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基層治理夯實年活動工作簡報材料(完整文檔),供大家參考。
基層治理夯實年活動工作簡報材料
今年以來,**市深入實施“基層治理夯實年”行動,聚焦“組寨鄰里溝通少、矛盾糾紛多、環境臟亂差、村集體經濟不強、群眾不愿參與村級事務”等難題,結合政協“有事好商量”議事平臺,探索“圍繞一條主線、夯實兩個基礎、做到三個到位、達到一個目標”的“1231”工作機制,以D建引領鄉村“有事好商量”議事“小平臺”,賦能鄉村“微治理”。
一、圍繞“一條主線”強引領。堅持以D建引領議事協商為主線,積極構建黨組織引領、黨員帶動、鄉賢寨老各類人群多元參與的“一引一帶多元”議事形式,推動黨組織有機嵌入組寨、網格,推動組寨黨小組和“寨管委”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做實“黨小組+寨管委(網格)+十聯戶”治理“鐵三角”,發揮黨組織“議前審核把關、議中有效參與、議后執行監督”的引領作用,鼓勵組寨黨員參與“有事好商量”組寨議事會,充分發揮黨員參與基層治理示范帶頭作用。廣泛邀請鄉賢寨老、基層“兩代表一委員”、聯戶長、普通群眾等參與議事協商,讓群眾成為協商主體,增強協商利益的廣泛性,使得議事結果更加容易獲得群眾支持和認可。目前,全市共組織開展基層協商議事400余次,2677名黨員有效參與,議定事項400余項。
二、夯實“兩個基礎”搭平臺。一是建架構夯實組織基礎。各村按照“便于管理、便于服務、便于自治”的原則,以自然寨為基本單元組建“寨管委”,通過召開群眾議事會,推選3名黨員代表、群眾代表當選“寨管委”委員,并推選其中1名黨員同志擔任“寨管委”主任,負責組織召開本寨“有事好商量”議事協商會,讓群眾共同商議寨子上大事小情。二是保障夯實議事基礎。按照有機制、有陣地、有隊伍標準,制定“有事好商量”組寨議事規則,通過整合現有黨員活動室、政協聯絡辦公室、組寨院壩等資源建立協商議事室,以政協委員進村(社區)、鄉鎮班子成員包村聯寨、鄉鎮干部到村工作為契機,組建一支“包村領導+包村干部+駐村干部+村‘兩委’干部+組寨群眾”的基層議事協商隊伍。目前,全市共組建“寨管委”(組管委、社管委)等自治組織630個,建立議事協商室130個。
三、做到“三個到位”促自治。一是議事協商到位。建立“三事三商一審”議事機制,即圍繞“黨委的事、村里的事、群眾的事”,通過“走訪協商、自治協商、會議協商”三種方式,廣泛聽民聲、匯民智、集民力,讓群眾自己協商議定組寨“五補五清七標配”(補鄉村文化、補串戶聯戶路、補村寨路燈、補庭院硬化美化、補戶用衛生廁所;
五清即清路、清河、清野廣告、清垃圾雜物、清破爛建筑,七標配即一旗<國旗>、一榜<紅黃榜>、一規<組規民約>、一訓<家風家訓>、一志<寨志>、一場<活動廣場>、一所<公共廁所>)各項事宜,商議結果經村黨組織審議通過后即可動員群眾積極參與實施,推動群眾自我認可、自我管理、自我執行。二是執行落地到位。按照“有事馬上辦”原則,將協商議定的事情按照私事組寨自辦、小事村組聯辦、大事鄉鎮(部門)幫辦的“三事分辦”模式,將群眾籌資同勞共辦和鎮村資源幫扶有效結合,充分激發群眾積極性,有效解決組寨產業發展、設施建設、環境治理、矛盾化解等難題。目前,通過“三事分辦”模式,共協調相關資金508.9萬元,幫助解決村級文化廣場近11700平米,修建串戶路、通組路3萬余米,協調解決矛盾糾紛875件。三是評比激勵到位。通過量化積分模式,將參加公益事業、衛生整潔、致富帶富、產業發展等列入評比內容,按季度將積分情況公布上墻,推動“人與人比、戶與戶比、寨與寨比、村與村比”,對于表現優秀的通過發放流動紅旗等形式授予“優秀青年、文明家庭、示范村寨”等稱號,并在年度總結大會給予一定物資獎勵。截至目前,全市共評選出致富帶頭人、文明家庭等300余人(戶)次,通過集體協商產業發展,不斷推動群眾同籌同勞發展村集體經濟,實現村集體經濟增收4546萬元。
四、達到“一個目標”聚合力。將“民策有人宣、民意有人收、民事有人處、民糾有人調、民興有人引”作為“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根本目標,充分發揮“黨組織引領賦能作用、黨員示范帶動作用、群眾協商自治主體作用”,讓每次民主協商都能形成協商結果并能落地落實,讓群眾共享協商成果,凝聚鄉村發展合力。構建黨領導下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組織有力、經濟發展、黨員自信、群眾擁護”新格局。
推薦訪問:基層治理夯實年活動工作簡報材料 工作簡報 夯實 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