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我快沒朋友了!這句感嘆,道盡了紀檢干部辛酸(全文),供大家參考。
我快沒朋友了!這句感嘆,道盡了紀檢干部的辛酸
人們通常認為,紀檢干部是-種強勢的存在,他們手握權柄,受人尊敬,人們千方百計想著接近他們、巴結他們,以和他們建立親密關系為榮。
事實真是這樣嗎?
實際上,稍微有點閱歷的體制中人,對紀檢干部往往敬而遠之,不想和他們走得太近,更不要說交朋友了。 ?
于是,一些剛轉到紀檢戰線的同志們很容易發現,原來的朋友,開始疏遠他了,吃飯喝酒打牌不喊他,變得越來越客氣,不再陪他吹牛吐槽倒苦水。
面對這種情況,紀檢的同志難免會覺得辛酸和苦澀,難道入了這一行,身邊就會沒朋友了嗎?
下面來分析,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一、他們謹言慎行,不討人喜歡
紀檢干部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身上的約束更多,自身的要求更嚴,這就注定了他們不能像其他人那樣大大咧咧,沒心沒肺,否則,在這支隊伍沒法待下去。
他們深知,自己代表著紀檢隊伍形象,不該說的話不能說,不該干的事不能干,因此,在說話做事前,會在大腦里認真過一遍,顯得比常人更加理智而冷靜。
于是,可能會出現這樣的場景,一群人在吃飯喝酒,酒過三巡后,大家紛紛進入了狀態,開始說起了酒話,而飯局中有一名紀檢干部,全程不插話,只是冷冷地觀察著大家。
第二天一覺醒來,人們想起當時的場景,不禁后背發涼,努力回憶當時說的每一句話,看看有沒有說錯的地方。
一旦有過這樣的經歷,你還喜歡和紀檢干部一起吃飯喝酒嗎?
二、他們潔身自好,不愛參加活動
紀檢干部心里也會想:你以為我就想參加你們的活動,酒不敢多喝,話不敢亂說,一點都不痛快!
實際上,紀檢干部八小時外的生活是有一定約束的,一些場所不能涉足,一些場合不便露臉,他們為了避嫌,對于身邊親友的活動邀請,很多時候干脆直接推脫,能不去就不去。
既然我不想參加活動,你也不太想見到我,那么大家就形成了一種默契,以后工作之外的溝通越來越少,慢慢感情就疏遠了。
三、他們守口如瓶,不會透露案情
紀檢干部最主要的權力,來源于案子,一些人處心積慮接近紀檢干部,也是為了這一點。
于是,那些人想盡辦法拉攏紀檢干部,目的是從他們口中獲取有價值的信息,甚至還想通過一些手段,試圖“扭轉乾坤”。
這種想法,注定是會落空的,紀檢干部經過嚴格的教育,原則性、紀律性比較強,不會給你太多的機會,從他們身上找到突破口是很難的。
這樣一來,人們也失去了和這個群體交往的興趣,而對于這些“有心人”,紀檢干部也會自覺保持距離。
四、他們鐵面無私,容易得罪人
這一點,是紀檢干部不受待見的最主要原因,在執紀監督過程中,誰沒有得罪過幾個人呢?
那些受到處分甚至移送司法的干部自不必說,多少會對紀檢干部心存怨念,雖說這種下場是自己造成的,但案子是紀檢干部辦的,人也是他們送進去的,很容易成為遷怒的對象。
而另一些情節輕微,被請去喝茶談話的人,心里也會不爽,都是成年人了,被紀檢干部當成小學生一樣教育,體驗非常差,連簽字都顯得很抗拒。
即便以上兩種情況都沒有經歷過,不少人仍會對紀檢干部心存忌憚,覺得他們時刻在監督自己,最好離他們遠一點,被逮著的機會才小。
正因如此,原本人緣再好的同志,一旦當了紀檢干部,受歡迎程度都會大打折扣。
推薦訪問:我快沒朋友了!這句感嘆,道盡了紀檢干部辛酸 紀檢 這句 盡了