進入后期具有一定難度的語文學習,其積極性和自信心便會受到嚴重打擊,久而久之,不僅無法保證語文教學質量,還會使學生對語文學科產生抵觸和厭煩情緒,進而阻礙小學生的學習發展。

第二,嚴重降低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對快樂教學法存在錯誤認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不對學生的學習行為予以干預,采取過度放任的教學方式,不僅會擾亂課堂秩序,而且極易導致小學生形成錯誤的思想認知和行為品德,嚴重降低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

(二)快樂教學不等于游戲教學

快樂教學法的有效運用確實與游戲教學有著一定的聯系,但并不代表游戲教學是快樂教學的全部,而只是激發學生興趣、帶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有效教學策略之一。但是部分教師對快樂教學法的認知和理解存在偏差,認為快樂教學法的核心理念就是開展游戲教學,使小學生沉浸在游戲的快樂氛圍中,這種教學理念嚴重違背了語文教學的核心目標和初衷,無法保障和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極大程度上影響了小學生的學習發展。

(三)快樂教學不可一味注重教學形式而忽視教學內容

部分教師在運用快樂教學法開展語文教學工作時,為了營造良好的語文課堂教學氛圍,會采用較為浮夸的表演或教學形式,雖然可以激起學生的興趣,但是過度注重教學形式而忽視了教學內容,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快樂教學。快樂教學的真正含義是指利用輕松愉快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快速投入語文課堂學習中,通過教師的引導激發其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讓學生在快樂的語文課堂中進行深度思考和探究,如此才能有效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從而真正實現快樂教學的目標。

二、快樂教學法在語文課堂中的合理運用策略

(一)注重學生的心理需求,設計新穎的課前導入內容

為有效保證快樂教學法的運用效果,教師可以設計新穎的課堂導入內容。課前導入環節是整個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學生在課前導入環節的學習興趣和狀態決定了其整堂課的學習效果。課前導入內容的有效設計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使小學生在整堂課的學習中集中注意力,保持最高效的學習狀態,從而發揮快樂教學法的價值和作用。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導入環節時,務必跳出傳統的設計理念與模式,創新導入形式和內容。教師可以站在小學生的角度分析其心理需求,將其感興趣的圖文聲像素材、游戲、故事等內容有效融入課前導入環節,引導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產生探索語文知識的欲望,端正學習態度,為后續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創造良好的先決條件。

例如,在對《大自然的聲音》一課開展教學時,語文教師便可以針對新課的主題設計課前導入內容。首先,教師向學生提問,“同學們,你們喜歡大自然嗎?你們覺得大自然有聲音嗎?”此時,學生會根據教師的問題開始討論并發表自身的看法。其次,教師利用多媒體等電子教學設備播放大自然中的各種聲音,如潺潺的流水聲、湍急的瀑布聲、風吹植物的呼呼聲、大自然中各種生物的叫聲等,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大自然的聲音,并引導學生判斷這些聲音的出處。課前導入環節,學生可以自由表達看法,構建輕松歡快的課堂氛圍,不僅切實符合快樂教學法的核心思想,還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和鍛煉小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和思維想象能力,促進小學生的學習發展。

(二)科學創建語文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不斷探索快樂教學法的有效運用途徑是保證和發揮快樂教學法價值作用的重要措施,經實踐驗證,快樂教學法可以在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中有效實現教學目標。小學生自身知識體系較為單薄,感知能力也比較薄弱,對語文知識并不能充分理解和吸收,難以實現抽象與形象之間的自由轉換,影響了其語文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利用構建教學情境的方式開展語文課堂教學,在快樂教學法以及多媒體等電子教學設備的輔助和支持下,以學生興趣為出發點,將語文知識有效融入教學情境,使語文知識擁有真實的載體,帶動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情緒,幫助學生逐漸深入認識語文知識的含義,有效提升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對《望洞庭》一課開展課堂教學時,為了使學生充分掌握古詩的深層含義,了解古詩的真實意境和情感,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創建古詩教學情境。首先,教師事先收集洞庭湖的美景圖片或視頻,如湖光、秋月、青山等,在正式教學中依次展示,構建水月澄潔、水白山青的優美情境。其次,教師在恰當的時間為學生講解圖片和視頻中的內容,其余時間可將其作為背景循環播放,以營造極具詩意的語文課堂教學氛圍。最后,教師要鼓勵學生表達自身看到這些美景時的感受,使學生在充滿意境的環境中更好地理解和吸收語文知識,深刻體驗和感悟詩人筆下的洞庭湖美景,從而有效發揮快樂教學法的運用價值,提升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三、“雙減”背景下語文作業的設計優化策略

(一)注重語文作業的“關聯性”設計

語文作業的設計原理是針對小學生對課堂學習內容的再實踐、再強化以及再提升。教師在設計和優化語文作業時,應重視作業與課堂教學內容之間的關聯性,并根據“雙減”政策的教學思想有效發揮語文作業的價值,利用語文作業為課堂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搭建有效的連接途徑,以幫助小學生有效鞏固和消化語文課堂教學內容。

以部編版語文教材六年級下冊《北京的春節》一課為例,文中詳細介紹了北京春節的趣味故事和文化習俗,教師便可以此為切入點設計與傳統文化習俗相關的作業,有效強化作業內容與實際生活的關聯性。教師可以在作業中引導學生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和文化習俗,并要求學生進行總結,如元宵節要吃元宵、猜燈謎;
端午節要吃粽子、賽龍舟;
中秋節要吃月餅、與家人團聚賞月等,這些都是小學生日常生活熟悉的事物,可以有效激起學生的興趣,保證作業完成質量。引導學生自行探究文化知識,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還能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有效鞏固課堂內容、拓展課外知識,充分體現作業與課堂知識和實際生活的聯系,真正發揮作業的價值,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

(二)注重語文作業的“主體性”設計

語文作業設計的對象是小學生,所以教師在設計語文作業時務必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切勿采用題海戰術,而是要融入趣味性的內容,以帶動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小學生主動完成作業的興趣,在真正落實減負增效教學理念的同時保證作業內容的設計質量,提升小學生的作業完成效率。

以部編版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軍神》一課為例,該文描述的是軍神劉伯承在無麻藥的情況下進行外科手術的事跡,教師設計作業時就可以將小學生就醫時的“痛苦經歷”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去想象“七十二刀”的痛苦。首先,教師引導學生研讀和分析課文內容,聯想并描述自身的經歷,寫一篇充滿真情實感的讀后感。其次,教師可以在次日課堂上鼓勵學生大聲朗讀自己的讀后感,不僅可以檢查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還可以幫助教師掌握和了解每個學生的思維邏輯、知識儲備等。這種作業設計方式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深刻感受到作業的意義與學習的興趣,逐漸構建自身獨立的知識體系,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我國小學教育事業的發展。

(三)注重語文作業的“能動性”設計

教師設計語文作業時還應重視能動性設計,利用高端設計、智慧誘導、人文釋放的設計原理有效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科學融入個性化、延伸性、創新性的探究內容,為學生提供自我展示、自主探究的空間,培養其主觀能動性與創新思維。

以部編版語文教材三年級下冊《荷花》一課為例,課文生動形象地描述了荷花的美麗和高雅,語文教師就可以在此基礎上設計具有能動性的作業,要求學生根據課文的描述以及自身的想象力畫一幅“荷花圖”,引導學生將自身對荷花的認識通過畫筆呈現出來,描繪出荷花池、荷葉、荷包、蓮蓬等內容。小學生想象力豐富,追求個性化創作,繪畫中會融入小魚、小蝦、蜻蜓等生命體,從而豐富“荷花圖”內容,提升作業完成質量。如此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小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帶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小學生的動手能力、空間想象力、思維創造力等,充分體現語文作業的設計價值,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快樂教學法是新課標背景下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帶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重要教學手段,也是提升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措施,有助于小學生的心理建設,使其在積極向上、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成長,有效促進其全面發展。此外,在“雙減”背景下,教師要對小學語文作業的設計優化予以高度重視,全面貫徹減負增效的理念,設計高質量的作業內容,體現語文作業的關聯性和主體性,真正實現鞏固和消化課堂知識的目標,充分發揮語文作業的價值。

猜你喜歡語文課堂教學法小學生批注式閱讀教學法探究甘肅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實施“六步教學法”構建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甘肅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提問要做到“四要”甘肅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甘肅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我是小學生小天使·一年級語數英綜合(2016年5期)2016-05-14讓語文課堂之樹根深葉茂花嫣然中學語文(2015年21期)2015-03-01讓快樂走進語文課堂中學語文(2015年21期)2015-03-01構建開放的語文課堂中學語文(2015年18期)2015-03-01開放引導式閱讀教學法描述語文教學與研究(2014年9期)2014-02-28“假弱”教學法你用了嗎?體育師友(2011年5期)2011-03-20

推薦訪問:教學法 語文課 堂中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